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要貫穿始終的要領嗎?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要貫穿始終的要領嗎?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要貫穿始終的要領嗎?



長期以來,「立身中正」都是被當作太極拳的基本要領而出現在各種現代太極拳著作和教學要求中.最近出版的一本由余功保編寫的《中國太極拳辭典》中說,立身中正是「太極拳練習基本要領」,並說,立身中正的具體要求是「練拳過程中始終保持身體正直,中正,不能前傾後仰,左右歪斜,要保證尾閭和脊椎成一直線,處於端正狀態」。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的基本要領嗎?是練拳過程中要「始終保持」的嗎?


翻開192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太極拳術》(陳微明著),其中有「楊澄甫口述」、「陳微明筆述」的《太極拳十要》,依次為:一、虛靈頂勁;二、 含胸拔背;三、 松腰;四、 分虛實;五、 沉肩墜肘;六、 用意不用力;七、 上下相隨;八、 內外相合;九、相連不斷;十、 動中求靜。顯然,在《太極拳術十要》中不包含「立身中正」。

我們知道,太極拳是內家拳。那麼其它內家拳中是不是講「立身中正」呢?


翻開《形意拳十四要則》,其中清楚地寫道:一、 胸寬腹實;二、 虛靈頂勁;三、 含胸拔背;四、 沉肩墜肘;五、 急起急落;六、虛精實靈;七、 上下相隨;八、 陰陽結合;九、 內外如一;十、相連不斷;十一、動中求靜、靜能治動;十二、用意不用力,意能使力;十三、尚守不尚攻,守能御攻;十四、尚柔不尚剛,柔能克剛。顯然,在《形意拳十四要則》中也不包含「立身中正」。


我們再往前追溯。翻開李亦畲手書、郝和珍藏的《太極拳論》原文影印件,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太極拳論》的第三篇《身法》中只寫有「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騰挪、閃戰」,還是沒有「立身中正」。


可見,在傳統太極拳或形意拳中都不僅不把「立身中正」作為身法,而且還不當作練習要領來看的,更沒有要在練拳過程中「始終保持」的說法。


這麼說,是不是就不要「立身中正」呢?當然也不是。因為在《太極拳之練習談》中有這樣的記載: 「1、摹練時頭部不可偏側或俯仰,所謂要頂頭懸~」 2、身軀宜中正而不倚,脊樑與尾閭宜垂直而不偏;但遇開合變化時,有含胸拔背、沉肩轉腰之活動,初學時節須注意,否則日久難改,必流於板滯,功夫雖深,難以得益致用矣。」


——這段文字如此清楚明確,既講了「身軀宜中正而不倚」,又指出「但遇開合變化時,有含胸拔背、沉肩轉腰之活動」。這難道不就是告訴我們,在運動過程中或在開合變化時,身軀是不宜中正的嗎?


並且,楊澄甫大師還告誡我們,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將會「日久難改」、「流於板滯」;雖然看上去功夫很深,但「難以致用矣」。


凡是稍加思考和稍有武術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出,楊澄甫所談的「身軀中正」是有條件的,不是「始終」貫穿的。同時,我們還注意到,在這裡楊澄甫只提「身軀中正」,同樣不提「立身中正」。這裡有什麼講究呢?


先讓我們看看「立身中正」在太極拳論中的位置吧。我們知道,武禹襄在「身法」中沒有說過要「立身中正」,而在《打手要言》中說了,並且一共說了兩次。「第一次是在《打手要言》開頭的第三句,叫「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另一次是在此文後面談發勁時說的「立身須中正不偏,能支撐八面」。


我們看李亦畲的《走架打手行工要言》,其中隻字未提「立身中正」。我們再看《拳論》中的其它篇章,同樣沒有提。

因此把「立身中正」提到「要領」和必須貫徹始終的講法是沒有根據的,又沒有實際意義的,是錯誤的。


這種錯誤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理解上的錯誤;二是個別「權威」人士別有用心的誤導。


從理解的角度講,把「立身中正」作為在一定情況下對身體姿勢的一種要求,這是正確的。然而把一個「在一定情況下」的要求,延伸為在打拳過程中「始終」要遵守的原則和要求,則是錯誤的。事實上「立身中正」從來不是走架打手行工的過程始終必須遵守的原則和要求,而是特指在走架打手行工的過程的某一種行動之前要注意的姿勢。


