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河南古陶瓷佔據中國半邊天 未來仍然可期 丘小君鑒定

河南古陶瓷佔據中國半邊天 未來仍然可期 丘小君鑒定

「河南古陶瓷,佔據了中國陶瓷史半邊天。」權威陶瓷評鑒專家、被譽為「維護民間文物第一人」的丘小君先生日前應邀來到鄭州。做客軒轅書院中原文化大講堂,在向藏友們講述河南古陶瓷曾經的輝煌時,丘小君說:「對以鄭州為中心的河南眾多古窯址開展搶救性發掘並以之為基礎進行產業再造,使之重生,這對推動地方文化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自唐代到宋代鄭州地區共有三座貢瓷窯

「鄭州周邊的鞏縣窯、登封窯、密縣窯(現在河南新密市)以及滎陽的古瓷窯,歷史都很悠久、工藝都很精良、品類都很豐富,從隋唐到宋、金、元時期,都代表了當時瓷器生產的最高水平,在我國陶瓷史上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丘小君說。

據介紹,鞏縣窯、登封窯、密縣窯雖然都燒制白瓷,但卻各具特色。鞏縣窯的白瓷屬於邢窯系,產品釉色細膩、潔白似雪,而登封窯和密縣窯燒制的白瓷則屬於磁州窯系,紋飾獨特,宋代白釉剔、刻、劃、花綜合裝飾是其代表之作。「現存於故宮博物院的宋代珍珠地刻劃花『雙虎紋橄欖瓶』是該窯的經典之作。而密縣窯燒造的白釉,多在瓶、壺等器物上畫別緻花草紋等。」

鄭州產品神秘柴瓷有了新詮釋

丘小君說:「陶瓷文化在河南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歷史,各種窯址在河南境內分布著數百處。中國古代六大名窯瓷器河南占其四,分別是柴、汝、官、鈞。其中,五代時周世宗柴榮創燒的柴瓷窯址雖然迄今尚未發現,但有文獻記載也在鄭州境內。」

對於位列古代六大名窯瓷器之首、充滿神秘和傳奇色彩的柴瓷,丘小君說,雖然對柴瓷究竟什麼樣,收藏界和學術界見解不同,但史料記載的古人對柴瓷「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寶瑩射目光」的特徵總結卻是確定的。

「以新聞人和鑒藏人的雙重眼光,從近些年來自段店等多個地區的多種帶有『柴』『周』等款式的薄胎瓷來看,『柴瓷』一詞不該是一個瓷器品種的稱呼,而應是『柴榮時期瓷器的統稱』,就像我們現在說『永樂瓷器』『雍正瓷器』一樣,『柴榮時期瓷器』無論是哪個窯系的產品的總體特徵就是『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鄭州窯口的正宗批次產品具有鑽石一樣的光芒。」對於五代時期源自鄭州的柴瓷,多年來一直關注和研究古陶瓷鑒藏,及其產業發展的資深新聞人白潤岱則稱:「學術界和收藏界應兼收並蓄。周世宗柴榮創燒的首批柴瓷產品在鄭州下線後,其特徵和燒制工藝被參與產業競賽的各個瓷系的窯口模仿,並繼而百花齊放,形成產業。」

「古窯火復燃」有利於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丘小君呼籲,包括鄭州各個古窯址在內的河南眾多古窯址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具有其特有的歷史價值。文博工作者有義務發現、發掘和保護它們。同時,政府相關部門應鼓勵民間收藏,並讓民間收藏家提供有用信息和實物資料,派人加以研究,「如此,或許會有不斷顛覆人們對古陶瓷的認知的欣喜發生」。

「古陶瓷窯址是古代文化產業遺迹也更是產業文化遺迹。」丘小君認為,「鄭州作為建設中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和河南省的省會,應當努力恢復和煥發陶瓷業歷史榮光。相關政府部門完全可以通過考古發掘來實現古瓷窯文化的復興,打造古陶瓷業的衍生和延伸產業,使之形成規模,以推動和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馬未嘟未都教你古董鑒定

關注本公眾號,掌握第一手鑒定知識!~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董圈 的精彩文章:

「深度好文」陶瓷發展溯源
古有原始瓷伊尹 今有潑墨畫閻先公
「老玩家必看」秦兵馬俑陶冶技術
《古董鑒定》清代「粉彩」瓷器鑒別特徵!清代粉彩瓷器鑒定技巧
《書畫論》崔如琢畫作狂出天價 名至實歸還是另有隱情

TAG:古董圈 |

您可能感興趣

古陶瓷書畫古玉雕及天然翡翠鑒定要領!
朝鮮半島古代陶瓷
古陶瓷鑒賞 清代中期 哥釉青花釉里紅天球瓶
古陶瓷鑒定研究——如何通過款識鑒定魏晉南北朝古陶瓷
瓷耀華章,千年傳承——我國陶瓷發展之唐魯山窯
韓國海域發掘中國宋元陶瓷 底部漢字清晰可見
古陶瓷鑒賞 明代 黑釉梅瓶
中國歷代香薰香爐(北宋篇)——古陶瓷
聞名天下「中國白」亮相川博 聆聽「陶瓷之都」的歷史迴響
中國古代陶瓷香爐(明代篇)——古陶瓷
古陶瓷界千年之謎,「中國瓷皇」柴窯真存在嗎?
佛陀 陶瓷 大唐
故宮藏北朝陶瓷欣賞
陶瓷只識景德鎮?咱們廣西也有千年古瓷!
故宮館藏北宋陶瓷欣賞
陶瓷陶瓷,陶和瓷竟然不是一個東西?
古陶瓷鑒賞 清代康熙 祭藍釉柳葉瓶
「北宋官窯」很可能在這個地方… 中國陶瓷史千古之謎有望解開
未來三年古陶瓷市場持續看好:宋瓷有望再漲十年
中國江浙古代出土陶瓷樣式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