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做到的,你要你孩子做到,不——可——能
很家長們關心孩子們的學習成績、特長,但是很多孩子每天的排便不規律,三天不拉大便家長卻也覺得沒什麼,倒不如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更少些憂心。很多孩子站姿、坐姿不對,導致骨骼長得不端正或者氣脈的不通等,父母也不覺得有什麼,在這些最基本重要的事上,家長卻重視不夠。
中國古代講站如松、坐如鐘,是基本的道理,既是禮儀,也是個性上的修為,好處是身體氣機的流通,氣機通了,心智上隨之也有了更開闊的空間。這是學校的知識教育所不會涉及,應該更多由家長來完成的。家庭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是給孩子最重要的生活習慣,善待自己的身體和心理,要落實到日常生活的點滴上去。但是,問題就難在,這是我們最力不能及的。是因為我們自己都沒有做到。你早睡嗎?進食的時候,需要電視陪伴嗎?你有規律運動的習慣嗎?其實,你有的習慣,孩子都有。
父母要給孩子做個榜樣
那天,朋友問我,你孩子兩歲了,你給孩子看電視嗎?我很慚愧,我知道不該給孩子看,但是,我們家裡有辛苦的上班族爸爸,還有研究電視娛樂節目為專業愛好的媽媽,我們家的電視不能不開啊。我另一個朋友媽媽是教授,爸爸是心理諮詢師,他們每天回家都默默自己忙自己的備課、寫教案,家裡根本沒有電視,手機也基本靜音。小孩子從來不看電視,兩歲多了,連電子熒屏都幾乎沒看過。事實就是這樣,生活習慣與生命態度通常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生活浸泡著被熏染的。
其實,家庭文化的傳承是很重要的,家族或父母個人的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傳承,影響是無處不在的。「熏習」這個詞特別好,生活態度和生活習慣,通常不靠背,要靠「熏」。你沒做到的,你要你孩子做到,不——可——能。


※現在的孩子都是熊孩子,不,你是沒看到他!
※媽媽離婚時說:我什麼都可以不要,就是不能不要孩子
※我是你在路邊撿到的孩子呀,你不要我了嗎
※我媽給你十萬,你就不能把孩子先生下再做決定嗎?聽到這個我笑了
※如果連你的孩子都不能讓你變得更好,那麼,請你別原諒自己
※女孩子只要做到以下幾點,保持新鮮感,就不要他擔心會離開你
※孩子不分享他的玩具,把我的老臉都丟盡了,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怎樣做才能讓孩子跟自己更親近?做不到這3點,你不是他心中第一位
※就因為你女兒掙的比我多,孩子就要跟你家姓?告訴你,不可能!
※勸我離婚的是你們,不幫我帶孩子的還是你們,日子好難啊
※孩子不睡覺你是怎麼做的
※熨斗燙頭髮,謝霆鋒你也是沒誰了,你不怕孩子看了跟著學嗎?
※孩子,你可以不那麼優秀,但你絕對不能沒有教養!
※我替你養別人的孩子,你還說我對你不好,你咋不上天!
※老婆,你再恨我們這個家,也不能拿孩子出氣!簡直不是人!
※你做好了這4步,孩子怎麼可能不愛吃飯!
※怎樣做才能讓孩子跟自己更親近?做不到這3點,小心你不是他心中的第一位
※寧可多花錢也不給兒女帶孩子,兩頭不是人,難道我做錯了?
※離婚時,我卻懷了你的孩子,你要錢還是要孩子,自己選吧!
※「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面子」,所有父母都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