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鑒好文 | 歷史上哪些小人物改變了歷史走向,然後突然消失?

看鑒好文 | 歷史上哪些小人物改變了歷史走向,然後突然消失?




三位在歷史中沒有留下名號的高人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

木林




先問個問題,在重要歷史事件中出現的那些,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的人,都是名人嗎?我想這個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不管他們是正面還是反面,畢竟在成百上千年後進入了我們的眼裡。


我想再繼續問一個問題,那他們都有人名嗎?這個問題估計一時間還真不好回答,不過,也很容易找到例子。


在最普及的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里,




就有有名無姓的貂蟬,



有姓無名的喬國老和大小喬,


無名無姓的督郵。






這個督郵,就是被張飛綁到柱子上用鞭子抽的那個領導,這裡稱呼的就是他的官名而不是人名。




我下面寫的這三位歷史人物,在正兒八經的史書裡面是有記載的。不過,令人遺憾的是,他們沒有被歷史記下名姓,只剩下了一個職業稱謂!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陝西米脂人(一說山西忻州人,生於洛陽)。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1

第一個人物,一語驚醒夢中人的老樵夫。






公元前301年,齊、韓、魏三國聯軍入侵楚國。雙方軍隊在沘水(bǐ)兩岸紮營,楚軍憑河死守。聯軍因為不知道河水的深淺,一直無法渡河,戰爭相持了有六個多月。兩軍僵持時,據說聯軍中有人聽到山上傳來一個樵夫看笑話般的吟唱,趕緊去請教。老樵夫很爽快地告訴他們,凡是沒有楚軍守衛的地方水就非常深,要是有楚軍守衛的地方水一定非常淺。一語道出天機,一言攻破天險。醒悟過來的聯軍,趨著夜色強攻,楚軍遭受重創。

這次戰役因雙方都在河邊的沙灘上紮營列陣,史稱其為「垂沙之戰」。









2

第二個人物,化解齊國內部危機的採珠人。






大擺火牛陣的田單,因功高蓋主,引起了以齊襄王為首的一些人的不舒服。一天,齊襄王在宮內自言自語的時候,無意間說出了心裡話:「田單無所不用其極的收買人心,目的就是要圖謀他的王位,不早一點防範,恐怕就要來不及了。」


話說出口後,他就後悔了,這時的歷史記載出現的差異,有的說是在宮中,他身邊當時有一個侍從,人稱採珠人,他擔心採珠人是田單安插在自己身邊的心腹;有的說是在野外,看到山下有個人在串珠,就把他叫過來問聽到他的說話沒?

採珠人出奇大膽的回答他,什麼都聽到了。


齊襄王試探性的又問採珠人,既然你什麼都聽到了,你認為我應該怎麼做?採珠人告訴齊襄王,要順水推舟化解困難,一方面,要大張旗鼓的嘉獎田單,讓人們認為田單做好事,那是因為齊王教導的好,他是在替齊王做好事;另一方面,大張旗鼓的懲處那些進讒中傷的人,證明齊王與田單的和睦,人們就會將對田單的感恩戴德轉移到齊王身上。


齊襄王不僅聽從的建議,還將表彰和賑濟工作向前推進了一步。《戰國策》載,齊國百姓都說:

「田單之愛人,乃王之教澤也!」








3

第三個人物,片言竟使被俘趙王歸的廝養人。






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軍將領武臣自立為趙王后,拒絕接受陳勝節制,開始與當時的燕軍爭地盤。


喜劇性的是這個趙王武臣在外出時,竟然被燕軍俘獲。燕軍想拿他脅迫趙軍割讓土地,趙軍拒絕,官方正式談判陷入了僵局。


這時候,趙軍中的一個廝養卒跑到燕將那裡,給他分析了一通趙軍內部形勢,說:「被你們抓住的這個趙王根本不值錢,他被抓後最高興的是張耳、陳餘,他們倆才是趙軍中真正的老大。

