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爭鳴讓廣東美術更矚目

爭鳴讓廣東美術更矚目

■吳昌碩 1926年作 行書八言聯 出得隨珠入獲和璧,左援鉤帶右撫劍風。

■李可染 1979年作 萬紫千紅春滿園

■黃賓虹 1940年作 金文七言對聯 畫院縱衡集群史,書城牧衛作諸侯。

■齊白石 1950年作 篆書四言聯 仁者長壽,君子讓人。

■統籌:李世雲

■采編:潘瑋倩 陳福香 梁志欽 曾貴真 邱治 劉曉華 實習生:梁婉瑩 李培浩

日前,一個「2017中國藝術城市排行榜」引起了廣泛關注,作為經濟總量全國第三的廣州並不在前十引起了大家的特別關注,而經濟總量排在廣州後面的深圳則名列第四。

據「廣州文化產業」官網披露,廣州正研究制定《廣州市關於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等1+7系列政策,廣州擬投入上億元支持文化產業發展。

兩個城市的賽跑早已存在,沒想到今兒落到了文化藝術的份上。深圳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四大支柱產業推動,著實讓不少城市的文藝青年嚮往。前幾個月,剛落戶深圳的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就已作為該城市唯一的畫廊參加了香港巴塞爾,其負責人夏季風說:「深圳是繼北京、上海之後,當代藝術市場增長速度最快的第三城。」

而在本期,著名畫家史國良接受收藏周刊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書法是傳統寶庫裡面分量最重的一塊。不重視書法,中國畫的精神就沒了!」而著名油畫家冷軍也對此發出了自己的聲音:「對書法的掌握並非只是技術層面,重要的是修養。」

在廣東興起甚至發酵的藝術爭論,近現代確實不少。而在廣東的民間藝術方面,廣東陶藝也歷史悠久,我們對爭鳴關注的同時,也不妨回頭看看,嶺南地區遺留數以千計古窯址,其中廣東四大名窯——廣州西村窯、潮州筆架山窯、佛山石灣窯和湛江雷州窯瓷器更遠銷海外。

話題與歷史並存,才構成多元化的嶺南藝術生態面貌,不是嗎?

(收藏周刊編輯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快報 的精彩文章:

搞搞震,冇得瞓 劇組歡聚上海灘,先混個臉熟
王雪濤筆下的小生命,透露著無限生機
廣東瓷器在北宋達至鼎盛 陶塑更開啟了「石灣公仔」藝術源頭
陳家祠的灰塑該怎麼看?
夏雨: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己人生的「反轉」

TAG:新快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圖讀懂廣東美術聯考
中國美術館 西方藝術盛宴
廣東美術:大潮起珠江
全國重點美術院校齊聚嘉善,藝術讓生活更美好
愛的藝術:全球影像藝術大展 保利時光里·多餘美術館
美術館應是藝術品最好的歸宿——山東美術館打造藝術收藏「山東模式」
田榮軍談陝西民間美術
論中西美術之不同
逛新加坡美術館,發現南洋藝術之美
「藝境·同行」中澳當代藝術展亮相悅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參觀指南
王者榮耀新英雄瑤美術靈感一覽 王者榮耀新英雄瑤美術靈感
美術生開腦洞!用動漫演繹亞洲四大邪術,網友表示:中國最厲害!
中西方美術差別
北京鴻坤美術館
北京國藝美術網關注名家劉光賢畫虎藝術
誰讓泰特美術館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現當代藝術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木東國畫作品欣賞!
韓國將舉辦東亞老虎美術展 展示中日韓精美藝術品
廣東美術館遊記,免費向公眾開放,藝術氣息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