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化自信中的政治與學術

文化自信中的政治與學術

文化自信問題,是一個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學術性的問題。不理解它的政治性,就不懂它在當代中國的重大現實意義;不能從學理上闡明這個問題,就不懂它何以在當代中國具有的重大現實意義。文化自信中的政治性與學術性不能分割。

文化自信中的政治與學術

作者:陳先達(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

1、文化自信既具有政治性又具有學術性

從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內在相關性來說,它是當代中國現實中最重要的政治性問題。因為它是中國道路選擇、理論創新和制度構建的文化支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脫離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難以說清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和必要性,難以說清制度的優越性和它對中國歷史上治國理政智慧的繼承性,難以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所蘊含的中國話語、中國風格和中國氣魄。如果我們脫離中國歷史和當代中國的社會現實,把文化自信問題變成一個與中國道路選擇和制度建構無關的所謂純文化學的問題,就是把沸騰著中國現實生活的活生生的時代性課題,變成一個書齋中的問題,遮蔽了它在中國現實的重要意義。

從文化本身來說,原本不存在「自信」與「不自信」的問題。任何一個民族對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懷有眷戀和熱愛之情。「美己之美」是文化民族性的表現。當文化自信成為一個問題,它就不會是一個單純的學術問題,肯定有其深層的社會原因。文化自信的對立面是什麼?是文化不自信,是文化自卑。在當今,為什麼要提出文化自信問題,只有放在近現代中國歷史發展過程和當代現實的輿論場才能理解。

中國曾經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在新中國建立前近百年的歷史中,屢遭西方帝國主義侵略,國人中曾經瀰漫著一種文化自卑情緒。從技術不如人,制度不如人,最後到文化不如人。總之,中國一切不如人。連西方的月亮也比中國月亮圓。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偉大勝利。但是文化自卑思想,在一些人中並沒有由於中國人民的勝利而完全絕種。它的現實表現就是關於道路和制度的選擇問題,認為中國應該走世界文明道路,所謂世界文明之路,就是以西方基督教文明為核心的西方現代化之路。這條路才是世界文明之路,才是人類發展的普遍道路。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和制度,完全離開了世界文明的發展軌道,是沿襲自秦始皇以來中國封建君主專制和文化專制主義之路,是自外於世界文明潮流的封建社會老路。

為什麼西方資本主義道路就是世界文明之路,是人類的共同道路,而中國根據自己歷史和深厚文化傳統,自己的國情選擇的道路就是非文明道路呢?說到底,就是認為西方文化優於中國文化,西方文明優於中國文明。在當代中國,凡是對自己民族文化懷有自卑心理的人,就不會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這種極度的不自信的表現,就是以西方的「普世價值」作為衡量中國現實的尺度,把別人鞋子的尺碼作為衡量自己的鞋子是否合腳的標準。如果說,「鄭人買履」是寧願相信鞋樣而不相信自己腳的蠢人,那種鄙視自己的文化和文化傳統而只相信西方文化優越,是中國曾經被殖民的餘毒未盡。如果離開中國近代百年的恥辱史,脫離當代關於中國道路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制度構建的論斷,就不可能知道為什麼現在會提出文化自信問題。把文化自信問題放置在對「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斷傳統文化」錯誤徹底「反省」的背景下,顯然是一種理論誤導。這不僅不理解文化自信問題的現實性,而且會導致否定「五四」新文化運動倡導科學與民主的歷史進步潮流,誘發復古主義的沉渣泛起。

當然,文化自信問題不僅具有政治現實性,而且包含文化理論。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一個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性的問題,必然同時會呈現為一個重大理論問題。在當代中國,文化自信問題也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學理性極強的學術問題。不懂文化的本質和功能,不懂文化在人類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不懂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的豐富內涵,也就難以深透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為什麼把文化自信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並提,而且著重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說明,與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相比,文化自信有自己獨特的理論內涵,它涉及的是文化能動作用,以及只有文化才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特有功能。

為什麼文化自信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馬克思主義的傳入對中國當代文化結構的變化發生了什麼樣的重要影響,它與中國傳統文化關係應該如何處理?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建設是只應該適應市場需要呢,還是同時要具有規範和調節市場主體作用,防止資本的逐利本性對道德對思想對政治產生負面效應?文化理論問題研究越深入,對文化自信問題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的理解就會越深透,就會從政治問題進入到理論問題來思考。一個現實的政治問題只有被理論所把握,並且能從理論上給予令人信服的說明,才能真正進入廣大幹部頭腦並為群眾所理解。

