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7款優秀的EDC備份戰術手電筒橫評

7款優秀的EDC備份戰術手電筒橫評

這次我從日常使用出發回歸手電筒本身,畢竟對於許多人來說一個可靠的照明工具是很重要的,既能應付日常麻煩也能以備不時之需。所以我的出發點就是日常攜帶和使用,也可以叫EDC,實用第一。任何作戰用途以及軍事用途都不是主要考慮的用途。

所以這次的主題就是EDC備份手電筒了,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小型戰術手電筒。那麼什麼是EDC手電筒?我的第一決定因素可能跟有些人不太一樣,就是必須要有一個好用的背夾。

這個原因非常簡單,一個手電筒再好你無法很方便的隨身攜帶和快速拿取也沒用。

但是我理解的P就是Patrol也就是最早是給巡警用的手持手電筒來代替棍子一樣的美光。巡警有一個東西平常人不太會EDC它——勤務腰帶上的手電筒套,有了手電筒套當然不需要背夾去夾在口袋裡攜帶。

所以我認為無論是6PX、G2X、Z2X、P2X、P1R之類的手電筒並不是太EDC——因為他們就不是完全為EDC而準備的。

說完了EDC再說啥叫備份(Backup),其實這個在開頭給出的鏈接里說過了備份。所謂備份的工具既能擁有一部分主要工具的用途還要擁有自己獨特的用途,另外最重要的是就是必須要非常輕和小,所以一般都是主力工具的尺寸縮小版,也就是今天要說的分類——小型戰術手電筒。

所以按照剛剛說的要求和使用感受,這次推薦的小手電筒有7款:

(從上到下)

本篇先來介紹一下上面中的Surefire新E1家族。

(上圖除了前代E1B以外是目前最新的E1系列長度對比,全部使用原裝尾蓋,之後會提到。)

大家都知道Surefire最經典的EDC手電筒家族就是E系列,從鹵素燈到LED一直更新升級到現在從沒中斷過。

E系列是Surefire非常好用以及好玩的一個系列,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E系列依舊保持了一致的結構,可以這麼說,不管什麼年代的E系列手電筒的部件都可以任意組裝使用。

最有意思的是E系列不僅能跟E系列之間互相通用各個部件,還可以跟新版M系列槍燈通用。之後我會介紹E系列手電筒做槍燈和盔燈。

E系列主要有一節CR123供電的E1系列和兩節CR123A供電的E2系列,當然還有兩節AA電池供電的E2L AA今天我們不做介紹。

當然太老的E系列都達不到現代戰術手電筒的標準了,今天我們不說。我今天介紹的幾款是都是最新的高性能E1系列手電筒。

E系列分為燈頭、筒身和尾蓋三部分,而E1系列的筒身全部都是一個尺寸的,除了刻字不一樣以外完全可以混著用,這點是靈活運用E系列的基礎。

Surefire E1D LED Defender

目前Surefire家E1系列最受歡迎的莫屬最新版的E1D LED Defender,簡稱E1DL。

E1DL是從Surefire上代最經典的E2系列E2DL的升級版E2DL U(E2D LED Defender Ultra)的縮小版,由於E1DL這款產品沒有前代所以也沒有加Ultra來區分。

E1DL擁有最高300流明的標稱亮度,與E2DL區別除了採用E1筒身以外還有就是燈頭是3V電壓的KE1D-A燈頭。

所以如果當把E1和E2的燈頭擰上了奇怪的筒身或者用了奇怪的電池會導致超壓工作或者工作電壓不夠,這一點也是使用E系列需要注意的一點,不同燈頭的工作電壓是不同的。

下面就是E1DL(300流明)與E2DL(500流明)的亮度對比,兩者的光斑、燈頭尺寸、外觀是完全一樣的,差別只有亮度。

可以看出E1DL的光斑邊緣很奇特,是花瓣形的,這是由於E1DL的燈頭帶有很長攻擊頭,這就導致一部分邊緣的光會打到攻擊頭突出部分,所以看起來是花瓣形的。

E1DL的D就是Defender,防衛型,所以在燈頭和原配尾蓋都設有攻擊頭用來打人。當然我覺得尾蓋還是Z68合適點,關於Z68之後會講。

當然E1DL不會這麼一筆帶過,關於E1DL的特性在之後會一一對比說明。

Surefire E1B Backup with MaxVision

E1B Backup with MaxVision是今年新出的E1家族新成員,簡稱E1B MV。E1B MV最初的E1B系列最初就是作為專業備份手電筒而設計的,專業備胎二十年,而E1B MV則是最新的型號。

