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媒:媒體已成為特朗普政府的「反對黨」

美媒:媒體已成為特朗普政府的「反對黨」

【文/《紐約客》雜誌編輯 安德魯·馬朗茨;譯/觀察者網 馬力】

安德魯·布賴特巴特(Andrew Breitbart)是史蒂芬·班農(Stephen Bannon)在媒體領域的合作者,此人曾創辦了布賴特巴特新聞網,他經常講一個觀點:「政治是文化的延續」。當一個人想就一項剛通過的法案作出評價時,他可能不會直接說什麼,而是有傾向性地引用某個朋友、臉書好友、社會名流的觀點,似乎他自己客觀公正地置身事外,其實引用的那些話就代表了他自己的想法。在布賴特巴特2011年出版的回憶錄中,他這樣表述自己的思想:「左翼贏了,因為他們掌握了話語權,而話語權是被媒體控制的……因此我一定要奪回我們在美國社會的輿論陣地」。

媒體已經成為特朗普政府的「反對黨」

布賴特巴特2012年去世後,班農成了這場話語權爭奪戰的主將,他的立場並未隨時間有任何弱化。

上個月班農在美國保守派聯盟(American Conservative Union)年會上說:「輿論形勢每天都在惡化,那些全球化的媒體巨頭都強烈反對特朗普的民族主義經濟政策……如果你認為可以不費一槍一彈就奪回這個國家的輿論陣地,那可就想得太簡單了」。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班農曾將《華盛頓郵報》、《時代》周刊和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列入「與伊斯蘭聖戰組織相關機構名單」。現在班農堅定地認為,媒體已經成為特朗普政府的「反對黨」。

美國媒體報道:親特朗普同性戀記者承認,自己去白宮新聞發布會只是為了攪局

特朗普曾將自己與媒體之間關係以「敵人」做比,可實際上這更像是一種互相依賴的共生關係。幾十年來,他一直批評媒體對他報道不公,而且有虛假成分,但他還是很高興接受採訪、還是很願意買報紙——他從中是獲益的。「我讀了很多東西,或者換一種說法,我讀了很多你們這些媒體人生產的產品」,特朗普曾這樣對記者邁克爾·安東尼奧(Michael D』Antonio)說。

去年共和黨內辯論時,他被州長和參議員圍在中間,一些政治評論家突然意識到,在眾多總統競選者中,特朗普是唯一一位沒有任何政界經驗的。不過,如果說總統競選是一場通過電視、報紙、社交媒體等進行自我宣傳的戰役,那麼特朗普又毫無疑問是最大的贏家。

特朗普最近表示,「《紐約時報》、全國廣播公司(NBC)、美國廣播公司(ABC)、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以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都是製造假新聞的劣質媒體,這些媒體並非我個人的敵人,他們是全體美國人民的敵人」,這一表述與他競選以來發表的言論毫無二致。2016年5月,特朗普曾在紐約的特朗普大廈舉辦了一場記者會,在會上他反覆誹謗在場記者,稱他們「卑鄙」而且「缺乏誠信」。

「我想你給『怒斥』一詞賦予了新的定義,你是想我們在報道你時也如法炮製嗎?」英國《每日郵報》記者大衛·馬托斯克(David Martosko)問特朗普。「當然,完全可以」,特朗普回應道。特朗普如此這般與媒體的衝突無論當面還是在網路上都經常發生,也許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在競選時被媒體輕視了吧。當然,也許另有原因,比如:他希望通過蠻橫的態度展示自己的強硬性格;主流媒體已經被廣為詬病,他認為可以從對這些媒體的攻擊中獲益;通過對媒體「真實性」的攻擊,他說謊時可以更加有恃無恐;最重要的是,這種衝突畫面可以有效拉抬選情。

就在美國歷史上首位真人秀總統上任僅幾周之後,這場白宮媒體互懟大戲已經劇透過半了。約翰·羅伯茨(John Roberts)曾在CBS新聞台和CNN工作,現在他是福克斯新聞網常駐白宮的記者,他對我說:「過去我也見過政府與媒體之間有些摩擦,但兩者之間的關係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張」。

43歲的奧馬羅薩·麥尼考爾特(Omarosa Manigault)是一位商界女強人,她在特朗普主持的真人秀節目《學徒》中人緣不佳,特朗普當時對她說:「沒人喜歡你,沒關係,只要我喜歡你就行了」,從此這位女士就出了名。在2016年6月的一次採訪中,麥尼考爾特曾預言道:「將來每一位時評家、每一個曾詆毀過特朗普的人都不得不向這位新總統低頭」。

