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湘韻散文 姥姥和奶奶

湘韻散文 姥姥和奶奶

姥姥和奶奶

作者:林梢客

姥姥94歲了,奶奶92歲。

我們家這兩位長壽老人秉性各異,姥姥勤苦耐勞,生性好強;奶奶寬和達觀,不與人爭。

從我記事起,姥姥的眼睛就花了。埋頭做針線活的時候,她總是戴著一副黑框的老花鏡。跟她說話的時候,她的目光總是從老花鏡的上方斜過來,下巴向下收,眼睛向上瞪著看你,很奇怪的樣子。但那時的我卻並不曾感到異樣,好像姥姥看人就該是那個樣子的。只是對她的老花鏡很感興趣,偷偷架在鼻樑上裝模作樣地看天看地,但很快便頭暈目眩、天旋地轉的,幾乎要摔倒。急忙摘下來,小心地放回姥姥的針線筐里,心裡卻在疑惑,為什麼姥姥戴得,我戴不得?

奶奶的眼睛一直很好,我從沒見過她戴眼鏡的樣子,也許是因為她不像姥姥那樣,總是有許多針線活要做吧?奶奶或許是不擅長女紅,或許是很多活計已經不再需要她親手去做,因為她的幾房兒媳,個個都有一雙巧手,孫子孫女七八個,沒有誰的衣服鞋襪驚動過她老人家。所以我的記憶中,奶奶總是閑閑地坐著,除了在農忙的時候帶過我的幾個堂弟堂妹,幾乎不記得她還做過什麼。姥姥只有舅舅一個兒子,舅母其他方面都好,針線活卻拿不出手,一家人鋪的蓋的和幾個表弟表妹從小到大的衣服,全由姥姥一力承擔。當然,我的母親和大姨也經常幫她分擔一些諸如此類的活計。

姥姥生於貧寒之家,又是長女,可謂飽嘗人生之苦。她的性格剛硬又有主見,在家裡一向都極具權威,當家人的地位始終坐得穩穩噹噹,子女尊重孫輩親愛,是一家人理所應當的主心骨。偶爾聽長輩們說過,姥姥嫁給姥爺的時候只有16歲。當時正值兵荒馬亂,很多適齡女子為了避逃可能會有的禍端,都選擇匆匆忙忙地嫁入夫家。沒有像樣的聘禮,沒有隆重的儀式,16歲的姥姥懷裡抱著姥爺家託人帶去權做信物的藍格子粗布包袱,隨著媒人趁夜來到了雖然早已定親卻從未謀面的姥爺家,從此開始了另一種同樣貧苦艱澀的婚姻生活。沒有任何感情基礎,卻一樣能相濡以沫地終生相守。祖輩的婚姻,大都如此。

曾外祖家家境不錯,奶奶雖然也是長女,卻極得父母疼愛,兩個弟弟對她也很是尊讓親愛。曾外祖母是一個脾性極好的人,寬和慈柔,曾外祖父待人也很溫和。在這種寬舒和諧環境中長大的奶奶,心性也非常溫婉謙和,從未見她同誰起過爭執。三房兒媳都是口齒伶俐、個性較強的人,但在我幼時的記憶中,她們和奶奶之間並不像傳說中的婆媳那樣劍拔弩張,水火不容。我六歲以前,兩個叔叔皆已結婚,而且每家都有了兩個孩子,兩個姑姑尚在閨中。老少十幾口人一起住在四合院的老宅里,熱鬧而歡樂。一家人融融泄泄,安和寧怡。吃飯的時候,爺爺奶奶和僅長我七八歲的小姑姑在上房,我們則圍著一張極大的長條餐桌,一起開動。冬天的時候在廚房,夏天的時候就在院子里。大人們隨便聊著什麼,小孩子則挑選喜歡的人挨坐著,若不安分,不管誰吼上一嗓子,立馬乖靜下來。

姥姥的一雙腳是名副其實的三寸金蓮,走起路來搖搖擺擺,但卻好像並不妨礙她腳下生風一般做這做那。姥姥是個閑不住的人,家裡地里的活計,樣樣都能做得來,做得好。挨肩兒的三個表弟妹,都是周歲斷奶後便跟著姥姥,喂水喂飯,洗洗涮涮,睡覺起床,學齡前基本都是被姥姥寸步不離地帶在身邊,她扮演著母親和奶奶的雙重角色。姥姥和舅舅雖然沒有分家,但卻分住在兩個院子里,雖然只有一步之遙,但在表弟妹們的意識里,姥姥的家才是他們的家。他們小時候,對姥姥的依戀遠遠超過了舅母。嫌老巷子太過窄狹,出入不便,舅舅曾經在靠近大路的村口申請了一塊地基,蓋了幾間寬敞明亮的大房子,想帶著全家一起搬過去。可是,因為姥姥不想離開住了一輩子的老屋,表弟妹們也執意要和他們的奶奶住在一起,所以新房新院子一直沒有住成,就那樣閑置了許多年,最後只好處理掉了。

