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夏至日-養生正當時!

夏至日-養生正當時!

又是一年夏至日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q

黃帝內經》話養生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夏至養陽學問多

《黃帝內經》說,夏三月要夜卧早起、遵循夏季日照時間長,陽氣旺盛的自然規律。即夏季適宜晚睡早起不宜夜晚露宿貪涼,不宜長時間開空調送風,避免風寒濕邪侵襲。同時,從夏至這天開始,一定要睡午覺,午覺是以陽養陰,子覺是以陰養陽。中午合上眼睛睡一會,晚上好好休息,能更好的達到陰陽和諧的養生目的。

夏至的飲食

宜食苦酸咸食物,如苦瓜、蓮子、葡萄、烏梅、苦瓜等,可以補心固肺。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以免損傷脾胃。

另外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是因夏季陽氣外散,世人又多食生冷,容易內生寒濕,食用生薑可以散暑驅寒、開胃止瀉。

s

夏至運動有講究

夏季多悶熱懶散,宜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鍛煉,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避免汗出過多損傷陽氣。在運動鍛煉後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容易得病。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冬病是指因寒濕伏邪和陽氣受損而導致在秋、冬季受寒氣侵襲容易發作或加重的疾病,如:感冒、鼻炎、關節炎。夏治是指在夏季藉自然界之旺盛陽氣和體表經絡中氣血旺盛的有利時機,通過內服外治的方法,生髮人體陽氣,驅除體內寒邪,增強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比如三伏貼艾葉洗澡艾粉泡腳等。

溫馨提示:

2017年三伏貼敷貼時間

根據傳統推算方法,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總稱為「三伏」。今年的三伏天是40天。

初 伏 ---2017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 伏 ---2017年7月22日~7月31日

潤中伏---2017年8月1日~8月10日

末 伏 ---2017年8月11日~8月20日

三伏貼適用於

防治過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氣管炎、關節炎等。

禁忌人群:

孕婦、支氣管擴張、活動性肺結核咳血者禁用;瘢痕體質、皮膚過敏者慎用。

三伏貼注意事項:

宜:

三伏貼講究頭伏、中伏、末伏各貼一次,每次貼敷間隔時間約為十天。有些讀者如果錯過頭伏,中伏時仍然可以貼敷。尤剛解釋,這是由於中伏是在大暑到立秋期間,此時天氣最熱,三伏貼的效果也最好。因此,市民們千萬不要錯過這個三伏貼的「黃金時段」。

忌:

敷用三伏貼前應做好身體清洗,貼後當天不要洗澡。如果貼敷部位的皮膚出現紅腫、水皰等,可以找貼三伏貼的醫生,用針將膿皰挑破,塗上紫藥水避免天熱感染。貼敷後三天之內,忌口「發物」,如蝦、蟹、蚌等海鮮,牛肉、雞肉以及油膩食物都不要吃。還應注意避風,空調、電風扇不要直吹身體。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把把脈 的精彩文章:

父愛,無法超越,唯有關愛
女性30歲以後,這樣的檢查你不得不做
「富貴包」是「奪命包」?別逗了!
想要疾病不纏身,每天就來蹲一蹲!

TAG:把把脈 |

您可能感興趣

今日穀雨 | 雨生百穀,養生正當時!
夏季養生正當時
日夜分,萬物生,養生正當時!
春季養生正當時!
夏日的周到-饃兜養生粥
春將遠 夏將至,穀雨養生正當時
四月養生正當時
2月4日立春·一年的開始,春水初生,護肝養生知時節
至此日,養生兩月
陽春三月,養生正當時
90後的春節養生日常
春分養生正當時!
每日養生:今日小滿
【每日養生】——當歸
每日養生
春季養生,足部養生,正當時!
穀雨後立夏前,養生正當時
穀雨時節,養生正當時
立夏日說養生
每日得覺 立春-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