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師名家筆下的父親

大師名家筆下的父親

朱自清:那個國民最熟悉的背影

朱自清筆下的父親家喻戶曉,父親的背影之所以能打動數億國人的心,大抵是作家觸及到讀者內心最溫暖的記憶。中國大多數普通人家的父親,何嘗不是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父愛,滋潤著孩子的童年,陪伴著孩子的成長,以至於孩子長大離家時,父親所有的不舍牽掛,都濃縮在朱父的背影里。朱父的背影,是國民父親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節選

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鬆似的。過一會兒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裡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楊絳:考對了他笑,考倒了他也笑

楊絳先生出生在家學淵源的無錫書香門第,父親楊蔭杭是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志士、美國大學法學碩士,有著檢察官、律師、報社記者、學者的職業經歷,人生幾多坎坷,但始終保持著一份讀書人的正義感,可以說父親的思想影響了楊絳的一生。

楊絳的父親對孩子是寬容的,父親的教育理念是孔子的「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楊絳的智慧,大概就是被父親的這雙手叩開的。

楊絳《回憶我的父親》節選

我父親凝重有威,我們孩子都怕他,儘管他從不打罵。如果我們不乖,父親只會叫急,喊母親把淘氣的孩子提溜出去訓斥。

……

我在高中還不會辨平仄聲。父親說,不要緊,到時候自然會懂。有一天我果然四聲部能分辨了,父親晚上常踱過廊前,敲窗考我某字什麼聲。我考對了他高興而笑,考倒了他也高興而笑。父親的教育理論是孔子的「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我對什麼書表示興趣,父親就把那部書放在我書桌上;假如我長期不讀,那部書就不見了———這就等於譴責。父親為我買的書多半是詩詞小說,都是我喜愛的。

莫言:父親咳嗽一聲我汗不敢出

在莫言生活的村子裡,讀過私塾、會打算盤的莫父算是個文化人。在莫言記憶中,父親永遠不拘言笑一臉嚴肅,莫言寫給女兒的信中寫到:「你知道爺爺咳嗽一聲,就能讓爸爸戰戰兢兢、汗不敢出嗎?」

莫父一直擔任生產隊的會計一職,原本可以不用下地干農活的,因為出身不好,為了不給人留下話柄,堅持白天下地幹活,收工後晚上在家給隊里算賬。「別在外面惹事」是莫父給孩子們講的最多的一句話。

非常年代,父親沉默的堅持,給這個脆弱的家撐起一把保護傘,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呵護著脆弱巢穴中羽翼未豐的幼雛不致被打散壓垮。

莫言《寫給父親的信》節選

上世紀六十年代,父親四十多歲,正是脾氣最大、心情最不好的時候。他似乎永遠板著臉。不管我們是處在怎樣狂妄喜悅的狀態,只要被父親的目光一掃,頓時就渾身發抖,手足無措,大氣也不敢再出一聲了。父親的嚴厲,在我們高密東北鄉都是有名的。我十幾歲的時候,經常撒野忘形,每當此時,只要有人在我身後低沉地說一聲:你爹來了!我就會打一個寒戰,脖子緊縮,目光盯著自己的腳尖,半天才能回過

神來。

賈平凹:沒事不尋事,有事不怕事

賈平凹的父親是一名鄉村教師,也是大家庭中唯一的高中生。賈父平時對子女要求很嚴,甚至有些嚴厲,對父親的敬畏令賈平凹刻苦發奮,也成就日後的作家賈平凹。

為人正直的父親對賈平凹的一生影響很大,賈父時常對子女耳提面命:「做人要寬容、要善良、要謙虛,要好好乾事。」因為胃癌,賈父只活了66歲。「人生的短促和悲苦,大義上我全明白,」賈平凹說,但「面對父親的死我卻無法解脫。」

賈平凹《祭父》節選

一九八二年的春天,我因一批小說受到報刊的批評,壓力很大,但並未透露一絲消息給他。他聽人說了,專程趕三十里到縣城去翻報紙,熬煎得幾個晚上睡不著。我母親沒文化,不懂得寫文章的事,父親給她說的時候,她困得不時打盹,父親竟生氣得罵母親。

第二天搭車到城裡見我,我的一些朋友恰在我那兒談論外界的批評文章,我怕父親聽見,讓他在另一間房內休息,等來客一走,他竟過來說:「你不要瞞我,事情我全知道了。沒事不要尋事,有了事就不要怕事。你還年輕,要吸取經驗教訓,路長著哩!」說著又返身去取了他帶來的一瓶酒,說:「來,咱父子都喝喝酒。」他先倒了一杯喝了,對我笑笑,就把杯子交給我。他笑得很苦,我忍不住眼睛紅了,這一次我們父子都重新開戒,差不多喝了一瓶。