奶奶比姥姥幸運得多,雖然她幼時也曾纏過腳,但看她疼痛難忍,面慈心軟的曾外祖母很快便給她放開了,所以奶奶的腳幸免於難,基本還是正常的。只是不知道,當年她是否曾經因此遭遇過嫌棄或嘲諷。

爺爺去世的時候不到六十歲。那時,我們那個大家庭已經解體,兩個叔叔還有我們一家四口先後搬出了老宅。兩個姑姑出嫁後,喜歡清靜的奶奶一直一個人獨居著,不肯跟任何一個兒女去住。即使後來,老房子壞掉了,她也執意不肯搬走。她不願給孩子們添麻煩,也捨不得那些相處了一輩子的老街坊。父親他們無奈,只得在原址上重新給她蓋了兩間房子,讓她繼續住下去。直到八十幾歲以後,她才終於不再堅持。

九十歲以前,姥姥依然手腳不停地忙碌著,這裡整理整理,那裡收拾收拾,總是不肯閑下來。她體質一直不錯,感冒都很少得。她的胃腸功能一直非常好,吃下的酸甜苦辣都消化得了。但她一生節儉,再加上舅舅孩子多,生活一直清苦,所以有什麼好東西她絕不肯獨享,總想著要留給她一手養大的幾個孫兒孫女。他們三個也很爭氣,老大博士,老三碩士,唯有二表妹是中專生。當年,她的成績也是出類拔萃的,只因為家裡實在無力同時供應三個孩子上高中、讀大學,不得已犧牲掉她的前途,讓她考了中專。姥姥因此也常常念叨著,說這個家實在虧欠了她。現在幾個孩子都已畢業,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城市定居,各自擁有了安適的生活。家裡的境況逐漸好轉,姥姥的身體卻每況愈下了。去年冬天,她大病了一場,竟然連自理都不能了。我去看她的時候,她的臉腫得變了形,樣子變得非常陌生。舅舅說,那是用藥引起的水腫。我握住姥姥的手,她穿著那麼厚的棉襖棉褲坐在火爐前,手卻是冰冷的。舅母灌了一個暖水袋,讓她時刻揣在懷裡,暖著活力漸衰的身體。她看見我格外親熱,不停地和我說著話,也不斷地提起幾個表弟表妹,念叨著他們又有多久沒有回來了。姥姥的意識一直非常清醒,她對於自己衰弱不堪的身體,一直耿耿於懷,說自己竟然連大門都走不出去了。此前,她最喜歡跑到胡同口,同鄰居們拉家常。我們都安慰她說,等到春天來了,天暖和了,就好了。

現在,奶奶的身體還算硬朗,只是變得很愛睡覺。早晨起得很晚,晚上睡得很早,午飯後還要補上長長的一覺。飯量也較從前稍減。她依然愛吃肉,尤其愛吃我帶回去的肉丸,說和家裡買的不一樣,口感特別好。因此只要有肉丸,她便不吃別的,頂多再喝幾口湯。她也特別喜歡水果罐頭,還有各種甜膩的糕點。無論誰帶了東西給她,她都讚不絕口,一個勁地說好好好。卻又反覆叮嚀,說下次不要再為她亂花錢,留著給孩子們才好。和姥姥相比,奶奶的記性尤其好。親朋探望她時帶來的東西,她分門別類藏到房間里的各個地方,籃子里、箱子里、抽屜里,缸里,床上床下,總有十幾處之多。我們去時,想拿什麼東西,糖果、糕點、水果、乾果,她都能準確無誤地找出來,把我們當成小孩子一樣,一個勁地催著我們吃。奶奶最讓我們覺得神奇的一點,是她幾乎從不出錯的時間概念。她識不得幾個字,不會看日曆,但二十四個節氣,她記得比任何人都清楚。村裡五天一輪的集日一到,她便會念叨著說:「今天又是大集了呀!」雖然集市就在巷口,奶奶卻很少再去集市上走動了,也不再有自己親自去採辦什麼的機會和興趣。奶奶從不用表,但她估摸的時間,卻非常接近。記得有一次離家的時候,奶奶正坐在屋檐下曬太陽,我們去同她告別。她說:「你們怎麼走這麼早哦,這會兒也不過兩點吧?」我們不約而同地一起扭頭去看牆上的掛鐘:十四點零五分。然後幾乎是異口同聲地驚呼:「天哪!奶奶,你好神啊!」奶奶卻覺得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倒是我們的反應很是奇怪。呵呵,可愛的奶奶。

