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享單車也在」共享」細菌,它比馬桶還要臟無數倍

共享單車也在」共享」細菌,它比馬桶還要臟無數倍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這個公眾號哦!

GIF/1K

隨著共享單車越來越火爆,騎共享單車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殊不知,人數越多,其可能感染細菌的種類就越多。

人們在騎車時會因活動量增加,手掌分泌較多汗液,而手部細菌在沒戴手套的情況下,就會隨著汗液沾染在車扶手上,扶手上的防滑紋路正是細菌滋生的理想場所。

日本研究者採用「ATP擦拭測定法」調查發現,我們生活環境中,最髒的就是我們的雙手!手的「污染度」是馬桶圈的5倍以上,如果指甲過長,細菌數甚至能達到馬桶圈的10倍以上。每一隻沒有洗過的手上約附著著4萬-40萬個細菌,痢疾桿菌可存活在手上長達三天,大多流感病毒都能在潮濕的環境中存活長達七天以上.

大數據顯示,每輛共享單車日均使用次數大概為7~10次,最多能達到20次。按每人手上4萬個計算,單單從共享單車的車把上,每天就可能和數萬次別人手上的細菌打交道。試著算一下,共享單車車柄平均每天接觸到的細菌數量高達80萬-800萬個,就是說,沒有可能有幾百萬個細菌以共享單車作為中轉站在轉換在交換,這還沒有算上車座和其他身體可能接觸到的地方。

而目前來看,共享單車都沒有消毒和清潔處理,單靠陽光殺菌,而實際上真正能起到殺菌作用的只有UV-C波段的紫外線,包括醫院使用的紫外線燈,也是模仿的UV-C波段紫外線。UV-C波段紫外線可以破壞病毒和細菌的DNA結構,從而達到滅菌的作用。而在日常光照的紫外線中UV-A佔97%,UV-B佔3%,UV-C接近於0。嚴格來說,太陽光殺菌的作用真的可以忽略不計的。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假設:使用「共享單車」後手上沾了100個各類細菌,以常見細菌繁殖速度來計算,在沒洗手的情況下,4個小時後你手上將有25600個細菌,而這,也只是一個平均假設,某些被「特殊照顧」的共享單車,上面的細菌肯定也會有「特殊情況」。當然,這是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但不管怎麼樣,這個數字也能讓人頭皮發麻了。

拋開手柄,自行車車座也是一個被「特殊照顧」的地方,可以說,自行車車座是和人體接觸最「親密」的地方,雖然每個人騎車都是穿著衣服,但是夏天短裙的季節,流汗又多,想想還是讓人覺得可怕的。

所以,騎車還是要注意衛生,做到眼明、手勤、心思活絡。細菌在接觸傷口、眼、口鼻等區域或接觸免疫力較差的老人、兒童、病人時,就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在使用「共享單車」後,保持良好而正確的手衛生習慣,才能很好地守護我們的健康。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單車頭條 的精彩文章:

TAG:單車頭條 |

您可能感興趣

共享滑板車還未真正起飛,就遇到了比共享單車更多的麻煩
「共享」圍城,還有什麼不能共享
當「共享」不再共享,我們是否還要繼續
共享單車再漲價,真要騎不起了
單車,不止共享
是誰坐壞了他的共享按摩椅
共享行業再添新成員,比共享汽車更有檔次,就是價格吃不消!
如果沒有他們,現在可能不會這麼便利的共享單車
誰「玩死了」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押金要無條件及時退還
共享器官——有了兩個肝喝酒也不怕了
共享單車將會消失?人生,沒有誰比誰活得更牛逼
共享浪潮襲來,還有什麼是不能共享的?
共享夫妻都有了,還有啥是不能共享的……
共享除了單車還有滑板車,在線客服系統除了功能還要有安全穩定
街頭的共享按摩椅並不是誰都能坐
共享拼床還是共享拉皮條?別把健康共享出去了!
這兩個手機品牌共享母公司,共享技術就算了,還要共享公司總部
都在說共享公寓,但人們不是什麼都願意分享
共享汽車不可能獨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