就在上個月,在白宮新聞秘書斯派塞辦公室外的走廊上,麥尼考爾特遇到了美國城市廣播網駐白宮特派記者愛普羅·萊恩(April Ryan)。據萊恩回憶,當時麥尼考爾特一點也沒給她面子,含沙射影地威脅道,白宮會為每一個他們不信任的記者建立特別檔案,其中就包括愛普羅·萊恩。《華盛頓郵報》事後希望就此採訪麥尼考爾特,她卻在電子郵件中回復說:「我只回應一個詞:假消息」。

她的這一做法其實與其老闆特朗普如出一轍。特朗普曾在美國保守派聯盟年度大會上說:「我們正在與假新聞戰鬥,這個國家到處都是假新聞」。他曾特別指出「CNN其實就是柯林頓新聞網(Clinton News Network),不過我非常支持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沒人比我更喜歡這個修正案了」。

僅僅兩個半小時之後,斯派塞就召開了新聞發布會,而且要求不得使用攝影機。布萊特巴特新聞網和《華盛頓時報》的記者也受邀到場,而CNN、POLITICO和《紐約時報》的記者們卻被擋在了門外,據分析原因很可能與他們報道「特朗普通俄」一事有關。

2016年12月,POLITICO的一名記者曾當面問斯派塞,以後做了白宮新聞秘書,他是否會給自己不喜歡的新聞機構穿小鞋,甚至拒絕跟他們打交道。斯派塞當時回應說:「我很尊重媒體,我不能阻止媒體報道政府,那是專制國家做的事,而我們美國是民主國家」。

其實,斯派塞對媒體的心結可以追溯到1993年,那時他還是康涅狄格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當時校報刊登了一篇關於校內吸煙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斯派塞關於校園管理的一些言論,但編輯把他的名字肖恩·斯派塞(Sean Spicer)寫成了肖恩·斯芬克特(Sean Sphincter)。

「雖然我對報紙編輯工作知之不多,但一句『不是故意的』並不足以為你們的錯誤開脫。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了言論自由和媒體自由,我對此表示尊重,但眼下這個事情已經超越了言論自由的範圍,如果你們說貴報是根據專業水準編輯發行的,那就應該啟用真正有專業水準的編輯」,斯派塞在給校報主編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

一般情況下,美國歷任總統國務繁忙,並沒有太多時間仔細聽白宮新聞秘書的記者會,這也是他每天都需要新聞簡報的原因。在19世紀早期,那時的美國總統都是親自上陣不定期會見記者。直到19世紀20年代,代表白宮向外界發布信息開始正式成為一項全職工作,而胡佛也成為第一位配備專職新聞秘書的美國總統。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特朗普總統經常看電視,尤其在自己成為節目焦點人物時,他更是不會落下。而一位廣播電台記者曾對我說:「如果你有機會看到特朗普每天的日程安排,你會發現他每天下午一點到兩點之間通常很少安排事情」,而這正是新聞秘書斯派塞召開發布會的時候。如果你以為美國總統會老老實實坐在那裡看完整場新聞發布會,那你可就錯了。

而據另一位記者透露,斯派塞在發布會過程中經常收到小紙條,而這位新聞秘書看起來正嚴格按照小紙條的指示,或者在回答問題時措辭變得簡短不再展開陳述,或者乾脆突然結束髮布會。其實那些紙條都來自特朗普本人,而我們這位總統正躲在同一棟建築里的某個房間緊盯著電視屏幕呢。

溫特利希抵達華盛頓

溫特利希乘長途大巴到達華盛頓後入住了Hay-Adams酒店,這家酒店距離白宮只有一個街區,對於華盛頓那些圈裡人來說,住在這裡有兩個好處:即便於打探消息,又利於保持曝光度,因為各路媒體經常在這裡出沒。溫特利希剛剛入住就與自己的老闆吉姆·霍弗特(Jim Hoft)碰了頭,霍弗特第二天要陪溫特利希一起去白宮,並把他送進新聞發布廳,另外還有兩位從芝加哥來的電影人也要同行,據說是要將這個過程拍進一部紀錄片里。

「我不喜歡出差,可這次我必須來。你可能不知道,我是在地下室里創辦的Gateway Pundit,而現在我手中這家小小的博客媒體竟然被請進了白宮,這太不可思議了」,霍弗特對我說話時滿臉的誇張和興奮。

