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1800年的《論語》書法出土了!
驚世出土!
江西振奮!
南昌漢代海昏侯墓的發現,
讓世界又一次聚焦江西。
如今,
漢代海昏侯墓的研究工作還在進行…
在南昌漢代海昏侯墓中,
除了燦燦發亮的金器,
做工精美的玉器外。
還有5000多枚竹簡
專家學者的眼中,
這批竹簡被寄予厚望,
甚至被認為是整座海昏侯墓出土的最重要文物之一,
其中就包含失傳1800年的《論語》知道篇!
海昏侯墓失傳《論語》
重大進展
日前,南昌漢代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傳來新消息,失傳1800年之久的《齊論語》竹簡已完成掃描,為文字釋讀做好準備。
南昌漢代海昏侯墓文物保護工作站工作人員夏華清介紹,掃描完以後,第二道就是清洗,文字露出來以後,立馬第二道掃描,兩道掃描的一對比,文字就清楚了。「竹簡裡面已經出現了一篇失傳的《論語》,且隸書書法尤為可觀。」
如果完全釋讀出來,將是一個重大發現,大家今天看到的《論語》是張侯之後用《魯論》和《古論》形成的版本,但是《齊論》到漢魏的時候就失傳了。
《齊論》和《魯論》、《古論》最大的區別就是多了兩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問王篇》。海昏侯墓裡面就發現了失傳1800年的《知道篇》。
專家認為,如果真正釋讀出來這就是失傳1800年的《齊論》,那在整個中國學術界、可能在世界學術界、全國書法界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發現。
它失傳了1800年
可能在江西重現世人眼前
在主墓出土的眾多竹簡中,公布了兩張竹簡圖片,這兩張竹簡為同一支簡的正反面。竹簡反面寫有「智道」,正面寫有:
「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雲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一般情況下,竹簡上的文字多書於一面,此簡正反兩面均書文字,當為一卷竹書的篇首簡。「智道」即為「知道」,當為此卷竹書的篇題。漢代「知」、「智」互通,此前公布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上就將《論語》中「知者樂水」一句寫為「智者樂水」。
由此可知,這枚竹簡上所書寫的「智道」,就是《漢書·藝文志》所載《齊論語》第二十二篇的篇題——「知道」。專家斷定,「基本可以確信,海昏侯墓出土竹書《論語》確系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
《論語》按下不論,驚喜的還有,海昏侯墓中居然有《史記》啊。兩漢時期《史記》是作為「謗書」而被貶低的。《史記》成書於公元前90年,劉賀死於公元前59年,至多相隔31年啊!什麼概念,很有可能是初版《史記》啊!《史記》已被後世修改得面目全非,如果初版能被成功解讀,不知多少歷史將被顛覆!
寫有「海昏侯臣賀」字樣的奏牘
《史記》原版還不算什麼,我候墓里居然有易經!且書法水準了得,現在的易經只有周易了,如果有連山和歸藏那就無敵了,這是真正的活久見啊!
目前已釋讀出《論語》《易經》《禮記》《醫書》《五色食勝》《悼亡賦》等多部典籍內容。目前相關已經進入到文字釋讀和研究階段。
END
書法思考有益分享
發現書法的美好
YES!贊


※如何寫好古拙的隸書?
※臨帖要堅守:一家一碑一帖
※一位軍人把楷書寫成這樣,挺不容易的
※北京故宮PK台北故宮,誰的國寶多?
※名家筆下端午圖
TAG:書法思考 |
※《書法》2018-4卷首語
※《書法》2018—7 卷首語
※《書法叢刊》2018年第1期
※100幅最美傳世書法!
※衛夫人的書法,美了1600年!
※2018年第2期《書法》:展覽中的「書法危機」
※書法,520!
※驚艷!2000年前的硬筆書法
※100幅中國傳世書法
※02.25書法·藝術王羲之《蘭亭序》的書法美第1591期
※1978年的書法字帖,簡致純美!
※啟功書法10年翻15倍!
※2018啟功書法論鑒賞
※當年20出頭的他,手寫了87版《紅樓夢》上千條書法字幕
※饒宗頤20歲與100歲筆跡有何異同?100年總結書法10條
※硬筆書法:80歲啟功小楷《論書絕句100首》,硬筆書法範本
※2017年那些感動中國的書法人!
※一個書法人,寫給2035年的自己
※2017年感動中國的書法人
※6旬保安抄書練書法 11年寫500萬字1200餘本手抄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