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木本水源、榮耀馨德——漫談大瀝祠堂堂號的故事

木本水源、榮耀馨德——漫談大瀝祠堂堂號的故事

堂號,本意是廳堂、居室的名稱。堂號是家族門戶的代稱,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數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於某一處或相近數處庭堂、宅院之中,堂號就成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號。同姓族人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廟的匾額上題寫堂名,因而堂號也含有祠堂名號之含義,是表明一個家族源流世系,區分族屬、支派的標記;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揚祖德、敦宗睦族的符號標誌;是尋根意識與祖先崇拜的體現。所以,堂號和祠堂名號一樣,都是中國姓氏文化中特有的範疇。也是中國人進行尋根問祖時不可不先熟悉的一個概念。

在大瀝眾多的堂號中,不僅僅是用在祠堂,還多用在族譜、店鋪、書齋及廳堂、禮簿等處;也有用在生活器具上的,如在斗、口袋、錢袋、燈籠等上面書寫堂號,以標明姓氏及族別。凡看重自己的姓氏和族屬的人,都不會忘記本族世代相傳的堂號。每個宗族、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堂號。堂號的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在中國宗法社會中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和作用。

大瀝鎮白坭村甘氏宗祠內的維則堂_梁碧瑜攝

大瀝祠堂堂號的種類與由來

堂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堂號與姓氏的發源相關,以姓氏起源的典故作為堂號。如鹽步沙涌村的梁世德堂,據沙涌梁姓族譜記載,沙涌(村)梁世德堂先祖是梁日華。傳梁日華為逃避官非、戰亂,帶著妻子及三個兒子,從南雄珠璣巷來到沙涌(村),自己與大兒子、二兒子留下開荒種地,三兒子跟隨母親到了廣州泮塘。以後梁日華在沙涌(村)生息繁衍,其後代建立梁世德堂,祠堂牌匾上刻有「萬於枝派是南雄」,佐證了村中部份梁姓先祖應由此而來。

狹義的堂號也稱自立堂號,往往以先世之德望、功業或祥瑞典故作為堂號,此類堂號具有本家族姓氏的特徵,每當提起自家的堂號,就會知道本族的來源,記起祖先的功德。例如河西溪頭村陳氏大宗祠曾有「武敦堂」的堂號,因河西人有習武強身的傳統,清朝道光甲午科顏邊村人顏本正奪得進士,陳氏大宗祠內就曾懸掛有「西土干城」木牌匾,該牌匾是因族人陳智水任廣西武將而得,而河西歷史上受封八品軍功以上者至少有9人,因此「武敦堂」不僅是氏族的堂號,更是遠近聞名的美譽。

大瀝各一個家族的堂號,往往都有其非常深刻的含意。根據取名的依據和其用意不同,堂號還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類型:

以地名作堂號許多宗族喜歡以他們的發源地來作為自己的堂號,這在各姓中都是一樣。如白沙潘姓的"滎陽堂",沙溪甘姓的"燕翼堂",劉姓的"彭城堂"、"中山堂"等。這些堂號,使人一看就知道這個家族是從哪裡發源來的。

以宗族典故作堂號這類取堂號的方法,在各姓中都非常流行,也非常有意思。一個堂名,就是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當然,這個故事必須是有關本姓祖先的,而不是講的他姓人物。如王姓的"三槐堂"、劉姓的"藜照堂"、吳姓的"三讓堂"等。這些故事,往往都極富有教育意義,能使族人緬懷先祖,激勵鬥志,奮發圖強。

以道德倫理作堂號這種取堂名的方法,是將一些教育族人勸善懲的詞語作為祠堂名稱。這類堂號在各姓氏中也比較普遍,而且往往各姓共用。如平地黃氏大宗祠的「崇始堂」、漖表李氏宗祠的「永享堂」、鳳池曹氏大宗祠的「光裕堂」、鍾邊大祠堂的「有序堂」,其他氏族的如"敦厚堂"、"敦睦堂"、"敬本堂"等。

宗祠代表著氏族淵源,是族群獨特的立體烙印。大瀝眾多祠堂的中堂都結構精美,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悠遠的傳統風俗_鄺子恆供圖

祠堂堂號的文化內涵

如果說姓氏是先祖鈐在子孫意識里中的印痕,那麼堂號則蘊含了一個家族的木本水源和榮耀馨德。鳳池曹氏大宗祠內的中堂,名為「光裕堂「,堂內文化氣息濃厚,隨處可見保存精美的壁畫和文人墨客留下的書法墨寶,」三百多年家廟,二十幾代春秋,宗親屈指數風流,將相公卿帝後,昨日疏林田野,今朝鬧市瓊樓,鳳凰池上泛輕舟,蘭貴群芳毓秀。「從這首《西江月》詞牌中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對於時代變遷的滄桑感,舊時繁華,今朝見證,家族多少風流人物,並未遠去,而是長久地將家族的精神駐守在這個祠堂中,等待後人將其發揚光大。筆者認為,這也是曹氏大宗祠百年風霜未褪所蘊含的盎然神采吧。

