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得不說的「秘密」青少兒視力

不得不說的「秘密」青少兒視力

1. 小孩視力不好是正常的?

視力是隨著腦的發育而提高的。到6歲時,基本和大人一樣了。如果3歲的時候,視力還不到0.6,就有可能是近視、遠視、散光、弱視、斜視等,或者是眼睛的疾病、腦神經的異常。不能因為是孩子而大意,當感覺不對的時候,一定要到眼科醫院檢查一下。

2. 孩子還小,眼睛也不會看壞的?

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沒有近視體質的孩子無論怎樣看電視、玩手機、看ipad、玩電腦也不會近視。絕大多數人具有容易患近視眼的體質。如果整天看電視、玩手機、看ipad、玩電腦,使眼睛得不到休息,變成近視眼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為了不患近視眼,要照顧自己的眼睛,休息充足,合理用眼。

3. 眼鏡只要度數合適就可以了?

即使眼鏡的度數很准,但眼鏡的光學中心偏移,也會給眼睛帶來負擔。只有具備了下述的條件,才是正確的、舒適的眼鏡。a) 眼鏡的中心和瞳孔一致;

b) 鏡片的角度為12-13度;

c) 鏡片距眼睛的距離為1.2厘米。

當鏡框太大,鼻托或眼鏡腿不適合自己的臉形時,鏡片不在正常的位置上,眼鏡的功能下降一半。

4. 近視也沒事,又不會變瞎?

如果近視逐漸發展,變成了高度近視,就會有失明的危險。近視眼首先表現在視神經的變化,眼球前後伸長,隨著近視的加深,眼球不斷的伸長,視網膜就會變薄。高度近視時,會引起眼底出血或視網膜脫離,就會有失明的危險。

5. 定期檢查就是浪費錢,沒有必要?

您知道眼睛的疾病嗎?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離、黃斑變性等都是高發性眼睛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失明,是可怕的疾病。治療的關鍵是早期發現。從40歲開始,眼睛的定期檢查,是防止這些疾病所必須的。

6. 反應遲鈍是大腦的事情,與眼睛無關?

據統計,反應遲鈍的老人,20%是由於眼睛看不見。人是通過眼睛看到物體的,而判斷和理解是通過大腦。人所獲得的信息,80%是由眼睛獲得的。眼亮心明,腦子反應就快。為了您的晚年健康,請注意保護您的眼睛。

7. 眯上眼睛就可以看清楚了,眼睛沒壞?

確實眯上眼睛,可以改變眼的屈光狀態,能夠看得清楚些。但是,那不是真實的視力。經常性的眯眼還會增加眼睛的壓力,導致視力疲勞,更容易形成或加重近視、散光等視力問題。

8. 目不轉睛的看,如果能看清,就不用戴眼鏡了?

正常的視力是在2秒內判定的,視力檢查也是如此。目不轉睛的看或眯著眼看,視力能提高0.2-0.3左右!但是,那不是真正的視力。當黑板上的字不能立刻看清楚,就跟不上老師的講解,即使目不轉睛的看後能夠判斷出來,但行動遲緩,不能作出快速的判斷。時間久了就會引起視疲勞、近視等。

9. 近視是不可逆的?

近視後,屈光度是改變不了的,就像一個人成年後,身高基本是改變不了的。但是通過訓練,這個人可以跳的比以前更高,同理,近視後,如果能及時干預,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矯正,近視度數還在,但是視力是可以提升的,看東西會更清晰。

10. 視力為0.8,只是假性近視?

「視力檢查為0.8,是假性近視。」經常有這樣想法的母親到醫院就診。通過檢查,醫生告訴母親,「 其實,視力檢測結果為0.8,可能是近視,也有可能是散光、弱視、遠視、斜視等等,不能簡單的理解為0.8就是假性近視。」

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做檢測,全面了解孩子的視力數據,以便及時找對方法解決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力 的精彩文章:

20分鐘視力降43度?這些數據告訴你別讓孩子玩手機
老年保護視力有6個小妙招,兒女們都看看
孩子視力急速下降,家長快進來看如何預防!
沒出哺乳期的媽媽們,想提高孩子視力和智力,離不開5種食物
做去眼袋手術會影響視力嗎

TAG:視力 |

您可能感興趣

你不知道的青少年「視力殺手」
不可輕視的青少年的「雙向抑鬱」
青少年兒童健康不容忽視,減肥刻不容緩!
電子產品健康之殤 兒童青少年視力問題解決不了?
青少年的性夢並不可怕
請不要忽視這些青少年健康問題!
青少年暴力傷害父母事件頻發,辛苦養大的孩子為什麼不懂得感恩?
為何說不能惹伊朗?曾用幾萬名青少年「人體趟雷」,實力不可小看
青少年白癜風患者不能忽視的危害是什麼
父母那一輩更艱苦,卻很少有扛不住壓力自殺的,現在的青少年怎麼了?
脫髮不是青少年應該擔心的問題,猝死才是!
耳鳴,青少年也不能忽視!
青少年羅圈腿不可小視
肚子痛不全是因為壞肚子,尤其青少年肚子痛的原因更不同
青少年因心理問題就診增加 孩子不快樂你能讀懂么
為彌補人力不足的日本滿洲青少年開拓團 一群無惡不作的狗崽
青少年對社交媒體的使用,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聰明
當代青少年擔憂的問題不是猝死脫髮才
青少年近視不可怕,增長過快才可怕!
青少年抑鬱症的增多,病的其實不是孩子,而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