文化自信更基礎。文化包含著價值觀與理想和信仰,它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也是民族成員的素質提高和道德修養之泉。作為精神家園,它彷彿是巨大建築物的地基和承重牆。沒有地基和承重牆的建築物是經不起任何震動和衝撞的。沒有文化支撐的民族,經不起強敵入侵和政治上的狂風巨浪。在當代中國,無論是道路的選擇、理論的創新和制度的構建,如果不注重文化建設,精神田園雜草叢生,就如同要建設高樓而不夯實地基一樣。

文化自信更廣泛。文化的主體是人,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文化自信問題不僅僅屬於文化人,屬於知識分子,屬於文化工作者,而且屬於全體人民,屬於各個不同領域和不同職業,屬於中華民族的全體成員。在社會構成的各種要素中,文化的影響最為廣泛,如同空氣,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無人不在。只有建立起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我們的道路選擇、理論創新和制度構建,才能從文化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最廣泛最大程度的認同。

文化自信更深厚。文化有不同於經濟和政治的特殊功能。文化當然是由經濟和政治決定的,但它的反作用又會超越經濟和政治的時空限制。在社會形態變化中,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會為新的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取代,而人類文化是一種繼承和積累性發展。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和君主制度不再存在,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創造的文化仍然作為文化傳統在發生作用。文化當然也是變化的,但一個民族的文化並不會因變化而沒有傳統、沒有積累、沒有繼承。在社會結構各因素中,文化的作用是最為持久的。不僅持久而且深厚。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既深且厚。它有長達數千年的持久性積累和發展,既有我們祖先創造的傳統文化,又有近百年革命先烈創造的革命文化,還有新中國成立後在社會主義實踐中創造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它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創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既代表過去、代表現在,又代表未來。

中國共產黨是在中國文化持久而深厚積累基礎上選擇發展道路、進行理論創新和制度構建的。它不是淺土插花,而是在文化沃土中深根栽樹,得到中國深厚文化之泉的持久的澆灌。時至今日,我們仍然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經典,尤其是儒學經典,從中吸取治國理政的經驗,吸取大海般的哲學智慧。

2、文化自信視角的歷史審視

文化和歷史不可分。歷史是文化之根,文化是歷史之魂。歷史是社會的整體性存在,是文化產生的土壤和活動舞台。因此要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必須理解它的歷史。不理解中國歷史,就難以理解中國文化。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是一面鏡子」「堅定文化自信,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歷史的認知和運用」。

如果我們從文化與歷史的關係中考察文化自信問題,我們會發現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經歷過高度的文化自信階段、短期的文化自卑階段和當代的文化自信重建階段。這是個馬鞍形的發展過程。文化自信問題上的馬鞍形,與中國歷史發展的馬鞍形是不可分的。中國封建社會經歷了從先秦到明中期的高度發達,隨後逐漸落後於西方並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沒落和解體,經過中國革命勝利後的浴火重生,中國再度和平崛起。不以中國歷史為背景,我們對文化自信的馬鞍形及其當代意義的理解是抽象的、非歷史的。

中國是文明古國,而且是世界性的文明古國。在長達幾千年歷史中,中國從來不缺乏文化自信。作為世界文明古國的中國,有著燦爛輝煌的文化。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指出,「在中華民族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為什麼有這種文化自信呢?因為自秦漢至明中期以前,中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為發達、國勢最為強盛的國家。在公元前後曾是與羅馬帝國相對稱的東方秦漢王朝;當世界經歷羅馬帝國的分裂,經歷波斯大帝國的興衰,經歷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中國直到唐、明和清朝前半期,仍然是世界上經濟總量最大,疆域遼闊,長期保持統一的泱泱大國。正因為有發達的農業經濟的支撐,有強大的國力支撐,有統一的國家的保障,因而中國文化也最為發達,最為自信。

商周時代典籍,戰國時的諸子百家,漢代雄風,盛唐氣象,兩宋文化之高度發展,成為世界文化史的輝煌篇章。秦始皇陵墓中發現的氣勢雄偉的兵馬俑,漢墓中出土的馬踏飛燕所顯示的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清明上河圖》所顯示的宋代的發達的城市文明,以及古代中國穿越沙漠、揚帆遠航的陸海絲綢之路,見證了中國人的高度自信。

