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德國教育理念,有些值得借鑒
什麼樣的孩子在將來才能夠少走彎路?
什麼樣的孩子在將來能夠取得大成就?
什麼樣的孩子在將來可以讓父母少操心?
……
教育孩子一直是困擾大部分父母的難題,他們或多或少都會因為自己的孩子而頭疼。那麼,來看看德國人能夠讓我們借鑒的教育理念吧。
一、到貧窮的地區或者國家生活一段時間。
德國人大多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些條件艱苦的地方生活一段時間,讓他們感受當地的生活習慣。每年都會有一大批德國中小學生,在寒暑假的時候去到南美洲和非洲接受獨特的生活體驗和鍛煉。它既不是旅遊,也不是勤工儉學,目的在於培養那些孩子吃苦耐勞和接受新環境的能力。而這些活動所有的開銷,均是當事人本人自費。
「出錢買罪受」活生生的上演。
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承受能力,那麼到孩子長大的時候,也許更能夠承受生活給予的不快樂吧。
二、只有勞動才能得到報酬,想要不勞而獲,家長是不同意的。
財富的積累與個人能力相匹配,德國的許多有錢人普遍認為,錢太多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孩子沒有經歷多少風雨就擁有了巨額財富,那麼很可能給孩子未來的人生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很多德國富豪會把自己的財富捐獻給慈善機構,而他們的子女對自己父母的做法表示支持和欽佩,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靠自己雙手努力得到的東西才真正屬於自己,他們相信自己能夠達到父母的高度或者超越他們,因此,德國年輕人信奉只有自己的勞動得到的報酬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那才是自己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幸福。
三、德國人大多嚴以律己,遵守規則。
德國的工業聞名於世,在於他們良好的信譽,對質量的信心,以及一絲不苟的態度。德國人是遵守規則的模範,德國產品總是質量很好,因為他們嚴謹的遵守製造規則,就像擰螺絲一樣,德國人會按照擰螺絲最穩固的做法,擰緊以後松一次,擰緊以後再松一次,然後第三次擰緊再擰松,如此三緊三松以後,才把螺絲徹底擰緊。他們認為只有多次擰緊松過的螺絲才最穩固耐用,因此他們堅持這麼做,嚴格的遵守應該遵守的規則。
四、良好的品德在於被感染,不是被教授。
德國人認為良好的品德是被感染的,從來不是被教育的。學校一般不設品德教育課,但開設各種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課供選修。以此成為培養孩子品德和修養中的重要一環。
德國人尊重生命,並且熱愛生命。他們鼓勵孩子豢養寵物,學校會組織到養老院進行義務勞動和陪老人聊天,為這些慈善機構募捐等活動,以此培養孩子的愛心和社會交往能力。他們大多從實際生活中感染著孩子,養成一種尊重與自重的誠實品格。
五、人生
而獨立,包括思考的能力。
德國人注重因材施教,其根本在於他們懂得讓自己的孩子獨立思考,德國人的教育在5年級開始分學校,普通中學、中等中學和文理中學。只有文理中學的孩子(大約20%)將來可憑畢業考試成績上大學,普通中學的孩子會去上職業學校,中等中學上中專和專科院校。而這些都基於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結果,它有效的避免了所有孩子都朝著一個目標努力,導致最後培養的大同性。因此德國各個領域的工作者大多都是專家。可見,從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是有多重要。
中國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對於好的理念,只能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的變成最能適應它的方式。盲目的借鑒反而會導致一些無法預估的後果,因此從中吸取一些好的東西,有意識的培養孩子是很有必要的。


※初三的孩子,離高中只差一步!
※2017高考過後又是中考,注意這些孩子將取得更好的成績
※2017年高考只有一個夜晚就要到來,這些都準備好了嗎?
※高考,算是一種殘酷的經歷嗎?
※一個人的時候,要學會接受
TAG:曲終未必人散 |
※再富,也要窮孩子!值得深思的德國教育理念
※有哪些國外家長的育兒理念值得我們關注?
※「再富也要窮孩子」 值得思考的德國教育理念
※比爾·蓋茨的六大經營理念,值得借鑒學習!
※啟慧教育理念
※什麼是好的教育?世界頂級的教育理念告訴你!
※德國人的養犬理念,值得我們學習!
※家庭教育中的八個理念
※顧明遠:教育的本質是生命教育,其核心在於教育理念
※4種不負責任的教育理念,註定教不出優秀的子女,快看你有沒有?
※與家長探討的幾個教育理念問題
※黃石公園管理理念值得思考與借鑒
※亞洲首富的這些教育理念,你越早知道越好!
※愛民治國,一種普世的執政理念
※關於日本教育的十一個理念
※席捲美國教育界!「堅毅」成為美國最新教育理念
※你知道嗎?養生是種理念和思想!
※道教傳承了兩千多年,卻很難跟佛教相比,還是宗教理念問題
※美術教學理念之「思享」
※佛教思想最終的九大經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