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功夫在畫外——邢庚山水畫創作漫談(四)

功夫在畫外——邢庚山水畫創作漫談(四)

畫家要全面地加強自身修養的培養,尤其要多讀書,讀萬卷書,讀破萬卷書。詩詞、書法、篆刻、文學、哲學等等。畫家畫到最後就是畫修養,修養越高畫得成就就越高。

講到唐伯虎,大家都知道他是明四家之一的著名畫家。要講到唐伯虎的老師周臣,許多人就不知道了。

山齋客至圖 明代 周臣

唐伯虎最初是拜周臣為師,唐伯虎進步很快,甚至要超過他的老師了。周臣有自知之明,就跟唐伯虎說,我的知識都傳授給你了,你還是找更好的老師吧。

廬山高圖 明代 沈周

後來唐伯虎就拜沈周為師,終成大家。當人們跟周臣談起他的學生唐伯虎時,周臣感慨道:我差唐生幾箱書矣!

春山伴侶圖 明代 唐寅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畫家天資、勤奮固然重要,但是畫家的修養更為重要。要多讀書,讀好書,讀破萬卷書!

毛澤東詞 書法 林散之

書猶葯也,讀書不僅可以醫愚,更可以醫俗。書法大家林散之先生說:「不讀書,越工越俗,不讀書,再寫總是個書匠。」

所以讀書可以廣博知識,可以涵養精神氣質,可以開闊胸襟,創作出的作品就不會匠氣、俗氣,就會有書卷之氣。

春江泛舟圖 2013年

舟在空中行 2012年

清代唐岱說:「畫學高深廣大,變化幽深,天時、人事、地理、物態,無不備焉。胸中具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縱橫萬里之勢,立身畫外,存心畫中,潑墨揮毫,皆成天趣。」可見一個畫家的修養高低是決定他繪畫成就大小的重要因素。

中國畫追求詩情畫意,如果沒有詩詞的修養是不能勝任的。作為一個中國畫家,必須「句詁字訓,朝覽夕誦」,才能「聰明日生,筆墨日靈」。

春山煙雲圖 2016年

半煙半雨醉漁翁 2016年

澹澹紫微圖 2001年

中國的古典詩詞對中國畫是大有裨益的,最好是自己能作點詩,自己實在作不了,那也要多讀點古典詩詞。

蘇東坡對王維推崇備至,說王維的詩「詩中有畫」,評王維的畫「畫中有詩」,這是詩畫的最高境界了。

行雲山人詩意圖 2001年

玄雲起高岳 2003年

山水清音圖 2002年

我亦偶作格律詩,但我成詩很慢,真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之狀。

我寫過一篇遊記叫《游紫雲山記》,現錄如下:

壬午夏初,予游紫雲山。午後至山下,忽黑雲翻墨,驟雨急至,傾刻間天地茫茫,迷濛一色矣。時許,雨過天晴,萬物皆新,遠處有彩虹呈現,甚為壯觀。此等神清氣爽之奇景,城中之人焉得一見乎?予行於山道之中,時有奇景而寫之,得稿數幅。傍晚宿于山中古寺。

晨起齋罷,予信步山中諸景,亦時有得稿。途中歇於松風亭。但見飛瀑傾瀉,似輕煙,如冷雨。遠望霧靄飄渺,青山隱現。予於亭中品茗暢思,心之靜,意之快,如置仙境矣,誠如梅宛陵所言「心意快而笑歌發,峰嶺明而氣象歸」,斯言正中吾懷。

予歸寺中,焚香默坐,萬慮盡消。遂取紙濡墨,一氣呵成,乃得佳構。予即吟一絕而記之,詩曰:

暮宿溪山新雨後,

朝行紫玉碧雲前。

山中濕潤洇入紙,

墨散清香漫出簾。

溪山新雨圖 2002年

我在遊記中寫了游山的感受,有感而發一些議論,回到古寺之中,焚香默坐,畫意萌動,遂取紙濡沫,一氣呵成。

從畫家所創作的山水作品中可以看到畫家的氣質與秉性,畫家就是在畫自己。

春江悠揚圖 2006年

古人云字如其人,畫亦如此,道理同是。正如魯迅先生所言:「表面上是一張畫或一個雕像,其實是他的思想與人格的表現。」

畫家所作山水,從形式上看,所表現的是自然山水,實則畫的是一種山水精神,是畫家自己情感的釋放。因此,畫家在創作的時侯就已經把自己的思想、修養、個性、學識和人格都畫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憶寫江山 圖 2006年

下一輯:

以書入畫,作品須從寫中來——山水畫創作漫談(五)

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傾城漫談(五)品讀汪燕的水彩畫筆觸
好畫如茶——郭睿寫意花鳥畫創作漫談
漫談《漢字長歌》創作
盆景鑒賞與創作漫談
漫談國畫山水的學習方法
漫談:吳昌碩羈留北京創作的五件印作
漫談武夷岩茶和武夷茶史(二)
中國當代著名山水畫家林德坤藝術漫談
漫談武夷岩茶和武夷茶史(一)
漫談古畫里的「春節」
北方黃酒漫談(八)
沈鵬先生在國家畫院講授《詩歌與書法創作漫談》
劉繼卣經典連環畫欣賞及漫談
青籽話珠寶——珠寶文化漫談(九)
和田玉系列漫談
漫談絕世名作-《千里江山圖》
網路創作漫談
漫談齊白石的行書《自訓詩軸》——吾畫不如字
藝術漫談·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
漫談齊白石書畫藝術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