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本國憲法》是安倍的憲法,還是日本國民的憲法?

《日本國憲法》是安倍的憲法,還是日本國民的憲法?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洋】


5月3日《日本國憲法》實施70周年之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修憲派民間團體論壇上發表了9分鐘的視頻致詞,並在致詞中強調「希望在2020年實施新憲法」、「為徹底解除『自衛隊可能違憲』問題,準備將自衛隊明確寫入憲法第9條中」等。


長久以來,修改《日本國憲法》都是安倍晉三最為渴望實現的政治夙願。早在2007年第一次擔任首相時,他就曾提出過要進行修憲,但因操之過急而最終黯然收場。

2012年12月底再度上台以來,安倍或許是吸取了之前的失敗教訓,所以並未急於啟動修憲,而是積極為修憲做出各種準備。這其中包括:


修改《國民投票法》,將修憲公投的投票年齡從20歲下調至18歲,以此獲取更多年輕民眾的支持;


修改自民黨總裁的任期,將「2期6年」延長為「3期9年」,確保長期執政;


反覆渲染「中國威脅論」、「朝鮮威脅論」,以此在日本國內營造修憲輿論。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在3日發布的民調顯示,45%的受訪者認為「應該修憲」(2016年為41%),46%的受訪者認為「不必修憲」(2016年為50%)。


安倍為什麼選擇2020年?


筆者注意到,與之前在修憲問題上的言論略有不同,安倍晉三在此次發言中明確提出了2020年實施新憲法。這樣的表述意味著,安倍圍繞修憲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完成。那麼,安倍為什麼將實施新憲法的時間設定在2020年,筆者認為主要有3點考量:


首先,安倍需要更進一步影響民意。從日本經濟新聞的民調結果其實可以看出,日本民眾中支持修憲的比例雖有所上升,但尚未呈現出壓倒性的優勢。同時,在安倍最想修改的規定「永久放棄戰爭」的憲法第9條上,日本民意態度依然十分謹慎。



《日本國憲法》是安倍的憲法,還是日本國民的憲法?


日本民眾抗議安倍修改憲法第9條


比如,對於是否有必要修改憲法第9條,NHK在5月3日發布的民調結果顯示:25%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57%的受訪者認為「沒必要」。無獨有偶,朝日新聞在同一天發布的結果則為27%與63%。雖然說不同媒體在數據抽樣、問題安排上會導致最終的結果各有不同,但NHK與朝日新聞的調查結果至少表明,日本民眾在憲法第9條上的態度仍然非常保守。


因此,安倍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進一步地渲染「中國威脅論」、「朝鮮威脅論」,以此改變民眾在憲法第9條上的認知。畢竟憲法第9條的修改與否,直接關係到日本能否變成所謂的「正常的國家」。


其次,安倍需要確保「修憲派」議員數量在參眾兩院中足夠穩定。雖然經歷了去年夏天的參議院換屆選舉後,國會中的「修憲派」議員數量接近於《日本國憲法》規定的三分之二,但作為聯合執政黨的公明黨在修憲議題上並不是完全認同自民黨的主張。

特別是2018年與2019年還將有眾議院選舉、參議院換屆選舉,所以安倍一方面需要確保「修憲派」議員能夠繼續贏得這兩場選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藉助選舉使自民黨籍議員獲取更多席位,進而擺脫公明黨在修憲問題上的制約。



《日本國憲法》是安倍的憲法,還是日本國民的憲法?



安倍晉三和黨務主管在參院慶祝選舉勝利

最後,安倍首相尋求實現長期執政,留名日本青史。2018年9月,自民黨將舉行黨總裁選舉,鑒於日本首相多為國會,特別是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所以安倍晉三能否實現自民黨總裁的連任,直接關係著他還能否繼續擔任首相。


不過,目前自民黨內似乎並沒有能夠與安倍晉三競爭的候選人,而安倍首相「2020年實施新憲法」的表述,似乎也暗示了他將毫無阻力地繼續擔任黨總裁、日本首相至2021年。由於2018年是明治維新150周年、2020年日本將再度舉行夏季奧運會,所以2020年的修憲公投即使失敗了,那麼經歷過這兩項重大活動後的安倍晉三也足夠留名日本歷史了,畢竟七八年的任期也足以令他成為戰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了。


《日本國憲法》是否需要修改?