再如平地黃氏大宗祠,走過祠堂兩扇高大厚重的木門,迎面而來的別具嶺南建築風格的正堂 —— 崇始堂,宗祠內,門旁廳牆還懸掛著眾多用各種書體書寫的楹聯、橫匾、詩詞,漫步其中,彷彿在參觀一場精緻的書展,領略一次國粹文化的熏陶,內容豐富,意蘊流長,既有對歷史的描繪,也有對後人的訓導,既有對先輩恩德之感,也有體現親族和諧共處的美好祈願,充滿文化氣息和綿延至人心的古風氛圍,是黃氏大宗祠「花祠堂」美譽淋漓盡致的體現,也是一代又一代黃氏宗族傳承至今的厚重積澱。

平地黃氏大宗祠正堂「崇始堂」方正大氣,頗具嶺南建築的風格_鄺子恆供圖

堂號是宗法社會的產物,在傳統宗法社會中,它對於敦宗睦族,弘揚孝道,啟迪後人,催人向上,維護家庭、宗族和整個社會的穩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中國傳統社會的終結,祠堂在中國大陸不是成了歷史,就是成了文物,因此,新的堂號很難再產生,但是,舊有的堂號卻仍然留在各姓各族人們的記憶中。

歷史上的封建王朝政權更迭,戰亂不斷,中原的災民為躲避戰亂之苦,賦稅徭役之苦,往往舉家南下,遷居嶺南;另外,為了加強統治,封建王朝統治者也會主動向嶺南地區遷徙大量人民,因此才造就了如今嶺南地區祠堂眾多,宗族文化繁榮的現狀。大鎮四中村朝議世家鄺公祠是奉祀二世祖諺公的祠堂。據鄺氏族人介紹:鄺氏太公父子曾獲得朝議大夫的官職,祠堂大門的「朝議世家」的金字匾額也是皇帝御賜。南宋末年,為了躲避北方戰亂,鄺氏先祖攜帶族人南下來到南海大瀝,並通過辛勤耕耘逐漸落地生根,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祠堂門口的六座旗杆夾,就是記載了歷朝歷代鄺氏族人的功績。這一段家族的榮光歷史,至今仍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老族人茶餘飯後最為津津樂道的談資。

而朝議世家鄺公祠的中堂,即濟美堂,反映的家族鞭策子孫效法祖先的正氣家風,也是廣濟鄉民,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濟美堂是周圍鄉民的活動中心,也是處理家族公共事務的場所,如今家族的一些婚喪壽喜等禮儀活動還會在這裡舉行。閑暇時光,老人們會匯聚在祠堂里聽聽粵劇聊聊家常,孩子們也會經常在這裡嬉戲玩耍。這裡是族人的精神中心,也承載著鄺氏族人的歸屬感。就像看祠老人們說的那樣:「現在有了老人活動中心,可最喜歡最常去的還是祠堂,自家的地方,有感情了,離不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大瀝社區報 的精彩文章:

雜談鹽步戲院的舊俗軼事
敬老禮俗,孝德傳承——大瀝太平社區的出壽酒舊俗
廣州日報社區報期
亂堆放建築垃圾擾民 聯合社區共清理
部門聯動整治夜間佔道燒烤 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TAG:廣州日報·大瀝社區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瀧洲盧氏宗祠--宗族祠堂風水文化神奇之妙應
祠堂:鄉村血緣崇拜的聖殿
【紅色追憶】福州閩侯蘭圃祠堂戰鬥舊址
祠堂——宗族文化與傳統建築
乳邑祠堂之最-塘頭下村廖氏祖堂記
敦化清祖祠:世界最大的滿清祭祖祠堂,大清皇帝的龍興之地
時光穿越看裴氏:大李村裴氏人物、祠堂、宗祠遺迹印象記
會昌縣白鵝鄉良屋村賴氏祠堂國華堂重建記!
遊記:祠堂之魂 詩畫園林
祠堂文化的前世今生及龍潭宗祠研究
祠堂:靈魂聚會的聖殿
山西也有「故宮」,運城的這座祠堂曾被漢武帝封為國家祠堂
江南第一祠:明朝太祖皇帝御賜了祠堂匾額
點評興寧劉開七公墳及祠堂風水
晚清山東老照片:李鴻章的祠堂,泰山南天門上的挑夫
組圖:威海乳山一個山村的影像,村裡有大槐樹和老祠堂
巢湖古村落 唐家嘴祠堂
惠山浜祠堂群11座祠堂完成修復或重建,唐英年祖先祠堂唐襄文公祠「修舊如故」
八卦村與民間最大祠堂——安徽徽州呈坎村與羅東舒祠
李家祠堂:古城深巷中的老昭通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