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學教授談艾灸美容祛濕千年經驗,論艾灸的起源和流行

醫學教授談艾灸美容祛濕千年經驗,論艾灸的起源和流行

導語:艾灸療法是歷史悠久的中醫物理療法,此種方法由葯、熱、穴位組成,具有溫通經絡、補養氣血、祛濕散寒等功效。艾灸療法應用範圍非常廣泛,除可治療各種疾病外,還用於防病保健。今天扁鵲谷醫館的劉四軍教授,和大家來聊一下艾灸如何美容、祛濕、保健、養生。

起源:何為艾灸?

灸法起源於遠古時期的用火,久遠於針法及其他醫術,是中國傳統醫學中的一朵奇葩。民間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諺語。無病而灸,可以增強人體的抗病和抗衰老能力。艾灸是中醫學中防病治病、養生延壽的一種簡便易行的而又切實有效的方法。

作為中醫傳承千年的醫術方式其中一種,艾灸作為針灸療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藥物刺激作用,還具有發光發熱的物理特徵。

現代研究表明,艾絨燃燒的發射光譜範圍大約在600nm~15μm,波峰在3.5μm左右,以紅外光為主,含有少量的可見光。而我們身體的生物組織中,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質。脂肪和無機質等,其中在皮膚、肌肉、內臟等軟組織中水佔了大部分比例。水對紅外波帶的光有著強烈的吸收作用,會將輻射光能高效的轉換為熱能。除水之外,組織內的光吸收體還有血液中紅血球上的血紅蛋白,在光的波長小於600nm時,它吸收變得較為強烈。而在紫外波帶蛋白質的吸收作用都很強烈,根據生物組織的這些光學特性,可以得出在700~1500nm的範圍內組織對光的吸收相對較少,因此這一光譜區域也被稱為物體光譜學之窗。在實際應用中到這一光譜區域的光最為常見,可以達到組織較深處,是生物醫療領域的常用激光波長。

而古人在不知道艾灸的這些特質,藉助實驗推導出艾灸療法的作用原理以及效果,可謂是相當不容易的。

艾灸的作用原理和效果?

1

溫經散寒

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有賴於氣血的作用,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血氣在經脈中流行,完全是由於「氣」的推送。各種原因,如「寒則氣收,熱則氣疾」等,都可影響血氣的流行,變生百病而氣溫則血滑,氣寒則血澀,也就是說,氣血的運行有遇溫則散,遇寒則凝的特點。灸法正是應用其溫熱刺激,起到溫經通痹的作用。通過熱灸對經絡穴位的溫熱性刺激,可以溫經散寒,加強機體氣血運行,達到臨床治療目的。

2

行氣通絡

經絡分布於人體各部,內聯臟腑,外布體表肌肉、骨骼等組織。正常的機體,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循序運行,如果由於風、寒、暑、濕、燥、火等外因的侵襲,人體或局部氣血凝滯,經絡受阻,即可出現腫脹疼痛等癥狀和一系列功能障礙,此時,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平衡機能的作用。

3

扶陽固脫

人生賴陽氣為根本,得其所則人壽,失其所則人夭,故陽病則陰盛,陰盛則為寒、為厥,或元氣虛陷,脈微欲脫。凡大病危疾,陽氣衰微,陰陽離決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陰寒,回陽救脫。此為其他穴位刺激療法所不及。宋代《針灸資生經》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臍中即活」。《傷寒論》指出:「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利,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無脈者,灸之」。說明凡出現嘔吐、下利、手足厥冷,脈弱等陽氣虛脫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關元、神闕等穴,由於艾葉有純陽的性質,再加上火本屬陽,兩陽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陽固脫,回陽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

4

昇陽舉陷

由於陽氣虛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虛下實,氣虛下陷,出現脫肛、陰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靈樞·經脈》篇云:「陷下則灸之」,故氣虛下陷,臟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療。關於陷下一症,脾胃學說創始者李東垣還認為「陷下者,皮毛不任風寒」,「天地間無他,唯陰陽二者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下陷者,陽氣陷入陰氣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復其陽,脈證俱見在外者,則灸之」。因此,灸療不僅可以起到益氣溫陽,昇陽舉陷,安胎固經等作用,對衛陽不固、腠理疏鬆者,亦有效果。使機體功能恢復正常。如《類經圖翼》云:「洞泄寒中脫肛者,灸水分百壯」。

