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民國時期的假藥假酒假古董就已經滿天飛了……

民國時期的假藥假酒假古董就已經滿天飛了……

民國的報紙上,每天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造假案件。

為什麼民國時期造假之事如此猖獗?實際不是什麼傳統道德崩潰、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而是由於鄉村衰落、城市興起的緣故。

民國的假酒和假藥

1923年,江蘇泰興等地出現了一種新型白酒。當時,普通高粱酒每擔的成本是12元,新型白酒的成本只有6元,價格低出一半。此種酒口感甚烈,不太好喝,卻因售價便宜,引發許多鄉民爭相搶購,最後造成兩個後果:第一,排擠了正常的釀酒業,一時間高粱酒銷售大幅下降;第二,新型白酒傷害人體,尤其會損害視力,甚至有因飲酒中毒致死之事。

其後官方介入調查,化驗成分,才知此新型白酒系進口的「火酒」勾兌而成,將其命名為「三合酒」。所謂「火酒」,即今天所說的工業酒精。「三合酒」即將工業酒精、冷水與高粱酒三種混合。「三合酒」的流行,主要由於進口酒精太多,中國的工業生產又不需要太多酒精,余者便被不法商販偷偷用來勾兌白酒。

到1925年前後,此種「三合酒」已經在江浙滬一帶泛濫成風。據官方調查,上海周邊的嘉定、太倉、寶山三縣,每月至少銷售假酒3700餘擔。勾兌假酒之事引發商界強烈憤慨,政府不得不對進口酒精課以重稅,並自行建立國產酒精廠,以控制酒精銷售管道。由於嚴厲打擊,「三合酒」的生產到30年代初逐漸退潮,但始終沒有銷聲匿跡。

如果說勾兌假酒只是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甚囂塵上,假藥製造則泛濫於整個民國時期。當時的中藥造假不多,假貨主要是進口西藥。在市場上,只要某種進口的西藥暢銷,很快便會有人仿製。造假者多回收其藥盒藥瓶,在小作坊中灌裝,以牟取暴利。更多的造假行為是以次充好。比如,當時抗菌普遍使用「磺胺嘧啶」,造假者常將真貨的商標取下,貼於廉價的「消發噻唑」瓶上,若不經專業人士化驗則無法區分。

更有甚者,將不值錢的普通藥粉隨便裝瓶,自行印製莫名其妙的外國商標,以充名葯,糊弄大眾。由於進口西藥做偽太多,乃至被冒仿的商家不得不採用詛咒發誓的形式,登報聲明自己賣的是真葯。所以,從《申報》的藥房廣告上,常常能看到商家自證清白之語:「假藥欺人,雷擊火焚」、「偽藥欺世誤命,天誅地滅,男盜女娼」。這相當於今天商家廣告常用的「假一賠命」,成為民國報紙上的一道別樣風景。

假文憑與假古董

當然,酒類造假、藥品造假的技術含量不高,文憑造假則需要一定的技術。民國時期的各種文憑一無編號,二不能上網查詢,很多人都拿假高中文憑投考大學,或攜假大學文憑去求職。由於需求強烈,便出現了專造假文憑的機構。北平的琉璃廠有XX齋,被學生稱之為「文憑齋」,中學文憑可以造出四五十個學校,售價3元,大學文憑則能造出朝陽大學、中國大學等兩三個私立學校的文憑,售價15元。

由於「XX齋」賣文憑賺錢,很多同行眼紅,紛紛跟隨仿製。「XX齋」看到自己被模仿,便不顧一切大張旗鼓地開賣,終於在1940年被官府查封。老闆出獄後又重操舊業,還開展了快遞業務,辦證者可來函匯款辦理,可謂今天電話辦假證的「先驅」。由於朝陽大學、中國大學兩校的假文憑太多,用人單位遇到時總是留了一隻眼。比如,1944年,一位河南某縣的民政科長,將偽造的中國大學文憑交到省政府銓敘處。銓敘處發現印章可疑,遂致電教育部,查詢該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名單中是否真有其人,查詢無果,此人受到撤職處分。

