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明日夏至,陽氣漸弱,陰氣滋長,一個方法清理心中陰火邪風!

明日夏至,陽氣漸弱,陰氣滋長,一個方法清理心中陰火邪風!

明日夏至,陽氣漸弱,陰氣滋長,清理心中陰火邪風的放法!

道教(ID:daoismcn)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在每年公曆6月20或21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度。在中國古代稱為「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動到北方最高端的位置,實為地球本身的俯仰玄曲波韻達到前俯極點這一天。

夏至日,太陽的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這個區域,因此,北半球出現白天最長而夜晚最短的一天。這是極其具有標誌性的一天。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過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日減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夏至日過後,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過後,正午太陽高度角也會逐日降低。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丌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節氣

2017年6月21日

中午12:24:06秒

黃道位置:太陽到達黃經90度

農曆丁酉年五月廿七 星期三

從漢代就有過夏至日的習俗。宋代《文昌雜錄》: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遼史》禮制記載:夏至之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夏至期間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較多。

夏至度數信:以五月中為周期律中的空間之度和時間之數,以土德能量之氣依時而至為信。

夏至後,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然比從地面向空中散發的熱量多,所以在此期間,天上下降的能量比地球向上散發的能量要強大得多。天宇中五運中的火運能量雖然進入尾聲,但是太陽的能量卻仍然保持著增強的態勢。

在天陽能量與太陽能量之間,既存在著大的統一性,同時,太陽的能量也具有自主性。因此,研究天道的「德一」能量朴散為五德以後的輸布規律時,不能單純地用太陽散發的能量完全取代天陽能量的輸布,要避免以偏概全。把這兩個概念分別加以掌握,統一認識,才不至於把五運六炁(氣)的能量性和太陽的熱量性混為一談。

夏至三候

中國古代將夏至的十五天分為三候,如《禮記·月令》:「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1

一候鹿角解

姤卦,九四。《周易·姤卦》:爻辭:「包無魚。起凶。」《象》曰:「無魚之凶,遠民也。」《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四爻動,卦變巽。上巽伏震,震為鹿為解。艮為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至,五月中。

《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鹿角解(音駭)。鹿,形小山獸也,屬陽,角支向前與黃牛一同;麋,形大澤獸也,屬陰,角支向後與水牛一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陽生,麋感陽氣而角解矣,是夏至陽之極,冬至陰之極也。」

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當然,現在的鹿角大部分都是被人工鋸掉了。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其角才脫落。

2

二候蟬始鳴

姤卦,九五。《周易·姤卦》:爻辭:「以杞包瓜,含章,有殞自天。」《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殞自天,志不捨命也。」《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五爻動,卦變鼎。離為夏,蟬為夏蟲,故曰蟬。互兌為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蜩(音調)始鳴(《月令》註疏作蟬始鳴)。蜩,蟬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脫殼而成,雄者能鳴,雌者無聲,今俗稱知了是也。按:蟬乃總名,鳴於夏者曰蜩,即《莊子》雲『蟪蛄不知春秋者』是也。蓋蟪蛄夏蟬,故不知春秋。鳴於秋者曰寒蜩,即楚辭所謂寒螿也。

故《風土記》曰:蟪蛄鳴朝,寒螿鳴夕。今秋初夕陽之際,小而綠色聲急疾者俗稱都了是也。故《埤雅》各釋其義,然此物生於盛陽,感陰而鳴。」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蟬鳴,是因為它感知到了乾卦裡面的一陰之氣開始生成了,這是一個重要特點。

3

三候半夏生

姤卦,上九。《周易·姤卦》:爻辭:「姤其角,吝,無咎。」《象》曰:「姤其角,上窮吝也。」《象說卦氣七十二候圖》:「上爻動,乾變為兌。五上兩爻為半離,離為夏,故曰半夏。離為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半夏生。半夏,藥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

從立夏到夏至,夏天就走完了一半。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自然界的三候各有其特徵,人體內心陽感應天陽,身內之地脾土意和腎智水,與地球之地與地球之水的變化,同樣處於相似的環境。身內陰陽二炁能量的運動,與天地規律和秩序的相似性也都同步存在,如果高度接近就會健康;若是違背了這種規律和秩序,能量上同樣不足的時候,那麼疾病就會產生。能夠把握住陰陽造化的主動權,則可能復返於先天,做到功成身芮。

