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病」網上醫選對不容易 半島記者探訪諮詢背後

「心病」網上醫選對不容易 半島記者探訪諮詢背後

?半島全媒體記者付曉曉

工作、生活和情感壓力的重重包圍之下,失眠、抑鬱或焦慮侵襲著越來越多的人。國家衛計委近日公布的數字顯示,我國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高達17.5%。數以億計的人「心病」待醫,心理諮詢師成為急需人才。在日前結束的2017年上半年全國(省)新職業統一鑒定考試中,心理諮詢師再度成為「最熱」職業,青島市報名人數達到3175人,佔全部報考總數的一半。

「互聯網+」時代,當傳統的心理諮詢方式無法滿足人們需求的時候,網路心理諮詢興起。對於那些害怕走進心理診所或在本地找不到心理諮詢師的人來說,網路心理諮詢成為一種替代選擇。「心病」能否網上醫?網路諮詢平台魚龍混雜,如何認清諮詢師資質也許是諮詢者需面對的首要問題。

製圖/王倩

羞於見面,

諮詢者求助網路

高中尚未畢業,小林被父母送到了美國留學。獨自一人身處異國他鄉,語言不暢和文化衝突帶給她深深的孤獨。兩個多月後,小林回國了,打算退學、不再回去。一種強烈的挫敗感包圍著她,無處排解之時,她在微博上聯繫了心理諮詢師潘鳴。

潘鳴從業十年,在青島有一家心理診所,同時在微博開設心理專欄,有近50萬的粉絲,小林就是其中之一。由於不在青島,小林選擇以語音方式做心理諮詢。按照約定時間,小林將微信語音撥向潘鳴,待潘鳴接通後,一場持續1小時左右的網路心理諮詢開始了。

相比傳統的面對面諮詢,這種「聲音的交流」不受時空限制。近幾年,潘鳴接到越來越多網路心理諮詢案例,平均每天至少2例,甚至超過了面詢案例。「有些來訪者不知道如何在當地找到諮詢師,或者不好意思找諮詢師,只好求助於網路。」潘鳴說,他的來訪者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長期關注他的微博,對他有一定了解和信任才找到他。如果在青島本地,潘鳴會建議面詢,如果在異地,語音或視頻都可以做心理諮詢。由於文字攜帶的個人痕迹太少,他一般不接受文字諮詢。

「在國內,不少人對心理健康還存在誤解,認為表達或宣洩情感是脆弱的表現,這導致很多正遭受著痛苦的人即便察覺自己的問題,也羞於到心理醫院或診所就醫,生怕被別人知道。」潘鳴告訴記者,網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私密的屏障,來去自由,不留痕迹。對於一些諮詢者來說,與人面對面交流會使他們緊張、恐懼,面對心理諮詢師也不例外,在此情況下,網路心理諮詢成了初始階段更為合適的諮詢方式。

人才緊缺,

專業網路平台湧現

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醫院主任李玉煥的預約已經排到了半年以後。「忙不過來」是醫院精神心理科室的常態。李玉煥所在的心理醫院是山東省內唯一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公立醫院,有8名醫生,門診病床每天爆滿,每位醫生的預約都排到了兩個月以後。

國家衛計委日前公布了一組數字,調查顯示,我國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達17.5%,其中抑鬱障礙患病率3.59%,焦慮障礙患病率是4.98%,總體呈上升趨勢。據統計,全國精神衛生服務機構不足2000家,精神科醫生只有2萬餘人。專業精神科醫生的短缺,讓心理諮詢師成為了一個熱門職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每千人擁有一個心理諮詢師是「健康社會的平衡點」,這樣來算,全國需要130多萬心理諮詢師。心理諮詢師培訓市場從2003年起每年增長50%,迄今有約90萬人獲得了心理諮詢師資格,但真正專業的從業者遠遠少於這個數字。

據李玉煥介紹,2016年發布的青島市精神障礙第四次流調結果顯示,18歲以上人群中精神障礙的現患率為16.17%,而青島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不足100人。