第二階段,文化自卑,文化自信處於低谷階段。當西方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並開始向外擴張和殖民時期,經過長期發展並處於成熟和高峰期的中國封建社會,開始走向衰落和解體。昔日輝煌的東方大國變成了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泥塑巨人。經歷兩次鴉片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劫難的中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像無數條捆住中國手腳的繩索、套在頭上的枷鎖和插在身上的吸血管,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瓜分豆剖」的存亡危機。有人說,中國當時GDP直到康乾時代還是世界第一。這隻有統計學意義。從社會形態發展來看,中國明末和清初,猶如百足之蟲,看起來還是龐然大物,實際上已落後於西方。中國的GDP是由眾多的勞動力生產的農業產品構成的,而西方雖然由於人口少,GDP當時總量不如中國,可是它們已經開始進入工業時代,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軍事力量。中華民族發生危機,國家發生危機,文化自信必然發生危機。這段時期,應該說是中國文化自卑階段,也就是文化自信的低谷時期。

文化自信的低谷期與國家衰敗是相聯繫的,它敲響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喪鐘,同時又喚醒了更多中國人。馬克思在《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一文中說:「歷史的發展好像是首先要麻醉這個國家的人民,然後才可能把他們從原來的麻醉狀態下喚醒似的。」的確,中國近代遭受的恥辱和苦難,既摧毀了統治者和一些人心中盲目自大的天朝大國式的愚昧,卻同時喚起了具有民族情懷的先進中國人椎心泣血,奔走呼號,開啟了探索中國救亡圖存之路。

路在何方,中華民族復興應該走哪條路?當時學術界能想到的只有兩條路,這就是陳序經在《中國文化的出路》中說的,一條是主張全盤接受西方文化的西化之路,一條是主張返回中國固有文化維持原有封建體制之路。至於所謂折衷主義的「中體西用」本質上屬於第二條路的改良和變形。實際上中國還有第三條路,這就是革命之路。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開啟了這條道路,推翻了統治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孫先生逝世過早,抱恨終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下繼續開闢中國革命之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的這條路,才真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也是重新樹立文化自信之路。

我們當代正處在第三階段,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階段,也是文化自信的重建階段。中國歷史經過文化自信、文化自卑到當代文化自信的重建,彷彿是個馬鞍形或者用哲學術語說是個螺旋形,但不是黑格爾的三段式,不是回到起點,不是向傳統文化的復歸。我們當代的文化自信,是在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借鑒優秀的西方文化基礎上,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重建的文化自信。這種文化自信的重建,是在新的時代、新的社會、新的基礎上的重建,是與道路、理論、制度自信不可分割地結合在一起的重建,相互結合,又相互促進。不是往回走,而是往前進。

3、樹立文化自信之路

在文化問題上,我們強調文化自信,也強調文化自覺。當年費孝通曾說過,「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趨勢,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復歸文化,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堅守傳統』。自知之明是為了增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適應新環境、新時代而進行文化選擇時的自主地位」。費先生的論述極為精當。文化自覺是一種對文化的哲學反思。不建立在哲學反思上的文化自信,往往容易陷入盲目自大。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不愧為世界文明古國。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因素,對中華文明幾千年的延續和發展,對形成和維護中國團結統一的政治局面,對形成和鞏固中國多民族融合相處的大家庭,對形成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對激勵中華民族兒女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對推動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中包括眾多學派,各有其貢獻。中國的哲學思想尤為發達,中國可說是發育良好的早熟的哲學民族。只要我們讀讀《易經》、讀讀《道德經》、讀讀《莊子》、讀讀中國宋明理學、陸王心學及其繼承者的著作,可以發現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多麼豐富的精彩紛呈的哲學思想瑰寶。

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由於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家學說為主體的文化,儒家學說道德論底色比較濃重。它主要是倫理之學、道德之學、成人之學。是培養有道德的人,培養聖人、賢人、君子。無論是治國理政、無論是為君為民,都有各自的道德規範。這是它的不世之功,也是至今仍然是我們重建道德和價值觀的重要思想資源。但儒學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因為世界是包括自然、社會和人的辯證統一體。人是世界的主體,但不是世界的唯一存在。關於人的學說,道德是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但不是唯一的問題。道德修養是人的最重要修養,但人不僅僅是道德存在物。離開對自然本質的認識,對社會本質的認識,對人的認識往往陷於抽象。道德教化注重的是人的心性修養,而不是注重把世界改造成為一個適合人優良道德生成的社會。歷史證明,如果只強調對人的道德教化而不注重改造社會,不注重合理社會的構建,單純道德教化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且往往流於空疏和說教。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最高的智慧。但在儒學範圍內,「天人合一」的本義並非研究自然的客觀規律,而是一種最高的道德境界。其中可發酵的智慧被包裹在天人境界的道德追求之中,並沒有得到具有科學性的闡述。我們當代對傳統「天人合一」擴展式的解讀,是按照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其中也包括對當代西方生態學理論吸收後的重釋,並非儒學中「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的原意、本意。這種重釋是允許的、需要的,是傳統文化與當代相適應的表現,也是馬克思主義為中華傳統文化增添新的科學元素的範例。

