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岡仁波齊》:富人歌頌「窮人的美德」都是別有用心的虛偽

《岡仁波齊》:富人歌頌「窮人的美德」都是別有用心的虛偽

張揚導演執導的西藏題材的電影《岡仁波齊》上映後,果然如預料中的那樣票房慘淡,上映兩天才五百多萬,這裡應該還有一點點票補的部分(只是猜測)。明天《變形金剛5》上映,這部電影應該不會超過一千萬的純票房了。

因為有《大聖歸來》的出品人路偉的參與,所以很多人大圈的朋友在上映前天天在微信上「安利」這部電影,也問我了一些關於電影成本和票房的問題。之前有個投資圈的朋友曾經接到過這個項目,他們曾經做過一個投資分析,預測票房不會超過三千萬,這可能還算是高估值了。

其實從商業角度而言這也算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這個電影放到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有好(相對同期商業電影而言)的票房。這種帶有強烈藝術家私人化表達的藝術形式,確實是非常非常小眾的題材,在藝術電影比較盛行的歐洲也是這樣。偶爾有一些小眾藝術電影票房逆襲的案例也僅僅是個案,不具備任何投資參考價值,譬如《百鳥朝鳳》和《路邊野餐》等。

我想投資這部電影的投資方包括樂視影業在內的出品方肯定也沒想著從票房上有所收穫。否則那就是真的很傻很天真了。

這部電影從營銷角度而言也完全不具備商業邏輯,因為他牽扯到民族政策、信仰問題,你甚至都不能去進行深度探討,因為一探討就是敏感詞。我相信就算是真心喜歡他的觀眾除了說「好」之外,也沒法再說出個第二個形容詞了吧?

對於,這種小眾題材的電影,作為一個商業電影的影評人我內心一般都是支持的,我曾經為很多文藝題材的文藝電影搖旗吶喊過,特別是一些紀錄片導演,真的是從內心都很佩服他們對於藝術的堅持,譬如我的朋友陳怡導演的《汽車百年》、戴年文出品的《生門》等。

畢竟張揚導演再這樣一個商業電影大行其道的年代,能耐住寂寞,窩在西藏拍這麼一部「走心」的電影,無論從勇氣還是精神層面都值得其它電影從業者「脫帽致敬」的。

純粹的藝術表達從來就存在一個「個人偏好」的問題,越是文藝的作品越缺少評價標準和體系,只能更多從個人的審美情趣上來點評。因為藝術電影缺少「普世」的評價體系和標準,所以文藝電影也成了很多所謂的「藝術家」失敗的借口和避風港,一旦票房不行就說這屆觀眾和市場不行,甚至時代不行。我相信真正的藝術家如果能拍出好的藝術電影,那他一定也能拍出好的商業電影來,譬如張揚導演就是這樣多元化的電影藝術家。

因為《岡仁波齊》這部電影的特殊性,那我們就「曲線救國」,採用「春秋筆法」,通過寫一些我們這個主流社會價值觀問題,來「點評」這部電影中我認為暗藏的一些世界觀。

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隨筆集《窮人的美德》里,第一篇文章《窮人的美德就是會賺錢》開篇寫過這麼一句話「窮人最重要的美德就是會賺錢,道德就是一個人不該成為其他人任何人的累贅。

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說是一個很「功利」的作家,也是一個接地氣的作家,體驗過各種人生冷暖,對人性批判的入木三分。

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自己的小日子都過得都七葷八素的,反而偏偏喜歡以拯救大眾和世界為己任。對不起,這樣的「大恩大德」恕我們這些「勞苦大眾」不能接受。

窮人最重要的美德就是照顧好自己,對於一個窮人而言,任何不以賺錢為目的的美德都是虛偽的。

有的時候,我們這個社會往往會過度宣傳所謂的「窮人的美德」,但是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觀察,窮人的美德大多數時候其實就是「海市蜃樓」。因為有的時候,窮人的世界就只剩下徒有虛表的「美德」了。而且這種「美德」往往經不起時間的推敲和經濟地位的變化。遠的我們不說,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幕幕所謂的「不是老人變化了,而是壞人變老了」的案例。這些每天都發生在神州大地上的「碰瓷」的大爺大媽們,難道不是從當年「路不拾遺」的社會過來的嗎?他們當年難道不都是一個個「和藹可親」的隔壁李大娘嗎?當年我們所謂的「路不拾遺」社會關係,不是因為人心的美德,而是因為「路上」根本就沒有「遺」。

一直以來,我們的社會價值觀都是扭曲的。不管是老文青王洛賓歌里寫的「我願做一隻小羊,跟在她身旁。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還是那些一言不合就去麗江古城尋找靈魂炮局的現代都市文藝女青年們。他們總是用一種高高在上的上帝的視角靠幻想出來的「窮人的美德」來給自己那些無處安放的墮落靈魂尋找一些精神慰藉。這些「窮人」就成了「富人」們炫耀自己「精神美德」的工具。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他們嘴裡歌頌著「窮人的美德」,而你讓自己去過同樣的生活,他們一下子就作鳥獸散了。

信仰是一種內心的藝術,如果你沒有信仰,就不要去輕易「歌頌」別人的信仰,這也是一種道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嘿嘿嘿 的精彩文章:

TAG:電影嘿嘿嘿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人們歌頌項羽和虞姬的愛情,卻不歌頌劉邦和戚姬的愛情?
珍妮巴斯和蕭華力挺詹姆斯:他的努力該被所有人歌頌
非凡匠心:一切美麗的傳承都值得歌頌
一首歌頌忠貞不渝愛情的宋詞,真乃愛情詞中的千古絕唱
你是歌頌者,歌頌著風中的青春
《釵頭鳳》外的那個男人,也值得歌頌
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真的值得歌頌嗎?
抗戰勝利後,這個人「以德報怨」,日本人建碑歌頌其恩德
他是戰國時期最讓人懷念的君王,諸葛亮、李白都瘋狂歌頌他
神話傳說中的花,詩人歌頌,梵高也為它作畫,還是德國的國花,竟是一種野花
中巴友誼一直被歌頌,但巴基斯坦的遊客為何這麼少?網友:別去!
公公和媳婦扒灰,《長恨歌》里的愛情一點都不值得歌頌
經典永遠值得傳唱,傳奇永遠值得歌頌,公認的歌神:張學友
嚮往國家統一,歌頌「忠義」英雄——論《三國演義》的主題
徒手攀岩—他們都歌頌偉大,我卻想歌頌你
歌頌穆帥!英國泰晤士報封面:特別的一個回來了
歷史上七大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卑鄙小人,有一個卻被後人歌頌!
你知道歌頌民國師生戀的,都是些什麼人嗎?
死跑龍套的如夢、耍猴的耿浩:每個堅持的人都值得被歌頌
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歌頌的英雄,原來是這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