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倫敦又發生恐襲,英首相:「仇恨和罪惡永不可能成功!」

倫敦又發生恐襲,英首相:「仇恨和罪惡永不可能成功!」

左邊是倫敦恐怖襲擊後避免形勢惡化的英雄,右邊是魁北克血洗清真寺的恐怖分子。

一個是持槍向毫無防備的人群大開殺戒的恐怖分子,一個是挺身而出、甚至保護恐怖分子本人免遭暴力的英雄。一個執著於自己的信仰要奪取他人的生命,一個也是憑藉自己的信仰而要保護他人的安全、避免事態惡化。

這位「對敵人慈悲」的伊瑪目(回教首領),名叫Mohammed Mahmoud。6月18日星期天晚上,在英國倫敦北部的Finsbury公園一清真寺附近,一輛廂型車忽然衝進了做完穆斯林齋月晚禱的人群,當場導致一死八傷,其中兩人傷勢極其嚴重。有目擊者說,襲擊者為一中年白人男子,他走下車來還衝著人群大叫:「我要殺死穆斯林!」憤怒的人們立即上前圍住他,按倒在地要往死里打,這時伊瑪目奮力攔住眾人,保護住這名剛剛行完凶的罪犯,直到20分鐘後警察趕到,將他緝拿帶走。一名現場群眾說:「我非常難過氣憤,我問襲擊者:』為什麼?你為什麼要殺死無辜的人?!』 但他卻笑著鑽進了警車,還擺出勝利者的姿態。他是故意的,這一切災難都是他導致的!」

這是當地民眾在襲擊發生後的守夜悼念

星期一早上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在唐寧街發表聲明:「仇恨和罪惡永不可能成功!今天我們匯聚於此,共同譴責恐怖分子襲擊無辜平民的行為,他們就像所有極端恐怖分子一樣,目的都旨在分裂我們的團結,破壞我們共享的價值觀,對此我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奮力反擊!」

倫敦市長Sadiq Khan宣稱此事件為「一場專門針對無辜平民的恐怖襲擊」,「就像之前發生在曼徹斯特、威斯敏斯特和倫敦橋的悲劇一樣,這也是專門針對某一社區倫敦居民的襲擊行為,目的就是要挑戰我們共同持有的價值觀:包容,自由和互敬。」 身為穆斯林的他並讚揚伊瑪目體現出的優秀的穆斯林信仰領導者的品質。

倫敦市警察局長Cressida Dick說:「倫敦是一個擁有眾多信仰多元種族的國際都市,針對某一社區某一人群的恐怖襲擊就是在針對著我們所有倫敦人!恐怖分子試圖分裂我們,讓我們生活在恐懼之中,我們會派出更多警力去幫助各個社區,保證他們的安全。」

英國首相梅撫恤民眾、譴責恐怖主義

一說到當今世界發生的恐怖襲擊行為,大家首先聯想到的就是伊斯蘭極端分子。但是,恐怖主義行為不分種族國界,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散布仇恨和歧視,分裂國家社區,破壞和諧美好,與人類為敵,濫殺無辜,企圖用極端行為讓人們生活在恐懼與威懾之中。美國國會議員棒球場槍擊案時,就有議員使用了「恐怖主義」來描述這一被仇恨驅使的反人類行為。

今天的倫敦恐襲案,與前幾次在倫敦發生的伊斯蘭極端分子專門針對平民不同,作案者為白人,仇恨穆斯林,這不禁令人想起今年發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的極類似的白人射殺穆斯林案件。

今年1月29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的一座清真寺內發生了一起槍擊屠殺事件。一名年輕白人男子戴著面具闖進清真寺,一邊向正在做祈禱的穆斯林信眾開槍,一邊模仿阿拉伯語高喊著「Allahu akbar真主偉大」,當場導致6人死亡,19人受傷。兇手為Laval大學在校學生Alexandre Bissonnette ,沒有犯罪前科,不過熟悉他的人說,他是各種歐美極右翼勢力的支持者,也信奉白人至上主義和反穆斯林主義,還經常在網站留言發表反對難民、反對女權的言論。

加拿大是一個鼓勵多元文化,提倡和踐行自由平等博愛價值理念的國家,在那裡極少發生針對某一族群的歧視性言行,更遑論恐怖襲擊事件了。發生在魁北克清真寺內的恐怖襲擊行為,讓人們看到社會中某些意識形態的暗流在涌動。縱觀美國、加拿大、歐洲的右翼激進主義沉痾泛起,在過去的一年來愈加令人擔憂,不僅是在商場學校等公眾場所出現的排外仇穆言論、對貌似穆斯林的民眾的無端辱罵,而且在極端情況下還發展成了仇恨犯罪和更加嚴重的恐怖主義犯罪。

魁北克慘案發生後,全加各地人們自發悼念。

正如梅所說,在恐怖主義面前,不再以種族、信仰和政治立場而區別你我,人與人之間再大的不同,也大不過彼此共通的人性。「恐怖主義」一詞意味著對「恐懼」的散布,犯罪的實施者自己先被恐懼所挾制,而後成為恐懼的代言人,輕則散布仇恨,重則走向極端。

我們欣慰於社會主導力量對於這股仇恨力量的抵制。美國共和黨議員棒球場槍擊案後,不分左右大家同聲譴責;三月,紐約地鐵上一位華裔混血女士Tracey Tong為一對受到辱罵的穆斯林伴侶挺身而出辯護;五月,波特蘭城鐵上兇徒辱罵兩位穆斯林少女,乘客見義勇為出來喝止,結果兩位勇士被兇徒砍死,整個社會都追悼他們是正義的英雄。

作者:圖楓,圖蔥

打賞支持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華人 的精彩文章:

科米聽證會:是剛剛開始,還是剛剛開始結束?
卡達危機迷霧重重
英倫連環恐襲再度震驚世界,6人遇難至少20人受傷
來自古老靈魂的顫音——記獲國際獎中國人文影片《我的聖途》

TAG:美國華人 |

您可能感興趣

漢娜阿倫特:思考可以讓我們拒絕罪惡,遠離作惡!
貧窮,不是罪惡之源;貪婪和虛偽才是
為何希特勒被稱是「惡魔」?滿屏都是罪惡,最後一張太心酸了
《如果可以這樣愛》米蘭的罪惡能否得到救贖?網友:堅決不可以
罪惡的鼻炎又犯了!九成的人用錯方法,反而加重病情
湯蘭蘭案:你不敢相信的罪惡總是在發生
鰲拜罪惡不赦,康熙為何不殺掉他?是康熙太過仁慈還是另有隱情?
罪惡是否能夠救贖?
《罪惡之家》不作惡,沒有壞心就已經足夠了嗎
願你生如夏花,穿越羞恥的罪惡感 不虛此生
罪惡王冠為什麼吸引人?難道不是音樂和楪祈?抱歉我不認劇情
「我們厭惡罪惡,討厭骯髒」:滴滴,你為何不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女人離婚是不是罪惡不道德,要背很重的因果?
雖然他默默無聞,卻差點擔任日本首相,也是侵華的罪惡源頭
備戰《復仇者聯盟3》:成就黑寡婦的,或許是她的「罪惡感」
罪惡的黃俄羅斯計划到底有多恐怖?揭示最終未能成功實施之謎
所有的罪惡當中,沒有比它更可怕的!
「愛情惹禍」壁紙:我只是喜歡你,不是什麼罪惡,何必這樣傷我!
向數以萬計的山東孩子家長隱瞞真相,才是不可饒恕的罪惡
這支家族被稱「罪惡之源」,並囑託後代:不要生育讓自己斷子絕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