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強烈推薦,喝中藥的禁忌 中藥不一定要喝熱

強烈推薦,喝中藥的禁忌 中藥不一定要喝熱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新聞真是有趣又有料

  中藥療效大,具有多重的治療以及緩解疾病的作用,大部分人喜歡用中藥補身體,但是你知道中藥的煎煮是什麼樣的嗎?你知道喝中藥該如何喝嗎?你知道什麼時候喝中藥效果才是最好的嗎?接下來讓小編告訴你吧!

  中藥的作用非常大,有的人在中藥熬好之後就會立即喝下去,那麼中藥趁熱喝才最好嗎?

  看中醫就要喝中藥,中藥熬好了,人們就迫不及待的要趁熱喝下去,那麼,中藥是一定要趁熱服用嗎?

  中藥一定要趁熱服嗎?

  「葯熬好了,趕快趁熱喝吧!」這是許多人喝中藥的經驗,那麼,這種有沒有道理呢?

  部分中藥趁熱喝反而不好,必須要放涼了之後才會有療效。

  傳統的中醫理論對口服湯劑的溫度是非常講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種,具體到藥水溫度就有三種:溫服、熱服和涼服。

  溫服、熱服和涼服

  溫服是將煎好的湯劑或送葯的水等放溫後再服用。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葯湯煎煮後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 30℃~37℃時再喝;丸、散類的中成藥應該以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

  熱服是將剛煎好的藥液趁熱服下。常見於寒證用熱葯,宜熱服,如發散風寒的中藥,應該「熱服」,並且可在服後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藥力。

  冷服就是將將煎好的湯劑放冷後服下。一般是作為解毒、清熱的葯,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解暑就需要這樣的中藥,所以說「冷服」效果更好。

  嘔吐病人或中毒病人服藥均宜冷服。在我國南方,夏天經常服用的一些「涼茶」,實際上也屬於中藥的一種。顧名思義,很多涼茶都是晾涼了喝,清涼解暑效果才更好。但是,對於不應冷服的湯劑,在冷服後會引起胃腸刺激,出現腹痛腹瀉或嘔吐。

  在複雜的病理過程中,疾病發展到嚴重階段時,有特殊的服藥方法以適應病情的特殊需要,如「真熱假寒」證,應以「寒葯熱服」的方法來適應病情的變化;如屬「真寒假熱」則應以「熱葯冷服」的方法來適應病情的轉化。

  否則,往往會發生葯汁下咽而嘔吐的格拒抗藥現象,達不到治療效果。這在中醫治病法則中屬於反佐的一種。中醫有「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的理論,即《黃帝內經》中所說的「用寒遠寒,用熱遠熱」之意。

  從中醫辨證來看,熱證多表現為周身發熱、口渴、大便乾燥、小便短黃、舌質紅、舌苔黃、脈搏快等;而寒證,出現畏寒、無汗、脘腹冷痛、肢冷神靡、舌淡、苔薄白等。

  就方劑的名稱來看,也可以對服藥的溫度作一個初步的判斷。一般情況下,叫做「湯」(如「桂枝湯」等)的中藥方劑多數應熱服,而叫做「飲」(如達原飲)的多數需要涼服。因為古語中湯和飲本身就是由溫度的區別的。

  總之,中藥應當涼服還是熱服,應根據情況具體分析,治療熱病的葯可涼服,而治療寒證宜熱服。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掌握服藥的溫度。不過,為謹慎起見,患者最好在開完葯後,具體再問一下中醫師相關的服用方法。

各位小主不要走,來個評論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淡竹葉|第 230天
為什麼你的產品留不住用戶?
涼茶要喝熱的,效果才會好!

TAG:中藥 |

您可能感興趣

喝中藥有哪些禁忌?中藥涼了再加熱一定要注意的哦!
喝中藥,這些禁忌要注意
中藥煳了不要喝
吃中藥也有禁忌,一般吃中藥要避免進食辛辣炙烤
中藥禁忌——喝中藥能喝茶嗎?
喝中藥能喝茶嗎 喝中藥要注意什麼
中藥湯劑這麼喝最有效!吃中藥的「五忌」,必知!
服中藥時的飲食禁忌,五種食物要遠離!吃中藥的你一定要切記!
中藥可不都是苦的,甜絲絲的中藥你一定喜歡!
傳統中藥的革命:不用煎的中藥?沖一衝就能喝
吃中藥需要忌喝茶嗎?
中藥不能亂吃,這些中藥零食更加要小心!
中藥藥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怎麼煎中藥,吃中藥?一些細則
喝中藥,要注意這些食物
把握不好中藥煎熬的火候?又害怕藥性減損?那你一定需要電煎藥壺
喝中藥,忌口很重要!這是忌口的清單,一定要看
如果中藥加糖就可能失去原有藥性,一定要注意不要在中藥里加糖
中藥不能隨便喝?你不得不知道的喝中藥禁忌!
遠離中藥煎煮誤區,讓你喝上更有效的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