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到底從「一絲詭異的光」裡面讀到了什麼?

我們到底從「一絲詭異的光」裡面讀到了什麼?

坐在灶前添柴火煮豬食時,已經是最後一項了,他剛把火點著,第二把柴火他就抓著了一個粘粘軟軟的東西,湊到灶前的火光里一看,是那條魚。從鍋里蹦到地面,它顯然已經超越了極限。現在,它早已死了,只是眼裡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

問題:請解釋「魚眼裡發出的詭異的光」代表的是什麼?

——摘自2017年高考浙江卷語文試題

浙江29萬考生表示「慘無人道」

來,我們切到微博現場

詭異的光

代表的是什麼

表的是什麼

的是什麼

是什麼

什麼

原作者鞏高峰

因此一下上了微博熱搜

甚至「詭異的光」還被編寫成了百度百科詞條

嗯……還有系列表情包

考生的思考

有人問那光,莫不是象徵著母親眼裡發出的光;有人說那死魚眼裡儘是嘲諷;還有人大呼,我以為母親煮的是塊魚豆腐!從母愛、父愛的偉大,到對農村生活之艱難的烘托,答案種種,上了許多價值,展現了很多社會大義……

作者的回復

作者鞏高峰本人哈哈一笑,回復網友:「我本來是搞笑的,誰知道有這麼一出啊。」

閱讀理解原作者與出題者意圖相悖,恐怕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事實吧。這條詭異的魚當然不是第一次糊弄考生的閱讀理解了。

從「一絲詭異的光」裡面讀到了什麼?

知名作家周國平,最近專門出了一本書《試卷中的周國平:對標準答案說不》,叫板語文閱讀理解題。周國平的文章流傳廣泛,是出閱讀理解題的好素材。但他似乎並不覺得高興,原因是,這些以他的文章為材料的閱讀理解題,往往讓他本人摸不著頭腦。比如有一回,他自己做了一道題,結果按照標準答案只能得69分,比有的學生還低。相似事件發生很多起,《中國青年報》刊登一篇《我是作者,卻答不準文章的「作者原意」》的短評,該文作者提到,自己一篇報道被選用為閱讀理解的材料,這道12分的題目,他自己最多只能拿到6分。這讓作者感到有些尷尬。

周國平認為毛病出在「標準答案」上。他質疑,如果閱讀理解題的標準答案是作者自己也不容易猜中的,那麼「所謂標準答案的根據是什麼」?「能夠按照標準答案回答出這些要點就算是理解了文本,這是現行語文測試的一個基本模式,我認為它不但把理解簡單化了,而且阻礙了真正的理解。」這麼說當然有道理。問題還在於,「標準答案」的背後說明了什麼?

語文閱讀理解之所以要有標準答案,自然是為了方便打分,避免發生歧義。發展到極致,就是看得分點,以此判斷對錯。這一方面說明,標準答案確實是出於規範化考試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明,閱讀理解已經偏離了「閱讀」和「理解」的本義。有一句話說,作品一旦被創作出來,就不屬於創作者本人了。按理說,學生看完一則材料,應當從自己的角度分析文本,只要言之成理,就該得分。依賴於標準答案的閱讀理解,卻人為限制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想像力。這對培養學生的閱讀與欣賞能力,無疑是一種極大的破壞。就應該讓學生髮揮個人思考與判斷去作答,這才能夠體現學生地理解能力。

我們的題目

是為了考查學生而出

而不是為了刁難學生而出

願天下所有考生都能避開

那「一絲詭異的光」

被世界溫柔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贛青團學 的精彩文章:

TAG:贛青團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的小蛙到底去了哪?我們從明信片跟蹤到了它!
黑夜到底給了我們什麼?
讓我們坐下來說一說,顏值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我們的」姓「從哪裡來,」氏「到了哪裡去?
我們下眼瞼上的小洞到底是什麼?
我們的情緒到底來自哪裡?
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而相親?
我們常說的「一畝三分地」到底是什麼意思?又在哪裡?
我們到底為了什麼而活
從神秘巨星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我們從漫畫里學到了什麼!最後一個真相了……
面對孩子的一些錯誤或看上去自私的行為,我們到底該如何是好?
網易你到底怎麼了?遊戲太多我們都要玩不過來了
到底是他變了,還是我們把他「騙」了
輪迴真的存在?我們到底從哪裡來?
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動漫精彩剪輯!看到鳴人那一刻我流淚了!
異地戀太累,我們就走到這吧!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光的樣子呢?
進擊的倉鼠,一隻小傢伙正在向我們跑來,你看到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