文化自覺,就是要認識到以儒學為主導的傳統文化的精華之處,充分發揮它的長處,但也應該認識到儒家文化也有其短板。在儒家文化中,最有地位的人是有道德的人,最著名學者是經學家,最重要的學術成就是注經,最有威望的大儒是儒學道統的繼承者,而不是科學家或發明家。至於技藝匠人更不可能佔有一席之地。柳宗元的《梓人傳》和《種樹郭橐駝傳》這樣歌頌匠人之作,在儒家思想中是極為罕見的。

在西方,文藝復興後,接著而起的是現代自然科學技術的大發展,現代社會理論和啟蒙思想家群起。資本主義生產需要發展生產力,必然推動科學的發展和技術的發明;因為反對封建制度,為新興的資產階級革命做理論準備,必然會出現像盧梭、孟德斯鳩、伏爾泰這樣的思想家,出現百科全書學派,出現亞當·斯密、李嘉圖這樣的經濟學家。它們是適應現代資本主義的需要而產生。在歷史上,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走在世界前列,這是由發達的農業和發達的手工業推動的,而建立在以血緣關係為基礎以宗法制度為紐帶的儒學是適應封建社會需要的,它無法適應社會形態的急劇轉變。

儒學在中國歷史上長期處於主導地位,讀經、科舉、功名,成為士子們的畢生追求。在中國封建社會,儒學的長處可見其長,而短板不見其短,因為當時並沒有這種要求,不足之處不會太凸顯。可當西方資本主義興起二百多年並向外殖民擴張時,中國直到辛亥革命前的1910年仍然是封建社會,仍然是儒學主導,雖有西學的引入最多處於所謂「用」的地位。以這種重道德而缺少與現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結伴而行的儒家文化,當然不能從思想理論上應對外來的侵略。以儒學為主導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變革和發展,是中國社會的必然要求。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文化自覺,仍然把復興儒學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核,而不注重在當代文化構成中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現代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就不能適應中國社會的新變化。「五四」新文化運動倡導科學和民主是一種進步,是對儒學走出社會困境和轉化的一種推動,決不能因為糾正「五四」的某些片面性錯誤而向後轉。

習近平總書記說,「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中,我們能夠更好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歷史也是一位智者,同歷史對話,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我以為總結中國歷史和文化自信發展的馬鞍形進程,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中國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真理,文化自信與國家的綜合國力的強大,與國家的統一與民族團結是命運與共的。中國文化從傳統到當代的發展,之所以一脈相連,從未中斷,雖經曲折,沒有像其他幾個文明古國那樣歷經帝國滅亡、國家分裂、文化碎片化的命運,是因為中國通過民族文化融合,長期作為一個統一的、獨立的而且強大的國家存在。近百年中國任列強凌辱,是政治制度和科學技術落後、軍閥混戰、國家分裂、國力衰弱的結果。因此,在當代中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文化自信的重建,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指導,離不開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離不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如果不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不獲得民族獨立和解放,如果沒有社會主義的建立和改革開放後舉世矚目的成就,中華民族的復興和文化自信的重建是不可能的。

魯迅先生在《燈下漫筆》中說,他看到外國人在中國坐在圓的桃花心木的食品桌前,川流不息地獻上山珍海味,在淡淡的中國情調的電燈罩下,談論著中國的古董和字畫,享用中國的文明給他安排的一切,沉痛地說,「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筵席的廚房。不知道而讚頌者是可恕的,否則,此輩當得永遠的詛咒」!魯迅如此激憤,是激憤於中國當時國力的衰弱,中國的物質文明和藝術珍寶只能成為外人的饕餮大餐,而不能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費孝通說得很對,「文化特色的發揚,離不開強盛的國力。如果我們有理由認為,中華民族在新世紀中又將進入一個強盛時期。我們就應該意識到,生活在新世紀的中國人正面臨一個充分發揚中華文化特色的歷史機遇的到來。」這個重要機遇,就是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浪潮中,中國道路越來越為世界所承認,中國的制度建設所顯現的優越性打破了西方民主制的歷史終結的神話。沒有經濟實力,沒有國力,文化自信就會淪為空談。