他們倆人早都想稱王了,只是因為時機不成熟。現在趙地已經降服,他們明著好像是想要回趙王,實際是想借你們的手殺了趙王后能自立為王,然後再打著給趙王復仇的旗號來攻燕,燕國很快就會滅亡了。」


燕將信服,於是釋放了趙王武臣。







▲田單(tián dān)生卒年不詳,媯姓,田氏,名單,臨淄人,戰國時田齊宗室遠房的親屬,任齊都臨淄的市掾(管理市場的小官)。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以火牛陣擊破燕軍,收復七十餘城,因功被任為相國,並得到安平君的封號。後來到趙國作將相,死後葬於安平城內。






看完這三個人的故事之後,我心裡也有了很多的迷惑。


這幾個人,在歷史中是不是真的存在,是確實沒有呢還是當事人們不願意要這份功勞?


也不知道這段時期的史官們是幹什麼的,他們在這些人干成了常人無法干成的大事後,為什麼就沒有記下他們的姓名?


這些事件中,為什麼沒有出現謀臣辯士的身影,而要用老樵夫、採珠人、伙夫來指點迷津、智言勸諫、隻身求俘?


如果說他們真的是很無意的做出這些事情,那事情的結果確實無法讓人想像,他們出現在了應該出現的場合,隨後也像風一樣的消失了,為什麼就沒有了後續的故事呢?


這麼普通的身份,為什麼就沒有人來冒領他們的功勞……確實值得斟酌推敲。





1.


這三個人的身份有可能是真實的。




山外有山,人上有人。他們可能是一些普通人,但絕不是一個凡人。從外在的身份上確實不能直接地看出個人的真實才智,誰都會有走背運的時候,絕大多數的能人異士開始時也都不是聲位顯赫。




從老樵夫來講,他可能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樵夫,對當地的地形地貌情況很熟悉,尤其是對沘水的深淺位置很熟悉,是一個愛看熱鬧、愛說閑話、愛惹是非之人,一方面可能是無意識的戲說譏笑,無意中指點了聯軍;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故意的為了獲得利益,在重金厚禮引誘之下,說出了這個情況。




從採珠人來講,他肯定不是普通的採珠人,否則怎麼能近得了齊襄王身,退一萬步來講,如果真的是普通的採珠人,那這個沒有一點城府和政治敏銳性的齊襄王確實也太親民了吧,不知道他到底想幹什麼,難道要拿上大喇叭,在胸口的白T恤上噴上類似於「田單,老子不怕你奪權」樣的圖案、字母或文字,在全國搞宣示性的巡遊嗎?




從廝養卒來講,他的身份我還是信賴的,能人不能及時被當做能人用的事情經常在發生,韓信不也曾經當過執戟郎,薛仁貴也當過伙頭軍,戰神白起也是從大頭兵一步步幹起來的,這個伙夫他抓住了時機,通過毛遂自薦方式,讓自己成就了一番功業。







▲武臣(?-前208年),陳(今河南淮陽)人,秦末農民起義軍將領、陳王陳勝部將、後自立為趙王。陳勝進攻趙地,任武臣為將軍。武臣從白馬津強渡黃河,連得趙地十餘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八月,武臣率義軍趨至邯鄲,自立為趙王,後為李良所殺。







2.


這三個人的出現又很值得人們懷疑。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從老樵夫來看,為什麼這次兩軍對陣,沒有顯現多少機謀,就是在那一塊硬拼硬打,爭勇鬥狠?看到的血流成河,看到的是浮屍漂櫓。能看出兩軍對陣之焦點所在,應該不是平常人,因為這種交戰的地方,平常躲還來不及呢,怎麼還會去主動的湊上去看熱鬧,如果不是這兩支軍隊太有紳士和職業精神,那解釋就只能說明老樵夫就是一位隱士類的世外高人,借樵夫的身份,來為聯軍指點迷津,如《西遊記》中吟唱指點孫悟空到達靈台方寸山的樵夫,既解決了問題,又保護了自己。




從採珠人來看,他可能就是一個托,或許是某位大臣或謀士教人裝扮的,或許是從眾多採珠人中精心挑選政審過的一個人。如果真是很隨意出現在齊襄王身邊的一個採珠人,那這種情況,確實讓現代的人無法想像齊襄王的安危到底能不能保障,那歷史中對齊襄王最後聰明仁慈的表現記載,肯定就是被美化和修改過的,他或許就是一個傀儡君王,他不這樣做還能怎麼樣?




