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信仰到吐槽,留給蘋果的時間還有多少?

從信仰到吐槽,留給蘋果的時間還有多少?

本文作者付曉萌、郭佳佳。

2017年6月6日凌晨1點,第28屆WWDC(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 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 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本次WWDC整體下來可謂是「軟硬兼施」,今天我們對其進行回顧,也來猜測一下,蘋果這次發布會的一系列動作背後,意味著什麼。

一、軟體:四大系統的更新

這次的WWDC的軟體信息方面,主要亮點在於四大系統的更新。公眾號「愛范兒」連發5篇文章來描述這次WWDC 以及相關的產品信息。此外,「差評」、「鈦媒體」等媒體都對其進行了報道。簡而言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tvOS:

蘋果引入亞馬遜APP到tvos,用戶可以通過Apple TV觀看亞馬遜的相關影視,且這些用戶也會作為亞馬遜的會員,享受會員服務。

2.watchOS:

增加Siri錶盤,根據用戶的活動智能推薦,且增加NFC功能健身器材同步數據的功能,滿足運動的需求。

3.macOS:

High Sierra,全新文件系統更快更穩定,且在瀏覽器中加入防追蹤系統來保護用戶隱私。給開發者也帶來一套VR開發套件。

4.iOS:

控制中心大改動,增加了便利性,且可以配合3D touch實現更多的功能;增加室內地圖,更人性化提醒司機;APP store進行了重新設計,審核速度大幅度提升,24小時即可完成審核。

5.其他:

掃描二維碼、上海話語音識別、詐騙簡訊攔截等。

二、硬體: HomePod 音箱

硬體上,除了iPhone和Apple Watch之外,蘋果幾乎更新了所有的產品線,不僅iMac Pro擁有了更佳的性能,甚至還放出了自家一款全新的硬體——智能音箱 HomePod。這款音箱從外觀上來看,有點像話筒頭、孔明燈,甚至還有點像垃圾桶。

從定價上來看,349美元就能把這款「WiFi音箱+Siri」帶回家,但和Google、亞馬遜作對比的話,349美元的價格是可以購買將近3個Google Home或者7個亞馬遜Echo Dot 2的。

1、 HomePod 為何存在?

其實在發布會之前,這款音箱產品應該算是最備受矚目的。至於 HomePod 為什麼重要?「搜狐科技」在《史上最「硬」的WWDC,是蘋果生態的一次亡羊補牢》一文中指出,蘋果急急忙忙進入智能音箱市場的關鍵考量是:

在提供最基礎的語音服務之外,廠商都期待智能音箱能夠在智能家居領域有所作為,並能夠成為自身生態的新入口。同時智能音箱背後蘊含的人工智慧、語音助手和智能家居的交織也有更為豐富的想像力。

在tvOS、iOS、Mac OS、Watch OS及其各自背後的硬體設備構築起相當強勁的軟硬體生態閉環時,智能家居的入口就成為蘋果所有入口閉環的最後一塊碎片。同時,蘋果的Siri已經有了足夠強勁的技術實力和人工智慧,能夠成為貫穿所有平台的核心介面。

2、稍晚的發售期

除去外觀和價格,這款 HomePod 音箱的發售日期也挺讓人捉摸不透的,因為它要到12月份才會發售。至於延期的原因,在「虎嗅」的《蘋果音箱亮相WWDC,當蘋果開始喊:「不要 799!只要 349!」》一文中,作者@張博文認為,一方面,從現在來看,這款音箱還不算完美,甚至要落後於已經相對成熟的 Google 和亞馬遜產品;另一方面,蘋果需要在這半年的時間裡,對看起來依然雞肋的 Siri 進行進一步調校,讓語音助手接入更多第三方服務,內置的 A8 晶元顯然還有更多的硬體性能有待開發。

3、HomePod 像什麼?

這裡的「像」不是指 HomePod 的外觀,而是它的用途。在「虎嗅」推送的《熬夜看到蘋果音箱 HomePod 後:心疼喝掉的紅牛》一文中,作者@宋圖樣稱自己似乎已經看到了 HomePod 的未來——成為一個遙控器。

智能音箱雖然設想的是個人或家庭助理,可以結合一系列服務實現複雜如定票,打車等行為,但是人們並不會常用這些東西,而更習慣於親自去處理這些行為,或者說掏出手機來處理。這是出於對機器的不信任,而且是短期內不可調和的,因為這種不信任是來自於「程序會有 BUG」的印象。

但是對於「遙控器」,這種不信任則要弱化很多,因為結果是立竿見影可以看到的。「放歌」、「關燈」、「拉窗帘」等等,這些說完立即有反饋,出錯了重新操作一次就可以了,不會影響什麼。

這也是為什麼,目前的智能音箱,難免會淪為一個遙控器的原因。

三、蘋果還是那個有趣的蘋果么?

