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世界經濟的拐點在哪裡?中國經濟好轉了嗎?聽聽朱民許小年怎麼說

世界經濟的拐點在哪裡?中國經濟好轉了嗎?聽聽朱民許小年怎麼說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前副總裁朱民說,

歡迎來到這個充滿不確定性、高風險又特別有意思的經濟世界


當前世界經濟走勢如何發展?對中國經濟形勢又該如何研判?在2017中國綠公司年會早餐會上,朱民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與金融學教授許小年做了解答。隨周刊君一起來看看吧。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


IMF前副總裁朱民



美國進入加息周期 全球貨幣開始收緊







閱讀要點:





  •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和實施是全球最大的不確定性;




  • 全球經濟整體繼續低位運行;




  • 全球經濟政策和政治拐點到來;



  • 政治風險和利率、匯率風險成為主要風險;




  • 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波動加大;




  • 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面臨長期結構調整。


1.特朗普衝擊



民粹主義崛起,使得社會經濟結構產生了深層次的影響,這個影響會持續五到十年。

可以說,特朗普改變了世界經濟的故事。



「特朗普經濟學」包括——



緊貨幣政策

:希望通過強美元提高利率,吸引資本流回美國增加就業和工資,對全球影響特別大。



松財政政策

:通過基礎設施投資拉動總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美國國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從三十年前的佔GDP的2.8%,跌到今天的1.4%,導致了基礎設施老化下降,所以確實對基礎設施投資有需求。


貿易仗

:下調公司稅,吸引更多公司到美國辦廠。為出口製造空間,美國今天生產的石油超過了沙烏地阿拉伯,因為頁岩油的出現,使得石油的定價權從APCE重新回到美國。



不過特朗普說了無數的話要做,但我們到現在沒有看到任何的細節。所以市場就開始猜測,這個世界就開始亂了。



2.比起美元走強 更麻煩的是美元波動


美聯儲開始加息,但是這個市場從來不相信美聯儲會如此強烈的加息,因為美聯儲在過去從來沒有實現承諾。







如上面這張圖,市場的預期是紅線,最終紅的曲線要向美聯儲的曲線靠攏。



這個紅線的運動會改變全世界的經濟。特朗普的政策又一次改變了紅線,這根紅線會往上移。

我們只是不知道這根紅線以什麼速度和強度往上移,如果是急劇的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全球金融資產的再配置不可避免,這個是影響當今世界最大的一件事。



如今美元繼續走強,曾經因為美元走強,拉美和亞洲發生了金融危機。因為那是企業就必須用更多的美元負債,美國的資本會流回美國,市場會發生恐慌。

到現在為止美元走強還沒有達到亞洲和拉美的危機,但比起美元不斷走強,更麻煩的是美元波動。



特朗普希望增加出口,但美元的匯率增高的話出口是下降的,所以經濟好的時候美元走強,出口下降的時候說美元走弱。

波動的美元是一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3.低迷是今天全球面臨的基本格局



2010年全世界金融危機以後,全球經濟增長的速度一直緩緩的下降,今年到了3.3%左右,但是仍然處於低位,這是因為

全球金融危機衝擊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我們處在一個低的增長水平、低貿易增長、低油價、低利率、低通脹,這是我們今天面臨的全球的一個基本格局。



在此之下產生了一系列有趣的問題。

有兩個問題,經濟學上沒有任何應對辦法,一是人口結構的變化,二是需求偏好的變化。

前者目前體現在,全球很多國家都在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



後者體現在,今天我們每增長一塊錢的收入,我們購買進口商品的比重在下降,我們消費更多的服務業,更多的國內產品,更多的醫療、旅行、娛樂,所以輕資產變得更值錢。這深刻地影響全球未來的貿易、經濟結構,

全球經濟會繼續輕化




4.世界經濟政策和政治拐點



特朗普政策是一個衝擊點,它使得全球經濟產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拐點。背離的貨幣政策和匯率變化包括人民幣走弱,美元走強,英鎊、歐元、日元都在貶值,利率開始改變了,這是全世界面臨的最大的拐點。