這不像E1DL有很強的侵略性,我們之後就會感受到這兩款手電筒的設計有些對立互補的感覺。

E1B MV(上)源於上一代的E1B Backup(下)。

其實這就是E1B的一大升級,可以看出E1B MV的筒身和原配尾蓋已經改成新版風格與E1DL一樣的菱形滾花防滑紋路樣式了,而老版的E1B則是使用筒身和尾蓋的條紋防滑槽。

除了外觀上的改變以外,還有亮度從E1B的最高110流明(E1B版本從50流明-110流明都有)一下子升級到了最高400流明!

下面圖就能直觀的看到E1B MV與上一代E1B亮度的懸殊。

除此之外就是E1B MV最具代表的MaxVision超大泛光光杯,而不使用前代E1B以及E1DL的TIR全反射透鏡。

MaxVision是Surefire今年新推出的一個反光系統,其實類似2211X的階梯狀反光杯。

採用MaxVision除E1B MV之外今年還推出了一款G2Z COMBATLIGHT with MaxVision,G2Z MV。

關於MaxVision光杯最直觀上的感覺反光杯直徑大大縮小,跟傳統光杯的G2ZX對比就能看出。

E系列LED手電筒一直以來都採用TIR透鏡。為啥要用TIR透鏡?

除了為了保證反光效率和光斑質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E系列的燈頭直徑很小,而TIR透鏡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在狹小的空間內高效率反射光並且投射出高質量的光斑。

傳統反光杯的話大多數都遵循直徑約小光損越大的原則。

而MaxVision光杯佔用的體積比TIR透鏡更小,甚至這麼大的直徑都有些浪費。通過下圖對比你就知道E1B MV的MaxVision光杯和E1DL的TIR透鏡的直徑相差區別。

可以看出E1B MV的MaxVision光杯裡面很奇特,是階梯狀的鏡面反射層。這樣就可以把光一圈一圈地儘可能均勻地反射出去,當然,這種設計下的中心聚光的效果也是不存在的了。

這就是MaxVision的特點,超大泛光。下面就是E1B MV和E1DL在高亮檔下的光斑對比。

可以看出E1B MV雖然光照範圍不及E1DL,但是在整個範圍內的光亮十分均勻,亮度從中心十分均勻地向邊緣緩慢遞減的,整個光斑內亮度十分均勻。但是E1DL的中心光斑十分明亮,但是周圍的亮度大大下降,並且迅速向邊緣遞減。

這就導致了兩者完全不同的定位需求。

E1B MV的照射效果:

再看看E1DL的:

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E1B適合中近距離尤其室內的照明,能獲得十分均勻柔和的照射效果,在光斑所能覆蓋的範圍內亮度都足夠明亮。

而E1DL則中心亮度比較集中,是傳統類型的光斑,很適合中遠距離上的照明。所以即使尺寸很小的E1DL也很適合作為主力手電筒照射中遠距離的目標。

這裡要提一下Surefire的亮度標稱問題。總的來說Surefire的實際亮度是要比標稱亮度高的,這也是Surefire的「虛標」的習慣。一方面外國消費者認為太高的標稱亮度會導致續航減少和掉亮度而沒有意義,但是買回來之後發現實際照射效果很亮就會比較滿意,這點跟國內消費者完全相反。另一方面由於Surefire產品的光損很小,所以實際照射亮度要比一些國產的損失了許多亮度後的要大得多。

有意思的是,單純的提升亮度並不是Surefire的本意,提升亮度主要是靠LED燈膽技術提升導致的發光效率變高和能耗降低實現的。

Surefire關於提升亮度有一個鐵則就是在自身原有電源條件下最高亮度續航時間在1.2小時以上。例如400流明的E1B MV標稱高亮續航時間有1.25小時(注意是最大輸出檔位下的續航時間),而300流明的E1DL是1.3小時。