無論製造假酒、假藥還是假文憑,都不如印假鈔賺錢快。1935年國民政府統一貨幣之前,許多省份都有自己的硬幣、紙幣,由於規格混亂,各種造假鈔者也就多如牛毛。1935年後統一的法幣出現,造假者開始專打法幣的主意。

當時還有文章專門教人製造假幣:先用畫筆將鈔票上中央銀行總裁、副總裁的印章描成黑色,拍成黑白照片正反面底片若干張,通過特殊技術將其燒制在玻璃上。其後,用蛋白、牛皮膠和紅磷調和成漿,鋪在銅板上,將玻璃底片覆蓋其上,玻璃上方用烈日光曬,銅板下方用炭火燒,以使其充分接觸。然後,再揭掉玻璃片,用鋼針按照紋路雕刻。雕刻印版的過程非常複雜,非專業工匠不能勝任,費時兩三個月,才能製成正反兩塊銅版。印版刻好後,花一百萬元的高價買一台進口的印刷機,每日可出八百萬元鈔票,真是暴利。

更高端的是古董造假,此舉非具有專門書畫技巧者不能為之。比如,陳巨來在《安持人物瑣記》中記載,有嘉興人湯林澤,善於做假印,常在民間收購明代的破牛角杯,根據書畫中古人的印章仿刻,能夠做到天衣無縫。

張大千也曾在上海專門偽造石濤、八大山人等人的畫,賣給大資本家程霖生,常年騙取巨款。又有杭州人周龍昌,會裝裱古畫,一般古畫破損者,任何人物、山石、亭台都能增補復原。張大千見周龍昌的造假技術比自己還厲害,每月出兩百個銀元,專門請他在自己家中裝裱古畫。民國時期由於古董造假對簿公堂的不多,因為官方也沒有能力鑒定真假,購買者只能吃啞巴虧了。

政府之間的「假幣」戰爭

總之,在民國的報紙上,每天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造假案件。為什麼民國時期造假之事如此猖獗?實際不是什麼傳統道德崩潰、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而是由於鄉村衰落、城市興起的緣故。現代消費型城市的興起,造就了大量的無業游民和流氓階層,他們身無長技、不事生產,要獲得生存,便常常鋌而走險,步入制假販假之途。

當然,民國時期不只是國人熱衷於造假,外國人也樂於分一杯羹。由於中國政府無法管轄,外國人常常在本國制假,成功後偷偷運到中國變現。比如,1926年,天津警方就抓獲了四名在市內兜售假郵票的日本人,經審問得知,他們看到中國郵票沒有防偽,易於仿製,遂大肆製作銷售。偽造中國郵票的總機關設在日本,製成後從大連運入中國,在華北地區銷售,總面值有十五萬元之巨。

更值得一提的是,造假不僅是個人行為,還常常是國家和政府的行為。

1937年抗戰前夕,天津市場上出現了大量偽造的法幣,做工逼真,連善於辨認的銀行員工也沒法分辨,很多偽幣都成功存入銀行之中。經政府嚴厲查處,偽幣一時銷聲匿跡。1938年10月,日軍在華南登陸,廣州一帶同樣出現了大量假冒的法幣,與在天津發現的法幣一模一樣,造成了金融界的巨大混亂。

從北方到南方,凡是日本人控制的區域都出現假幣,後證明法幣系日本人偽造,隨侵略軍隊帶到中國,背後有日本政府的授意,目的是擾亂中國金融。日本人是怎麼偽造法幣的?當時有一篇國內的新聞調查稱,在日本的京濱地區,有一座不算高的土山,上面駐紮有日本陸軍第九研究所,防守嚴密,不準日本老百姓靠近,每天用車運出大量貨物,行事詭秘。某次,一輛運貨車中途翻車,法幣漫天飛揚,大家才明白那裡是偽造中國法幣之所。

