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雲說「不學藝術的孩子,三十年後將找不到工作」

馬雲說「不學藝術的孩子,三十年後將找不到工作」

據說以下這個視頻,最近在網上特別火。看了幾遍,沒有找到整個演講的完整視頻,不知道是不是被人噁心斷章取義。無妨,今天借著平台,就這個視頻片段和大家聊一聊我所看到的,我所經歷的,我所體會的「語數英物化政」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當初如果考個藝術生就好了

我大學選擇的專業是「英語翻譯」。高中時候是英語課代表,從小語言系統也算比較發達,高考選專業的時候沒有太糾結,在「中文」和「英文」之間小小徘徊了一下就選擇了「英語翻譯」。

而「當初如果考個藝術生就好了」,是我參加工作四年來不斷發出的感慨。

我從6歲開始學鋼琴,中間斷了兩年才又開始學(為什麼斷了,下文詳說)。我一直知道自己很喜歡音樂,但小時候並沒有想過要考藝術生。因為小小年紀的我只知道「語數英」,後來加上了「物化政」,音樂這東西大概只是枯燥學習生活中的一劑調味,太過上心,就會被冠上「不務正業」的帽子了吧~

我第一次想要報考「藝術生」是在臨近高三上學期結束的時候。當時老師會和班上一些學習成績不那麼出色的同學建議他們可以報考「播音」「美術」「音樂」……等專業,用一個暑假和下半學期的時間參加一些輔導班突擊。這些專業的文化課成績不需要太高,這樣高考的把握也能大點。

我和班主任透漏了我想考「播音專業」的想法,被他直接否決了。理由是「你的成績一直不錯,還是專心備戰高考吧。」

所以大概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吧,在中國,老師和家長眼中「藝術生」是你成績不理想的一個退路,而非你主動又積極的選擇(我們說的是大部分情況)。

但為什麼我會在工作四年中,不停地感嘆「當初如果考個藝術生就好了」?因為走上社會在實際工作中,我看到太多藝術生顯示出來的與眾不同的思維能力,廣闊的工作前景以及最重要的,他們的心比我們輕盈地多。

當然,並不是說每個人只有報考藝術類院校或者專業,才會有前途。這樣說太武斷。

我只是想說,我們生長在一個充滿巨大變革的時代,人工智慧或者真的在不久地將來會更大程度地取代人力。那麼我們想想,與其逼迫孩子沉浸在「語數英物化政」的應試考試中埋頭苦讀,不如讓他們多一些接觸,多一些體驗。

另外不要忘記,社會上真正需要的是「有技能的人」。你能演奏一門樂器,會跳一種舞蹈,掌握一種唱法,能畫畫會設計,最後在專業領域發揮熱量,也許在某些程度上,比你語數英成績不錯,然後學了一個化學專業,畢業後當一個文員好得多吧。

我這樣說,無意去貶低誰或者抬高誰,我只是看到太多家長過於追求孩子的主課成績,往往忽視了幾十年前我們就不斷提倡,卻一直被忽視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或許下面幾個生動的例子,能讓大家有所思考吧。

一個借讀生的逆襲

G是一個重點高中的借讀生。所謂借讀生就是在這個學校沒有學籍的「黑戶」。學校收了借讀費,給你一個座位,讓你和其他同學一樣聽課考試,但是你永遠得不到老師真正的關注,因為你的分數對這個學校的平均分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G也還算努力,可他的努力在重點高中里的一群尖子生來說不值一提。他的成績從來沒有考過年級前500(年段800多文科生)。但是他一直有一個愛好,就是畫畫,偶爾還會給同學設計一些小東西。G的父母雖然花錢讓他借讀,倒也沒有逼他必須考多高的分數,進多好的大學。一直以來也十分支持他的小愛好。

大學時,G不出意外地考了本地一個二本院校,但選擇了自己比較心儀的專業——導演。

大學四年沒怎麼聯繫,畢業前有一次高中聚會重新聯繫上,我們才知道大學四年,G在他的專業里混得風生水起,不僅在本專業,還在他一直堅持的愛好中小有建樹。參加了幾個國際設計大獎,都拿了不錯的成績。大學沒畢業,已經被很多大的公司聘請做「思維拓展和創新」講師給公司管理層講課。

