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圍城,圍城內外的人彼此羨慕……
心之助(微信:luyuexinli)
文 | 心之助資深作者 馮雪嬌 盧悅
有人說在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是一場傷心;在對的時間遇上錯的人,是一聲嘆息;在錯的時間遇上錯的人,是一場荒唐;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是一生幸福。
但問題是,你怎麼知道什麼是對的時間?什麼是對的人?而且,此時是對的,彼時也可能是錯的。
愛可以強大到幾十年不變,但卻可以一朝土崩瓦解。你分明像個渴望篝火的小刺蝟,想要靠近溫暖,但卻寧願凍僵,你怕被凍死,也怕被燒傷。最誘惑你的,也是最讓你恐懼的。
漸漸的,我們都在愛中,不知所措,躑躅於愛與不愛的虛空……
1
沒有「寄託」的自由,是桎梏
生命,常常有兩種煩惱:
一種是生命之不可承受之重。要還房貸,要還車貸,要供孩子,要照顧一大家人。責任之重,不亞於泰山。
一種是生命之不可承受之輕。事業也好,婚姻家庭也罷,通通不去苛求。 了無所求,一身輕鬆。
太重了,生活沒有樂趣與放鬆,容易壓垮;太輕了,沒有任何的「寄託」,卻也時常感到空虛、無意義感。
小晴是我一次去阿爾山的旅行路上認識的。那個時候,她年紀不大,卻已經遊歷了二三十個國家。
我們周圍人都很羨慕她。覺得她瀟洒自在,無牽無掛。可小晴並不以為然,她這樣形容自己:
「我有什麼可羨慕的?我只是用你們買房買車養娃的錢去旅行了而已。說到底,我只是一個沒房沒車沒娃的三無人員。」
小晴用「三無人員」,表達出認為自己的生活,其實是「一無所有」的感慨:
她渴望婚姻,卻與相愛七年的男友,遲遲未走進婚姻;
她渴望孩子,卻無比擔心著,那不可預知的未來;
她想要買房,卻在簽合同的最後一刻,反悔了;
她想要寵物,卻又害怕經常旅行,寵物會孤單;
她渴望與父母關係融洽,卻至今不願回家見父親;
她想要尋找到,熱愛的事業,卻依舊在各種兼職工作中打轉;
……
小晴,彷彿把自己關進了一個玻璃瓶子,小心謹慎地對待著外面的世界,不願與之發生「現實」關係。
「結婚生子,成家立業……我渴望這些,又害怕這些,我不喜歡被束縛、被捆綁,但有時候,我又常常陷入空虛之中,覺得人生聊無意義。」小晴如是說。
小晴討厭受束縛,卻又在「了無牽掛」的生活中,感覺空虛,無意義。有時候,沒有「寄託」的「自由」,反而,成了通向幸福與自由的桎梏。
2
不敢投入,源於過度投入的母親
這個世界上,真有不願意投入的人嗎?還是,不敢投入?
「我害怕投入,無論感情,還是別的。我想躲得遠遠的,躲到一個沒有人招惹我的世界裡。所以,我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地方的「過客」,變成另一個地方的『過客』。「小晴這樣說道。
我想起盧悅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一個不敢對生活投入的人,十有八九,有一個過度投入的母親。沒想到,這句話完全是小晴的寫照。
小晴的媽媽,一直將小晴視作自己生命的全部,她沒有事業、厭惡自己的丈夫、她甚至沒有朋友,她的生活的所有,人生的整個希望,就是小晴這個女兒。
然而,面對母親為自己犧牲了一切的小晴,卻感受不到幸福,更多的卻是內疚:
我從小到大目睹父母之間的相互廝打,我常常看見媽媽一個人蹲在地上,鼻涕和眼淚混作一團,無聲地哭泣。我無法忍受目睹著母親的痛苦,我問她,為什麼不能和父親離婚,母親每次的理由都是我。
小的時候,是因為我還小,離婚了,怕沒人帶我;大的時候,是因為我還沒結婚,離婚了,怕影響我找對象。我有將近十年的時間,一直活在內疚之中。
過度付出的母親,通常是低價值感的人,她們通常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找到寄託——比如幸福的婚姻、良好的事業,因而她將自己的價值感,放在了子女身上,只要子女成功,她的犧牲就是值得的,就是成功的。
所以,在面對他人質疑的時候,比如有人問她「為什麼你不離婚?」,她們的回答常常是,為了孩子。
低價感的母親,因為對孩子的過度付出,會培養出內疚的孩子。而內疚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拒絕關係,關係對他們而言,意味著吞噬。
「我知道男友很愛我,但我很難說服自己,去完全接受他的愛,對我而言,我不知道愛的背後,意味著什麼。我害怕男友的愛,會變成媽媽那樣的愛,我也很怕自己會變成媽媽,失去自我。」在談到和相戀七年的男友,遲遲未走進婚姻時,小晴這樣說道。
過度付出的母親,很難將子女視為獨立的個體,她們通常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是全新的自己」,她們犧牲自我,成全孩子,其實是犧牲掉了那個「沒有價值的自己」,成全那個「全新的自己」。
所以被過度付出的母親,養育大的孩子,她們很難守住自己的邊界,她們的邊界被母親一步步侵犯(母親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而非獨立個體),她們無條件地接受了「自己是母親不幸人生的罪魁禍首」這一事實。
所以,她們會一步一步地退讓,將自己逼到死角里,在那個死角里,為自己隔離出一個安全地帶。就像小晴所描述地那樣:
「有時候,我感覺自己就像個邊緣人,邊緣人都比我好,我感覺自己就活在真空中,看似瀟洒自在自由,卻感到難以承受的恐懼和虛無……「
將自己隔離進「真空「中,而不去現實生活中發展關係。因為她們對關係的經驗(人生第一次對「關係」的經驗,即與母親的關係)充滿了懷疑、不安,以及被吞噬的恐懼。
3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如回到內心深處
為什麼我們知道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為什麼我們學了那麼多心理學知識,心中依然隱隱作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如回到內心深處。我們真正的答案,只能從內心深處去尋找,那個被你隱藏起來,無法獨自承受的真相。
在我的建議下,小晴走進了心理諮詢室。
諮詢室里,小晴第一次看見真實的自己,一個弱小的自己,一個一直活在恐懼中的自己:
「我看見自己躲在桌子底下,嚇得瑟瑟發抖,父親和母親在外面吵架,相互踢打對方……
我看見母親,像一個怨鬼一樣朝我咆哮:你父親就是一個混蛋,他毀了我!我為了你,才留在了他的身邊,你這個小混蛋!你的父親,不負責任,他根本不愛你!