春天的時候,姥姥的身體果然有所恢復。我去看她的時候,她的氣色和心情都好了很多。因為回父母家還有其他事情,我本來想坐坐就走的,姥姥卻執意不允,一定要我把先出門去熱車的H叫回來。她一直緊緊捉住我的手,直到舅舅和舅母把豐盛的飯菜擺上桌,她才放心地鬆開,讓我坐下吃飯。姥姥的樣子,讓我想起小時候我們對她的依戀。那一刻,我有種想哭的衝動。

姥姥94歲了,奶奶92歲。每次回家看到她們好好地坐在那裡,對著我燦爛笑著的慈顏,我的心中便會油然生出一種特別踏實、特別幸福的感覺。感情一直不喜歡外露的我,特別想擁抱著她們大聲說:姥姥,奶奶,有你們,真好!

後記:

《姥姥和奶奶》,是在2015年的冬天,去看望生病的姥姥後,動筆的。當時,她穿著厚厚的棉衣,坐在熊熊燃燒著的火爐前,手卻是冰涼的。那是一種令人心情也跟著寒涼的溫度,久久停留在我的掌心,揮之不去。親人垂暮,永離越來越緊迫地催逼,一份隱隱的恐怯繚繞心穹,令我神思難安。回來後,我便有寫點什麼的衝動,但因為種種原因,寫了不到一半的稿子一直沉睡在我的某個文件夾里。直到2016年的冬天,有友來約,我才迅速完成,交了出去。

再也沒有想到,《姥姥和奶奶》發稿22天後,姥姥便與世長辭了。走的時候,她清醒而冷靜,對於迫至眉睫的歸期,已如智悟般瞭然於心。最後一次大小便失禁的時候,她要求換上新衣新鞋。她指定的,是母親和姨早已為她準備好的壽衣。她說,給孩子們打電話吧,他們該回來了。可惜,沒有人讀懂她的牽念,更沒有人讀懂她的隱意。她疼愛記掛的幾個孫輩離得太遠,沒有一個能及時趕回來,讓她看上最後一眼。她對剛做了白內障手術的舅母說,千萬不要哭哦,顧惜自己的眼睛要緊。你伺候了我那麼久,你的孝順,四鄰八舍、親朋故舊都知道,不怪你。

2016年12月20日中午,姥姥尚能正常進食,下午兩點,便溘然而逝。我本來計劃第二天去看望她的,接到消息的時候,我已在奔赴老家的路上,可,終究還是遲了。

責任編輯:白雲依靜

湘韻ID:林梢客

個人資料:

喜歡用文字記錄生命軌跡和所聞所見、所思所想。70後。文字一直是我的理想之翼,負載著孤寞的靈魂在曠天闊地間自由翱翔。所求無多,只為生命中一份固執的深愛。雖然筆不健文不豐,卻兀自沉痴,不能自拔。不染塵囂心似月,歷經炎涼態如秋。人到中年,依然簡單。滄桑小歷,初衷未改。讀書寫文不為逐風雅,養花煮茶自求樂逍遙。

作者簡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湘韻文學網 的精彩文章:

湘韻小說 欲圈
湘韻詩歌 聽雨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
父母健在的孤兒
聆聽歷史深處的詩人吟唱

TAG:湘韻文學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散文:泰山老奶奶
散文:回爺爺奶奶家
散文:奶奶的紅口袋
肖莉散文 爺爺的罐罐茶
散文詩——普洱煮奶
散文:我姥爺
散文:老媽
散文:二舅媽
散文:母親水窖
散文:水墨丹青
涵蕾散文 春韻
冰玉兒散文‖老屋
散文 老李和驢
丹水情韻散文
散文:爺爺的笑聲里藏著命
散文:我的啟蒙老師
潔品散文‖聽一曲瀟湘水雲 劉潔/文
林修文散文:我的老師
阿芝散文 母親
唐小芳散文《回憶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