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機器換人趨勢加速推進 技術與人才成關鍵

機器換人趨勢加速推進 技術與人才成關鍵

「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的出台,進一步推進了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其中以工業機器人為典型代表。

「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的出台,進一步推進了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其中以工業機器人為典型代表。近日,廣東東莞機器人產業發展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

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的步伐,國內製造業掀起了一場工業變革的新浪潮。「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的出台,進一步推進了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裝備製造業的快速發展,其中以工業機器人為典型代表。

工業機器人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它能自動執行工作,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它可以接受人類指揮,也可以按照預先編排的程序運行,現代的工業機器人還可以根據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全年總產量達到 7.24萬台,同比增長34.3%。2017年1-4月份,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產量是35073台,同比增長51.7%,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隨著機器人產業的高速發展,機器換人也隨之加劇。那麼,機器換人究竟是一個拉式需求,還是一個推式需求。究竟是機器換人導致一線工人下崗,還是因為找不到一線工人而尋求機器換人?或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後者。

台達在做中國市場中長期規劃時發現,目前根本不存在大批一線工人下崗的隱憂,中國勞動力市場中,尤其沿海地區,一線工人供給是嚴重不足的。而真正令人擔憂的,諸多企業正為彌補人力不足而盲目導入自動化裝備,而人才培養理念沒有同步革新。也就是說,滯後的人才培養體系,同樣讓企業在導入工業自動化設備中,陷入低端應用的境地。

除了人才培養、用工荒等問題,機器人關鍵技術缺乏也是當前產業發展的致命傷。由於機器人產業的關鍵零部件沒有實現國產化,直接導致機器人設備成本高昂且遠高於國外同類產品,這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面對重重挑戰,機器人相關企業該如何應對?近日,廣東東莞機器人產業發展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

6月8日上午,國際智能機器人展覽會——振宗機械展在厚街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東莞的智能製造設備與國際知名品牌產品同場展示,吸引了眾多與會者駐足。

那麼,廣東東莞智能製造設備是如何做到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媲美的呢?當前,東莞聚焦發力智能裝備製造業,從昔日的造產品、買設備、用機器,到今日的造機器、造生產線、造智能工廠,引領產業體系創新升級。

目前,廣東省正在推進「機器換人」戰略,與機器人技術相關的信息、家電、通信、裝備製造業等產品規模已達3000多億元,機器人與智能系統將成為製造行業下一波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此外,東莞市政府還設立了「機器換人」專項資金,大力推動企業實施「機器換人」並扶持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

各利好因素共同作用下,從大型的工業機器人到小小的零配件,一大批莞企憑藉著敏銳的嗅覺,攻克一項項被國外企業壟斷的技術,使國內製造業降低成本,實現自身發展。可以說,東莞的智能裝備產業以競合方式,在這輪人工智慧的國際競爭中,探索前行。

文章來源:中國智能製造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競爭利於發展,谷歌與亞馬遜「鏖戰」促無人機突破
3D列印:全方位參與太空生活的衣食住行
歷經4年風雨 4D列印結出累累碩果

TAG:工控中國 |

您可能感興趣

AI技術加持,讓協作機器人更安全
智能語音技術助力,推進人機交互新時代
腦機介面技術新進展,機器可將人類思想轉成文字!
美空軍對技術轉化項目進行大量投資,加快將技術突破轉化為戰鬥力
解密讓服務機器人自由移動的技術
智能攝像機的關鍵技術
技術不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反而會讓乘客壓力變大
技術與應用加持 智能家居進入成長爆發期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技術發展方向與機會辨析
技術進步,推動智能建築發展
人工生殖技術或將改變人類歷史進程
德國首次採用兩台機器人同步製造飛機輕型機翼技術
手機AI進一步的進化,vivo攜手高通帶來更智能的手機人工智慧技術
大型預警機可用無人預警機代替?缺少操作人員,技術需提升
中俄重直大飛機項目進展如何?進度不明朗,技術尚未成熟
納米機器人驅動技術提速十萬倍,分子工廠有望實現高效作業
加拿大急缺技術人才,來讀職業技術吧!
新型「無鏡頭」成像技術:未來智能手機有望變得更加輕薄!
邊緣運算技術將成智慧服務型機器人更靈活的新秘方
克服排異反應,二次換臉手術的成功能否讓面部移植技術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