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個人——《二十四孝圖》(下)
哭竹生筍
孟宗(?—271),字恭武,三國時吳國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嘗糞憂心
庾黔婁,南齊高士,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日。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乳姑不怠
崔山南,名琯,字從律,唐代博陵(今屬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節度使,人稱「山南」。當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長孫夫人,年事已高,牙齒脫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順,每天盥洗後,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婆婆,如此數年,長孫夫人不再吃其他飯食,身體依然健康。長孫夫人病重時,將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說:「我無以報答新婦之恩,但願新婦的子孫媳婦也像她孝敬我一樣孝敬她。」後來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長孫夫人所囑,孝敬祖母唐夫人。
滌親溺器
黃庭堅,北宋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詩人、書法家。雖身居高位,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為母親洗滌馬桶,沒有一天忘記兒子應盡的職責。
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代天長人。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父親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曾經刺血書寫《金剛經》,行四方尋找生母,得到線索後,決心棄官到陝西尋找生母,發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終於在陝州遇到生母和兩個弟弟,母子歡聚,一起返回,這時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


※每天了解一個人——汪洙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原創作者
※每天了解一個人——《二十四孝圖》(中)
※每天了解一個人——袁崇煥 一位最受爭議的抗清名將
※每天了解一個人——司馬昭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洛陽紙貴」,要論飢餓營銷,左思絕對是第一,雷軍只學到皮毛
TAG:每天了解一個人 |
※《二十四孝》手抄(3)
※曾子二十四孝行(六)
※彩繪《二十四孝》 圖
※二十四孝圖 九(埋兒奉母)
※「夏雲」《二十四孝》手抄(2)
※《二十四孝動畫片》之七、八篇
※《二十四孝圖》:中國千年孝文化,盡在其中!
※《二十四孝》之九:為母埋兒
※【七絕 二十四孝二十四首 (根據二十四孝故事創作)】 作者:嚴高榮
※晚清名家:任伯年《二十四孝圖》 欣賞
※「夏雲」《二十四孝》手抄
※《二十四孝》之八:拾葚供親
※青言·81號電台 | 《二十四孝故事》(第一期)(標頭:張妙陽/主播:星澤)
※任伯年的二十四孝圖欣賞
※憨郭郎.題二十四孝圖
※四位清朝大臣書法欣賞《二十四孝》
※清《二十四孝》?書法
※《二十四孝好丞相》作者:燕喜
※楷書二十四孝題詠其一
※中國《二十四孝圖》,圖文並茂,孝感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