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圖文教學-高爾夫揮杆技術動作要領

圖文教學-高爾夫揮杆技術動作要領

1.擊球準備:

可以看到陳教練身體脊柱微微向右傾斜,左肩比右肩高,但最重要的是脊柱和雙肩依然保持垂直角度。(脊柱向右傾斜時請謹記:以「胯部」為折點向右傾斜)

2.引桿起初:

引桿起初手部基本上沒翻轉動作,手部隨肩部轉動而轉動,手臂與軀幹「一體式」引桿便於形成理想狀態的「中性」桿頭上桿軌跡。

3.起桿位置:

當球杆與地面接近平行時,右手肘窩開始微微曲,另外保持脊柱的角度與位置是重點,手腕微微翻轉,胯部轉動不多。

4.上桿位置:

上桿時當左手臂與地面平行時,桿身與手臂應形成約為90°的夾角,這有利於保持手腕靈活,這是獲得桿頭速度的重要因素,如果手腕很難做出這樣動作,就需要重新檢查握桿或手腕翻轉的方向是否理想?

5.上桿頂點位置:

脊柱角度與準備動作時角度一樣(只是隨著身體的重心的轉移而水平向右轉移),脊柱保持右傾(方向相對球員而言),這時如果脊柱垂直於地面或者往左側傾斜則說明脊柱發生了逆轉,右胯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初學者常見的錯誤就是右胯向右側移時移出了右側黃色線,這會導致揮杆桿頭軌過於陡立,力的方向過多往「下打」造成「高而不遠」損失距離!1號木則表現為「砸地」或「衝天炮」居多,極其不穩定。

6.下桿前期:

正確的的發力次序:髖腰肩臂手桿頭,髖部的領先—肩膀與手臂緊跟—桿頭滯後,是強大動力的鏈接,此時桿身與左手臂所形成的角度應「少於90度」,如此時的角度等於90度或大於90度則說明下桿手腕動作力量釋放過早,造成力的損失,距離減少。

7.下桿後期:

開始釋放手腕的角度以獲得更大的桿頭速度,「釋放-釋放」故名思議是釋放,只是把繃緊的力量釋放掉,並非用手腕的力量去驅動桿頭,這個位置時桿頭高於手,髖部領先於肩。

8.觸球瞬間:

這一刻揮杆的關鍵,可以看到陳教練的左手大小臂與桿身幾乎成一直線,「手位於桿頭前,左肩位於手前」,身體形成反「K」字形,另外胯線打開,而肩線只微微打開。這時如果肩線打開過多則會形成「內削球」,容易打出右曲球。

9.送桿位置:

注意陳教練的頭部依舊保留在較為滯後的位置,此時右手位於左手之上,雙手臂充分舒展送桿,注意肩、左胯和左腿以及黃線的關係,充分的送桿需做到的是身體充分的轉動而使手臂「被動」地觸球與送桿,而非手臂主動向目標方向揮動。

10.前揮動作:

注意陳教練的身體充分轉動,手臂自然揮起,順勢前揮.

11.前揮動作(副圖):

此時要注意的是頭部與胯部的位置關係,另外重心位於左腳外側。

12.收桿動作:

PS:只看圖,不解釋!

如果你覺得看完對你有幫助,歡迎你的打賞。

無需關注,長時間按住二維碼即可。

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任意金額都可以,感謝你的支持!

賞金將用於電腦採購編輯視頻!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鍊探索 的精彩文章:

三種方法逾越高爾夫球場的樹障礙
不要切擊複雜化三種技巧方法讓失誤減小
如何保證125碼以內紮實觸球以及彈道控制
有此神器什麼球進了沙坑都能」撈「出來
移動腳尖,讓切球更穩定

TAG:修鍊探索 |

您可能感興趣

AR黑科技-用戶體驗最新技術動態
魯能青訓-巨星之路-梅西技術動作小全
拳擊防守技術動作:閃躲防守圖解教學
「技術動向周報」科技資訊和技術資訊匯總
美女在車展大秀高難度鋼管舞,這技術動作如何?
你不知道的運球技術動作分類
只有掌握移動技術動作的要領,才能打好籃球
OPPO研究院正式成立 旨在持續輸出技術動力
重要事情 中國林業機械協會木工刀具分會誠邀您共同探討行業資訊與技術動態
給CPU選配和安裝散熱器,應該知道的技術動作和常識
NBA版來找茬:如何靠技術動作,就能分辨馬基夫與馬庫斯雙胞胎
狗狗挑戰高技術動作,四隻腳踩小柱子,被人團團包圍!
只有掌握傳接球的技術動作要領,才能打好籃球
掌握轉身運球的技術動作細節,才能打好籃球
當今聯盟最難防的五大技術動作!詹式突破上榜,他的技術恐將失傳
關之琳現身高爾夫球比賽?技術動作很標準!網友:這次能幾個?
重要事情說三遍 木工刀具分會誠邀您共同探討行業資訊與技術動態
只有掌握這兩種投籃的技術動作要領,才能打好籃球
跳投及行進間投籃的技術動作要領,喜歡籃球的人看一看
只有掌握高運球的技術動作要領,才能打好籃球,喜歡打球的人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