立身中正的立,原義是住的意思(見《說文解字》),住,就是停留、停止、靜止的意思。立也是站。站和立,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同義的。如:「立住」就是「站住」。習慣上也有「雙足為站,單足為立」的講法。如「更雞獨立」,是一隻腳直立,不是指「雞」的兩隻腳都站著。但無論是立是站,還是住,都是指靜止、停止的狀態。立身,是指走架打手或行工之前要調整好姿勢;中正,就是要站穩,控制好重心;安者,靜也。是指要平靜,鎮定,穩定。亦即內家拳所謂「內固精神,外示安逸」者也;舒,則從容不迫之謂也。


走架打手行工三者,雖然互有聯繫,但有區別,其練習之側重點也不同。走架即打拳,俗稱盤架子。其習練以技法為主,屬武練。是個人單獨操練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操練中,當快則快,該慢則慢;可以快慢相間,全憑技法之需要。其中,間或有發勁動作。


打手是指推手,是兩個人配合進行的練習進身用招的訓練方法。假如是您一個人,那麼無論練得多麼起勁,恐怕也不會被人認為是在練打手。李亦畲說,「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打手是知人功夫」,點明了走架和打手二者之間的不同之所在。


那麼,行工是什麼呢?與以上二者如何結合呢?


行工就是練功。太極拳快打為拳,慢打為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太極拳是拳也是功,是一種動功。工,在這裡就是功。行工屬文練,即慢拳。它講究意念、呼吸、動作、速度相互配合;它以動作為導引,以鍛煉內氣、增強內勁為目的。久練之,可以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陰陽平衡。


行工和走架在現代太極拳練習時常常難以區別,主要是看速度和發勁與否。專練行工可以健身,故《十三勢行工歌訣》中有「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之說。而不是籠統地說練太極拳僅僅是健身,或只能健身。我在《傳統太極拳的文練和武練》中講了這兩種練法的異同及內在的聯繫,指出「有功無技難成藝,有技無功渾身空」,文練和武練不可偏廢,也不能截然分開。


李亦畲在《走架行工打手要言》中說,「一動勢先問自己周身合上數項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換,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這是典範的功技合一練法:該快則快,該慢則慢;慢中有快,快中有慢。表現了太極拳「走架即行工,行工即走架」的特點。也就是內家拳所謂「打拳即練功,練功即打拳」的功技合一的特點。而不能以為辛亥革命後的那種一味文練就是太極拳,因為太極拳除了文練還有武練。

用《十三勢行工歌訣》解釋《打手要言》,即武禹襄在打手中融進了行工的要領。《十三勢行工要言》中只有「尾閭正中神貫頂」的要領,沒有「立身中正」的說法。《打手要言》中第一次提及「立身中正」是指什麼呢?它是指打手之前要站好姿勢,從容不迫,所以強調的是「中正安舒」;第二次提「立身」是在發勁之前,所以用「須」字強調中正「不偏」。可以明確地看出「立身中正」是有針對性的。


那種把「立身中正」理解成「練拳過程中始終保持身體正直、中正,不能前俯後仰,左右歪斜」的說法不僅是認識上不符合其本義,也不符合打拳過程中的實際情況。


讓我們先看看楊式太極拳宗師楊澄甫的拳照。只要稍微認真一點就不難看出,無論是他早期的武練拳架還是後來的文練拳架,在做攬雀尾的棚勢、擠勢,海底針的采勢,以及指襠捶、下勢等動作時,上身都是前傾(前俯)的。有人以為只有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鑒泉打拳有身姿前傾(前俯)的動作,這是片面地理解「立身中正」的結果,也是不懂武術(包括太極拳)身法和少見多怪的結果。


為什麼在打拳時有時會身體前傾(前俯)呢?這是由於技法的需要。因為任何拳勢都是為技擊服務的,都是技法。技法中需要前俯就應該前俯,需要後仰就應該後仰。劉晚蒼先生在《太極拳架和推手》中解釋「披身踢腳」一勢時說:「身體向後傾斜作斜披姿勢,起腳前踢,稱為披身踢腳。」他在書中所附的此勢拳照後仰得幾乎與地面平行。


