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年各省份人口變化:山東二孩率最高,廣深凈增超百萬

去年各省份人口變化:山東二孩率最高,廣深凈增超百萬

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提高和經濟進入新常態,人口流動、人口自然增長率也持續放緩。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省份、地區之間的人口增長是怎樣的呢?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2016年各省份常住人口增量及出生率、自然增長率的統計梳理髮現,去年廣東常住人口增加最多,達到了150萬人,山東緊隨其後,接近百萬大關。人口出生率方面,山東、新疆、西藏、福建等省份位居前列。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82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0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出生率為12.95‰;死亡人口977萬人,死亡率為7.09‰;自然增長率為5.86‰。

需要說明的是,各統計公報中,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採用的單位是千分比(‰)。第一財經記者在統計常住人口增速和城鎮化率等指標時,採用的單位是百分比(%)。

廣東增量最大

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增量最大。廣東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廣東常住人口為10999萬人,人口總量比上年凈增150萬人,增長1.38%,增幅比上年提高0.21個百分點,是全國唯一一個增量突破百萬大關的省份,遙遙領先其他省份,廣東增量佔全國增量的18.5%。

在這150萬的增量中,自然增長人口和外來流入人口幾乎各佔一半。2016年,廣東出生人口129.45萬人,出生率11.85‰;自然增長人口81.28萬人,自然增長率7.44‰。剩下的則是外來流入人口。

不過,在廣東省內,常住人口的分布和增長十分不均衡,目前常住人口向珠三角超大城市集聚勢頭未減。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分區域常住人口數量依次為:珠三角5998.49萬人、東翼1735.58萬人、山區1672.47萬人、西翼1592.46萬人,分別占人口總量的54.54%、15.78%、15.20%和14.48%。

與上年相比,珠三角、東翼、西翼和山區的人口數量分別增長2.11%、0.48%、0.58%和0.5%。在珠三角快速增長的同時,粵東西北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珠三角內部,廣州、深圳兩個超級大城市的常住人口數量增加最多,分別比上年凈增54.24萬和52.97萬人,兩市人口增量占同期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量的86.31%。

可見,2016年廣東人口的增長,主要與廣深這兩大一線城市的增長有關。地處珠三角的廣深兩個一線城市,2016年人口增量都超過了50萬。數據顯示,2016年廣州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400萬人,達1404.35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了54.24萬人,位居全國各個城市之首。

廣州常住人口的增加與近兩年廣州產業發展有關。其在四個一線城市中較低的房價和生活成本,所以不少製造業巨頭將廣州作為重要的投資地。近兩年思科、GE、富士康等知名大企業先後布局廣州。

山東人最敢生二孩

在廣東之後,山東去年常住人口增量達到了99.48萬人,接近百萬大關。山東之所以增量大,主要與出生率較高有關。山東省衛計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山東省人口出生率有明顯上升。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7.06萬人,相當於全國的1/10,比上年多出生53.48萬人;其中二孩出生佔比更超過六成,達到63.3%,遠超一孩。山東也成為全國最敢生二孩的省份。

2016年山東出生率17.89‰,位居全國各省份之首。根據山東省統計年鑒,2016年人口出生率已經達到了1991年以來最高。2016年人口自然增長率10.84‰,比上年提高4.96個千分點。

為何山東人最敢生?專家分析認為,這與山東省長期累積的生育意願集中釋放有關。

另一方面,山東縣域經濟發達,城市發展以中小城市為主,房價相比北上廣以及江浙等地都要平穩很多,較低的養育成本也讓人們更敢於生育。

在廣東、山東之後,四川、河南、安徽和浙江去年人口增量也超過了50萬。其中,四川、河南、安徽均是中西部的人口大省,浙江作為東部沿海發達省份,吸引了不少外來人口進入。

相比之下,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常住人口雖然接近8000萬,位列全國第五,但去年人口增量僅有22.3萬,位居全國第十五位,這與江蘇城鎮化水平較高、生育率較低有關。除了本身的生育率較低,外來人口流入也不算多。

在榜單尾端,有5個省份的常住人口增量低於5萬人,分別是東三省和上海、北京。其中京滬人口增量分別只有2.4萬和4.43萬,這是因為目前京滬人口都已經超過了2000萬,出現人口過多、交通擁堵、生態環境等「大城市病」,為了從病根上破解這些問題,京滬相繼提出了人口控制和疏解的政策,並設立了嚴格的人口紅線。

東三省去年常住人口都出現負增長。其中吉林和黑龍江分別減少了20.29萬和12.18萬,遼寧減少了4.6萬。

在去年12月13日的國家發改委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官員介紹,剔除人口自然增長因素,最近五年(2010~2015年)東北三省人口凈遷出約24萬人。從縱向看,與前十年相比並沒有加速流失的趨勢。

該官員表示,東北地區人口變動主要是受人口自然增長和人口流動兩方面因素影響造成的。近年來東部地區工業化進程加快,而東北地區面臨產業結構調整,產業技術工人和部分高校畢業生到東北以外尋找工作機會和發展平台的數量在加大。同時,也有一部分退休的職工和其他的人員,由於氣候的原因遷到南方去居住。

東北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確實較低,這與東北三省長期以來城鎮化水平相對較高是有關係的,2015年末,東北三省城鎮化率達到61.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6個百分點。較高的城鎮化率之下是較低的生育率,數據顯示,去年東三省的出生率都低於7‰,人口自然增長率均為負數。

