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之如何正確養生?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之如何正確養生?

一直以來,社會上存在一種現象,「三十年前命換錢,三十年後錢換命」。還經常聽年輕人說,「現在還小,沒必要養生,等到退休後再養也不晚」,似乎養生只是老年人的事。其實,由於環境污染,社會壓力過大等因素,有的朋友人屆中年就已疾病纏身。此時,「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愈加熱衷於養生。但總有人感慨,「生活在進化,身體卻在退化」,「方法千般妙,養生卻不見效」。這是為什麼?張成老師於7.26日在中華泰山開講黃帝內經養生智慧課程中講其根本原因是人們對「養生」內涵認識不足。要想事半功倍養好生,首先應該明白「養生」的內涵,不明「養生」之義,就難得養生大道。

養生之道 順應自然

何謂養生?養生即是保養人的生命,是人類為了自身良好的生存與發展,有意識地根據生命過程的客觀規律,所進行的一切物質和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這種行為活動應貫穿於出生前、出生後,病前(預防)、病中(防變)、病後(防復)的全過程。養生實踐基於對生命活動規律的認識而展開,養生的目的是保持健康而延壽。所有養生手段和方法,無論物質的或精神的,都不能違背生命活動的規律,更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否則就不是養生,而是傷生。同時,養生又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持續一生的綜合性活動,養生之法不分貴賤,重在堅持。

應時養生 生活方式合理化

從養生概念中可以看出,養生的核心要領,就是了解、把握自然界及人體生命活動的客觀規律,並恪遵這些規律以養生。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說:「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養生概念中的相關內容。什麼叫「養生之道」,怎樣養生才能「得道」?老子《道德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法」字意義極深,就是要效法天地人的普遍規律以養生,點出了養生的根本訣竅。

理解了這一概念,我們自然就能明白:正確的養生,首先要做的不是孜孜汲汲於網羅各種養生之術,而應該是順應自然規律,追求生活方式的合理化。但這一點恰被所謂「養生」的人忽略了。一些有不良習慣的人在詢問養生方法時常說:「有些壞習慣我這一輩子是戒不掉了,有沒有好的養生方法能補救啊?」他們還時常提出一些養生方面的細節問題,如,做什麼運動,是跑步、打球還是去健身館;食物應該注意什麼,什麼飲食能降低不良習慣的危害;吃什麼保健品、藥物可以調理;針灸、推拿能不能用,選什麼穴位?從中不難體會到這些人學養生之意誠,盼養生之情真,詢養生之法深。可惜,由於不注意對養生內涵的全面理解,不能應時養生,不願意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從而導致得養生之義淺,甚至背養生之道遠。本文轉載自大成國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養生之道?應時養生
黃帝內經養生,徐文兵中醫養生知識講解
參透《黃帝內經》八大養生智慧,把握健康人生
《黃帝內經》帶給我們的養生智慧
如何正確養生,《黃帝內經》里是這麼說的
《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教你如何四季養生
《黃帝內經》:了解體質才能正確養生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健康長壽不靠別人
中醫:《黃帝內經》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這五種人,不會老
如何養生?《黃帝內經》這麼說……
黃帝內經與中醫養生之焦慮症詳解
春季養生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養生之道之天人合一的養生理念
養生文化:《黃帝內經》5大春季養生智慧,成吉人,養天相
正確打開《黃帝內經》春季養生姿勢
《黃帝內經》養生觀與王鳳儀思想踐行體會
因天之序,順時養生-《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之申時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