每次蘋果一有什麼新動作,微博、微信等平台總會有一些段子手或媒體評論人對蘋果進行各種吐槽,蘋果創新已死、庫克不行、喬幫主的棺材板蓋不住了等等。蘋果是從創新中走出來的,一旦哪次蘋果的創意不夠,大家就不買賬了。這次的WWDC17,對於蘋果的表現,不同的媒體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猜想。

@張博文認為「蘋果在進步」:

很多人都會從發布會中,找到無數蘋果給自己曾經言論打臉的點,比如曾經被鄙視的觸控筆,曾經被鄙視的文件管理 app,曾經對外鄙視的智能音箱設備,並說出「喬幫主棺材板要按不住了」的嘲諷言論,但如果從一個商人的角度來看,蘋果仍在不斷完善自己的系統與硬體,儘管無趣,但掙錢。

而這一個財年,庫克就有可能從這一次次看似打臉實則在完善蘋果生態的改進中,獲得接手蘋果以來最好的盈利結果。

@常范在公眾號「愛范兒」發表的文章《面對圍城,蘋果在 WWDC 17 拿出了打破一切的銳氣》中,將蘋果和用戶的關係看成是在一座圍城中。面對用戶不知道要什麼的迷茫現象,作者在文章中是這樣描述蘋果的這次行為:

如果用戶不知道要什麼,那就去告訴他們。在 WWDC 17 上,蘋果用破天荒的 6 大項更新,拿出近年來難得的銳氣,推倒圍城之牆。

且對於蘋果在這次WWDC的表現上,作者也是接連對其進行讚揚「精簡過後,精銳盡出」、「師夷長技,自革己命」等等。但是作者在文末對其讚賞的同時也流露出一絲擔憂:

不再是簡單的 4 大系統的版本升級,或是某一硬體產品線的例行換代,而是體現蘋果對於技術變革思考、應對乃至焦慮的集中體現。能否在市場上取得立竿見影的認同和收效,即便對於蘋果這樣的業界巨擘,也沒有成竹在胸。只是一旦離開圍城,就已沒有回頭路可走。

@宿靜於6月6日下午在「網易科技」發表的文章《蘋果WWDC17 | 微軟谷歌上月大談AI,蘋果這次開發者大會落伍了?》中,對其的評價則可以歸結為「蘋果總是慢半拍」:

3大類硬體:蘋果不僅發布時間晚,而且競爭對手多,能否分到一杯羹還是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4大OS:給人的感覺只是一些修補和升級,並非大的變化和改動。且VR、AR方面,蘋果才剛剛推出,新業務方面也是慢半拍。

此外,「搜狐科技」也如是說道:

蘋果依託其強勢的軟硬體生態閉環,已經逐漸成為一個「販賣生態」的公司,稱其已經取得了不少讓競爭者無可奈何的成就。單一種類的創新依舊平平,系統軟體上的創新甚至比不過去年,但密集的發布節奏和豐富的生產線讓觀眾都沖昏了頭。

那麼這場發布會真的可以幫助到在大中華地區市場持續5個季度下滑,且老對手谷歌和微軟已經在AI/VR領域頻頻發力的現象呢。@鄭峻於公眾號「貓叔在矽谷」發表的文章《蘋果WWDC印象:兇殘的節奏、低調亮劍AI》中提到「真正決定庫克能否繼續談笑風生的,則是9月份的iPhone發布會」。但是這也不意味著它可以一帆風順,「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硬體創新,iphone依然無法擺脫疲軟的姿態」。

與此同時,搜狐科技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

這次的發布會,像是蘋果的一個任務——補全該補的補丁。目前蘋果的生態依舊不可攻破,甚至在今晚之後趨近完美,留給世人的最後的想像,只剩3個月後的iPhone 8。

綜合來看,此次WWDC,蘋果通過不同的角度增強了自己旗下相關產品的生態系統,蘋果能否藉助這樣的改變奮力一躍,也未曾可知。從信仰到吐槽,留給蘋果的時間還有多少呢?

因筆者受限於專業知識水平有限,這篇文章關於這件事情的理解不確保完全正確。如果其中一些地方解讀有誤,還請指正,也非常期待大家留言發表對於這件事情的看法。(完)

更多內容,請關注三節課(微信公眾號:三節課),一所互聯網人的在線大學。這裡有成體系的線上課程,有挑戰的線下實戰活動,以及有深度的產品運營觀察+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節課 的精彩文章:

TAG:三節課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天吃個蘋果,竟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寧可多花錢也要買蘋果,到底好在哪?
不到2塊錢一顆的蘋果,吃過的人都忘不了
既然蘋果X不夠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
不要再讓我聽到蛇果不是蘋果了!還有,蛇果其實是脆的!
提醒:吃蘋果有3個最佳時間,很多人後知後覺!
吃完蘋果,別把皮扔了,還有這麼多好處呢!
這種有奶油香氣的蘋果,據說只有1%的人吃過,果農一般都不捨得賣!
給蘋果澆上開水後,發生的一幕讓很多人再也不敢吃蘋果了
吃蘋果的時候看到它,你就要小心了
寧可多花點錢也要買蘋果手機,到底好在哪裡?
當年賣腎的蘋果少年,和裸貸買手機的少女,現在他們還好嗎?
把蘋果煮一下,竟然這麼好,後悔知道太晚了!
蘋果,我們還能信任你多久?
如果蘋果退出中國,你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蘋果的「超級周期」沒有到來,或許永遠也不會來了
小蘋果擁有親媽給的顏值,還擁有章子怡的陪伴,但這個女兒卻永遠是汪峰的痛!
好久不見佘詩曼咋變樣了?蘋果肌都快飛到天上去了,針打多了?
蘋果手機到底能用多久?網友稱:別鬧了,我們還是看事實吧
空腹吃蘋果到底是好還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