你可以認為是E1B MV的效率要稍高於E1DL,因為畢竟E1B MV是今年剛剛推出的,而E1DL則推出了好多年了。

還有一點就是Surefire的新E系列手電筒的低亮輸出檔都定在5流明這樣的超低亮度,使得許多用戶很不習慣。

Surefire初衷是在5流明這個亮度下即使是極近距離的照明(例如閱讀書寫和查看細小物件)時,亮度正好舒適不會刺眼,畢竟亮了一些會很麻煩。

正是因為這個5流明使得E1DL的低亮檔輸出不怎麼理想,因為E1DL的周圍亮度本身就很弱,在減少到5流明之後只有一小片中心聚光區域才能獲得足夠的亮度,而邊緣的亮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導致照明區域面積不足。

這時候E1B MV的表現就很不錯了,同樣是5流明整個照明範圍的亮度都非常均勻。

個人感覺下來E1B MV是所有E系列中低亮輸出檔效果最好的。

MaxVision光杯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反光部件的長度大大縮短,這就導致燈頭外部尺寸可以大大縮短。由於E1系列的筒身都是一樣的長度,這也使得E1B MV成為了尺寸最短的E系列。

而E1DL因為TIR透鏡加上長攻擊頭,所以燈頭也十分長。

E1B MV的尺寸很小,但握持和使用也十分方便。

E1B MV很適合作為備份手電筒來滿足中近距離的照明需求,短小的尺寸也很適合小姐姐攜帶。

再來說尾蓋,其實根據我個人習慣我把手頭的E系列尾蓋全部換成了Z68。

Z68其實是M系列槍燈標配的按鈕尾蓋,因為後面平面的圍裙設計是我比較喜歡和順手。

E1B MV使用的是最早E系列的按動開關尾蓋——Z57尾蓋(也就是早期的E2L和L4的尾蓋,只不過目前改成了黑色塗層和彈簧觸點),有種返璞歸真,重回經典的感覺。

Z57可以看成是Z68完全去掉的圍裙,E1DL原配和Z68尾蓋都是有圍裙的,只是E1DL可以看作Z68挖成了攻擊頭——事實上這三款尾蓋唯一的區別就是圍裙。

E1B MV使用Z57尾蓋尾蓋由於去掉了圍裙,不僅使得按動觸發更加靈敏,而且尾部尺寸縮小,夾在褲兜里可以幾乎埋沒手電筒的存在,十分的低調。

不過也有一個缺點就是不怎麼好快速拔出來,所以我更習慣Z68一些,圍裙是個很好的抓點,而且還可以很有效杜絕誤操作開啟。

Surefire V1 Vampire

不是名稱里不帶E就一定不是E系列,剛剛說的L4就是一個例子,包括V1的可見光版本Aviator也是E1系列。V1是正宗的E1系列,其實V1按照命名方式完全可以叫E1V Vampire,但是眾所周知Surefire的產品線歸類命名都是比較任性和混亂的。

好多人看到V1是一款紅外光手電筒就不太在意它,其實V1是一款很不錯的手電筒,玩法也是E1系列裡最多的。

V1的燈頭尺寸相當於去掉了攻擊頭的E1DL,因為V1也採用TIR透鏡。而且V1的原配尾蓋就是Z68,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點,不用單獨買個Z68了。

V1尺寸合適,握持手感也不錯。

V1的最高亮度標稱250流明,低輸出檔同樣是5流明。如果說E1DL是主力手電筒,E1B MV是一個極端的話,V1可能比E1DL更進一步。V1的聚光效果要比E1DL更加明顯和強烈。

這就使得V1的周圍亮度依然十分充足而不像E1DL那樣周邊亮度欠缺,照射效果很理想。

這也是許多人喜歡V1的原因,V1無論是光斑還是光亮都十分理想。

低亮檔下的V1輸出效果也不錯,因為本身聚光比較集中,所以比E1DL可用照明面積要大。

E1DL的低亮檔被黑出翔。

V1的燈頭有三個檔位WH(白可見光)、OFF(關閉,無法點亮)和IR(紅外光)。只需要拔出並旋轉即可調整檔位,能有效防止在複雜環境下誤操作而造成自身暴露。

為什麼要有OFF檔位?擰松尾蓋即可徹底關閉手電筒,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其實V1的設計充分考慮了使用夜視設備的防誤操作導致自己暴露的風險。在無法確認尾蓋開關處在開啟和關閉的狀態下,多出來一個OFF檔位作為中間過渡可以在可見光與IR切換過程中起到保險的作用。

