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林覺民、陳意映:革命者之戀

林覺民、陳意映:革命者之戀

首先,請允許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文史類的微信公眾號古風傾城:gfqc88


唐詩宋詞漢賦,給您一個最美的古風世界,讓您此刻傾城。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

這篇著名的《與妻書》,寫於林覺民參加1911年廣州起義的前三天。每次讀來,都能感到一股莫名的纏綿與悲涼。那樣的時代,那樣的愛情,那樣的氣概,那樣的胸懷,那樣的刻骨之痛,那樣的毅然決然。


琴瑟夫妻


林家在福州不算大戶,但是書香門第,林覺民的祖父林彥起是舉人。關於陳意映的記錄則寥寥無幾,我們只知道她出身名門,其父陳元凱是光緒己丑科舉人,與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同宗。


1905年,林覺民奉父親林孝穎之命,娶親陳意映。這年,他18歲,她17歲。陳意映深明大義,又通文墨,所以婚後夫妻感情和諧。在林覺民去日本留學前,他們度過了兩年閑適、愉悅的時光。

林覺民在《與妻書》中所說的「初婚三四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說的就是此時。


林覺民在家裡搞起了詩社,發動全家女眷捧起《紅樓夢》來讀。之後乾脆辦起了女學,自編教材,擔任主講,介紹世界大勢、抨擊封建禮教。在他的勸導下,家裡一眾女眷紛紛放腳,堂姐妹還投考了福州女子師範。


之後,林覺民與妻子陳意映告別,赴日本慶應大學讀哲學。在日本,飽嘗思念之苦的林覺民寫過小文念及妻子:「吾妻性癖好尚,與君絕同,天真浪漫真女子也。」


捨身成仁


東渡之前,林覺民已經參加革命,陳意映對此一知半解,林覺民並未與她明說過自己的革命抱負。但陳意映對林覺民的行動應當是心知肚明的,林覺民去下渡十錦祠開會,陳意映經常幫忙望風。

1907年,林覺民告別陳意映,東渡日本自費留學。第一年,專攻日語,第二年轉入慶應大學學習文科,專攻哲學,兼習英、德兩國語言。不久,林覺民加入了同盟會。


赴日留學之後,林覺民每年放暑假都回來探親。1911年春天,他突然返家,陳意映頗感驚喜,而他父親卻很驚詫。林覺民告訴家人:學校放櫻花假了,他陪日本同學遊覽江浙風光,然後順便回家。

林覺民、陳意映:革命者之戀



林覺民在楊橋巷家中住了十來天,他先是到橋南社福建同盟會分部,找總幹事林斯琛等人通報準備起義,並聯絡福州、連江等地的愛國志士,布置當地做好響應準備。

除此之外,林覺民還經常出入西禪寺,召集一些人在這裡秘密製造了大批炸藥。他還想出一個法子:把炸藥裝進棺材,然後讓一個女人裝成寡婦護送棺材去香港。


此時,陳意映已經有了八個月的身孕,行走已十分笨拙。於是,這項工作就由革命黨人方聲洞的妹妹方君碧承擔。


林覺民每趟回家籌劃,陳意映曾哭泣央求:即使今後遠行,也要一同隨行。最後一次見面,林覺民曾想告知起義之事,然而「及與汝相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兩人在無法明言的痛苦中,即成永別。


4月27日,黃花崗起義失敗,林覺民負傷被擒。面對清廷廣州將軍張鳴歧與水師提督李準會審,根據相關記載,林覺民「侃侃而談,暢論世界大勢,以筆立言,立盡兩紙,書至激烈處,解衣磅礴,以手捶胸。」

林覺民告訴張鳴歧與李准這兩位清朝的高官:「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國家安強,則死也瞑目。」李准甚至動了惻隱之心,覺得可以留下林覺民為清廷所用。


然而張鳴歧則認為,這個「面貌如玉、心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稱得上奇男子」的林覺民,如果留給了革命黨,實為後患。於是,林覺民在廣州天字碼頭被槍殺,年僅24歲。


後來的某一天,在鄉下避禍的林家人,發現有人把林覺民寫下的兩封信塞進了門縫。一封是寫給父親林孝穎的,而另一封,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這封寫給陳意映的信。


埋恨千古


為了安慰陳意映,為了保住她腹中的孩子,林家把林覺民哥哥的一個女兒過繼給陳意映。這個女孩兒叫林暖蘇,是一個非常乖巧的女孩。林暖蘇的到來,讓陳意映悲痛的心有了一些暖意。


1911年5月19日,林覺民死去不足一個月,悲傷過度的陳意映早產,生下了遺腹子林仲新。不過在兩年之後,陳意映終因不能忍受失去丈夫的悲痛,鬱鬱而終,追隨林覺民去了。


林覺民長眠於黃花崗。黃花崗烈士殉難一周年之後,孫中山先生在一篇祭文之中流露了不盡的悲愴之情:「寂寂黃花,離離宿草;出師未捷,埋恨千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狂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請放棄你的無效社交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緬甸,絕對顛覆你的想像!
古人逛一次青樓大概需要多少錢?
氣數將盡:一場宮廷政變改變了秦帝國命運
閔良臣:蘇聯解體二十五年祭

TAG:瘋狂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潘心元:革命者
《競雄女俠秋瑾》:一個偉大的革命者
【揭秘】徹底的革命者 台共黨人張志忠曾求學廈門
托爾斯泰:沙俄政府的麻煩策源地,奇特的先知和革命者
「無為」的老子,勇敢的革命者
汪精衛本是堅定的革命者,後敗給蔣介石,叛逃時留下八個字氣壞蔣
「精日」、「碰瓷」、「革命者」,輿論究竟怎樣看待羅永浩?
「樣板戲隨想」系列十二:飾演革命者的「反革命」們
不打不相識,「熊貓」郭勛祺成了中國革命者的老朋友
《地下》:一個南斯拉夫的盜賊、革命者、父親的故事
鬍鬚簡史:為什麼革命者愛留大鬍子?
革命者的內鬥:蔣介石槍殺陶成章,章太炎怒了,但孫中山睜一眼閉一眼
容閎:從改革者到革命者
中日關係這麼緊張,為何民國時期的革命者,總喜歡往日本跑
號外人物:森永邦彥——「時裝世界的數字時代先鋒革命者」
他是資本主義革命者,是獨裁者,他給英國人民帶去了什麼
俄國末代沙皇對革命者真的很寬容嗎,他為何最終全家被殺?
革命者不是倡導 「排滿革命」嗎?為何在辛亥革命前夜成了「聯滿革命」?
晚清民國時期,革命者為什麼總喜歡往日本跑
王莽篡漢——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者的穿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