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總是被欺負,到底該不該教孩子學會打架?

孩子總是被欺負,到底該不該教孩子學會打架?

孩子總是被欺負,到底該不該教孩子學會打架?

常在網路、新聞里看到一群學生欺負一兩個學生的報道或視頻,現實中也看到過一群女學生欺負一個女學生的事件,校園暴力打架事件頻發,真擔心孩子上學後會被欺負。當你的孩子被欺負時,你會讓孩子忍受,還是反抗,到底該不該教孩子學會打架?

我家孩子與同齡人相比,偏瘦小,平時在小區、幼兒園時常有被欺負的時候。小區里有家長照看,幼兒園有老師監管,被欺負也不會太過,都是些小打小鬧,也沒怎麼插手管,讓孩子自己處理。下半年他就要上小學了,小學不同於幼兒園,小學老師不會像幼教管的那麼仔細,很怕有人打他,他還不懂得自我保護。 學校里總有一些不守規矩的孩子,當孩子不在我們的身邊時,面對不守規則的人,在孩子之間發生衝突、甚至動手的時候,家長該怎麼辦呢?

孩子被欺負時,你會讓孩子忍受,還是反抗?

一、孩子偶爾被欺負,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父母不要輕易介入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在交往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矛盾、衝突。再說孩子小,還處在以自我為中心的時候,不懂得分享、合作,爭搶玩具、小打小鬧是常有的事,所以我建議父母不要輕易介入其中,必要時多加以引導。比如孩子拿了個新奇玩具在小區玩,別的小朋友看到了也想玩,有些霸道的小朋友沒經過主人同意上來就搶,甚至動手推人。我家孩子碰到這種情況基本上是搶不過找家長幫忙,有時推倒了沒受傷他都無所謂。針對類似事件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用語言大聲表示抗議,如「這是我的玩具,你們要玩得問我,不可以強搶」,「不要打我,動手打人是不對的」等;同時教孩子學會分享、合作、寬容、不要斤斤計較等。我是帶著我家大寶常與小區里的孩子玩分享、合作的遊戲來引導他,效果不錯。

孩子偶爾被欺負,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

二、孩子常被欺負,父母須幫助、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回家總說有很多人欺負她,那父母要多留意和警惕。如果那麼多的孩子都不喜歡他或欺負他,問題可能就出現在孩子身上。家長可以從側面弄清孩子被欺負的原因,從孩子性格;父母脾氣的影響;孩子的言談行為等這些方面找到孩子被欺負的根源。比如我家孩子在幼兒園常被欺負,有段時間都不想去上幼兒園。他受欺負了都沒有主動與我說,都是晚上洗澡時發現他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就問他是怎麼弄上去的,他就說是誰誰打了他、踢了他或是推了他。我問他痛不痛,他說又沒有出血,在他看來,出血了才是大問題。我問他:你受欺負了,你是怎麼做的啊?他說他都告訴老師了,老師批評了誰誰。針對他這種情況我專門找老師了解情況,一是我家孩子愛哭,別的小朋友總喜歡逗他哭(搶他東西、攔住不讓他過路、故意去惹他等);二是我家孩子愛管閑事,有的小朋友不喜歡,甚至會動手;三是孩子有點小事就找老師,愛打小報告;四是他愛打小報告,別的小朋友不喜歡,在玩遊戲時不讓他參加,他又去搗亂等。

孩子常被欺負,父母須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之間起衝突不只是單方面有問題,別人的孩子我教育不了,那就管好自己的孩子。首先得改掉愛哭的毛病,不要因一些小事情哭鬧(他自己也知道哭鬧起不了任何作用,只是宣洩情緒一種方式,正在慢慢改進中)。其次告訴他,你不是老師,也不是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別人做錯事不用你去管,你只要管理好自己就行了,少管閑事少操心。再次自己能解決的事就盡量自己解決,不要什麼事都找老師,打小報告。加入小朋友的遊戲要學會用語言表達,徵求別人同意,同意加入了要遵守規則,不同意也不能去搗亂,告訴他每個人都有拒絕的權利。

不管怎樣,孩子小時候受欺負,家長都要做到以下三點:第一,不能教育孩子以牙還牙,單純教育孩子以暴制暴,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這樣以後遇到事情他們就有可能會第一時間用拳頭說話。第二, 父母盡量不要介入孩子的糾紛,小孩子打架不記仇,一會兒就好了。如果家長出面粗暴解決,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第三 ,不要教孩子不和打人的孩子玩。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他們必須嘗試、體驗和經歷,孩子會通過這些經歷逐漸學會怎樣處理自己的事情。