在過去的幾周里無數人問我,美聯儲今年會加幾次息?其實

加幾次息不重要,重要的是美聯儲進入加息的通道,不可能再減息。

沒有哪一點像利率政策,會如此影響全球的金融市場和全球的經濟。



美國的通貨膨脹開始上升,美國的財政政策開始取代貨幣政策,因為貨幣政策具有長期性、透明性,財政是政治的工具,波動性很大,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



中產階級感覺到特別的不安全,不單是收入的不增長,全球的收入分配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拐點。

今天整個水平又回到二戰以前的水平,10%最富有的人重新擁有世界的40%,這是一個收入分配的拐點,這是一個產生危機的拐點。



歡迎大家來到這個充滿不確定的、特別有意思也高風險的世界經濟。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




供給側改革需四大措施,有人誤解了中央對經濟形勢的研判







閱讀要點:






  • 「經濟即將反彈」的觀點對改革不利;






  • 供給側所有的改革措施都應該以提高企業的效率為中心;






  • 供給側不需要宏觀政策,不需要產業政策的支持;






  • 供給側急需我們推行制度改革,在保護產權上,在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中,在放鬆和解除管制,在減輕企業負擔上,做出制度上的調整。



1.房產泡沫的原因是土地供給不足、貨幣超發



脫實向虛,這和國家的政策有很大的關係。



資金它是逐利的,老百姓的錢它是逐利的。哪裡能賺到它,它就往哪裡去,因此你不能責備企業,你也不能責備老百姓,把錢都投向了金融行業去炒資產,去炒股票,炒房產,而不進入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缺乏投資機會,特別是缺乏能賺錢的投資機會。這也是為什麼我呼籲要解除管制,

實體經濟中還有很多能夠賺到錢的投資機會,由於政府的管制資金進不去,比如說醫療衛生行業。



要讓資金和資源進入到實體經濟,首先房地產泡沫要控制。房地產泡沫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土地供應(不足)。

為什麼去年房價暴漲?因為2014年至2015年,全國土地供應是負增長。房價暴漲的第二個原因是貨幣超發。

房價不下來還這麼漲下去,資金還是往樓市去,不進入實體經濟。




2.宏觀經濟依然形勢嚴峻



有人就認為供給側的結構改革已見成效,經濟反彈在際。對於這樣的觀點我認為是誤解了中央對經濟形勢的研判。



中國經濟現在是L型的。意思是當經濟的增長速度從過去的8%左右的高位下降到今天6%點幾左右,這種比較低的速度增長將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也就是

L型的「這一橫」會有比較長的時間。



如果認為去年一年的貨幣和財政的緊縮可以解決中國經濟的問題,那麼就會使我們在思想上產生鬆懈,迴避推遲緊迫的供給側制度改革,懷著僥倖的心理,繼續應用傳統的方法應對經濟的下行。不僅無法使經濟走出這個L型,而且還將浪費我們用日益稀少的政策資源換來的時間,耽誤進入全面發展新階段的歷史機會。



供給側所有的改革措施應該以提高供給側,也就是

以提高企業的效率為中心

。只有企業提高效率才能增加員工的工資,收入的增長才能產生消費需求,只有企業提高效率,才有用於投資的資金。同樣只有企業提高效率,政府才能增加稅收。



為什麼都從企業的效率出發,我們得出一個結論:

供給決定需求,而不是像很多人過去想像的那樣,是由需求決定供給。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並不是因為需求疲軟,而是因為企業經濟的效率長期處於低水平,供給側的效率提高,才能夠帶來新的需求。



有人可能會提出疑問,現在各行各業已經產能過剩,你還講提高企業效率,豈非意味著更加嚴重供需失衡,供需已經失衡,還要提高供給側效率不是自相矛盾嗎?在供需失衡情況下,在供大於求情況下,似乎從邏輯上講應該是創造需求,但並不是這樣。因為我們講的供給是「有效供給」,不是一般的供給能力,而是有效供給。




3.什麼是增加有效供給?



