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改革家王安石在宋朝民間的形象:在民間,人們給豬狗取名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在宋朝民間的形象:在民間,人們給豬狗取名王安石!

筆者最近閑來無事,翻看《警世通言》 ,發現了一則很有意思的故事。

這個故事大概是說王安石罷官後,回江南。路上借宿在一戶農民家。第二天王安石起床,看見農婦和她的保姆正在餵豬,嘴裡還召喚這些豬來吃食「羅,羅,羅,拗相公來,拗相公來吃食。」

王安石這時才知道自己在民間被老百姓罵作豬狗。

這則故事未必是真的,但是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王安石改革後,宋朝的五等戶(無田佃戶)的比例逐年上升,而且這個上升的曲線是非常明顯,一直要到南宋宋高宗時期,五等戶的比例才逐漸下降。

由此可知,即使王安石的本意是好的,但是王安石變法確實造成了底層民眾的痛苦/

附《警世通言》原文——

又走十餘里,到樹林之下。只有茅屋三間,井無鄰比。

荊公道:「此頗幽寂,可以息勞。」命江居叩門。內有老嫗啟扉。江居亦告以遊客貪路,錯過邸店,特來借宿,來早奉謝,老嫗指中一間屋道:「此處空在,但宿何妨。只是草房窄狹,放不下轎馬。」

江居道:「不妨,我有道理。」荊公降輿入室。江居分付將轎子置於檐下,騾驢放在樹林之中。荊公坐於室內,看那老嫗時,衣衫藍縷,鬢髮蓬鬆,草舍泥牆,頗為潔凈。老嫗取燈火,安置荊公,自去睡了。荊公見窗間有字,攜燈看時,亦是律詩八句。詩云:

生已沽名炫氣豪,死猶虛偽惑兒曹。

既無好語遺吳國,卻有浮辭詼葉濤。

四野逃亡空白屋,千年嗔根說青苗。

想因過此未親睹,一夜愁添雪鬢毛。

荊公閱之,如萬箭攢心,好生不樂。想道:「一路來,茶坊道院,以至村鎮人家,處處有詩譏誚。這老嫗獨居,誰人到此?亦有詩句,足見怨詞詈語遍於人間矣!那第二聯說『吳國』,乃吾之夫人也。葉濤,是吾故友。此二句詩意猶不可解。」

欲喚老嫗問之,聞隔壁打鼾之聲。江居等馬上辛苦,俱已睡去。荊公展轉尋思,撫膺頓足,懊悔不迭,想道:「吾只信福建子之言,道民間甚便新法,故吾違眾而行之,焉知天下怨恨至此!此皆福建子誤我也!」

呂惠卿是閩人,故荊公呼為福建子,是夜,荊公長吁短嘆,和衣偃卧,不能成寐,吞聲暗位,兩袖皆沾濕了。

將次天明,老摳起身,蓬著頭同一赤腳蠢婢,趕二豬出門外。婢攜糠秕,老嫗取水,用木杓攪手木盆之中,口中呼:「羅,羅,羅,拗相公來。」二豬聞呼,就盆吃食。婢又呼雞:「王安石來。」群雞俱至。

江居和眾人看見,無不驚訝,荊公心愈不樂,因問老嫗道:「老人家何為呼雞之名如此?」老嫗道:「官人難道不知王安石即當今之丞相,拗相公是他的渾名?自王安石做了相公,立新法以擾民。老妾二十年孀婦,子媳俱無,止與一婢同處。婦女二口,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錢。錢既出了,差役如故。老妾以桑麻為業,蠶未成眠,便預借絲錢用了。麻未上機,又借布錢用了。桑麻失利,只得畜豬養雞,等候吏胥里保來征役錢。或准與他,或烹來款待他,自家不曾嘗一塊肉。故此民間怨恨新法,入於骨髓。畜養雞,都呼為拗相公、王安石,把王安石當做畜生。今世沒奈何他,後世得他變為異類,烹而食之,以快胸中之恨耳!」

荊公暗暗垂淚,不敢開言,左右驚訝,荊公容顏改變,索鏡自照,只見鬚髮俱白,兩目皆腫,心下凄慘,自己憂恚所致。思想「一夜愁添雪鬢毛」之句,豈非數乎!命江居取錢謝了老嫗,收拾起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浮沉 的精彩文章:

震驚!可恥!1943年竟有這麼多台灣年輕人志願報名當日本兵
1956年,周總理為什麼要感激三萬東北日軍?答案讓人恍然大悟
周總理的遺體告別式罕見照片:都有哪些人出席,為何毛主席沒來?
真實記錄1951年解放軍進藏:寧願餓斷腸 不殺藏民一隻羊

TAG:史海浮沉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最牛的豪宅,被譽為「民間皇宮」,名字都是皇家給的
海賊王:高手都在民間,藤虎跟綠牛就是其中兩個的代表
民間故事:白狗立祖,斬汪家墳龍脈!
民間故事:灶王爺和灶王奶的來歷
張彥,隱在民間的皇城磚雕匠人
民間故事:猴王
民間故事:龍王爺
宋太祖趙匡胤在左權的民間傳說
成安民間故事《錦雞翎王奎》
民間故事:蜂王女帝
王安石大度釋妾(民間故事)
禹城,辛寨,安庄村,歷史變遷及民間傳說
民間故事 劉家狐墳
民間故事:龍王賜泉
民間故事:騙閻王
民間故事:白馬王子和豬姑娘的故事
民間故事:古村老郎中,深山救狐仙,仙人贈祝福保一家安康!
山西省靈石縣,隋文帝巡幸得瑞石而名,王家大院被稱中國民間故宮
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王莽趕劉秀的民間傳說
民間故事:王雄除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