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雲浩:目前主流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剖析

雲浩:目前主流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剖析

首先,找到互聯網產品的商業模式,是非常重要而又極其困難。吳軍在《浪潮之巔》裡面提到過一個觀點,所有 Web2.0 的公司都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並最終將被能成功演變為 Web 2.0 的傳統互聯網1.0 巨頭所超過。

不過,這裡的「Web 2.0」所指的對象似乎比我們通常所說的要狹義。它更看重提供開放平台,並允許其他用戶使用、交互,且完全依靠 UGC ,僅提供生態環境的公司。所以,Google、Amazon、eBay 這樣的公司並不包含在列。

不管這樣的觀點是否正確,不可爭辯的是,如何找到清晰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是現在所有 Web 2.0 公司所面對的共同問題。

下面就把一般情況下,互聯網產品的幾種商業模式做一個粗略的總結。需要說明的是,這只是幾種常見的途徑,並不是說通過它們就一定能盈利。畢竟,現實要複雜太多。

從整體上看來,互聯網產品盈利的獲得渠道可以分為兩種——從上游商家獲得和從下游用戶獲得

從上游商家獲得盈利又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模式是對商家的推介,大概有以下兩種方式。

1. 廣告

這是所有互聯網產品最常見的盈利方式。利用互聯網瀏覽量大的特點,廣告無處不在,特別是以 AdWords 為代表的推廣方式出現後。對於餐飲、旅遊、汽車等垂直社區,廣告在推廣商家的同時,也可以起到個性化推薦、裝點站點的作用。

在這點上,從早期的堅決不上到如今每個條目、活動的頁面都會出現廣告的豆瓣,應該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結合文藝、小眾的的定位,豆瓣認真挑選合適的廣告品牌,並配以風格一致的廣告圖片,可謂完美融入。在這個時候,甚至用 Adblock Plus 都會覺得可惜,也許這就是廣告藝術的最高境界。

2. 實時搜索

實時搜索在一般互聯網產品的盈利中仍然屬於推介的範疇。特別是在垂直產品中,將用戶的搜索直接引導向某些實現付費的商家,效果將非常明顯。

但和百度的競價排名有顯著區別的是,互聯網產品必須直接對搜索的結果負責,也就是必須有一套排名的規則。否則,就如同病毒式營銷,快速增長過後將不可避免的迎來信任危機。

來自上游的盈利的第二種模式是傭金。

3. 線上到線下的傭金

在線用戶通過網站完成團購併付款,到線下享受服務後,網站收取傭金;或者點評類的網站,發放會員卡後,用戶持卡來到店內消費享受優惠,收取傭金。

同理的還有優惠券、維洛城卡等。再如途牛網,直接充當的就是旅行社的代理角色,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社區交流為主,商業模式藏在背後的互聯網公司。

4. 線上到線上的傭金

比如豆瓣,用戶看到一本書後,就可以點擊右側的鏈接,或者將它們添加到購書單,到網上書城裡進行購買,豆瓣收取傭金。以及其他所有意義上的點擊跳轉,根據鏈接收取傭金。比如蘑菇街,更多充當的是淘寶客的角色。

第三種模式是對企業級商家進行收費,比如企業微博,但本質上仍然屬於廣告的範疇。

從下游用戶獲得盈利的主要方式主要來自增值服務。

5. 虛擬貨幣或者虛擬物品等增值服務

這種盈利方式可以說是騰訊對整個互聯網的貢獻,依靠這樣的方式,騰訊構建了屬於自己的、巨大的金融體系。但一般產品想這麼做,至少要有幾個條件:

一、足夠大的用戶數量,只有依靠足夠大的使用人數,體系才可以被穩定建立。

二、有長久價值,並可以被交易的物品。虛擬世界商品的屬性必須和現實世界大體一致,否則很難具有購買的吸引力。

三、不斷演進完善的金融體系。用戶具有大量的虛擬貨幣和虛擬物品後,要生產合理數量的新物品。因為對於運營商來講,生產這樣的物品完全是沒有成本的,需要考慮到已經購買它們的用戶的價值。另外,如何生產出新的商品,去不斷消費掉用戶手中的貨幣,讓整個金融體系得以延續,也是一門學問。

6. 數據、信息等營銷服務

這種類型的商業模式主要面對下游的商家用戶。在不影響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利用產品本身具有的龐大資料庫和用戶信息,向下游的商家或者第三方提供數據信息,以便其展開營銷。

7. 開放的API

通過開放自己的API,允許第三方在自己的平台上提供應用,並藉此收取傭金或分成。這種方式類似於 Apple 的 App Store,不同的是,App Store 中 70% 的盈利歸開發者所有,30% 歸 Apple 所有,而目前大部分開放平台中的應用是不收取傭金的,僅收取廣告或內容分成。

最後,還是想以《浪潮之巔》里的一句話結束——好的商業模式一般都非常簡單,即便外行也能一眼看清。多樣化的商業模式無疑是巨大的優勢,但往往也意味著不夠清晰。和產品的核心價值一樣,如何把最關鍵的最大做強,才是成功的關鍵。

其次,根據筆者十幾年的互聯網經驗,總結了常見的互聯網盈利模式如下:

1、前端付費(付費會員),如QQ會員、迅雷會員、愛奇藝會員。

2、後向付費(網路廣告,搜索引擎付費),如門戶網站、百度、視頻網站(片前廣告)、淘寶、論壇這些網站全部都是網路廣告買流量,或者通過軟體下載分成。

3、網路遊戲,如頁游、端游、手游等遊戲公司付費玩家。

4、銷售分成(天貓京東所謂的技術服務費),如京東、易購、易迅等電子商務公司這個類似與貿易公司最終都是貿易差價。

5、技術服務費,如京東、天貓、阿里、慧聰等收企業會員費及技術服務費。

6、分享金融利潤,如支付寶餘額、財付通京東與中國銀行聯手提供的貸款,大型的電子商務公司還在做金融,分享金融業的高端利潤。

7、POP平台的廣告收入(京東POP平台,簡單來說就是第三方賣家借用京東平台來銷售商品,跟淘寶開店一個意思),如騰訊網、qq商城、天貓、京東的POP平台每年也有上億的廣告收入。

所有盈利模式歸結於本質,就是賣產品、賣服務、賣廣告以及做投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浩感悟 的精彩文章:

TAG:雲浩感悟 |

您可能感興趣

互聯網+戰略:重塑傳統商業模式
對話樹根互聯技術總裁張昕:工業互聯網賦能商業模式創新
崑崙數據詮釋工業互聯網「新風向」
產業互聯網的商業邏輯
互聯網+傳統行業=產業互聯網 新華三如何挖掘產業價值?
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
「雙十一」背後的互聯網轉型:邁向產業互聯網
以自動化和互聯網兩條主線構建工業互聯網
阿里:中國傳統文化產業互聯網+的大數據解讀
互聯網下的商業面孔
乾貨分享:互聯網思維與商業模式構建的關係
世界互聯網大會|搜狗與新華社聯合發布 AI 主播
梳理:工業互聯網的八大關鍵技術
AWS雲平台:雲計算行業先驅的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方法
趙偉:區塊鏈一定迭代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深層邏輯
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大梳理
對話漢帛總裁高敏:哈勃智慧雲撬動時尚業向產業互聯網轉型
上海鋼結構鐵藝網——移動互聯網行業資訊導航
工業互聯網的體系框架與關鍵技術——解讀《工業互聯網:體系與技術》
如何看懂互聯網崗位和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