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西永新象形合心村歷史

江西永新象形合心村歷史

合心村,古稱雲山。含新居、老居、麻田、轉祀廟、三房、岸上、周家坊、橫溪等八個屋場。前六個屋場相接相連,今已成為一片。位於永新縣之北端,與安福縣相鄰。群山疊翠,小溪從山中蜿蜒而出,故稱為源頭。源頭村,在山腳下,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有天龍古寺、龍磨幽潭、紫崖奇洞、長山晚鐘等八景,為附近一帶學子的春遊之地。

明、清時屬禾山鄉八上都,稱招賢里,含湖塘、江邊、寶石、椒溪、玄德等八個社。民國時屬愛信鄉,共和國成立後,先屬源曠鄉,後屬蓮塘鄉,公社化時,稱合心生產大隊,現屬象形鄉,稱合心村。天龍山現併入合心村。

宋時,源頭村居住陳姓。至今仍有小地名叫「陳屋場」者。

舜卿公下十六世孫勉公,號瑞卿,應源頭陳氏之聘,於宋淳佑年間從袍陂至源頭村雲山寺教館。少尹陳子澤,有獨生女淑媛,擇舜卿為婿。議定「一子一分,二子平分」。後生四子,二子姓陳,二子姓龍。始龍興陳衰,繼陳興龍衰。龍氏從十九世到二十三世五代單傳。明萬曆八年,所有的陳姓複姓龍。二十四世自樹公生四子,故後分四房。因源頭地處山區,自然條件較好,種水稻兼種席草,生產的「八都席」,價廉物美,永新西北兩鄉及蓮花、安福兩縣的生意人,爭相訂購。在小農經濟社會,源頭與鄰村比較,生活較為安定,也較為富裕。人丁繁衍較快,基本沒有向外遷徙。至明末,便有二百餘戶。

人口驟增,人多田少,清初,一是政府鼓勵移民四川,一是到外地經商,源頭村龍氏,突然大量外流。據族譜記載:二十九世近(字發階)徙廣西桂林興安縣堡頭村,卅一世芝禮(字贊匹)徙袁州蘆溪,芝紹(字顯士)徙袁州,芝芬(字三才)徙廣西南丹州,芝礦(字廷輝)徙貴州,芝花(字傑士)徙永寧九保;卅二世逢佛(希善)徙四川,逢仙(字希永)徙四川,逢奇(字一偶)徙廣西,逢景(字學望)徙重慶,逢羅(字光士)徙雲南,逢元(字彝善)徙廣西,逢勛(字希堯)徙京都,逢庚(字香五)徙廣西;卅三世雲揆(字聖安)徙雲南蒙字縣,雲中徙雲南蒙字縣,雲擴(字治一)徙七十三都新田,雲霞(字正軒)徙四川,雲霽(字聚軒)徙四川;卅四世路庶(字秀川)徙四川白銅廠,路宦(字濟宗)徙四川寧遠府。

出外經商而落籍外地的有:卅二世逢嵓(字仿曾)徙貴州都勻,逢相徙漢口,逢堤(字魁帆)徙雲南思榮縣,逢陽(字昭帆)徙雲南思榮縣,逢辛(字廷芳)徙湖南郴州,逢選(字軒元)徙四川,逢霑(字顯榮)徙四川,逢曉徙湖廣,逢萼(字唐輝)徙雲南;卅三世雲昂(字配高)徙四川夔州府,雲鱗(字配升)徙四川夔州府,雲油(這聯沛)徙都昌,雲絲(字美輪)徙貴州,雲授(字協干)徙湖廣,雲喬徙雲南,雲遴(字昌文)徙雲南威遠府岩腳村;卅四世路璣(字玉運)徙西蜀,路清徙郴州。

出外做工歿葬雲南、湖南、廣西、貴州、四川者,卅一世5人,卅二世33人,卅三世9人,卅四世2人。

此後,又很少有外徙者。

如兄弟眾多,田產較少者,大多數人進入天龍山墾荒作山。栽種杉樹、油茶樹、油桐樹,種植生薑、番薯、黃粟、瓜果等。其中多數人仍以源頭為家,有少數人長期居住在天龍山裡。

天龍山,古屬源頭,因屬山區,一二戶為一居民點,散佈於各個山沖。公元1962年曾於此設橫嶺公社,1965年撤拼蓮塘公社,為生產大隊,現稱天龍村。所居有龍、邱、萬、王等多姓。源頭龍氏二十五世謐公曾居坳中,宣統元年《袍陂龍氏五修房譜》尚載有二十餘戶,現無存。天龍山現居龍姓五六戶,系源頭村龍氏徙居於此。

天龍山,曾為有綠林好漢盤踞之地,1927年,「大革命」失敗,毛澤東稱為「暴動隊始於永新」的農民暴動隊,在這裡一帶「埋伏」。繼建中共西北特區。毛澤東稱此為「與井岡山不相連屬」的軍事根據地。

源頭村有龍氏三百六十多戶,分為四房,是永新縣龍氏最大的一個村莊。合心村另有黃、周、眭、羅、劉等姓六十餘戶。

源頭龍氏,為不忘外家,特建《少尹公祠》,號《萃心堂》;為本家建《惇倫堂》。每年冬至日,先祭祀陳氏先祖,再祭祀龍氏先祖。故有暮祭、朝祭之分。

源頭村,現軍界有將軍,學界有教授、博士、碩士、學士,有作家,有工程師,有高級政工師等。三十八世嗣孫申祥公在台北為文史教授,曾任民國國防部政戰部中將副主任委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無吟 的精彩文章:

永新考生 距離高考還有最後兩天你準備好了嗎?
這些照片都是來自中國,下一個將是永新

TAG:夢無吟 |

您可能感興趣

在麗江遊玩,感受納西族最古老的象形文字魅力
昭君出塞象形畫面石傾國落雁驚艷石界
東巴文是活的象形文字,最好的手抄本不在麗江而藏於美國會圖書館
紅山文化玉器:中華文明象形文字的起源
樊家文:丹道修鍊悟內景 象形經絡探本質
找回初心——剪影、原始繪畫、象形文字與繪畫入門教學
鬼斧神工賞盆景之十五:象形式盆景
拾藝畫廊 象形的文字
薛顛的象形拳
參觀藏友多年收藏的奇石,形態逼真傳神達意,賞心悅目之象形美石
天然戰國紅瑪瑙奇石欣賞,色彩艷麗,象形奇石,看得我眼花繚亂
血海穴內視象形解密:賊風樹至,風平樹靜
鄧澍《十二生肖》象形書法欣賞
戰國紅瑪瑙天然象形
欣賞中國名石之靈壁象形石,形神兼備動感逼真,韻味十足穩重大氣
我懷念那張臉,它像寫滿東方象形文的羊皮紙,讀不盡的滄桑故事
我國唯一紀念倉頡的廟宇,保存著全球最早的象形文字,就在陝西
曾遭掠奪象形文字「格羅里法典」手稿證屬最古老瑪雅文獻
東巴文,是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嗎?
漢字發展之路:象形文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