在物候的掌握上,既有動物圈的指標,也有植物圈的指標,我們若能將這些標誌性的文化特徵和轉折點加以掌握,並且對應到自己體內來,作為修身養生這一逆向工程的體證,就具有極佳的指導意義。

夏至氣候特點

一年裡,我們在年周期律中經歷了秋涼、冬寒、春暖,以及立夏後的初熱,到了夏至,才意味著真正進入炎熱的季節,正如人們常說的,「不過夏至不熱」。夏至後,氣溫將繼續升高,並在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伏天。

伏天也稱三伏,為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它分為三個階段,即初伏、中伏和末伏。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

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需水較多,缺水將產生乾熱風,影響作物生長。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故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當然,雨水過多也會造成一些損失和傷害。

1

對流天氣

夏至期間,意味著炎熱天氣的正式開始,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對流天氣帶來的強降水,不都像詩中描寫的那麼美麗,常常帶來局地災害。

2

江淮梅雨

夏至時節正是江淮一帶的「梅雨」季節,空氣非常潮濕,冷、暖空氣團在這裡交匯。在這樣的天氣下,器物發霉,人體也覺得不舒服,病菌也很容易滋生。這時要注意飲用水的衛生,盡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傳染病發生和傳播。

3

高溫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樣,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節氣。天文學上規定,夏至為北半球夏季的開始。過了夏至,雖然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但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發的多,故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氣溫將繼續升高,因此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祈福驅邪,做夏至,吃補食

夏至是最早被確立的節日,自古就受到重視,夏至祭神從周代開始直到清代一直是「國之大典」。

舊時,人不分貧富,夏至日皆祭祖,俗稱「做夏至」。南方農家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夏至日祭祖是祈福驅邪之舉,目的在於祈求先人保佑,身體安康。

民諺「立夏日,吃補食」,可見,夏至補食從立夏就開始了。各地有不同的節日食俗。如北京「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等。有些地區,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多要去娘舅家吃飯,菜中必有莧菜和葫蘆,認為吃了莧菜就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就會有力氣。

道家心中陰火邪風清理導引法

1

心中陰火邪風清理導引方法

功用:主動導引清理排除身內心中陰火濁氣或病氣與邪氣,凈化君火,君能清靜則臣民相安無事。清理心臟風勞,散關節滯氣。

適應:夏至或其他夏時心中陰火過盛,陽水難制陰火,具有邪火濁氣者,心病癥狀者。

注意事項:每次只允許導引七遍,一天不得超過兩次。導引過度容易損傷君火陽氣。

01. 雙手在胸前合掌,掌心相對,掌根用力相推。

發揮想像力,伴隨著細慢深長的吸氣,存想天門(百會穴)打開,天德光明能量從天而降,進入頭顱,延中脈下降進入胸腔心臟區域內,自己心臟區、心包內的濁氣、病氣、邪氣,迅速被光炁分離進入左手臂,直達手掌的勞宮穴區。同時想像心肌、心房、心室、心血內的濁、病、邪氣被光炁分離,被逼迫而進入右手臂至右掌心勞宮穴區。(女性,方向相反)。

02.心中天德光明能量灌入分明,濁、病、邪氣左右分離,並且被推運至掌心的想像完成以後,雙臂及掌根用力,在呼氣的同時,左右手同時向正前方用力推出,雙手掌心向外凸起,口內與此同時發出「呵」音,但不必出聲。