擰到紅外光後,最高輸出檔的紅暴也不是很嚴重,即使正對著鏡頭紅暴也很少。

但是V1的紅外輸出功率可不小,100毫瓦的滿功率輸出。

當然,V1與M300V槍燈燈頭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V1還有一個5毫瓦輸出的低功率IR檔位。這是我最喜歡V1的一點,因為它是兩檔燈頭。

V1的這個IR低亮輸出檔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稍好一些的夜視增像設備都有自動門控電源,就像自動曝光調節的攝像機一樣根據外部亮度來調節顯示亮度。

所以在室內或者較為封閉的區域內,弱光檔的亮度已經完全足夠照亮整個區域,所以在夜視儀中觀察高亮檔和低亮檔的效果是完全一樣的,這時候使用低亮檔能延長許多續航時間。

GIF/1.6M

V1在高功率IR檔位續航時間為4.75小時,而低功率檔位則達到了57小時的續航,也就是說你在使用夜視儀的時候都可以將V1打開到低功率檔位沒有任何問題。

前面說過Surefire的E系列與新M系列(M3XX與M6XX)長槍燈是完全通用的,這就大大方便了E系列用戶通過更換筒身來使得手電筒變成槍燈了。

這裡簡單的說一下Surefire M300實際上就是E1DL換了個槍燈筒身以及可選鼠尾尾蓋,而M600實際上是E2DL U,同理V1對應的槍燈就是M300V了。

但是要知道M系列槍燈與手電筒還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燈頭的內部——槍燈是單檔最高輸出的燈頭。而手電筒燈頭都是雙檔位輸出的,這就限制了好多許多E系列手電筒作為槍燈可能不是很盡如人意。

但紅外槍燈又是另一回事了,V1的雙檔輸出的IR光在配合夜視器材可能更適合。所以這也是我比較推薦V1可以作為槍燈來使用的原因。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針對Surefire E1系列的一個很有趣的作戰部件就是同樣出自S&S的M-Ax Mount頭盔導軌筒身。可以將你的E1/M300系列手電筒/槍燈變成一個高亮度頭盔燈。

你可以選擇單獨購買筒身(180美元)和帶有M300V燈頭與Z68尾蓋的套裝(474美元)。

當然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個V1,那麼直接購買一個筒身就好了。

M-Ax Mount筒身只有沙色,通過這個筒身的架子即可鏈接頭盔的導軌,適配Ops-Core的ARC導軌,安裝的調節的位置十分靈活。

這樣你的頭盔上就有了一個高亮度可見光和大功率紅外盔燈了。我比較推薦使用V1的燈頭而不是M300V的槍燈燈頭來配合這款筒身作為頭盔燈。

原因很簡單,V1的燈頭是手電筒燈頭,有兩檔輸出,這樣可見光的低檔輸出可以用來閱讀照明和近距離照明,而紅外檔位的低檔在室內使用足已(室內情況下高亮和低亮在夜視儀中看起來亮度是一樣的)能增加許多續航時間。而單檔輸出的槍燈燈頭就沒這麼方便了。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我比較推薦用沒有圍裙的Z57尾蓋而不是Z68來搭配這個筒身。

原因一個是尾部沒了圍裙小了一圈也短了一些,對後面安裝的耳機架影響很少,還有一個就是戴手套操作開關變得更方便。畢竟不用把手電筒夾褲兜里了,圍裙反而顯得礙事。

而且這款架子還有復刻的,就是下面這個。也是最近剛剛出,價格就相當於把原品的美元換成人民幣。

我拿到復刻的架子(左邊)和正品(右邊)對比了一下,怎麼感覺正品做的還不如山寨的……

Surefire Aviator(V1的另一個選擇)

如果你覺得V1不錯又實在用不著紅外光覺得浪費也沒關係,還有一款新版Aviator飛行員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除了把V1的紅外光檔位改成了紅黃藍三色光以外跟V1沒有任何區別,所以當然也是E1系列的,價錢還便宜一些。當然個人偏好問題,我選擇了V1。

介紹完了值得推薦的Surefire E系列小型手電筒,再來看看一款非常好用的奇葩Surefire Y300 Ultra。

Surefire Y300 Ultra

Surefire Y300 Ultra簡稱Y300U是Surefire前兩年推出的一款有趣的產品,因為Y300U本身就是把X300U手槍燈的導軌部分做了更換而變成一款日用戰術手電筒。

