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尚書》里的歷史:《高宗肜日》——野雞的叫聲可把大王嚇壞了

《尚書》里的歷史:《高宗肜日》——野雞的叫聲可把大王嚇壞了

天下無臣 時拾史事

《尚書》里的歷史:《高宗肜日》——野雞的叫聲可把大王嚇壞了

商朝第二十三代大王武丁,有一次在祭祀大典的時候,野雞飛過來叫了幾聲。這幾聲野雞的叫喚,可把武丁大王嚇壞了,渾身直哆嗦。發生了什麼情況?在我們現代人看來,什麼情況也沒發生,嫌野雞叫得不好聽,趕走它們就是了。但對於商朝的大王來說,這是嚴重的大禍預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鳥是商朝大王本族的圖騰,《詩經·商頌·玄鳥》說:「天名玄鳥,降而生商。」而「雉」(野雞)在商人心中,是神鳥的化身。胡厚宣在《甲骨文商族鳥圖騰的遺迹》里考證:「在商朝人心目中,鳳就成了神鳥。雉者,《說文》說有十四種,顏師古說文采皆異。……是雉者在古實以為鳳之屬類。……《國語》注引三君說,甚至以為『鳳之別名』,所以商朝人也以神鳥視之。」

雉來祭祀大典搗亂,這對武丁來說包含了N層意思,哪一層都不是好意思,武丁能不怕么?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我們要明確,商朝大王這祭祀大典,其實是在祭祀祖先。商朝大王認為祖先都是有靈性的神,通過祭祀可以得到祖先保佑,祖先從祭祀中對世人施加恩惠。當然,祖先若對世人不滿意,也能降禍的。也就是說,商王的祖先可以根據商王的祭祀行為降禍或者是不降禍。(伊藤道治《卜辭所見的祖靈觀念》)其次,商王把祖先看作是本族的保護神,所以,他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藉助「卜筮」向祖先請示,甲骨文就是商王卜問祖先的記錄,如卜辭:「甲辰,帝(祖先)其令雨?」又:「王封(建)邑,帝若(諾)。」祭祀大典是商王最隆重的「卜筮」,在人頭涌涌的大典中居然有野雞敢飛進來,還敢叫喚,這必然是祖先顯靈了。問題是,武丁大王聽不懂鳥語,不知祖先顯靈有什麼事。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對於未知的事物從來都抱有遲疑恐懼的態度,所以,武丁對野雞的叫聲沒有喜悅感。《海外甲骨錄遺》1.1片記載武丁的卜辭,正面是:「庚申卜,苧殳,貞王勿……」反面是:「之日夕,屮鳴雉。」《殷虛文字甲編》2415片反面記載武丁的卜辭:「庚申,亦有酉殳有鳴雉。」,兩個卜辭都是說在庚申天有禍崇,有雉在叫喚。結論出來了,武丁對於一向視為神異的雉叫喚,非常畏懼,不知祖先有什麼要責罰他。

事情發展到了這裡,我們都知道,應該有人物要登場反轉了。於是,一名叫祖己的大臣(一說是武丁的兒子)上前表示:「大王,不要害怕,先把政事辦好來。」 武丁一瞥:「莫非你懂鳥語?」祖己一挺身:「上帝察看下界,只要合乎道理的就會滿意。上帝賦予人們的壽命又長又短,可並不是上帝要使一些人短命。而是由於人們有不順從祖先之德,做錯了又不肯認錯服罪的緣故。」武丁眼睛一亮,有轉機。祖己接著說:「上帝發出了明確的指令,用以規範人們的品德。可是仍有人不理解問這是為什麼,他不短命誰短命!」武丁聽了頻頻點頭。祖己最後總結:「凡是做君王的,都是上帝的兒子,只要君王承繼敬理民事的大業,經常祭祀上帝,按上帝規定的去辦,有什麼好怕的呢?」武丁哈哈大笑:「說得好!有前途,我看好你。」群臣也隨之哈哈大笑,這次祭祀大典圓滿結束。

《禮記·表記》 說:「殷人尊鬼,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有雉叫喚,有神靈明示,有祖己解釋,武丁當然不能輕視。於是「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歡,殷道復興。」(《史記·殷本紀》)

更多靠譜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讀者群號 53585837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怪談|殺夫疑案
讓葡萄牙大國崛起的,是一位終身不婚的航海王子
誰是中國最臭的宰相?
蕭鸞:一個在流淚裝逼中殘酷殺戮同宗的流氓皇帝

TAG:時拾史事 |

您可能感興趣

從《尚書》看周公:《尚書》中的天命
《尚書》:儒家的「天下大同」
《尚書》:顛覆王朝的酒香
《尚書》、《詩經》等古籍,怎麼逃過焚書坑儒的?
《尚書》:周文王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尚書》:堯舜禪讓的故事並不只是王位傳遞那麼簡單
廖名春:清華簡與《尚書》研究
《尚書》之殤——失落的中華上古史
《尚書·禹貢》:古人對世界地圖的想像
《尚書》:古人的律法智慧
張獻忠燒了朱元璋祖墳,還抓了前南京兵部尚書,尚書說:誓死不降
張松輝:堯舜禹禪讓屬於虛構——對《尚書》、《孟子》等有關禪讓記載的新解讀
《尚書》:無盡之藏
《雙世寵妃2》尚書千金曲檀兒與八王爺墨連城,喜歡的期待的頂起
《尚書·堯典》導讀1:堯舜何以稱為古聖王?
知識文化: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你可知六子全書是什麼
《尚書》:古代帝王政治思想的寶庫
閻若璩《古文尚書疏證》的和學術影響是什麼?
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尚書》
出土三千多年前的一片牛肩胛骨,顛覆了《尚書》《史記》的重大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