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小談明清時期瓷器龍紋演變史

小談明清時期瓷器龍紋演變史

清朝與明朝最本質的衝突乃文化衝突。滿族祖祖輩輩漁獵為生,歷史上有過輝煌,與漢人也有過結怨。明清之交,滿族重新崛起,漢族卻是要撒手大好河山;滿族人心急,以小欺大,漢族人心有不甘,丟魂落魄也凡事死瞧不上眼。滿族入關後急於推行「剃髮易服」,而漢族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龍在這時登場逢時又不逢時。清初順治時,龍紋出現都是半遮半掩,雲里霧裡,一身三現,乃至五現、七現,甚至九現,惟獨不見雙數。中國人認為單數為陽數,雙數為陰數, 龍為陽,九為尊,所以一身九現乃頂級龍紋。故宮博物院藏青花雲龍紋花觚,紀年明確:「江西饒州府浮梁縣西鄉 里仁都伍圖信士程仲麟喜助中壹副,奉九華山金剛洞佛前供奉,順治十五年(1658年)五月十三吉日。」此觚雲紋帶火珠,龍身一身三現,翻雲覆雨,為順治朝標準龍紋器。

清順治 青花雲龍紋花觚

一身三現畫法只在順治一朝曇花一現,全部為民窯作品,多見爐罐。每遇改朝換代,百姓都會小心翼翼地處在捉摸不定的生活之中,不知未來。尤其明清交替,民族、社會、文化矛盾深重,揚州十日、嘉定屠城凸顯當時社會不可調和的衝突。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龍紋的出現遮遮掩掩就順理成章了。

康熙八齡踐祚,十四歲親政,除鰲拜,平三藩,自幼即顯出政治天賦。反映到龍紋上可見其政治力的影響。康熙一朝的龍紋生猛,與明朝永宣龍的兇猛不同,康熙龍透著一股關外的生勁,一看就是缺乏教化。

故宮博物院藏康熙五彩龍紋盤,康熙青花海水龍紋瓶,兩器均為康熙龍紋經典之作,龍的額頭高起,長須短鬣,蟒身多曲,四肢伸展有力。前者由天而降,龍睛直視;後者由海而升,龍睛側視,雙雙傳遞一股桀驁不馴的內心。自古以來從來未見此類龍的形象,透出滿漢文化結合之美。

清康熙 五彩龍紋盤

另有一類吉祥龍紋題材,亦現風采。故宮博物院藏康熙青花魚龍變化折沿洗,康熙青花火龍捧壽盤,兩件作品一為文人題材,鯉魚跳龍門,一躍成名;一為祝壽題材,吉意呼之欲出。二龍仍以強悍形象出場,魚化龍水面躍出,高高在上,前躬後挺,前肢伸展;捧壽龍置身火中,反身正向,前肢雙抱團壽,著意表現誠心。

清康熙 青花魚龍變化折沿洗

清康熙 青花雲龍捧壽字紋盤

康熙龍四爪三爪多見,五爪反而少見。可見當時宮廷還是天朝心態,少清規戒律,多寬鬆隨意。

雍正登基時已年滿45歲,是清朝入關十帝中登基時最年長的,心智非常成熟。雍正即位後大刀闊斧地吏治,為康乾盛世的最終局面奠定了基礎。雍正瓷器上的龍紋已從康熙的野性中脫離出來,帶著漢化的痕迹。清朝入關後提倡漢學,從順治起,皇帝漢學水平就極高。對於一個熟讀四書五經的雍正皇帝來說,理解龍紋就比年輕時的康熙深刻。

故宮博物院藏雍正青花雲龍尊,雙龍趕珠,龍體態肥碩,中規中矩,一絲不苟。鬣毛整齊,向上飄前,角光滑如修飾,上下顎平齊,開合有力,身體甩動,四肢粗壯,五爪精美,一看便知修養極好,已無後顧之憂。

清雍正 青花雲龍紋尊

另一類雍正龍紋瓷器均為復古之作。雍正時期景德鎮督窯官制度已成熟,加之年希堯革職後重新啟用,兢兢業業,為迎合雍正帝的復古喜好,御窯燒造了大量復古風格作品,其中雍正青花穿花龍天球瓶,造型及紋飾仿明永宣式樣,只是繪製工整,缺少率意寄託情懷罷了。另一件雍正鬥彩雲龍紋罐,仿明成化著名的天字罐,只求意似,不求神似,也算一種提倡。還有雍正鬥彩龍鳳大盤,繁縟熱烈的布局,中間一龍一鳳對峙嬉戲,龍為應龍,龍上鳳下,畫面喜慶。龍細看時下顎較長,殘留明正德翼龍痕迹,但實際上已向復古作了告別,完全形成了雍正風格。