有效供給,是有市場需求對應的供給。



我們知道中國的鋼鐵生產能力已經過剩,但是不少特種鋼國內還無法生產,靠進口。說明我們說的產能過剩是指那些沒有競爭力的產品產能過剩,而對於創新的產品、創新的技術和創新的服務,永遠沒有需求不足的問題。而對於這樣的供給我們稱為「有效供給」。



當然,你也可以生產現有的產品,但是你必須要用創新的方法降低成本,降低價格,在市場上求得銷路。



增加有效供給,意味著企業必須提供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或者用低成本來實現價格的下降。

無論是哪一種方法都需要企業進行創新,而供給側的結構改革就是要為企業的創新營造良好的環境,為企業家的創新提供足夠的激勵。



供給側效率的提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沒有這些制度保障,企業進行創新就非常困難,而企業如果不進行創新,中國的經濟就無法走出L型。




4.走出L型增長,需要提供四項制度保障



第一項措施,首要任務是加強對私有產權的保護。

良好的產權保護有助於企業建立對未來的穩定預期,鼓勵它們進行長期的研發投資,持續地創新產品和技術。產權保護的意義還在於減少和杜絕山寨盜版產品和假貨,提高創新的回報。



第二項措施,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為民營企業創造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適當地縮小國有經濟在競爭性行業中的規模。



對於創新而言,動力和壓力缺一不可。而在現行體制下,國有企業缺乏創新的動力,也缺乏創新的壓力。國有企業的高管和員工無法分享創新的收益,因此他們在創新方面是缺乏動力的。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也不承擔市場競爭下的倒閉壓力,所以創新也是壓力不足。



因此創新的主體只能是民營企業,為了鼓勵民營企業創新,要創造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



第三項措施,放鬆和解除管制

,管制是創新的大敵。



創新需要一個思想自由的環境,創新需要資源的自由流動,需要提倡敢於想像敢於嘗試,不以失敗為恥辱的企業家精神。為什麼中國的互聯網行業產生了世界級的大市值公司,原因之一就是在互聯網早期的發展階段,政府的管制比較少。



為什麼深圳是最具創新能力的城市?我個人認同這樣一個判斷,深圳市政府管得少。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各地的人、各地的優秀分子帶著他們的思想到一塊兒在新開發出的土地上,相對自由地發揮,使得這個城市具備了其他地方所沒有的創新能力,



所以創新的關鍵是什麼?政府少管,市場自由。



第四項改革措施是全面的減稅

,減稅的意義不僅在於降低企業的負擔,幫助它們渡過經濟下行的難關,而且在於將更多的資源從政府部門的行政配置轉向市場配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新聞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聽說這兩年祖國寶島的經濟發展得還不錯……
亞洲的經濟中心在哪裡?看看排名第一的城市,你就知道了
管仲的哪些經濟思想和政策影響了中國上千年?
為什麼世界經濟吵著吵著,大把的錢就湧入中國了?
沒有了經濟基礎,你還會愛你的男人嗎?聽聽這四個女人怎麼說
最經濟實惠又不會出錯的七夕送禮約會指南擺這了,你就說看不看吧?
美國正在經歷一場新的經濟奇蹟,難道我們平時看到的都是假新聞?
誰在點亮中國經濟·了不起的新經濟
文在寅的能力遠超朴槿惠?專家嘲諷:我們還是先看看韓國經濟吧!
廣東的經濟超越了哪些國家?是這兩個國家嗎?超越這個國家需努力
為什麼宋朝的經濟那麼繁榮,卻沒有過盛世?
馬來西亞現在的經濟水平相當我國哪座城市?看完你就知道了
中國遊客都喜歡越南,那你知道越南的經濟,相當於中國的哪個省?
我國目前的房產狀況和日本早年的泡沫經濟很相像?這是為什麼呢?
外國人說長城這麼矮,能攔住什麼?專家:太小看古人,乃經濟命脈
請問那些常年一直都在旅行的人,經濟來源是什麼?
經濟半小時:看不透的中國茶
我們大聲呼喊:新經濟你在哪裡?市場迴音:在這裡在這裡
越南的經濟水平與中國哪個省差不多?說出來你可能都會被嚇到!
大國都帶不動的蒙古經濟到底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