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情可待成追憶

此情可待成追憶

原以為是罌粟,經朋友提醒才知道是虞美人,老張攝於北京藥用植物園,2009年5月

此情可待成追憶

王小波盛讚杜拉斯《情人》的開頭,他在不止一個場所背誦它,然後搖頭晃腦地評價說:無限滄桑,盡在其中。他說,杜拉斯寫得好,王道乾先生翻譯得更好。如你所知,王小波只承認自己有兩個現代漢語老師,一個是查良錚,另一位是王道乾。至於郭魯茅巴,他說,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不說語言就無從說文學,可是,只說語言就有了文學嗎?這好像是個問題啊。我們先擱置它,看看杜拉斯那個因王小波而著名的開頭:

「我已經老了。有一天,在一處公共場所的大廳里,有一個男人向我走來,他主動介紹自己,他對我說:「我認識你,我永遠記得你。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

喜歡愛爾蘭詩人葉芝的朋友都知道,這個開頭一點都不獨創。年輕時候,追不到心愛的妞的同學們誰不會把希望寄托在將來?我們幻想戰爭、歷史、或什麼難以啟齒的災難把她變得滿臉皺紋,這樣我們就可以趁火打劫,宣稱我們的愛是真實的。雖然,第二天,我們又以十倍的努力、百倍的熱情愛上了另一個妞兒。

葉芝的詩是好詩,但我們這些不爭氣的讀者有點市儈。我們似乎忘了,愛情導師葉芝追求他的女主人公,整整追了25年。25年不算太長,可是你不妨試試。我本人堅決支持250天的堅持,我認為這已經是我們這個時代殘存不多的壯舉了。事實上,我本人更相信第二天。

據說拜倫有詩說:悲哀的易逝讓我啞然失笑。從此,我開始尊他為前輩。尊葉芝和尊拜倫是矛盾的嗎?如你所知,一點都不!

回到正題。關於杜拉斯的開頭,從常識看,一個人若能認出他曾經愛過的女人的衰老容顏,必非遠觀。俗話說花不花四十八,眼睛越好,花得越早。這樣,認出杜女士備受摧殘的容顏的男人,不可能在遠處看見了她,因此,也不可能從大廳里向她走來。他,只可能從電梯里向她走來。

另外,從杜女士的角度來看,這個男人真的還需要自我介紹嗎?年輕的時候他知道她美,媽的他是怎麼知道的?他有什麼神奇的能力,能夠打通杜女士的年輕和衰老?而且能夠隨時認出她?

能愛你衰老容顏的人,年輕時一定曾經肌膚相親,備盡繾綣與痛苦,共同擁有希望與絕望。否則作為一個動物,我憑什麼愛你衰老的容顏?

因此,這個鐘情的男人不可能在杜女士的真實生活里曾經存在。所以,這段牛逼的開頭,不是真實的存在。我們假定大家都不寫小說,我們就這樣庸俗地說吧,十有八九,杜女士在自戀。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自戀,還叫法國佬嗎?好朋友大藝術家一直在向我推薦阿蘭·巴迪歐的《愛的多重奏》,我一看定價不貴,果斷買來,但我一直堅持不看。雖然我相信巴迪歐是嚴肅的。但我就是不看。28年前的一個深夜,在鄭州開往北京的火車上,我讀完了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28年過去,我得承認,這本書同時激起了我的迷醉和反感。

我們都是輕浮的人,善於遺忘的人。作為這樣的人,誰可能不喜歡羅蘭·巴特?問題是,木倉的聲音一個月前在你耳邊響起呢。難道你忘了?作為道德潔癖和獨斷論者,我決定了自己的美學方向,從加繆之後,我決定再不喜歡任何法國佬。

《戀人絮語》的風情誰可能不喜歡哪?大地盛開嬌羞而曖昧的花朵,嗯,大地並沒有被佔領。而天空呢?天空沒有虛無,只有雲朵。

——不是一切都是氛圍,在氛圍之外,另有實體。或悲哀,或欣喜,或悲欣交集。總之,不容置換的是實體。沒有實體,文學必定空心。沒有親歷的想像必定是虛假的想像。

帶動你身心、引領你生活的愛情,從來不是語言能夠表述的。因此,愛情越真實,就越是沒有語言,或者更準確地說,真實的愛情使你喪失表達的慾望。每一次對它的表達,都是一次對內心的外科手術。偉大的文學只是遊走在愛情的邊緣,它決不能繼續深入,因為再走一步就是虛無。

但這種在親歷的愛情邊緣的遊走,已足夠保證了文學的質量和速度。它閃爍著,有時候是閃電,有時候是螢火蟲一樣微弱的光。

所以,文學是一種隱痛。生理和病理上的隱痛是難言的,請注意,我決不說心理。一說心理,我就會失去自己,從而被生活的濁流裹挾。所以我不說心理,甚至拒絕承認有這個詞。

這個隱痛,是基督教經典作家和哲學家所謂的「肉中刺」嗎?

我只想明白了以下幾個問題:

沒有親歷和見證的文學是虛假和空洞的文學。

沒有期待的文學是絕望的文學(因此它也不是文學了)。

但是文學若失去了愛情的真誠和曖昧,註定將失去自己。

當年,天才的義大利人卡爾維諾最早給《日瓦戈醫生》寫評論,這部小說最早是用義大利文出版的,所以老卡得到了這個難得的機緣,可惜他不能好好利用。卡爾維諾寫得不知所云。後來,老卡先生又坦誠自己在一遍一遍地複習司湯達。他看懂了司湯達的政治、歷史的張力和個體生命的張力之間的矛盾,但他還是不懂。

卡爾維諾不懂帕斯捷爾納克和司湯達,是因為他本質上不懂,於連、法布里斯和尤里,是拿愛情在賭命。作為一個20世紀的偉大小說家,他正確地拒絕了浪漫主義。但他在拒絕的同時,忘記了另一個事實。所有浪漫主義的批判者,首先是一個浪漫主義者。而且且批判,且實行自己要批判的。

2017.6.14凌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寄閑言 的精彩文章:

TAG:寄閑言 |

您可能感興趣

此情可待成追憶(四)
此情可待成追憶,何日「君」再來
沈園:此情可待成追憶!
此情可待成追憶,初戀情緣終無期
王真波《此情可待成追憶》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憶——我的妻子是中國人
微小說驛站:此情可待成追憶
斯征讀唐詩:此情可待成追憶
讀岩井俊二《情書》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民國女子:此情可待成追憶
唐詩「終結者」李商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極致的暗戀電影《情書》: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憶!有多少人誤讀了這首詩
此情可待成追憶:對待前任,是忘記還是懷念?
阮玲玉︱自古紅顏多薄命,只是此情可待成追憶!
此情可待成追憶,《浪客劍心》之雪代巴
唯美.少女心.漫畫情頭,「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後來的我們》井柏然: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憶」反映了人世間最重要的不是愛,而是這一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