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為什麼說今天不應「提倡」行善?

為什麼說今天不應「提倡」行善?

雖然行善的行為也許可以積德獲神仙庇佑,亦或是被人們稱讚獲得名聲,但這不應該是我們做事的目標,我們只是在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而已。

文/朴雲

從古至今無論是倫理綱常還是宗教信仰都提倡行善,社會上以行善為修身根本,宗教里以行善為修行基礎,以至於善成為人世間的核心思想。

在《周易坤文言》中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資料圖

而我們最不應該提倡的就是行善。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言「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正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原有的善心,所以現在才提倡人們行善。上古以「道」治世的時候,世間人人皆是善人,所以並不需要提倡善行,而後以「智謀」治世便出現了惡。

故十八章言「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無數的慾望侵蝕著人們的心靈(資料圖)

如今,無數的慾望侵蝕著人們的心靈。而我們處於慾望的世界中,時間久了,就會逐漸認為一些「惡」是世間常態並不算惡,所以導致人們的心越來越渾濁,不得清凈。

行善反而變成了滿足人們慾望的工具。(資料圖)

從古至今歷代聖賢都有勸善之書流傳於世例如《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鷲文》、《了凡四訓》等等,可是隨著人們的注釋和講解,世人越來越歪曲了文中的內容,導致行善成了一個目的性的形式,大家都想著行善是可以得到好東西的,殊不知在這種想法之下,行善反而變成了滿足人們慾望的工具。

我們從經典中可以了解,行善應該是為人之道、修身之道,是提高人們個人素質的一種行為,例如:

《易經》言「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然而更多是「行善為了不得惡果」,如《太上感應篇》「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

人們若以利益心去行善,那這個善也只是作秀而已,並沒有達到實質性的改變。就像德國哲學家康德所說「法律是道德標準的底線。」人們不願意違反法律是因為法律會懲罰他們,而若以「行善得好報,行惡得惡果」的觀念教導人們行善,那這也只是法律的另一種體現而已。人們行善只是恐懼惡果,而不是從心而發的善。

通過行為來完成內心的改變(資料圖)

那麼什麼才是行善?我認為善首先是人們的修身之標準,而不是獲得好報的途徑。行善的目的是為了消除邪惡,使我們身心得到改變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有「通過行善使自己的品行更好」這樣的想法,而不是「行善可以使我獲得大利益」的想法,而這種想法雖然也是使人為善,但還是在慾望的範圍內,那麼因為一點點不如意就會有「我做了這麼多善事怎麼還沒有好報?」的這種念頭而貶低正法,這種行為實乃利欲熏心並非個人涵養的提高。

我們行善是要通過行善的行為,達到人心自然而善,或許我們開始的時候是抱著利益心的,但是我們要清楚,行善的目的不是獲取利益而是完善自己。有句俗語叫「習慣成自然」行善也是這樣的道理,通過行為來完成內心的改變,我們要關注背後的內涵,而並非表面的粗淺之相。

如《了凡四訓》中言「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也如《太上感應篇》「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比如在路上看到即將被撞死的動物,雖然你無法立即救到它,但你只要起了救它的念頭就是善了,而不是「哇,你看那個動物飛的好高啊……」。

勿以惡小而為之(資料圖)

所以我認為,行善的內涵應該是內心的改變,是個人修養的表現。即使我們可以通過行善的行為獲得相關利益,但是要知道這並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就像《道德經》第八章講「上善若水」,水所流淌之處皆被滋養,但水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滋養萬物,它只是流淌而過罷了。行善也是如此,雖然行善的行為也許可以積德獲神仙庇佑,亦或是被人們稱讚獲得名聲,但這不應該是我們做事的目標,我們只是在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情而已。

我相信大家都做過許多事情,沒準自認為那並不是什麼行善,但是卻達到了善的目的。相反也有很多我們認為這不是什麼惡的事情,但卻達到了惡的結果,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所以我們應該把行善當成個人的修行,而不是獲取利益的途徑,願大家能夠理解善的本意,不落邪見。(編輯:若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且當做罷一生人,無愧天地修大道
竹林七賢指的是誰?
恭賀靈寶天尊萬壽聖誕:經寶化身 妙德難思 度人無量 神通莫擬
夏至:調息靜心 存養陽氣
中國「理學」的奠基人是誰?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行善不能等?
行善沒有感應的原因
曾國藩認為行善可以積福,他說善事應該有三種做法
日行一善何解,為了行善而行善是否落了下乘?
我有行善,為什麼得不到任何利益?
行善後,為何得不到善報?
行善卻得不到善報,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行善不一定得福,為惡卻也無禍呢?
癌症晚期不可怕,吃素行善求菩薩哦
行善積德為什麼首先要做好這件事?
包拯竟然寫下「寧行惡勿行善」,原因在這裡!
行善,你有準備嗎?
人在做,天在看!你若作惡,天必還你,你若行善,天必佑你
你行善的時候會有顧慮嗎?
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長期行善沒有善報的緣由
行善和作惡的報應居然都可以這麼快,不信看看這兩則故事
佛教:為何要行善?看明白這一「身」,你就會頓悟!
修道行善那麼久,你的來世今生會怎麼樣?
行善後不見回報,這兩種情況你是否也有?
父母祖輩不積德行善、不信因果,我怕影響子孫後代的福報,但也不能為這離婚,不知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