推出後保持推掌式片刻,想像掌心與前臂中的黑色、灰色濁氣、病氣、邪氣完全排出身外。可以自然呼吸數次進行配合。

收回雙手,仍合掌,進行下一次的導引,深吸氣觀想天德光炁進入,閉氣觀想以正祛邪,凈化心胸,呼氣推送排濁,如此共七遍即可。

2

陳希夷二十四氣導引坐功圖勢

夏至五月中坐功圖

運:主少陽三氣。

時:配手少陰心君火。

坐功:每日寅、卯時,跪坐,伸手叉指屈指,腳換踏左右各五七次,叩齒,納清吐濁,咽液。

治病:風濕積滯,腕膝痛、臑臂痛、後廉痛厥、掌中熱痛、兩腎內痛、腰背痛、身體重。

夏至節氣養生指南

在道醫養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更要注重陰陽平衡,所以我們重點放在心腎相交。

古人認為,人體之腎納象為水,水宜上升;而心納火象,火應下降,此乃水火既濟。「既濟」出自《易經》,既濟卦上坎下離,坎為水,離為火,既濟則是水火相交為用。心火下行以溫養腎水,腎水上行以滋心火,心腎相交,則身體健康。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即「心靜自然涼」。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則記載:「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陰與陽既對立又統一,陰陽之間取得相對的動態平衡,稱為「陰平陽秘」。腎和心一陰一陽,相互配合相互平衡。腎無心之火則水寒,心無腎之水則火熾,心火過旺則傷腎水,腎水過旺則傷心火,心腎不交則心煩、失眠、心悸、腰酸、遺精、手腳寒涼、怕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都會出現。

1

夏至飲食,宜苦酸咸

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辛」的說法。根據五臟、五味的相互關係,味苦之物能助心氣而制肺氣。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同時多食鹹味以補心,因咸入腎,補養腎水,腎水上行以斂心火,不致心火過旺。

從陰陽學角度看,夏月伏陰在內,心旺腎衰,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尤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日久形成脾腎陽虛,這也是現在形成大量陽虛根本原因,陽虛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用。 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

很多疾病產生和後天脾胃飲食不節有關,不合理飲食,再加上運動少,生活節奏快,情志調節不良,致使疾病產生,比如西醫所說的「四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大部分都是吃出來的。

此外建議大家吃一些生薑。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都是對生薑功效的經典比喻。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欲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還可以幫助防暑。還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的說法,適量食生薑對男子性功能的保護和提升很有好處。

1

夏應養長,亦要靜心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載:「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意思是說,在夏天要使人的精神像自然界的萬物一樣鬱鬱蔥蔥,蓬勃向上,心情愉悅,切忌發怒,使機體的氣機宣暢,這是適應夏季的養生之道。只有神氣充足,人體的機能才旺盛而協調。

夏日炎炎,往往容易讓人心煩意躁,心緒不寧。 「靜則神藏,躁則神亡」,養神之道貴在「靜」,精神情志活動保持淡泊寧靜,摒除雜念,內無所蓄,外無所逐。張仲景在《金匱要略方論》中講道 「千般難,不越三條」,即六淫、七情、飲食勞傷。心火過旺,就會煎熬腎水。

2

起居有時,養陰護陽

夏季日長夜短,起居調養,宜晚睡早起,以順應自然界的陽盛陰衰。適量午睡,能養陰護陽,使大腦和全身得到放鬆,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體力。

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3

運動宜「輕」,環境宜「清」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

適量運動有助於調暢氣血、養護陽氣。最好選擇一些「輕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等,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運動少的人,經常能擴擴胸、甩手踢腿也有益。

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

4

按壓穴位,心腎相交

勞宮配湧泉:勞宮穴在手心位置,屬手厥陰心包經,重刺激以瀉心火。湧泉穴位於足心,屬足少陰腎經,擦熱可滋陰降火。兩穴相配,使心腎相交。

神門配復溜:神門穴位於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屬手少陰心經,按壓可瀉心火,用於心火過旺引起的心煩、失眠、心悸等。復溜穴位於小腿內側,太溪(足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屬足少陰腎經,按壓可補腎水,用於腎氣不足引起的耳鳴、腰膝酸軟等。

夏至治事養生宜忌

1

治事之宜

《瑣碎錄》:「〔五月〕五日並夏至日,有患嗓臭者,於日未出時,汲井花水一盞,作三嗽,吐門閫里,如此三十日,口臭永除矣。」嗓臭指口腔發臭,其臭有發自於胃或肝的疾病,也有僅發自於口腔內本身。此方對口腔本身生臭的效果較可靠。閫,指門坎,現代居室已經難見此物,效果也就更難確鑿可信。