現行的《日本國憲法》於1946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起正式實施。儘管近年來日本國內右翼勢力反覆強調《日本國憲法》是被美國人「強加的憲法」,不是由日本人自主制定的憲法,但若回顧戰後72年歷史的話,恰恰是這部在較短時間內製訂的《日本國憲法》,為戰後日本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日本內閣府的統計,1955年日本的GNP(國民生產總值)總量為86280億日元,而到了2010年,日本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則高達5兆日元之多(如下圖)。倘若與1890年開始實施的《大日本帝國憲法》相比,正是基於《日本國憲法》的保護,使得日本國民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日本國憲法》是安倍的憲法,還是日本國民的憲法?



數據來自日本內閣府統計(註:1979年前日本以GNP為統計標準,1980年開始則以GDP為標準。)


再者,《日本國憲法》中所確定的「和平主義」「國民主權」以及「基本人權的尊重」,也在某種程度上促使戰後的日本儘快脫離軍國主義的夢魘,實現向民主主義國家的轉變。比如,戰前的1929年,日本社會中曾興起過女性要求公平參加選舉的運動,但由於當時軍國主義的壓制,使得女性的訴求無法得到伸張。而在1947年開始實施的《日本國憲法》中,通過對「基本人權的尊重」,使得女性也能與男性一樣參加各種選舉,這事實上是直接助推了日本社會的發展。


當然,從1947年實施至今《日本國憲法》並沒有經歷過任何的改動,可以說是現行憲法中壽命最長的了。但是,隨著日本社會的不斷發展、諸多新問題的產生,七十多年前制訂的《日本國憲法》未必能夠解決時下的一些新的社會問題。


比如,《日本國憲法》第24條規定「婚姻僅以兩性的自願結合為基礎而成立,以夫婦平等權力為根本,必須在相互協力之下予以維持」,也就是說按照《日本國憲法》精神結婚必須是在「兩性」之間,但隨著性少數人群(LGBT)不斷受到尊重與理解,同性婚成為了一個新的社會課題,特別是2015年東京都澀谷區和世田谷區相繼開始實施同性婚「合法」制度,這無疑與現行《日本國憲法》精神相抵觸。


再比如,《日本國憲法》第26條規定「全體國民,按照法律規定,都有使受保護的子女接受普通教育的義務。義務教育免費。」日本的免費義務教育與中國一樣,即從小學到中學。但是,由於日本經濟的長期不景氣,使得很多學生在中學畢業後,無法繼續讀高中。或者,很多學生因家庭無法支付大學學費而不得不早早打工就業。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如果義務教育依然僅限定在小學與中學的話,那麼無疑將會制約日本未來的發展。因此,為了確保更多孩子能夠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如何進行調整規定也就成了當務之急。


結合日本社會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認為修改《日本國憲法》中一些落後於時代的條文是有必要的,這將為日本社會帶來新的發展動力。但與此同時,也必須警惕安倍政權對於憲法第9條的肆意修改,因為它不僅是《日本國憲法》的壓艙石,更是戰後日本和平發展的護航器。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憲法修正草案
從韓國法案到日本抓捕「漢化組」成員,東亞正在圍堵中國?
日本網民吐槽:如果中國韓國日本美國聯手,應該是最強陣營吧?
此國是日本的「鐵哥們」,說日語寫日文,國旗都是仿照日本的
日本建國紀念日護憲派舉行集會 反對安倍修憲
日本網民討論:如果中國是龍,韓國是虎,那日本的形象是什麼?
為何日本要打美國?日本天皇的答案讓美國將軍都感到意外
他是日本動畫界的傳奇人物,公開認為日本應向韓國和中國謝罪
日本是亞洲最發達國家?美國證實日本即將下沉
為了抓住中國遊客,法國、巴西、日本等國家都做了什麼?
中國和日本誰更重要?美國的回答出乎意料,連日本都無法接受!
限韓令?日本稱韓國治安差,請本國公民謹慎前往平昌冬奧會
安倍再提在憲法中寫明自衛隊 稱系「日本安全之本」
日本專家稱:帝王嬴政是日本的祖宗,北大教授的回應打臉日本人
日本找到證據:美國侮辱日本!
是這個國家幫助了中國,粉碎了日本在中國移民的想法!
日本右翼勢力到底想修改日本「和平憲法」中的什麼?
建議依照《國歌法》追究在日本機場唱國歌的中國乘客
日本人的國民性格
日本要打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