試想,怎麼可能一套太極拳打下來始終直著身子?怎麼會沒有俯仰伸屈?可以說那種沒有陰陽開合、沒有避讓、沒有俯仰伸屈的練法是錯誤的,就是楊澄甫批評的「流於板滯」。


楊振鐸先生曾批評林秋萍練太極拳多年而在做摟膝拗步等動作時上身太正太直。這個批評是完全正確的。可以看作不僅是針對個別人的批評,並且是對整個太極拳界對「立身中正」的誤解的批評。


談到這裡,我們不能不提到顧留馨先生在立身中正問題上存在的錯誤。說實話,顧留馨先生是值得我們尊重的一位有著突出貢獻的太極拳家。多年來我一直不願寫「立身中正」的誤解問題,與我對其本人的尊重有關。但是,如果我們再不澄清事實,還「立身中正」的本來面目。我們將不是對個別人的態度問題,而是對太極拳本身不負責任了。


顧留馨先生在《太極拳術》一書的59頁「身法中正」中寫道: 「太極拳的身法,主要為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按:此處行文有誤,原文應為「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或「發勁須上下相隨,乃一往無敵;立身須中正不偏,能八面支撐」。),處處不使身體各部散漫失中,要表現出中正、大方、嚴正、舒展、和順的形象。前進、後退、左旋、右轉時,四肢動作不論如何轉換,自頭頂、軀幹至會陰,始終須形成一條垂直線(「上下一條線」)。凡是身向前俯、後仰、左歪、右斜,失去重心平衡的,都是不符合要求的,都是身法上的缺點」。


在這裡,顧留馨先生已提出了「自頭頂、軀幹至會陰,始終須形成一條垂直線。」,並稱之為「上下一條線」。然而他又說:「但是練拳不能不有伸縮,身法有時也有歪斜,有時彎腰幅度極大,只要仍然保持虛領頂勁的原則,這就是所謂「中正之偏」。


我們已經無法想像顧留馨先生在寫這幾段自相矛盾的話時確切的內心感受。不過可以肯定,作為一位武術家、著名的太級家,他是完全知道並懂得自頭頂,軀幹至會陰,始終須形成一條「垂直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實際的,於是又提出了「中正之偏」的新論,以圖彌補前說。

然而,人們似乎只「青睞」前一段話,而無視他後面的補正。


其實,早在1959年7月,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國家體委審定的《武術規則》中,就肯定了在行拳的過程中身體在一定情況下應該前俯。當然得有個「度」。例如,其中126頁對「栽捶」的規定是「身體前傾不得超過30度」;128頁對「海底針」規定「上身前俯不得超過45度」。這些規定無疑是正確的,合乎理法的。怎麼能說「立身中正」是要練拳過程中始終保持身體正直、中正,不能「前俯後仰」呢?


現在的《武術規則》是否改為不準前俯後仰了,我不清楚。如果改成不準前俯,肯定是錯誤的。說明修訂者不懂太極拳身法。照此要求,那麼倘若楊澄甫轉世真要重新學習太極拳了,否則參賽怕是拿不到及格分的。也難怪有人看了董英傑先生半個世紀前的錄象,竟說他沒有「立身中正」,真叫人不知說什麼好。


對於立身中正的誤解所引發的爭議,最多的莫過於對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鑒泉先生在做摟膝拗步時上身前傾的問題。有人認為「在太極拳理論和實踐上,斜中與立身中正相違」。這是因為不懂太極拳的身法原則和內家拳身法要領造成的誤解,是把「立身中正」當成是太極拳要領造成的錯誤認識。


有人甚至拿出宗師學生的拳照作比較,以為宗師錯了,學生是對的。這是十分典型的因誤解立身中正內涵和不懂內家拳身法和步型造成的結果。


其實,上身正直與前俯後仰或側倚束展等都是太極拳的身法,即太極拳《身法》中騰挪閃戰的具體內容。這些內容都是根據走架、打手、散手技擊之需要而擬定的技法。


吳鑒泉宗師在做摟膝拗步時的步型,是內家拳中固有的一種弓箭步,叫牮柱式弓箭步。這種弓箭步對身形就是要求自頭至後足如一直桿,上身前傾;步型上雙足尖均向前,成川字步;前腿弓後腿直,前弓之膝與足尖上下垂直。