吳冠中:要念好書,到外面當個教員

吳冠中1919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一個貧寒的農家,父親吳爌北其實認識的字也不多,但與村裡大多數目不識丁的鄉里人比,他就顯得優越而能幹。他既能教小學生識字,又能種地,鄉人都尊敬地稱他為先生。他特別勤勞,除了教書、干農活之外,幾乎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因為吳冠中的母親身體不好。在吳冠中的記憶中,他小時候半夜從夢中醒來,總是看到父親起夜給蠶寶寶添桑葉。吳父還特別節省,買布料總是剛剛夠數,絕不富餘一點點。因為孩子看到廟會的小攤上那些紙風車、布老虎、泥人、竹製的花蛇等玩具很羨慕,父親回家後就用幾片玻璃和彩色紙屑等做了一個萬花筒,這成了吳冠中童年最珍貴的玩具。吳冠中的父親對孩子的最大希冀就是要他念好書,最好將來到外面當個教員。

吳冠中《父愛之舟》節選

是昨夜夢中的經歷吧,我剛剛夢醒!朦朧中,父親和母親在半夜起來給蠶寶寶添桑葉……每年賣繭子的時候,我總跟在父親身後,賣了繭子,父親便給我買枇杷吃……

我又見到了姑爹那隻小小漁船。父親送我離開家鄉去投考學校以及上學,總是要借用姑爹這隻小漁船。他同姑爹一同搖船送我。帶了米在船上做飯,晚上就睡在船上,這樣可以節省飯錢和旅店錢。我們不肯輕易上岸,花錢住旅店的教訓太深了。有一次,父親同我住了一間最便宜的小客棧,夜半我被臭蟲咬醒,遍體都是被咬的大紅疙瘩,父親心疼極了,叫來茶房,掀開席子讓他看滿床亂爬的臭蟲及我的疙瘩。茶房說沒辦法,要麼加點錢換個較好的房間。父親動心了,但我年紀雖小卻早已深深體會到父親掙錢的艱難。他平時節省到極點,自己是一分冤枉錢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後半夜,不肯再加錢換房子……恍恍惚惚我又置身於兩年一度的廟會中,能去看看這盛大的節日確是無比的快樂,我歡喜極了。我看各樣綵排著的戲文邊走邊唱。看高蹺走路,看蝦兵、蚌精、牛頭、馬面……最後廟裡的菩薩也被抬出來,一路接受人們的膜拜。賣玩意兒的也不少,彩色的紙風車、布老虎、泥人、竹製的花蛇……父親回家後用幾片玻璃和彩色紙屑等糊了一個萬花筒,這便是我童年惟一的也是最珍貴的玩具了。萬花筒里那千變萬化的圖案花樣,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者吧!

父親經常說要我念好書,最好將來到外面當個教員……冬天太冷,同學們手上腳上長了凍瘡,有的家裡較富裕的女生便帶著腳爐來上課,上課時腳踩在腳爐上,大部分同學沒有腳爐,一下課便踢毽子取暖。毽子越做越講究,黑雞毛、白雞毛、紅雞毛、蘆花雞毛等各種顏色的毽子滿院子飛。後來父親居然從和橋鎮上給我買回來一個皮球,我快活極了,同學們也非常羨慕。

(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均會註明作者和來源。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最新資源分享

公眾號:繪本精選

免費資源 | 繪本品鑒 | 家庭教育 | 親子手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繪本精選 的精彩文章:

《坐火車》——跟著火車去旅行吧!
《致老鼠》.VOL46
當漢字動起來…簡直太美了!
《對星星的諾言》VOL37

TAG:繪本精選 |

您可能感興趣

大師筆下的母親
父親節,重讀名家筆下的父親
大書法家筆下的「父親」
書法名家筆下「父親」
名家筆下的狗兒
藝術家筆下的母親
名家筆下
歷代書法名家筆下的「母親」!
畫家筆下的《父親》
十位大師筆下的老師
名家畫筆下的老家
父親節瞧瞧歷代書法名家筆下「父」
金庸筆下的父親
父親節瞧瞧歷代書法名家筆下「父」!
朗讀者:名家筆下的家與鄉愁
名家筆下的臘八
歷代書法家筆下的「母親」
歷代書法名家筆下「父」
偉大的母愛:老舍筆下的母親
歷代名家畫筆下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