孩子常被欺負,父母要找出原因

三、培養孩子變強,學會有效自我保護

在任何一個班級里我們都會發現,有一兩個孩子常常被欺負。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被欺負,而欺負他們的那些孩子也習慣了去欺負他們。那麼孩子在外受欺負,父母與其教孩子怎麼處理,不如培養孩子自己變強,讓孩子知道如何有效保護自己。真正能幫助孩子的,只有他自己的力量。父母要接納並且鼓勵孩子,培養孩子內心的強大。內心自信、強大的孩子會敢於說不,敢於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敢於反抗和更好地保護自己。我家孩子這方面有點弱,為了讓他變強(生理和心理都要強大),我現在有給他報了跆拳道學習班,平時帶他打球、爬樓、徒步、爬山等,讓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通過體育鍛煉強健體魄,提高身體各項素質。因為好的身體素質,會給孩子帶來勇氣和信心。

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在校或校外活動最好與同學結伴而行,盡量不要單獨行動。如果被高年級孩子圍在中間,盡量說一些好話,避免發生衝突;向路過的大人或老師求救;沒法求救,又不能滿足他們要求時挨打最好護住自己的頭、肚子等危險部位,記住他們特徵向父母、老師或警察求助等等。教會孩子如何有效保護自己,也不要去傷害別人。

培養孩子變強,學會有效自我保護

四、教孩子學會打架

「打架看似小問題,卻影響孩子性格成長,家長不願孩子當『狼』,也不忍心他(她)當『羊』,失去自我保護能力。孩子通過打架可以逐漸適應集體活動,並從中學會許多知識,如挨打時何等痛苦、怎樣調節情緒、如何激怒對方、怎樣相互原諒等」,兒童教育專家馮德全教授曾說。從馮教授話中可看出,家長不妨讓孩子學會打架,我也正有此意。

學會打架不表示就要出去打架。父母多跟孩子玩一些打鬧遊戲,孩子們能從打鬧中增強自信和力量,尤其是男孩更喜歡這種對抗遊戲。父母在與孩子玩這種遊戲是要定好規則:只能用手,不能打頭、臉、肚子,不能掐、咬等,遵守規則,就可以與父母「打架」,用自己的力量、方法保護好自己。當然也可以給孩子報武術防衛擒拿術學習班,這樣能更專業學會「打架」技能來有效保護自己。與父母「打架」不但能讓孩子證明自己的力量;通過這類遊戲互動還能增進親子感情;同時孩子通過打鬧可控制、調整自己的行為,在外與小夥伴發生衝突的時,就會明白該怎麼辦。

教孩子學會打架

無論如何,孩子回家傾訴在外被欺負的經歷,作為父母不能諷刺、挖苦孩子,我們得擁抱孩子,理解同情他的遭遇,並嘗試著幫他表達清楚自己的情感體驗,慢慢建立起事情的因果聯繫,關鍵在於培養孩子變得足夠強大以面對這紛繁複雜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老磨蹭,到底該不該催?
孩子被別家孩子打了,你該怎麼辦?
在你眼裡,頑皮的孩子到底該不該治?
現代女性,到底該不該讓老人帶孩子?
婆婆不伺候月子、不帶孩子,等她老了,媳婦該不該管她?
孩子不僅是我們的孩子,還是我們的大導師
用這樣的教育來教育孩子,不但苦了家長,還害了孩子
幼兒園老師神總結,看孩子穿什麼來上學,就知道孩子媽在不在家!
該不該因為孩子不離婚?
孩子犯錯了,我該怎麼辦?
當孩子說出「我真的不會」時,你會打孩子嗎?
害怕成為大家眼中熊孩子的爸媽,到底該不該帶孩子去旅行?
再愛孩子也不能經常抱,這兩個時候總抱孩子,對孩子沒好處!
這樣給孩子喂飯,害了孩子都不知道
最該接受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我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棋子
孩子被打,別再教孩子打回去了!這位媽媽的處理贏得了所有家長的讚賞!
孩子在幼兒園學會這些本領,長大必有出息,你家孩子學到了嗎
小孩到底該不該穿別人的舊衣服?親身經歷告訴你,別這樣做傷孩子
孩子不聽話,父母該怎麼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