曾有人擔心此步型會損傷膝蓋。那時因為擔心者按楊式大弓步之步幅來揣摩的結果,帶有濃厚的主觀臆斷性。他們不了解傳統太極拳中拳架大小是和步幅大小密切關聯的。


大架的弓箭步兩足之間約距離三足長,故後足尖必須外展,不能朝前;而中架和小架只有二足和一足左右的距離,只相當於向前邁出一步,跟正常走路的步幅大體一樣,是不會傷膝的。請想一想,你正常走路會傷膝嗎,正常的一步邁出去,後足尖要外展嗎?內家拳多為小步幅,是「打人如走路」的內涵之一。如果連這些內家拳的基本常識都不清楚,還奢談什麼太極拳是內家拳呢?


須知,內家拳都是小步幅,這是由於小步幅便於重心轉移,進身速度快,有利於發揮近身短打這個內家拳的技法特點而決定的。「步大勁塌」。弓箭步太大,重心移動慢,在實踐中要吃虧。

正是吳鑒泉宗師採用牮柱式弓箭步和俯仰、側正、斜直、束長(縮展)等靈活多姿的身法,才進一步豐富了太極拳的技法,加快了朝內家拳邁進的步伐,推動了太極拳的發展。


至於吳鑒泉宗師早年那位學生的拳照上身較直(正),是因為他當時是為了健身才求學太極拳,主修行工,對其它內容知之不多,而且也僅僅是「摟膝拗步」、「海底針」等拳式的定勢上身較直而已,在其做「野馬分鬃」、「斜飛式」等拳式時,上身也是傾斜的,怎麼可能在一套拳中「始終」保持上身正直中正垂直呢,有必要嗎?


把立身中正當成身法,並以為貫穿於走架打手行工之始終的觀點,除了沒有根據,不符合理法實際,也是不準確的。這一方面是誤解了立身中正的本義,另一方面是誤解可太極拳中身法的確實內涵。


因此首先要明確什麼是身法,其次要明確方法和要領的關係。什麼是身法?


在武術中,身法主要指打拳時身體在各種運動樣式(即技擊)中的方式方法及其要領;通常特指方式方法。


講身法,先要明確身體的概念及其在武術中是指什麼。因為身體這個概念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包括頭顱、軀幹、四肢在內的整體。《現代漢語詞典》上稱之為「一個人或動物的生理組織的整體」;二是指人體軀幹部分。


《現代漢語詞典》上說「有時專指軀幹和四肢」。但在武術訓練中主要指人體軀幹部分,並不連帶「四肢」。在醫學上通常也不連帶「四肢」。比如說「我身上不舒服」,一般不是指四肢上有什麼不舒服。


武術上的四擊八法十二型,統稱「二十四要」。其中的「八法」指「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可以看出,這裡的「身法」是不帶四肢和頭顱部分的。有的武術著作將「身法」分為身和法。這是把身法分為方法和法則兩部分來講的。其實,身法中已經包含方法和法則這兩個層面的東西。


在武術中身法屬於技法,故重點在講方法,而將法則放在「要領」中另外講述,如形意拳除了十四要則,另有「身法」。


應該明白:法則(要領)是貫穿始終的規則性原則性的要求;方法是針對具體情況而採取的間或性的手段,它不貫穿始終。

「太極拳十要」和「形意拳十四要則」中都有「涵胸拔背」、「沉肩墜肘」等要求。這些要求是從整體上講的,要貫穿始終的法則要領,而不是方法。


《太極拳論》中的「身法」,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身法,或者說它不是習慣意義上的身法。因為它含有方法和要領兩個層面上的內容,不利於解釋。


其中「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六項為法則、要領,是所有內家拳在行拳過程中「始終」要遵循的;「騰挪、閃戰」則是方法,是針對具體情況採取的具體手段。


你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在一套拳中始終騰挪閃戰,因此方法有間或性(暫時性)。


當然,在武術(包括太極拳等內家拳)中,身體任何部分的運動往往都不是完全孤立的。將手眼身步分開來講解,是為了教學講述上突出某一部位的需要。因此,我們講「身法」只是相對獨立。而在技擊中身法的任何運動變化,無不由頭顱和四肢一齊配合行動。