5

拔毒泄熱

歷代有不少醫家提出熱證禁灸的問題,如《聖濟總錄》指出:「若夫陽病灸之,則為大逆」;近代不少針灸教材亦把熱證定為禁灸之列。但古今醫家對此有不同見解。在古代文獻中亦有「熱可用灸」的記載,灸法治療癰疽,就首見於《黃帝內經》,歷代醫籍均將灸法作為本病證的一個重要治法。唐代《備急千金要方》進一步指出灸法對臟腑實熱有宣洩的作用,如載:「小腸熱滿,灸陰都,隨年壯」。金元醫家朱丹溪認為熱證用灸乃「從治」之意;《醫學入門》則闡明熱症用灸的機理:「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醫宗金鑒·癰疽灸法篇》指出:「癰疽初起七日內,開結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瘡痛灸至不痛時」。總之,灸法能以熱引熱,使熱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熱,表明對機體原來的功能狀態起雙向調節作用。特別是隨著灸增多和臨床範圍的擴大,這一作用日益為人們所認識。

6

防病保健

我國古代醫家中早就認識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並提出了「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的學術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療作用外,還有預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這在古代文獻中有很多記載。說明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預防中風。民間俗話亦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幹」、「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因為灸療可溫陽補虛,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氣常盛,而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命門為人體真火之所在,為人之根本;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氣盛,陽氣足,精血充,從而加強了身體抵抗力,病邪難犯,達到防病保健之功。現代,灸療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作者介紹

劉四軍教授

劉四軍教授

醫學博士,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教研室教授,學院師德標兵、優秀青年,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中藥學分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10年版、2015年版)參編,SCI期刊Medicine(IF=4.8)審稿人,SCI期刊Journal of Dental Problems and Solutions審稿人。主持國家級、省級課題7項,橫向課題2項,發表SCI論文12篇,累計影響因子40。

擅長:治療不孕不育、婦科疾病、外感咳嗽、胃腸肝膽疾病、疲勞綜合征等內科雜症以及頭暈頭痛腰腿痛等老年病,特別是對於抗衰老、月經不調、美容有較深的研究。主編及參編了《中華養生藥茶》,《水果乾果食法便當》等多部養生系列叢書。

夏季梅雨季節,正是艾灸美容祛濕之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祛濕 的精彩文章:

祛濕方法不當?到頭來濕邪成疾!
出現這6種表現是濕氣嚴重的信號,老中醫兩個秘方輕鬆祛濕
你身上的4個祛濕「開關」,按按濕毒就出來!
濕氣重的人有6個表現和4大禁忌,教你6招輕鬆祛濕!
夏季養生學會祛濕 這些方法祛濕好

TAG:祛濕 |

您可能感興趣

艾灸美容,灸出健康的美
艾灸美容,黃褐斑的艾灸方法
依斯卡美容培訓學院有蝶漾國際正統淋巴引流排毒技術培訓嗎?
丨植物界的美容大師——蘆薈
美容護膚保濕操作,美容學習
醫美人物||專訪黃高敏博士:用整合美容醫學觀洞見美麗
時尚護膚顧問李幃昭出席巴塞羅那國際美容美髮展探尋行業動態
耿馬蒸酶茶,解渴、美容、助消化
再論美容醫學學科發展建設的基本問題
博美犬舍美容師經驗談:洗澡、剪毛和剪趾甲的專業操作
醫美聖手,匠心卓越——美容大師專訪整形大師丁小邦
心吾老師:論美容院的風水布局
美容護膚
楊小妞的美容護膚——美白
泉州海峽美容醫院恢復鮮潤活力 拯救熬夜肌膚
艾灸美容調理 黃褐斑
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皮膚性病、激光美容科科室簡介
美容護膚老師凌宇
艾灸真的能美容嗎?艾灸美容知多少!
失眠怎麼治?這些食物安神助眠、美容養顏,越吃越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