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搓身體5個部位,祛病延壽
1.搓印堂穴
累了、困了,我們習慣於搓一搓臉部、捏一捏鼻樑。搓揉面部神經不僅可以舒緩疲勞,還有防感冒、抗皮膚衰老和改善眼睛疲勞的作用。
印堂穴,在兩眉中間,我們常說的「印堂發黑」指的就是這個印堂。刺激這個穴位有明目、通鼻竅、疏風清熱、寧心安神的作用。所以,眼睛乾澀、困了、感冒頭痛、心煩意亂時,都要搓揉這個穴位。
方法:用雙手的拇指,從眉頭開始,交替向上推至髮際線,額頭皮膚微微發紅最好。
2.搓手臂
發燒是最令人頭痛的一件事,尤其是兒童發燒,總是反覆,如果身邊沒有退燒藥,不妨試試按摩退燒。在醫學上,將手心向上時靠近拇指的一側手臂稱為撓側,靠近小指的一側為尺側。
推三關:在手臂的橈側,從手腕處到肘,形成一條直線。用拇指從手腕推至肘部,次數100-300次,中醫上稱為推三關。對風寒引起的腹痛、腹瀉、四肢寒冷同樣有作用。
推六腑:從手腕尺側一直推至肘部,次數100-300次,稱之為推六腑,主治高熱、昏迷、抽搐等。
3.搓胸口
人的情緒有時候起伏比較大,並且容易氣悶。想要平復情緒,可按摩膻中穴。膻中穴在人體正中線上,兩個乳頭的中間點。
當氣悶、氣鬱無法發泄的時候,可以用手掌的一側從上至下搓。
當出現心慌意亂、神志不清、心悸、呼吸困難時,也可以揉按胸口50-100次。
4.搓腰眼
中醫說「腎喜暖惡寒」,而常按腰眼部,能「溫煦腎炎、暢達氣血」。將雙手掌心自然的放在後腰靠近脊柱,上下搓動,便能對腰眼按摩,有補腎、強腎、延年益壽作用。還可以緩解腰酸、腰痛、腰部寒涼等。
5.搓手足


※佛家智慧觀點:名字真的會影響命運嗎?
※六祖大師: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
※佛門盛事 中加美三國佛教論壇,全世界高僧賢達雲集!
※夢參老和尚:為何有些人學佛轉變不了業力
※民國佛教大居士王一亭的佛教人物畫
TAG:蟬友圈佛旅網 |
※身體這個8個部位出汗,疾病風險大增
※常按摩身體五個部位,未病先防
※體內有癌,身體常常有四個標誌,遠離癌症,四個部位最好每年體檢
※肝臟不好,身體2個部位會發黃,1種食物修復肝損傷,常吃不生病
※身體2個部位別亂碰,可能致命!用對4個黃金穴,防病健體少生病
※肝炎加重,身體兩個部位會喊疼,常喝1種水,肝炎不病變成癌
※身體十個部位的痛,十種疾病惹的禍!
※肝臟不好,身體2個部位會發黃,1種食物常吃很奏效
※壽命短的男人,三個部位常常很大,若你三個都有,儘早去醫院體檢
※肝病來臨前,身體這4個部位會反常,勤做3件事趕走肝病!
※最不能胖的4個身體部位,瘦一個是一個!
※睡前按揉身體5個部位,安心養神、放鬆全身,治療失眠還延緩衰老
※春捂4個部位,不生雜病
※壽命短的女人,身體3個部位「發臭」,若佔一個,長壽將與你無緣
※身體這個部位疼痛或是肝癌
※寶寶身體的4個部位,個個都是命根子,養不好將來落下一身病
※身體保養的細節,就體現在這4個部位
※健身塑身過程中,身體最容易損傷的12個部位及恢復
※4種部位長痘,調節身體機能才是關鍵!
※身體各部位鍛煉的健身6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