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根與魂——香江兩岸傳琴音

根與魂——香江兩岸傳琴音

定居香港的師伯傅月姍女士

他說:「明天我還會來聽琴,明天見!」

他說:「這是我拍的你彈琴的照片,還有備註信息,這樣你就不會忘記香港,忘記我了!」

從小與母親一起學琴的她也來了,

看著我們長大,現定居香港的師伯,

只是默默的一句:"彈個陽關吧",

閉目聆聽中,思緒萬千,黯然神傷……

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香港市民來到中央圖書館靜靜的聽琴,每天都有讓人感動的人或事,只因他們喜歡琴音。

6月6日開始的2017「根與魂——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是自2011年起,文化部與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在香港合作推出「根與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品牌活動舉辦以來的第6屆,58個帶著浙江特有的溫婉雅緻又不失生活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與大家近距離相遇。

香港琴家謝俊仁先生,丁寧女士

源遠流長的浙派古琴也在這次文化傳播中,隨著流淌的香江水,與香港這個城市之音,互相碰撞,交相輝映。輕靈清越的泛音,沉著渾厚的散音,紓緩激重的按音,給這個行色匆匆的繁華都市注入一股泠泠清泉。作為浙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霞影琴館館長章怡青老師帶著她對古琴的執著與鍾愛在香港收穫了一眾粉絲,更有不少香港市民很執著的想拜師學藝,跟隨習琴。

活動期間一場與香港蔡昌壽斫琴學會的專場互動會上,章怡青老師帶著現場的觀眾緩緩走進浙派古琴,從講述浙派的歷史、音樂特點和指法的運用為引,到彈奏浙派名曲《瀟湘水雲》、《平沙落雁》並引出浙派琴曲的處理特點以及與其他流派的曲風區別,再到對浙派琴人的分布和現狀以及琴人們對浙派古琴的發揚所做出的努力的講述,浙派古琴就這樣自然而然的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同宗師伯,香港著名斫琴家蔡昌壽先生

無論是每天的古琴展演還是專場交流活動,浙派古琴都隨著涓涓琴聲沁潤到了香港市民們的心裡。悠悠香江水,濃濃千古琴,通過此次展出,浙派古琴藝術文化的魅力再次得到證明,這千年的民族之音在推動兩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交流與合作的同時,進一步弘揚了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了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文末互動

您喜歡知道哪些關於霞影琴館和古琴的訊息,請留言告訴我們。

霞影琴館:杭州市湖墅南路407號三樓

(高架橋南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霞影琴館 的精彩文章:

TAG:霞影琴館 |

您可能感興趣

濱海灣新區香江「自薦」
香江美麗傳說:天涯歌女梅艷芳
香江傳道,寶島仙風:羅天大醮朝真、道德壇小記
香江之畔「一天一夢」,上昆粵港澳大灣區巡演收官
香江美麗傳說(八):「花瓶女」劉嘉玲的前半生
「絲韻杭州」耀香江 獲香港花卉展覽「最具特色大獎」
首期中國烏龍茶非遺傳承人高級研討班於武夷香江茗苑開班
香江美麗傳說:她是香港最命硬的女人
香江碎片(下)
「水墨滄桑」激起香江春潮
聽,那香江畔的靡靡之音,不曾消逝-淺吟九龍香格里拉大酒店
香江美麗傳說:鍾楚紅,白玫瑰的信與愛
《石獅文藝》︱李天錫:香江情意深
香江美麗傳說:鍾楚紅,紅玫瑰般的前半生
《家國情匯香江 復興夢耀中華》新書發布
春節專題彩燈展「魚躍香江樂滿城」在香港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
香江才女林燕妮4日離世 前半生開掛 與黃霑的愛情更是傳奇
韓國瑜夜遊香江,心情大好
香江·紅星美凱龍家博中心正式啟航 將引領湖湘傢具建材產業的發展
金庸的兩種江湖,以及他的香江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