清雍正 青花穿花龍紋天球瓶

清雍正 鬥彩雲龍紋蓋罐

清雍正 鬥彩龍鳳紋盤

看一下乾隆時期的龍紋作品,可以幫我們理解乾隆的自負。乾隆青花九龍天球瓶,雲紋鋪底,九龍姿態各異,滿布其間,每條龍都神完氣足,養息多日,一朝騰空,肆意而為;九為陽數之極,此瓶乾隆初年唐英奉旨燒造,最可體會乾隆皇帝剛剛登基躊躇滿志的心態。另一件乾隆青花龍捧壽六方尊,督窯官唐英親自設計,其祝壽吉意深 受乾隆喜愛;與康熙龍壽紋同題材的畫意比較,康熙龍意圖 模糊,蒼龍一副任重道遠的姿態;而乾隆龍躬腰探腿,前肢恭端,一副阿諛奉承之相。兩龍相比,各為其主。而乾隆青花釉里紅雲龍紋天球瓶,紅龍藍雲,龍穿行於其間,皇家氣派躍然,普天之下,唯我獨尊。

清乾隆 青花雲龍紋天球瓶

清乾隆 青花釉里紅雲龍紋天球瓶

乾隆一朝龍紋瓷器數量巨大,遍及朝野,龍本作為皇家象徵,民間應控制使用,但乾隆時期,國家鼎盛,乾隆每每以天朝自居,對臣民放任,尤其乾隆一貫的統治思想是對官 嚴對民寬,故從不去追究民間在瓷器紋樣這等小事上是否犯上,是否僭越,由此造成的直接後果是龍紋千姿百態,蔚為大觀。

故宮博物院藏乾隆青花紅彩雲龍捧盒,龍紋舒展大方,姿態優美,十分程式化;乾隆青花胭脂彩九龍梅瓶,九龍戲珠,群雄爭霸,整個畫面布局清晰,疏密得當,技巧嫻熟;乾隆鬥彩龍紋扁瓶,單面雙龍,一紅一綠,一仰一俯,二龍做嬉戲狀,神態極為放鬆。

清乾隆 青花紅彩雲龍紋捧盒

清乾隆 鬥彩雲龍紋螭耳扁瓶

將乾隆時期的龍紋排隊就會發現,此時已非彼時,全都是歌舞昇平之相,不再是艱苦創業,也不是承前啟後,乾隆皇帝將其父親雍正帝、其祖父康熙帝打下的江山,積攢下的家業都充分利用,發揚光大;儘管這樣有揮霍之嫌,但舞台已經搭好,大戲已經排練,剩下的就是演出了。乾隆一朝六十年,這場大戲自始至終都唱得有聲有色,有板有眼,有投入有喝彩,掩蓋了積攢60年的一切問題。

註:文章源自網路 版權屬原作者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

更多古玩收藏資訊 添加微信公眾號HWH6252專業古玩鑒定平台

GIF/53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文化交流 的精彩文章:

店裡面一塊其貌不揚擋門石,切開後令人驚喜!
隕石收藏,其價值在那?
三件億元拍品助推嘉德大觀之夜總成交逾16.6億元
資金撤離樓市 或湧向藝術品文化市場
如何判斷錢幣收藏價值?

TAG:古文化交流 |

您可能感興趣

明代官窯瓷器龍紋的演變
斷代:明代早期龍紋瓷器
明代龍紋瓷器
瓷器紋飾淺談-清代龍紋篇
鑒別明清龍紋瓷器
龍紋瓷器比一般的要貴:元明清龍紋瓷器大賞
歷代王朝 龍紋玉器的演變
馬未都談龍紋:從瓷器上的龍紋看明朝興衰
清早期黃花梨透雕螭龍紋花板
「清三代」瓷器燒造的創新之龍紋紋飾繪畫
元明瓷器上的龍紋形圖案
清 乾隆 冬青釉凸雕螭龍紋尊
馬未都:教你看懂明代龍紋瓷器真假
此套礬紅彩雲龍紋杯,釉色瑩亮,龍紋醒目,堪稱康熙時期的精品
龍紋青花盤瓷器中的一顆明珠藝術珍品
瓷器斷代辨偽要點之螭龍紋飾
釉質溫潤如玉,青料發色濃重:「明晚期青花雲龍紋四系茶罐」
「白如凝脂,素猶積雪」:「明代甜白釉花印龍紋盤」
古陶瓷鑒賞 清光緒官窯 秋葵綠釉暗刻龍紋碗
秋季新加坡伯明翰拍賣精品瓷器——明宣德青花雲龍紋葫蘆瓶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