中國歷史經驗證明,要樹立文化自信必須正確處理文化古今中外的關係。古今關係,不僅是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線性關係,不僅要高度重視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還要充分理解當代中國文化自信重建的豐富內涵。我們要高度重視中國傳統經典的學習,要提倡學習中國儒家經典,但作為國家文化政策來說,不是要培養繼承儒學道統的當代新儒者,而是要在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創新和發展中國文化,要有利於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並使在中國經典的研究和闡述中能注入馬克思主義的新元素。當代中國,不是古代中國;當代中國社會,也不是古代社會。我們既應該培養精通中國各方面傳統文化的學者專家,更應該發展當代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說,培養中國現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現代經濟學家、現代社會學家、現代法學家和各個行業中的現代高素質人才。儒學一枝獨秀獨尊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不應重複,也不可能重複。

中國歷史經驗證明,我們還要正確處理中外關係,即中華民族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的關係。中華民族自古就善於吸取外來文化。無論是張騫通西域或漢唐佛教的傳入,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都發生過重要作用。閉關鎖國是不利於國家和文化的發展的。馬克思在文章中把當時與外界隔絕的清王朝,形容為「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解體」。

社會主義中國從不拒絕向西方學習。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國留學生之多,是世界之最。真正害怕我們學習西方的是某些懷有政治偏見的西方人自己。他們最樂意的是向中國輸出他們的價值觀,輸出他們的所謂民主和人權,最不願意的是向中國輸出他們的先進科學和技術發明。科學和技術封鎖是他們對付其他國家的方法。我們的文化自信不是關起門來自信,而是以最寬闊的胸懷吸收世界先進文明,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優秀文化,廣納世界各國之長,學習世界各國的優點是我們的對外開放題中應有之義。建設「一帶一路」的倡議,就是要把它建設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文明在開放中發展,民族在融合中共存」。

事物是辯證的,理論也是如此。我們不僅要看到文化自信對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和文化的支撐作用,同樣我們也要看到中國道路取得的成就,我們基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優越性的凸顯,對牢固樹立文化自信的實際作用。因為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正以實踐成果證明文化自信的正確性和重要性,並進一步推動全國人民樹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的決心。

強調文化自信決不是盲目自大,文過飾非。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中國道路仍然在不斷總結經驗中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仍在與時俱進,中國制度構建仍然在不斷完善和法制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從嚴治黨、鐵拳反腐,大力推進民主、法治、人權建設。我們從不諱言,當代中國面臨的社會矛盾十分複雜。當前的一些問題,有些是社會進步的代價,有些是由於法制不健全和道德教育滯後造成的,有些是改革開始時始料不及的。自我改革是社會主義運動史上的偉大事業,方向正確是最重要的。當然,正確的方向並不能保證每項措施、每次決策、每個步驟都完美無缺,無可批評。而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民主,虛心傾聽和接受人民群眾的意見,是最有效的糾錯機制。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堅持「四個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一定能越來越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

《光明日報》( 2017年06月12日 1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來自宇宙信使的一封信——人類,你真能抓到我嗎
以歷史思維看唐宋城市史
我科學家確認兩個哺乳動物新物種
作文本應「我手寫我口」
一個不能忘記的人——紀念盧作孚誕辰120周年

TAG:光明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茶的中國政治經濟學
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活動
中文自媒體生態中的美國政治
蔡昉: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學及中國策略
論中國古代文學形式中的政治意涵
世界盃中的政治經濟學
「政治哲學視域中的公共理性」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老金:藝術中的政治
技術政治專家:區塊鏈技術和去中心化「統治」
【量化歷史研究】國家的形成:中央政府基礎教育投入的政治影響
政治文化中的歷史:《資治通鑒》的建構
高民政: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政治學理論體系
為政治國的哲學
【教學研究】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中國鬼片兒的政治經濟學
從實踐中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認識
政黨制度、極化政治與憲政失靈
慈禧太后和她統治中國的政治模式
新文化史視野下的民國政治
理性與智慧——威尼斯共和國的政治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