龐大的缺口之下,網路心理諮詢成為一種替代性選擇。除了諮詢師通過個人途徑接受網路諮詢,近幾年,「壹心理」「簡單心理」「鴨梨心理」等專業網路心理諮詢平台大量湧現。這些平台上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心理諮詢師,用戶可以在線預約面對面諮詢、視頻諮詢或語音諮詢,根據諮詢師資質不同,價格由每次100元到2000元不等(一次通常為50分鐘或1小時),主要集中在每次300元至1000元,與線下心理診所價位相當。

李玉煥表示,判斷心理諮詢師是否專業,除了具備國家二級、三級心理諮詢師等執業資格,也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看受訓背景,諮詢師需要系統、長期、持續的心理諮詢訓練,並在執業過程中持續學習;二是看督導,接受一定時數的個體及團體督導,是諮詢師專業水平的保障;三是看個人體驗,諮詢師需要接受個人體驗,即自己接受心理諮詢,保證自身的人格健康從而保證來訪者的諮詢;四是看臨床個案小時數,通常來講,在嚴格設置的心理諮詢學習受訓系統中,600小時以下為入門級諮詢師,600~1500小時為相對成熟諮詢師,1500小時以上為成熟諮詢師。

記者了解到,各專業網路心理平台都有嚴格的諮詢師篩選標準。「簡單心理」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平台上的400多名諮詢師都接受過兩年以上歐美系統訓練,平均個案經驗超過2000小時。「諮詢師註冊前需要提交一份至少12次的個案報告,由專業督導進行盲評審核,達標後還要接受專業面試。資料也將在平台公布,接受大眾監督,如發現造假,平台保留下線該諮詢師的處理權利。」

資質難辨,

網路諮詢不可全信

李玉煥告訴記者,「心理諮詢師資源分布存在地域差別,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資源相對充足,二三線城市專業心理諮詢師相對較少,網路心理諮詢使心理諮詢不再局限於方圓數里之內,選擇諮詢師的範圍更大。」公開資料顯示,在「壹心理」平台上,全部註冊用戶超過600萬人,在使用過付費諮詢的用戶中,選擇語音諮詢的用戶佔86.1%,視頻諮詢佔7.2%,面對面視頻佔6.7%;在「簡單心理」平台上,付費諮詢已經超過10萬次。網路心理諮詢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網路心理諮詢流行的背後,一些問題也悄然滋生。網路心理平台魚龍混雜,對諮詢者選擇諮詢師造成了一定的干擾。除了五花八門的心理網站,就連淘寶也在售賣心理諮詢。記者注意到,以心理諮詢為業務的淘寶店鋪收費每小時20元至上千元不等,一家店鋪往往有不同收費標準的諮詢師,定價主要依據其資質高低。

作為體驗,記者在淘寶上選擇了一家好評率100%、各項指標評分最高的心理諮詢店鋪,帶著提前設計好的失眠、焦慮問題與客服進行了溝通。該店諮詢師分普通、中級、高級、專家、教授5個檔次,定價每小時100元至800元不等,根據客服推薦,記者選擇了首次諮詢50元半小時體驗。在記者要求之下,客服發來了一位張姓專家的資料,並出示了他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證書。記者添加對方微信通過語音進行諮詢,對方讓記者做了一個焦慮抑鬱值測試,並試圖通過提問找出失眠原因。整個過程比較順利,不過記者無從驗證對方身份信息是否屬實。

另一家主打情感類諮詢的店鋪自稱店內「指導老師」均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記者以失戀、需要情緒疏導為由,選擇了20元一小時的文字諮詢進行體驗。客服推薦的諮詢師先詢問了記者戀愛過程、分手緣由,然後問了年齡、星座,從星座角度對戀情進行分析,又與記者探討有無複合可能,最後給出的結論是:走出失戀最好的方式是找個新歡。整個談話在記者看來更像閑聊,當記者要求其出示資質證書時,對方以「證書放在父母家」為由搪塞了過去。