在這之前,許多蛋疼的人把X300手槍燈從槍上拆了當手電筒使,而且還覺得挺好用的——因為X系列手槍燈獨特的蹺蹺板開關和並排安裝2節CR123A的短小結構,相比同樣尺寸的手電筒能獲得更多的續航和更高的亮度。

這樣的X300一看就不是什麼正經手槍燈。

Surefire一看這不行,我們的X系列是正經槍燈。導軌座不嫌硌手嗎?就一檔輸出不會刺瞎狗眼嗎?於是乾脆用X300進行手持使用設計,改造出了一款手電筒,這就是Y300U。

但是有意思的是Y300並沒有因為X300是手槍燈而單獨改變了設計,實際上兩者的基礎部分都是一個模具出來的,所有部件均可通用——甚至可以說就是一個東西。

Y300其實跟X300的外形除了可拆卸的導軌部分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如果你把X300的導軌裝到Y300上,沒錯,就變成了一個雙檔的手槍燈。

Y300的特點就是和X300一樣採用並排安裝的兩節CR123A供電同時沒有了按鈕尾蓋,使得Y300這個使用兩節123A的手電筒長度比任何一個E1系列使用1節123A的手電筒還要短(下圖)。

Y300結構優勢,短小精悍,能輕鬆握在手掌中。

剛剛說過Y300跟X300外部唯一區別就是將導軌換成了磁吸蓋板。Surefire就靠這麼一塊板子,就把一款手槍燈變成一個強大的EDC手電筒(還省了不少成本)。

在Y300的包裝中贈送了一個Surefire傳統形式的不鏽鋼雙向背夾。當然,如果你有不能攜帶磁鐵的要求(例如擔心影響機械手錶、磁卡、心臟起搏器等設備),你可以將裡面的這塊磁鐵拆下。

如果你想像普通手電筒那樣捅過背夾攜帶Y300,只需拆下磁吸板安裝在後面即可變成帶有雙向背夾的手電筒,Y300就很自然的成了你EDC的一部分,跟其它傳統手電筒在攜帶和拿取上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Y300的雙向背夾夾在口袋中跟傳統的小手電筒沒有什麼區別,因為長度是這次介紹的手電筒中最短的夾入口袋中後對活動的影響也是最小的。

此外安裝背夾的另一大優點就是大家都喜聞樂見的夾棒球帽檐當頭燈用。

值得一提的是,Y300的背夾後面的接觸面是平面而不像傳統手電筒是圓柱側面,所以固定在棒球帽檐的牢固性比傳統筒狀手電筒要牢固許多許多。

當然剛才這種用背夾攜帶的方法是最傳統的。Y300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獨創的磁吸夾攜帶方式,也是我比較推薦的,不過使用這種攜帶方式就不可以安裝背夾了。

Y300配套帶有一個強磁的扣具,這個扣具相當於Y300專用的快速拿取手電筒套,可以牢固的安裝在腰帶上。

利用Y300的尺寸非常短的優勢,吸附在腰帶上的強磁扣具上幾乎沒什麼影響,這就比串列電池的手電筒(例如6P)的手電筒套要好很多。

Y300的這個磁吸扣具可要比傳統手電筒套不知高到哪裡去了,無論是拿取還是放回都十分迅速和準確,日用非常方便。

GIF/1.8M

Y300這個扣具結構的與手電筒套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Y300的手電筒本身完全暴露在外,抓到的時候手已經握緊手電筒並且觸摸到開關了,所以點亮速度也要比從手電筒套里抽出手電筒要迅速太多。

Y300的扣具在上方和側面都有定位凸起,對應手電筒上的凹槽即可快速準確的定位。兩塊磁鐵的磁力與定位槽配合讓Y300的固定非常牢固,完全不用擔心突然掉了什麼的。

你覺得這只是扣具用來攜帶和拿取手電筒的?當然不是,Y300的扣具在側面還有一個定位凸起,除了豎置以外你還可以橫置Y300。

橫置的手電筒本身可以作為一個腰燈來免提操作使用。

在日常一些情況中你可以直接開啟橫置在腰帶上的Y300,然後通過調整扣具的角度來調整照射位置。這樣就能騰出雙手做你的事情了,Y300這個用法我非常喜歡。

除了腰帶,Y300的扣具設計之初就能兼容MOLLE織帶的,你可以將它卡在你的背包上,很方便拿取使用。

除了背包外側你還可以裝在胸前的背包帶上,更加方便使用。

我發現許多朋友在戰術背心上放置手電筒一直是一個煩惱的問題,手電筒套佔用空間大,又不是很好放回,直接用背夾夾在MOLLE上非常不牢固很容易掉落和損壞手電筒背夾。Y300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Y300安裝在背心上既牢固穩定,又能快速取出和放回,抓到手電筒後馬上就能點亮。