霍弗特對我講,大選剛剛結束,他就給特朗普團隊的人發了封郵件,不久他得到回復說「你應該申請媒體機構執業資格證」。霍弗特並未指明特朗普團隊里具體哪個人回了他的郵件,不過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霍弗特已經認識特朗普班底的大紅人史蒂芬·班農很多年。另外,斯派塞在發推特時還附上過Gateway Pundit一篇報道的鏈接,內容是關於2012年的一次選民舞弊案,不過後來人們發現Gateway Pundit的那篇報道漏洞百出。

在酒店裡,溫特利希給特朗普的戰略溝通總監霍普·希克斯(Hope Hicks)發了一封郵件,還不到3分鐘他就得到了回復。「她這人真是不錯,這麼快就給了我回復,我一定能把她拉到我的朋友圈裡」,溫特利希興奮地說。

晚飯時間,霍弗特和溫特利希在附近找了一家牛排店,他們邊吃邊商量第二天該問些什麼問題。「千萬別忘了『假新聞』這個詞,無論問什麼問題,一定要把這個詞揉到裡面,我會在你的勞動合同里加上一條——你只要提到一次『假新聞』,我就給你10美元額外獎金」,霍弗特對溫特利希說。溫特利希抿了一小口馬提尼酒,匆匆將老闆的叮囑記在一個小本子上。

「只是上個月,就至少有20條假新聞登在《紐約時報》上,他們快完了,假新聞有什麼用?會讓特朗普總統的政策推動不下去嗎?真是太搞笑了」,霍弗特哈哈大笑,聲音大到讓鄰桌一位女士眉頭緊皺。

「也許我們應該在《周六晚直播》(Saturday Night Live)上做點文章」,霍弗特說。「《周六晚直播》的頹勢已經很明顯了,你覺得這檔節目會被砍掉嗎?起死回生不太可能了吧?」溫特利希問道。「這可是他們的招牌節目」,其中一位紀錄片拍攝者傑里米·西格爾(Jeremy Segal)說。「沒錯」,霍弗特答道。

霍弗特吃完了牛排,又點了一份香蕉奶油派,他問溫特利希要不要再來一杯馬提尼酒:「溫特利希,以後你要記得,只要咱倆在一起吃飯就不用你買單」。「哦,那太好了」,溫特利希說。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你們想怎麼攪這個局」,另一位紀錄片拍攝者安德魯·馬庫斯(Andrew Marcus)講出了自己的想法。「噢,攪局的是他」,霍弗特指著溫特利希說。有那麼一瞬間,溫特利希有點怕了,「我們是不是該先問幾個關於政府政策的問題啊」,溫特利希試探性地問自己的老闆。

第二天一早,溫特利希特意把頭髮弄亂,搞成那種很新潮的樣式,穿上深藍色西裝,打好有彩色大象圖案的領帶;而個子高高的霍弗特滿頭金髮,穿著黑色西裝,也打好了特朗普牌的黃色領帶。雖然一切準備停當,可他們突然被告知斯派塞的每日新聞發布會取消了。不過幸好,特朗普總統和正在華盛頓進行國事訪問的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Justin Trudeau)要舉行一個聯合新聞發布會。「看來昨晚我們想好的那些問題都不合適了,提問盡量往特魯多總理身上靠靠吧,聽說特魯多很崇拜卡斯特羅」,溫特利希跟我說。

霍弗特打開筆記本電腦,大聲讀出了特魯多就卡斯特羅去世發表的聲明:「『古巴人民對卡斯特羅有著持久而深切的感情』,這句話太搞笑了吧?」隨後他用滑鼠點又開了Burrard Street Journal網站上一篇文章:《特朗普稱美國本不應該讓加拿大獨立出去》。這篇文章裡面還引用了特朗普的一段推特語錄,而那段推特的標籤裡面竟然有#MakeCanadaAmericanAgain(意為「讓加拿大再次美國化」——觀察者網注)。「這是真的嗎?對了,我好像聽人說起過這事兒」,霍弗特自言自語道。

很顯然,Burrard Street Journal這個網站做的並非新聞,而是新聞惡搞。不過霍弗特還是花了好幾分鐘仔細讀了幾段。他用谷歌搜了一下「Make Canada American Again」,結果發現沒有任何一家主流媒體(就是他和他崇敬的特朗普總統聲稱製造「假新聞」的那些媒體)對此有過報道或評論。「真是垃圾,這一定是個垃圾網站」,霍弗特似乎很生氣。

溫特利希走到酒店外面,點上了一支煙,準備向白宮進發了。溫特利希和霍弗特二人走到了一個特勤檢查站,排隊等待簽發灰色的臨時通行證,而身邊幾個手持紅色通行證的記者直接就走過去了。由於支持特朗普的媒體人大多都沒有什麼白宮報道經驗,統籌安排方面稍顯混亂。「任何新政府剛剛上任的時候都有一段調整適應期」,一位國際新聞記者跟我一起排隊時說道,「不過看眼前這個情況,還真不好說到底是組織能力不足,還是想故意刁難我們」。