「心理諮詢不是陪聊那麼簡單,也不是情感諮詢,更不是為了給出建議。」李玉煥告訴記者,心理諮詢師要掌握傾聽、提問、反應、面質、解釋的基本技術,「在這個過程中不是要告訴來訪者應該怎麼做,而是與他一起探索自我,發現潛意識對他的影響。」李玉煥說,「在網上找心理諮詢師,一定要先認清對方的資質。」

效果有別,

重症者要轉面詢

「簡單心理」聯合北京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網路心理諮詢已被證明有效,有研究將面對面諮詢、視頻諮詢進行了對比,發現二者在治療過程和效果上差異並不顯著。不過具體到實際體驗,記者採訪的多位心理諮詢師均表示,面對面諮詢效果最好。

劉思慧就職於北京一家擁有20多名心理諮詢師的心理機構,負責機構與各網路心理平台的對接。該機構的心理諮詢師平均每天接到3個網路心理諮詢案例。不過,用戶預約之後,諮詢師會先進行前期的溝通排查,根據對方情況確定諮詢方式,而非完全交由對方自行決定。「重症來訪者、夫妻或親子等團體來訪者,一般不建議對方網路諮詢。」劉思慧說,尤其是對於一些參與度較低的來訪者來說,雙方在實際空間里的「不在場」很容易使諮詢「散掉」。

張甲秀從業5年,只接過五六個網路心理諮詢的案例。在他看來,網路心理諮詢有很大的局限性,遠沒有面對面諮詢效果好。「有實際空間上的區隔,沒有身體的在場,總感覺輕飄飄的,你無法細微地觀察對方神態、肢體的變化。」為此,他一般要求網路諮詢者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每年有不低於10次的面對面諮詢,尤其是重症來訪者。對存在嚴重心理障礙、無法與人面對面交流的來訪者,他通常會在網路諮詢持續一年或兩年後,邀請對方轉向面詢。

不過,張甲秀依然看好網路心理諮詢的前景。「畢竟專業心理諮詢師缺口大,而且我們國家地域遼闊,跨地域長途奔波不方便,網路諮詢是不可避免的趨勢。」與此同時,科技的進步也將助推網路心理諮詢的發展。據了解,3D、VR(虛擬現實)技術未來將應用於網路心理諮詢,以營造強烈、逼真的在場感,進一步縮小網路心理諮詢與面對面諮詢之間的效果差距。

[編輯: 杜倩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島網 的精彩文章:

青島這些景點和建築物「動」了!這腦洞服不服?你絕對沒見過
歷經65天「科學」號返青 獲得大量珍貴樣品數據
青島長途站招聘兼職安檢員?多名大學生被騙
《異形》續集出爐中國點映 陳數現身力捧
奇葩公司名字39個字,娛樂誰呢

TAG:半島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徵兵在線諮詢!這些網上兵役登記常見問題你知道嗎?我們為你解答
諮詢師如何與客戶訪談?
如何判斷失戀後需不需要做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師是如何讀心的?
情感諮詢 不小心喜歡上了自己的領導,該怎麼相處?
帕金森病治療可上網諮詢,滬八成帕友心態積極
異性來訪者尷尬談論性話題,諮詢師如何應對才能既專業又自然?
娛記曝劉嘉玲曾諮詢做試管嬰兒,對不能選性別很失望
心理諮詢師會在諮詢中窺探你嗎?
心理諮詢之「早戀不早」
「離婚考卷」火了!許昌心理諮詢師的這番話,男女都該看看
諮詢師如何避免被來訪者感染?
心理諮詢師說婚前出現矛盾其實是好事情
情感諮詢 男朋友不想結婚,是什麼心理?
為「心疾」做實時監控?這家「心理諮詢室」成立,讓醫者也能自醫
最後一場心理諮詢師考試
可否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婚外戀心理諮詢案例
實習生心理諮詢手記之《夢遊》,一次兩篇看過癮
心理諮詢師會讀心術嗎?
寇覺中:《心理諮詢實戰八講》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