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菩薩道場:梵凈山
梵凈山原名「三山谷」,得名於「梵天凈土」,位於貴州省銅仁地區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處,海拔2493米,系武陵山脈主峰,森林覆蓋率為95%,是中國少有的佛教道場和自然保護區,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齊名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原始洪荒是梵凈山的景觀特徵,雲瀑、禪霧、幻影、佛光四大天象奇觀,為梵凈山添上了神秘的色彩。標誌性景點有:紅雲金頂、月鏡山、萬米睡佛、蘑菇石、萬卷經書、九龍池、鳳凰山等。
梵凈山有植物2000餘種,國家保護植物31種,動物801種,國家保護動物19種,被譽為地球綠洲、動植物基因庫、人類的寶貴遺產。
梵凈山是貴州最獨特的一個地標,是黔南靈山,是生態王國,是風景勝地,是一方凈土,是一個返璞歸真、怡養身心、令人遐思神往的人間仙景和天然氧吧!
著名詩人王心鑒《過梵凈山》一詩「近山褪俗念,唯有竹聲喧。棲心皈凈土,推雲步梵天。禪霧入幽谷,佛光上蒼岩。海內循道者,多來續仙緣。」即印證了梵凈山風景優美,讓人忘卻塵世煩惱的魅力景色。
佛教歷史源遠流長
梵凈山的佛教活動開始於隋唐時期,那時還是一片蠻夷之地,但在其周邊地區已有寺廟和簡單的佛教活動。到了明萬曆初年(1573年),隨著妙玄和尚在梵凈山重建金頂寺廟,梵凈山及其周邊地區的佛教活動空前繁盛起來,至清光緒23年(1897年)對寺廟的不斷重建、擴建、修復,已形成遍及梵凈山區(絕大部分寺廟在梵凈山西線和北線)的四大皇庵(護國寺、壩梅寺、天慶寺、白雲寺),四十八腳庵(以木黃建廠的太平寺為首)的龐大寺廟群。
佛教活動播及到梵凈山周邊的湘、鄂、川、黔、桂、滇等省區的廣善男信女,以至「……數百年來,進香男婦,時往時來,若城市然……」。奠定了梵凈山乃著名「古佛道場」的佛教地位,故「蓋自開闢迄今,海內信奉而奔趨,不啻若雲而若水;王公大人之欽謁,恆見月盛而日新。久已靈馳於兩京,傾動於十三布政,勞旌於撫按,頻顧於道府,諸侯莫不期以魂交黃帝,而夢接安期。古來得道成真,又莫不於斯凝神,於斯脫穎」
(摘《敕賜碑》文)。
學誠法師說:「梵凈山,是全國著名的彌勒菩薩道場,是與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齊名的中國佛教名山」。


TAG:承恩寺 |
※人間彌勒:浙江奉化雪竇山、彌勒菩薩道場(圖賞)
※普賢菩薩道場-峨眉山
※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旅遊普賢菩薩的道場——峨眉山
※廬山東林寺,阿彌陀佛道場
※佛教聖地,觀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
※為什麼說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釋迦牟尼太子羅睺羅聖跡道場:五台山羅睺寺
※中國名山之觀世音菩薩道場普陀山
※佛教聖地 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
※為什麼說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鄭周友
※佛教聖地之地藏王菩薩道場九華山——敬香篇
※文殊菩薩的道場——秀美五台山
※觀音菩薩的道場為何不在靈山而在南海普陀山 與八部天龍有關
※中國曆座名山之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山西五台山,青廟黃廟共處,文殊菩薩道場
※迦葉尊者道場:中國佛教名山「雞足山」
※錢國宏:瑪尼石——靈魂的道場
※中國佛教聖地浙東雪竇山凈土道場名山竹林寺
※古色古香的比丘尼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