在白宮沒有新聞發布會的日子裡,各路記者也不願離開那間新聞發布廳,他們把那裡當成了共享空間,有的在窄窄的過道里聊天,有的乾脆把那裡當成了辦公室,坐在藍色摺疊椅上寫起了稿子。發布廳隔壁是一個非常小的房間,裡面有一些音頻設備,這個小隔間里甚至還擠進了一台咖啡機、一台小冰箱和一部自動售貨機,你可以買到小零食甚至是金槍魚罐頭。而新聞秘書斯派塞的辦公室就在樓上。記者們經常通過郵件或推特與斯派塞展開論戰,有時他們甚至會堵在斯派塞辦公室門外的走廊上,等待與這位白宮新聞秘書發生一場「遭遇戰」。

當然,在近距離互動過程中,難免會有敵意滋生出來。1973年,在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總統親自主持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火藥愈來愈濃,這時一名記者問他如何看待自己與媒體之間充滿對抗的關係。「其實你們從未真正激怒過我,除非是我內心真正敬重的人,否則你們很難讓我產生什麼情緒」,尼克松回應道。

一天我在白宮西翼(白宮的心臟地帶,總統、副總統及幕僚的辦公室都在西翼——觀察者網注),一大群記者堵在斯派塞辦公室門口,這時雷恩斯·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和史蒂芬·班農(Steve Bannon)走了過來。於是記者們涌了過去,問他們二人對所謂的「特朗普通俄」一事有何看法。普利巴斯見狀直接走人,一言未發。而班農對大家笑了笑,說道:「你們這些反對黨啊,快排好隊伍」。

順利通過檢查站之後,霍弗特和溫特利希穿過白宮北側草坪,徑直走進了新聞發布廳。霍弗特給侄女發了一條簡訊:「最愛你的叔叔正在白宮給你發這條簡訊」,隨後是一長串紅心表情。霍弗特和溫特利希走上了講台——那裡還空著。他們站在那個小講台後面,以白宮圖案為背景拍了一張合影,拍照時兩人還不忘做出OK的手勢。隨後他們下來找了個位子坐下,溫特利希把這張照片上傳到了臉書上,後面只附了兩個表情:一面美國國旗和一隻青蛙(在美國的網路亞文化里,OK手勢與青蛙有某種關係——原注)。

大約一小時之後,「致力於糾正保守派媒體向美國社會散布錯誤信息」的左翼非營利組織Media Matters轉發了那張照片,而且還附了一篇很長的博文,文章標題是《一個以攪局為使命的記者正在白宮向外界發出報道》。

(觀察者網馬力譯自3月20日《紐約客》雜誌網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菲議員提案改國名尋民族認同感 網友腦洞大開
斷交風波後:卡達收到伊朗食品 婉拒俄羅斯援助
默克爾「啤酒棚講話」或根本改變美歐關係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

您可能感興趣

與特朗普反著干?日媒稱美地方政府奉行「中國優先」
與特朗普「反著干」?日媒稱美地方政府奉行「中國優先」
與特朗普反著干?日媒稱美地方政府奉行中國優先
特朗普政府成立AI特別委員會,美媒解讀:中國速度令人擔憂
美媒:特朗普政府欲將伊朗軍隊定為恐怖組織
特朗普上任一周年:美國政府被迫關門,全美爆發「反特朗普」遊行
歐洲媒體:特朗普政府無力單獨挑戰全世界
特朗普政府宣布全面恢復對伊朗的制裁
美媒:特朗普政府發起關稅戰恐令世貿組織邊緣化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特朗普政府正處於對人類尊嚴的全面攻擊之中
【美國研究】劉建江:特朗普政府發動對華貿易戰的三維成因
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成功化解白宮的對峙,成為特朗普政府的重要決策者
外媒:美民眾不滿特朗普政府對華加征關稅
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防部高官:特朗普呼籲發展新型核武器的言論只會令美國更不安全
美國前副總統:特朗普政府正對人類尊嚴展開全面攻擊
王鵬權:政府和社交媒體重塑美國政治傳播格局
特朗普政府對遏制中國對美國技術投資的立場軟化
外媒: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後,還醞釀顛覆伊朗政權
「風箏」特朗普的美國政府,關門了!
美網友憤怒:政府的公關費用全進了特朗普的公司!美媒:你們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