《呂公歲時記》:「夏至一陰生,宜服餌制過硫黃,以折陰氣。」硫黃內服要慎重,必須經過加工,使用藥用硫黃。用量與時間長短需遵醫囑。硫黃外用則比較安全,多用於敷貼劑溫陽制陰祛濕的組方品。

《千金方》:「夏至後宜浚井改水,以去瘟病。」

夏季三伏中是治療清理秋涼冬寒類疾病的最佳時機,可以採用葯貼、葯敷、內服等多種方法進行治理。

2

治事之忌

忌雷雨。夏至多雷雨天氣,防雷擊雨淋。戶外活動要具備防雷電的知識,關閉手機,勿獨行曠地,以及樹下、電線杆下。

忌詛咒。心開竅於舌,詛咒為邪火,出言不慎、詛咒他人是有毒的熱邪能量的播散,心中火毒既有外向作用力,同時具有反饋作用力量,特別是在對方不回應時反噬力最強,陰火熾燃於心表於舌,正如同「玩火者必自焚」,定會內損自己身中肝木、腎水、肺金,埋下難以治癒的禍患。夏至詛咒的憤怨怒的負能量,傷損內臟以後,常在秋、冬、春季轉化成功能性或器質性的疾病。

忌剃頭。發為血之餘,肺主皮毛。外在的毛髮與身內的臟腑互為一體。夏至日正值天地間的能量轉折期,是動態變化,火能灼金,以休養皮毛為宜。故在夏至日不應主動人為地加重攪動身內的氣血為宜。

3

夏至養生三忌

1. 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尤其要注意食用此類食物。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02. 忌冷水洗浴: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於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症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證。同時,即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後避風,對小兒尤其如此。

03. 忌夜卧貪涼: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長壽,特來請教養生大師彭祖。彭祖隨此人到其家中細細查尋,發現這家卧室中的牆壁上有一個孔洞,這個孔正對著睡覺之人的頭部,彭祖就讓人把那個孔堵上,自此以後,那家人果然長壽了。

原來,道醫認為「頭乃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夜卧吹冷,極易導致陽氣折損,天長日久,則陽氣散盡而斃命。因此,我們現代人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冷氣,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是嚴重的。

對小兒甚至不要在其睡著之後扇風取涼,否則,易於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開、風痹等病症,人們往往不知其害,所謂愛之深,則害之甚。諺語有「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後飯」的養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生要求。

道教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整理 | 青玄 編輯 | 青素 主播 | 莞爾無憂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居家風水:買房先看門與窗!
為何講,精氣神是道家養生不可缺少的三寶
一則道家故事,發人深省
別讓父母在你面前變得小心翼翼 深度好文

TAG:道教 |

您可能感興趣

今日夏至,陽氣漸弱,陰氣滋長,一個方法清理心中陰火邪風!
又到夏至,陰氣漸長,扶陽固元。「冬病夏治」倒計時!
經常聽中醫說陽氣,陰氣,氣血,氣虧到底是什麼?
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
今日白露‖陰氣漸重涼意漸濃 白癜風患者謹防陰邪入體感冒
什麼是陰氣或陰邪磁場?
寒露時節,陽氣減弱、陰氣增加,謹防秋季抑鬱症
陰氣漸重,露凝而白——明日白露,知道這些好養生
什麼是陰氣,陰氣重該怎麼化解?
四肢才是「陽氣之本」!手腳越涼,陰氣越重
從風水的角度來看,盆栽屬陰,放過量陰氣太重,看該如何處理呢?
李雲天塔羅牌風水大師:陰氣煞氣影響到室內的風水氣場
男子「垂陽不舉」,缺陽氣還是缺陰氣?這事很多人不明白
陰氣太重、疾病纏身?道家睡功二式,可儘快使陽氣充盈起來
何為「陰氣」?家裡陰氣重怎麼回事,陰氣重怎麼辦?
清朝滅亡後,半夜的故宮總會有許多烏鴉,莫非真的陰氣太重?
陰氣,到底是什麼?陰氣不足會怎樣?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白露:陰氣漸重露凝白,白露之日鴻雁來
揭秘「陰陽平衡」「陰氣」「瘴氣」這些的科學真相
因為有陰氣,所以就著魔;有陽氣,這就是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