一個高材生的平庸

J是一個重點高中的優秀生,高中時候一直是踏踏實實地學習。高考考上了北*大學一個不錯的專業。

大學後,也不知道是背井離鄉的孤獨,還是專業選擇的失誤,亦或是對未來前程的迷茫,J一直鬱鬱寡歡。上了大學,老師更注重地是自主學習的能力。沒有硬性布置的作業,也沒有太多標準答案的考試,更多地是發散性思維的鍛煉,社會調研的設計,和撰寫生動有趣的調查報告的能力。

而這些,J統統不會。他懷念高中時努力背,默寫就能拿滿分的時候;他懷念高中時通宵達旦解一張數學卷子,第二天被老師作為模範的驕傲。他不明白現在為什麼這些技能都不這麼重要了。可除了這些,他會什麼?

大三那年,他突然休了學,回家生了孩子。一年後回學校完成了最後一年的論文,拿了畢業證書。

然後現在,他好像還是在家帶孩子,沒有什麼愛好興趣,也沒有什麼技能。他總說等孩子大點了,找份工作,好在自己的大學還是很優秀的。

但從來沒踏入社會的他並不知道,畢業證永遠只是敲門磚,最後決定你是否能立柱腳的只能是你的能力。前段時間「四大」之一的普華永道發布的最新用人標準是:只要能力強,文化程度可以放寬到高中!

上面的兩個例子,都是我身邊的同學朋友,故此我隱去了一些信息。

有人會說,這不過是極端的個例。我想說的是,高中時期的我們朋友圈大概也就僅限於「同學」吧。這麼小的交際範圍,就有這樣兩個反差鮮明的例子,這就僅僅是偶然嗎?

但在文章最後,我要再次重申,我並沒有鼓吹大家要選擇藝術院校,貶低傳統專業的意思。我只是想說:

語數英物化政固然重要。它的重要在於,它是我們對於知識認知的初級階段,通過學習語數英物化政,我們培養起好的學習習慣,獲得一定的學習能力,然後去學習更多的知識,獲取多樣的體驗。畢竟,不該我們成為應試教育的奴隸,而應該讓它成為我們通向世界的工具。

而藝術的培養,琴棋書畫的學習,打開了我們的另一扇窗戶。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的同時,培養的更多的是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同時,還給我們帶來無限的快樂。

我同意網上一些專家的觀點,不要對應試教育有極端抵觸的情緒,那麼同時,我們是不是更是時候,給藝術教育一個公平的態度呢?

近期推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弦二品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三弦二品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馬云:未來30年,不學藝術將找不到工作!從小接觸藝術的重要性!
女神倪妮,看看人家的拍照藝術,可以學到很多
女藝術家撿到流浪貓,三個月後卻把它做成了包,這就是藝術?
網友吐糟鼻子整的不看,尚雯婕回懟:我呸,三哥的藝術你們不懂
被問到「不學藝術學什麼」時,易烊千璽的回答和王俊凱差不多
不學數學,就不懂美和藝術?
能把珠子玩到這個境界,不得不承認一句藝術家
盤點小黃人擬人後的各種版本: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藝術家們做不到的!
老乾媽的瓶子不要扔,可以做成花瓶,很有藝術感喔
王學仲:在做人上可以牽就別人,但在藝術上我不願,也不能
不做摧毀孩子藝術天賦的「豬隊友」
等不到北京的雪,不如看看這位藝術家筆下的世界
一言不合就勾引姐夫?不是很懂你們天才藝術家
孩子可以不學畫畫,但藝術啟蒙一定不能少了這一環
煎雞蛋也是一門藝術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做不到!
杜志國被仙人跳了還是做了頭髮不敢承認,老藝術家們怎麼都愛晚節不保
紅樓換夢之五:石獃子,藝術不是你的命,人生不過一場夢
看看他們,誰說藝術家都是數理化學渣!
即便批評,也讓人歡喜,我們要學學孔子說話的藝術了……
了不起的藝術與時尚,了不起的造車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