表1:2016年各省份人口增量

出生率:西部、山東、華南高

從常住人口的增速來看,共有6個省份的增速超過了1%,分別是西藏、新疆、廣東、重慶、寧夏、山東。除了廣東和山東這兩個沿海大省,其他省份都位於西部,出生率也都比較高。

除了這6個省份,天津、浙江、福建和廣西的增速也名列前十。從大的範圍來看,增速比較靠前的主要集中在西部邊疆省份以及東部的山東、華南地區。而在榜單尾端,東三省的常住人口均出現負增長,北京、上海、江蘇的人口增速也都比較低。

表2:2016年各省份常住人口增速

從出生率來看,有14個省份的出生率超過13‰,高於全國12.95‰的平均水平。其中山東以17.89‰的出生率位居各省份第一位。西藏和新疆分列二、三位,都超過了15‰。此外,青海、海南、福建、廣西和寧夏分列四到八位。

從地域分布來看,出生率高的地區一部分集中在西藏、新疆、青海等西部邊疆省份,這些地方地廣人稀、城鎮化率較低,人們的生育意願較高。另一部分則是東部的山東和福建、海南,這三個省份的生育意願也都比較高。

不過,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鎮化率的提高,一些原本生育意願較高的地方,出生率也會隨之降低。比如過去廣東的生育率一直比較高,其中潮汕地區一直都是我國生育率最高的地區之一,但是隨著廣東城鎮化的加快,大量的人口向珠三角尤其是廣深兩個一線城市集聚,生育率也隨之降低。

也就是說,城鎮化率不斷提高,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往往伴隨的是生育率的下降。這是因為,大城市的房價過快上漲、房價過高等原因,必然會帶來生育負擔,高房價等經濟壓力正越來越多地影響到許多家庭的生育決策。

在今年1月2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衛計委新聞發言人表示,照料壓力、養育成本、女性的職業發展,以及追求生活質量等因素,對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的約束增強了。近年來,大中城市房價攀升,許多家庭也由於這些因素在考慮推遲生育,或影響再生育的決策。

根據衛計委2015年生育意願調查的結果,因為經濟負擔、太費精力和無人看護而不願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分別佔到74.5%、61.1%、60.5%。

騰訊的一份「中國人『二孩』生育意願調查」問卷於2016年1月28日~2月2日投放,共回收有效問卷10萬份,其中:男性23.1%,女性76.9%,70年代以前出生1.1%,70後18.6%,80後56.6%,90後(包括00後)23.7%。

根據上述調查統計分析得出的「中國人『二孩』生育意願調查報告」,再撫育一個孩子時間精力不足(24%)、經濟狀況不允許(21.9%),是國人不敢生二孩的主因。而男性多因經濟原因不生二孩,女性更多考慮時間精力因素。此外,社會保障、社會福利不完善(15.3%),基礎教育設施不健全(10.4%),公共衛生體系不完善(7.6%),身體狀況不允許(5.7%),家庭成員反對(1.9%),對求職或職業發展有不利影響(8.2%),一個孩子正好(1%)以及其他原因(4%),都會影響二孩生育意願。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大城市化帶來養育成本的不斷增大,因此未來我國還是要著重做好公共保障服務,解除生育的後顧之憂。

在榜單尾端,有8個省份的出生率低於10‰,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東北三省都不到7‰,此外,天津、內蒙古、上海、北京、江蘇也都低於10‰,而這些地方都是目前城鎮化率比較高的地區。

表3:2016年各省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日報 的精彩文章:

OPPO成長邏輯:老闆不看財報,因為整天盯著利潤動作容易變形
上海電影節500多部佳片,我們精選了這幾部必看經典
珍稀的故宮「皇木」近百年里遭遇了被破壞、價格瘋漲,還經歷了什麼
梅姨未能笑到最後 英國將迎來的「懸浮議會」是怎麼回事
豪擲近3億美元 上海家化收購英國大型母嬰公司

TAG:第一財經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七年中國500強各省變化榜:廣東上海的跨越,山東天津的沉淪
世界12個城市半個世紀的變化對比,迪拜變化最大,中國3名上榜
2018年上半年,有重大變化的星座!
中國消費者去年買的東西平均貴了 4%,快消市場發生了四個變化
中國影史票房排名變化:紅海行動超越美人魚,第八第九僅差700萬
科學家惶恐不安:美國超級火山出現異動,千年變化只用了幾十年
19歲的高圓圓首次參加快本,清純可人,二十年過去了仍毫無變化
化妝品市場三年變化超過三十年
夜明珠2018年最新市場變化,以及價格程度
驚人!梅根15年間的變化堪比麻雀變鳳凰,2016年是變化最誇張的一年
12年來首次變化:霍巴特不再是澳房價最低州府市
北京一年,多肉的變化
上半年中國經濟交成績單!GDP總值41.9萬億,來看十大新變化
變化萬千,魅惑世人,狐中最強——九尾狐
中國最神秘的村落,生1人必死1人,千百年來人口無變化成未解之謎
21世紀初的萬億GDP城市,短短17年,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700萬年來人類面部的變化濃縮在這90秒里
變化真大!中國女排上屆世錦賽14人,今年最多有5人能出征日本
定了!投資135億元,今年十堰交通有大變化!
一千多位科學家:2018年地球變化將讓人類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