並且Y300的佔用空間也非常小,比手電筒套不知高到哪裡去。

Y300的長度雖然短,但是握持感很飽滿。

尾部的蹺蹺板開關除了向側面扳動鎖定亮度以外,還可以向下壓按點亮,鬆開熄滅,就像普通手電筒的戰術點射開關一樣,非常靈活且戰術的開關。

由於Y300有點射開關,所以可以利用你的加藤鷹手指來手動頻閃。

GIF/1.8M

Y300最高亮度500流明,也採用TIR透鏡,並帶有攻擊頭。

Y300的TIR透鏡其實跟E1DL和E2DL Ultra是一模一樣的結構,所以照射出來的光斑也是一樣的效果。

但是Y300的光斑是圓形的不是E2DL的花瓣形,光斑看起來也要均勻那麼一些。

Y300由於採用兩節CR123A,所以亮度與同樣採用兩節CR123A的E2DLU是一樣的,理所當然比E1DL亮不少。

Y300的遠射效果也是十分拔群,在小型手電筒中也是非常屌的,畢竟是用兩節CR123A電池的,輸出肯定不是一個檔次。

Y300的低亮輸出亮度是15流明,跟E系列的5流明不一樣。由於Y300採用跟E1DL一樣效果的TIR透鏡,所以提升亮度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15流明下的周邊亮度看起來就好了許多,再看看被黑出翔的E1DL/E2DL U的低亮檔位。

看完神火之後,你還在糾結?想選擇性價比高一些或者更加貼近生活的手電筒?那麼再看看5.11的這三款簡潔好用又具有特色的小型手電筒。

5.11 Tactical TMT L1(L1)

TMT L1是5.11最經典的手電筒產品線最新的統一產品線,根據使用電池型號和數量還有L2、L3、A1、A2、P1、P2、P3等等等。

其中L系列是使用CR123A電池的,A系列則使用AA電池,而P系列則為巡警設計可以使用專用充電電池。

今天我推薦的就是尺寸最短的標準的使用1節CR123A的L1小型戰術手電筒。

L1的尺寸非常小,一個巴掌長。長度跟Surefire最短的E系列E1B MV相當。很迎合一些喜歡小巧工具的EDC用戶。

L1跟L2的長度類似Surefire E1DL跟E2DL U一樣,只有中部尺寸的區別,正好長了一個CR123A的長度。

L1的外殼採用航空鋁和陽極處理,陽極處理的水平我自認為介於Surefire和國產品牌手電筒之間。但其實L1就是中國生產的,就這點來說工藝也算相當不錯了。

L1的尾蓋開關也沒有Surefire Z68那樣的圍裙。

但是夾在口袋中卻很好快速取出,這都歸功於位於尾蓋下方和背夾上方的橡膠圈。

這個橡膠圈很有意思,一方面它是十分有效的防滾圈,在任何平面或者不規則的面上都能提供很好的摩擦力和防滾動效果。

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個很好用的「提把」,當手電筒夾在褲兜里的時候你只需要捏住這個橡膠圈就可以快速抽出手電筒。

L1的開關也是5.11獨創的經典雙開關。除了傳統尾蓋按動鎖定開關以外在下方還有一個轉動開關。這個開關一方面可以作為保險防止意外開啟,將開關撥到鎖定檔位即可徹底關閉手電筒,使得尾蓋開關失效。