據稱,偽造法幣的機械由政府提供,紙張則由富士公司等供給。技術人員需經過嚴格的挑選,事先要接受出身、經歷、思想和家庭狀況的嚴格考核,人員進出時也要檢查搜身,以防止泄密。東條英機曾多次視察此處,蒞臨鼓勵生產。此處每天可以生產一億元的偽法幣,源源不斷流入中國市場,從軍費上支持了日本的侵華戰爭,對戰時的通貨膨脹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實際上,日本人偽造法幣在當時已經是公開的秘密。1939年,國民政府的中國、中央、交通、農民四行聯合辦事總處發布通知,提出了阻止偽造法幣進入淪陷區的種種辦法,其中包括:

在淪陷區周邊多發行舊版法幣,造成淪陷區舊券普遍流通,使日本人製造的新版法幣無法魚目混珠;在淪陷區周邊嚴設關卡,杜絕偽法幣流入;選擇偽幣樣本,責令淪陷區周邊的縣政府張貼,告知民眾注意核驗;如果在淪陷區內發現製造偽幣機關,政府將委託印製真法幣的外國鈔票公司出面交涉;教育民眾不要收藏、使用假幣等等。

同時,中方採取反制措施,與英美製幣公司合作,不惜重金購置設備,在重慶歌樂山附近秘密建造了一座工廠,專門製造日本鈔票和汪偽政權鈔票。據稱,這些日偽鈔票的印版,系戴笠從暗中與重慶通氣的汪偽行政院副院長周佛海處取得,複製後帶回歌樂山日夜趕印,最後由交通部門偷運到汪偽統治區,大量套購黃金、布匹等軍用物資,擾亂淪陷區的金融市場。

由於假冒的汪偽法幣源源不斷,汪偽政府打假不成,招架不住,便常常在報刊上氣急敗壞地叫罵:「蔣軍任意剝削鄉民,窮極無聊偽造紙幣??偽造XX銀行紙幣達一百二十萬之多,以欺騙鄉愚??案犯捕獲,民心大慰,可以說是不幸中的幸事!」所謂「民心大慰」的說法,當然也是一種造假——偽造民意。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大視界 的精彩文章:

恐怖分子ISIS竟利用文物斂財上億美元!
驚!人類消失之後的北京會是什麼樣子?
英尋寶獵人發現銀幣價值1500萬美元,中國呢?
歷代古玩瓷器鑒定的基本常識,吐血整理!
這樣的收藏:我們該為他點贊 還是給他潑冷水

TAG:收藏大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民國時期的「抗日天神」是誰?歷史上的「空軍節」由何而來?
李零:民國時期是個天下大亂的時期
民國時期的工廠落後嗎?
民國時期的天安門,你見過嗎
袁大頭,為什麼是民國時的硬通貨?紅軍時期還曾經仿造過
民國時期留下的古鎮,現在卻被改造成了高端酒店
民國時期關於胡適的假新聞
民國時期「虎頭牌」手電筒鑒賞,你家還有那就是古董了!
民國時期的結婚證書,讓我們看到了滿滿的祝福
民國時期為何廢除春節
民國時期著名校長梅貽琦喝酒不會醉,但酒品好,被朋友稱酒聖
民國時期軍閥下野為何能安享晚年?因為大家是明白人,都不傻!
民國時期,市井小販們的牛逼生活!
「真假魯迅」,說一說那些被人假冒過的民國才子
民國時期年年銷量第一的書是哪一本?為何如今卻不同了呢?
民國時期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才女,林徽因!
民國時期拍了一部《西遊記》,為什麼當時被禁播了?
民國時期,為何春節會被多次廢除?
看看那些民國時期的結婚照,最後一張真是驚艷了時光.復古民國婚紗照哪家拍好?
民國時期的茶館有什麼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