我看見自己,沒有一點價值,被母親憎恨,不被父親疼愛……
我看見自己的無能和無助,我看見母親不斷地朝我吼叫,我想幫她,可我嚇壞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看見了,我對自己的恨,恨自己流淌著父親的血液,恨自己不能幫母親,我更恨母親,把這一切全部都推給我,而我又不能拒絕她……
在諮詢室的小晴,最終看見了對自己的恨,恨自己不能拒絕這一切,恨自己全盤接受了,母親強加給自己的罪過,而一直活在內疚之中……我們對世間一切的怨懟,最終的恨都會指向自己。
我們總是在講,要與他人共情,可我們常常忽略了,與自己共情。與自己共情,意味著與自己在一起。
我們的諸多痛苦,便來自無法與自己共情,不願意與自己在一起:
「我這一生,去了很多地方,想要和很多美景在一起,想要和很多很美妙的時刻在一起。可我從沒想過和自己在一起。」小晴在諮詢室說道。
而我們之所以抗拒回到內心深處,拒絕與自己在一起,其原因在於:
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在,都住著一個弱小、充滿恐懼、無助的小孩。她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創傷,受著各種各樣的驚嚇。我們以為,接受了內在那個充滿恐懼和無助的自己,我們就會變得弱小,所以選擇遠離它。
然而,逃離那個弱小的內在小孩,並沒有讓我們變得強大,反而會讓我們感到更虛弱,更沒有能量。因為我們與自己的真實感受,脫離了……和內在小孩的分離,意味著,我們和自己的內在力量斷裂了……
在諮詢師的鼓勵下,小晴試著和自己的內在小孩對話:
「我看見她捲縮在一個角落裡,不願意說話,也根本不看我。我試著去撫摸她,卻被她生氣地拒絕了……我坐在她旁邊,等待她願意靠近我。」
「過了好長時間,她悄悄地抬起頭,看了我一眼,我眼裡含著淚水,她突然主動伸出手,幫我擦掉淚水。
雖然她自己也會恐懼、無助,然而她卻依舊善良;雖然她充滿憤怒,讓人害怕,然而她想要的,只不過是被我看見。」
在諮詢室里的小晴,和自己的內在小孩,終於擁抱在了一起…看到了內在小孩的恐懼,意味著我們擁抱了這部分的弱小。擁抱了那個被遺忘的自己。
在小晴完成諮詢的三個月以後,我看到她發了一條朋友圈,她與相戀七年的男友領證結婚了。那個曾經不喜歡被綁捆的小晴,現在被一個叫「幸福」的東西,捆住了……
後記:
有的人,行了萬里路,卻始終在心的此岸。
有的人,未出門,卻已到了心的彼岸。
願你,能到達彼岸。
願你,能回到心的深處,找到那個被遺忘的自己。
Tips:
當我們生病受傷了,會主動了解一些關於疾病和醫療的基本知識,以助於恢復身體健康,對於心理上的傷痛,我們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識,才可以更好地幫助自己,也幫助我們愛的人。
那麼下面這張圖表就能讓你,更直觀地了解到心理傷口癒合的全過程。
PS:受傷心碎之時,你是否感到無助以及深深的絕望?孤寂無人之時,你是否也會感覺到恐慌,不知道自己究竟身在何處,孤獨感隨之襲來?你總是在討好別人,卻遺失了最愛的那個自己!親愛的,別放棄,其實你已經在路上,「TA」也正在等你,你的內在小孩!如果你找到他,一定要緊緊擁抱他。


※技術貼:會花錢的女人,人生簡直像開了掛
※瓊瑤的少女心,伊能靜的聖母病:落後的情感觀究竟有多可怕?
※祁同偉:如果還有下輩子,別再把人生活成一場賭博
※吵完架後,甚覺愛你
※如果你愛我,房產證為什麼不寫我名字?
TAG:盧悅 |
※戀愛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逃離,城內的人想深陷
※圍城內外,你是誰?
※圍城,做一個城外的人
※既然《圍城》,就得「攻城」——圍城外的想「出去,圍城內的想進去
※人生邊上,心城內外——《圍城》
※心圍一座城,才是圍城
※再讀《圍城》,體會「社會是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
※婚姻·是一座圍城
※婚姻就是一座圍城
※圍城
※此人是三國少有的英雄,為報恩沖入圍城,然後又突圍外出請援
※《十月圍城》圍住的是心還是人?
※突破婚姻的圍城?
※圍城裡的女人們
※全世界都在浪,我卻在圍城困守
※《邊城》是其樂融融的「世外桃源」,還是謀殺愛情的「圍城」?
※圍城內外,沒有哪一種生活是完全如你意的
※圍城內的無奈:他在釣魚、她去足療
※婚姻是圍城,也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圍城世界,一盞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