從廝養卒來看,他就是張耳和陳餘派去的以非官方名義表示官方意思的代表,這個廝養卒的水平不需要有多高,對形勢不需要有多清,只要他能表達清楚意思就行,他僅僅就是是給燕軍下最後通牒的人。這不是我的亂說,歷史需要聯繫著看,我們看看武臣這個趙王之後的情況就很清楚了,第二年武臣就被部下李良殺了,之後張陳二人反目,緊跟著陳余擁立趙歇為趙王,再後來韓信殺陳趙,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3.


這三個人也不能排除被杜撰出來的可能。




有時有些話當事人自己是不能明說的,可他又很想讓人知道,那就得找借口,就得借別人之口來說出自己的心事。這種情況對於我們這些平常人來講,當被別人問得啞口無言時,當實在找不出託詞時,當自己對自己發表的意見實在不好說是自己說的時,當自己想為說這話的人打掩護時,就會很自然地說,有人說什麼什麼,那誰誰說什麼什麼,而這個有人、誰誰到底是誰,對方肯定是問不出來的。當局者未必迷,旁觀者也未必清。寫到這裡時,我想大膽的下個結論,如果說這些人不是主動隱世棄功的高人,不是那些很幸運的智者,那他們就可能是這段史實的記載者或傳說者們,為了掩蓋某種事實、推脫某種責任、出於某種動機、逃避某種不好的名聲,從而給事件中杜撰了這些個原本就不存在的人物,更是假借無名無姓的樵夫、伙夫、採珠人,隱瞞了出謀劃策的當事人。因為,他們還是留下了一些能引起人們疑心的蛛絲馬跡!







徐志摩詩中有這樣一句話: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不管怎麼說,在浩如煙海的史書記載中,像他們這樣的人物雖然很少,但畢竟還是出現了,所以顯得特別的稀缺,也給我們提供了可以自由遐想的空間。




如果我不寫他們,忘記他們的人將會更多!






推薦閱讀


「1300多年前,


唐軍用這款神器血洗日本武士大軍



點擊此處即可了解詳情





(更多好書好物可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貨棧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鑒 的精彩文章:

北京原來這麼大?

TAG:看鑒 |

您可能感興趣

哪一個歷史故事或人物,讓你愛上了歷史?
有哪些改變人類歷史走向的毀滅性傳染病?
歷史上下落不明的人,老子出關後為何憑空消失,西施真是殉情?
咸豐本能改變歷史,卻因為自己年少的悲慘遭遇,幾乎毀掉了清朝
歷史上真的有香妃么?身上的香味又是怎麼來的?看完你就知道了!
紅山文化的歷史由來是什麼?它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以及近年來的市場行情又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經常聽到的穿越歷史上真的有這樣的事情嗎?看看王莽的故事就會有所了解!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發明 永遠的改變了世界?
如果歷史可以改變,哪五件事是你認為的遺憾?感嘆至今呢!
這樣一個名字都沒有的小人物,卻改變了安史之亂改變了歷史
當下有很多人對歷史偉大人物的惡搞,你怎麼看這件事?
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物,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改變了明亡清興這段歷史的走向
歷史上的白居易是怎樣的?你們覺得呢?
如果當初他跟了項羽,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但是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腦洞無限大,這些人類歷史上的奇葩發明你能看出來是做什麼的嗎?
一場叛亂,改變了唐朝,也改變了中國歷史!
如果你有能力目睹歷史上的一件事,知道你的存在不會改變事件,你希望看到什麼?
歷史上有這些最好聽的姓氏 你覺得呢?
歷史上除了潘武互不通婚外,還有哪些姓氏?快來看看有沒有你
胤礽引出了「礬水案」後還想死灰復燃,歷史上的他還是有些勢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