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教文化:佛教中涅槃的含義

佛教文化:佛教中涅槃的含義

涅槃(Nirvana):又譯作泥日、泥洹、涅槃那。意譯為滅、滅度、寂滅、安樂、無為、不生、解脫、圓寂。「智論」云:涅名為出,槃名為趣,謂永出諸趣生死,則亦可譯為出趣也。

《大乘起信論》稱:「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佛教大小乘對涅槃有不同的說法。一般分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兩種。一個修行者證得阿羅漢果,這時業報之因已盡,但還有業報身心的存在,故稱有餘涅槃;及至身心果報也不存在,稱無餘涅槃。

據《肇論》記載:小乘以「灰身滅智,捐形絕慮」為涅槃,是為無餘涅槃。大乘還分性凈涅槃和方便凈涅槃兩種。本有的法身,名性凈涅槃,即真如法性,亦稱性德涅槃;假六度緣修,本有法身顯現,名方便凈涅槃,亦稱修得涅槃。

法相宗綜合了大小乘涅槃學說立四種涅槃:

自性清凈涅槃:雖有客塵煩惱,而自性清凈,湛如虛空;有餘依涅槃:斷盡煩惱障所顯之真如;無餘依涅槃:出生死苦之真如;無住處涅槃:斷所知障所顯之真如,此依佛的三身而說,有法身故不住生死,有應化身故不住涅槃,名為無住涅槃。

大乘佛教認為涅槃具有常樂我凈四種德性或常、恆、安、清涼、不老、不死、無垢、快樂八種德性。

更多內容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民俗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俗故事 的精彩文章:

佛教文化:幸福快樂的黃金法則是什麼
中華文化:元宵節張燈的由來
故事:勞動受到的啟示 殘疾乞丐變成富翁
佛教故事:求人不如求己
佛教文化:佛教中的「菩薩」的含義

TAG:民俗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佛教藝術:瞻禮佛涅槃像
佛陀涅槃前的教導--佛法傳承的關鍵
涅槃是佛教的中心思想
佛教常識:什麼是「涅槃」
神秘的南垂小國大理,歷代帝王不建王陵,死後仿效佛教僧人涅槃?
佛陀:本無菩提及與涅槃(圖)——道德真源
憶念佛陀:《釋迦牟尼佛涅槃圖》賞析
英一蝶《涅槃圖》涅槃重生,再現江戶時代日本佛教繪畫精品
寺廟古籍的涅槃重生
佛教視頻《釋迦牟尼佛之路》自誕生到成道至涅槃!
恭迎釋迦牟尼佛涅槃日:頂禮佛陀,感恩教誨,得福無量!
一文讀懂:佛祖釋迦牟尼是如何涅槃成佛的
九寨溝、黃龍涅槃重生
妙音鳥,從女妖到佛教樂神的涅槃重生
佛陀涅槃紀念日!勿忘佛恩
武動乾坤:林動秒殺王氏家族 大荒古碑開啟 傳說中的涅槃丹
天慶七年石函、釋迦牟尼涅槃石像:北京地區佛塔所出契丹大遼文物欣賞
杜伊斯堡變形記:中國「新絲路」助德國老工業城「鳳凰涅槃」
瞻禮佛涅槃像
佛教根本思想、佛法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