例如,進身動作,往往由步法和頭部的配合。故在拳譜中分述「手眼身法步」時,又強調「一動無有不動」,「一枝動百枝搖」,強調手足齊到。


身法問題是一個大話題,鑒於本文主旨不多贅述。


總而言之,「立身中正」從來就不是太極拳的基本要領,也不是練拳過程中始終要保持的姿勢,它主要是練拳或發勁之前的一種要求而已。


任何一門武術的要領都是為武術的作用、目的服務的。武術要領的確定(制訂)都是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和成功、浸泡了無數前人的血汗和智慧,甚至是用生命作為代價的經驗的總結;絕不是毫無實戰經驗的人坐在書齋里搖著筆桿憑空想出來的。


「立身中正」可以作為練內功時的某種要求,但卻無助於太極拳的身法和其它技法。就像練書法之前也要「正其手腳」一樣,「正其手腳」並不是書法本身的技法和要領。錯誤地將「立身中正」當作貫穿太極拳練習始終的要領,盲目地擴大它的運用範圍,甚至將其作為太極拳的「主要」身法等等做法,極大地阻礙和影響了太極拳的正常發展。致使原本極為靈活圓轉的「騰挪閃站」,變成了僵化和「板滯」的身體蠕動,像一塊木版,直來直去,成了挨打的活靶子。

必須看到,對太極拳理法的誤解,遠不止一個「立身中正」。諸如,太極拳身法中明明寫的是「裹襠」,偏有名家說動勢時「襠須開」、「胯根須鬆開撐圓」等等。難怪一些運動員行工走架時跟患有嚴重小腸氣似的,揸著腿,怎麼看都讓人覺著彆扭;若要實戰,能行嗎?所有這些,都應該引起太極拳界認真思考。對每一個問題都想一想,在實戰中試一試,問一個「為什麼」,「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應該盲從。只有這樣才是繼承和弘揚傳統太極拳的正確途徑。否則,太極拳真的要沒落了!(本文轉自2006年《武魂》第八期)


加入微信群一起和我們交流分享!獲取海量太極拳教程、視頻資料(最新增加40張DVD資料),免費學習太極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MMA可以KO太極,那袋鼠可以KO綜合格鬥嗎?
不適合實戰?不要誤解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的七步台階
花錢不一定買著的太極實話,看你能學幾成了?
「太極拳,纏絲法也。」渾身俱是纏絲圈,無心成化如珠圓!

TAG:太極 |

您可能感興趣

炮彈擊中坦克但沒貫穿, 裡面的人會怎樣? 真相和你想的不同
這個設定貫穿了整部海賊王,但現在已經完全沒必要存在了!
「性」和「慾望」,貫穿他的電影始終
唐詩中你無法繞開的詩人,其影響貫穿古今,你要了解一下嗎?
死神:作為一個貫穿始終的關鍵角色,她的出場卻少得可憐!
再厚的鋼筋混凝土也不懼,這種鑽頭直接貫穿
瑜伽,自始至終都貫穿了女性身體與靈魂和諧結合的精神!
馬伊琍還敢這樣穿,一個皮帶貫穿全身,網友:這是要報復文章?
他是聖鬥士中死的很早的人,但是卻貫穿了整個故事!
備受爭議的「都燕之辯」為何貫穿於明代始終?
同是乾隆,霍建華貫穿始終的坐姿誰注重到了,網友:差距的體現!
你沒有辦法把佛教的理念貫穿起來
坦克被炮彈擊中,但沒有貫穿,裡面的士兵會怎樣?這裡告訴你答案
太極拳的節節貫穿
《忽而今夏》:把「真實」貫穿始終的才是「真現實題材」劇作
神葯洗腦,人生又何嘗不是由反反覆復洗腦貫穿始終的一場修鍊?
貫穿始末的法則
它是最廣泛使用的反坦克導彈,可以貫穿任何已知坦克的裝甲
二哈的聰明是靈光乍現,而傻是貫穿始終……
子彈貫穿兩個人:哪個受傷嚴重?其實大家都猜錯了,絕不是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