另一方面可以將尾蓋處於「開啟」狀態,然後通過旋轉開關來開啟和關閉手電筒,有點像Surefire Y300的蹺蹺板開關,也是挺好用的。

L1雖然身材很短但是因為凸起的橡膠圈和身上的防滑槽設計到位,握持手感非常不錯。

其實以Surefire為代表的美國戰術手電筒身壁都要比大多數國產手電筒要厚實許多,我也不知道這是出於什麼原因,5.11的L1也不例外。

L1的觸點都是鍍金的,為了縮小尺寸正極採用一個鍍金平觸點,只有負極有彈簧。相比Surefire的E系列兩極都是彈簧,L1筒身部分的尺寸就能大大縮短,還能減少電池晃動,也正好在燈頭內部加入電路實現頻閃功能。

L1是有頻閃功能的,跟大多數手電筒一樣,快速雙擊尾蓋開關即可開啟頻閃。這點跟Surefire理念就不太一樣,但畢竟Surefire的理念和做法應該是目前手電筒界最非主流而又引領主流的了。

在L1的開關中部還設有一個穿繩孔,手電筒配套也附贈了一根手繩。如果從事高空作業可能會需要這個穿繩孔,看個人需求使用。

L1的背夾看起來也是中規中矩,跟國產手電筒的抱夾差不多。但是有意思的是,L1的背夾雖然可以拆下和調整所在位置,但並不會在外部直接脫落和轉動。想調節和拆卸背夾需要拆下尾蓋。

L1也設有攻擊頭,只不過比較淺,攻擊頭也只是個戰術手電筒標配的沒太多卵用的東西,就是留著沒東西打人的時候用。

L1採用一顆Cree的XPG-B LED燈珠,傳統的橘皮反光杯。

關於發光組建上5.11論逼格確實不如Surefire E系列高,TIR透鏡和精密裝配的階梯狀鏡面鋁反光杯科技含量肯定高一些,價格也不是一個水平的。這也是在要求不用多高的EDC備份領域我推薦5.11 L1這款手電筒的原因,反正這類手電筒這樣就已經夠用了。

L1的最高標稱亮度有212流明,事實上對比喜歡虛標(往低了標的神火)300流明的Surefire E1DL可以看出5.11的亮度也有一些保守的「虛標」成分。

我個人認為5.11的亮度標稱也是把反光杯的光損算了進去的,所以跟Surefire E1DL對比沒有多懸殊的差別。

L1照射效果也是基本局限於中短距離,所以也是一款滿足日用性質的備份戰術手電筒。

L1的低亮輸出是16流明,這個亮度還比較符合主流做法。

跟低亮輸出15流明的Surefire Y300U亮度也差不多。

對於一個小型戰術手電筒想要高亮度恆定輸出其實是很難做到的,L1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在亮度的選擇以及電池的選擇都是十分符合戰術需求的。這是我喜歡L1的理由。

CR123A是非常適合這種小型高亮手電筒的電池。雖然可能目前在民間沒有什麼太多用途(當然工業設備使用量非常大)。

但是如果你要求你得手電筒是高亮度恆定輸出,相比18650等鋰離子充電電池以及AA等鹼性電池來說,CR123A的電壓十分堅挺且保質期超長。在最高亮度的情況下持續穩定輸出的時間也要長許多。這就不像使用鋰離子充電電池手電筒的最高亮度形同虛設,因為亮度掉的太快。

5.11 Tactical ATAC/TMT PLx(PLx)

PLx是5.11最受歡迎的一款筆形戰術手電筒。也是我目前用過的最好用的筆型手電筒。

這款手電筒的要說科技含量估計沒有,他的尺寸和結構設計非常合理好用,加上材料不錯和工藝到位使得它成為一款優秀的產品。

我自己手裡的是ATAC PLx,其實ATAC是5.11手電筒早期系列,由於5.11的ATAC系列還有鞋子,所以在新一版的手電筒中都冠以TMT的前綴。

PLx由於使用兩節AAA電池,所以尺寸跟一支筆相當,這是我很喜歡它的一點。

PL系列也分為兩種長度,除了使用兩節AAA電池的PLx以外,還有使用PL一節AAA電池的PL。不過我不推薦,太短太細不好握持,亮度也實在不給力只有24流明,也沒有了「筆型」的手電筒的功效。當個迷你小手電筒還行。

當然PLx除了黑色以外,TMT PLx還有沙色的版本,也是非常的騷。

PLx的筒身十分簡潔,但是兩條凸起的防滑格子很好用,在光滑的外部上提供了很好的握持手感。PLx的外殼十分堅固,而且本身重量很輕,達到了抗3米跌落(正常標準都是2米)。

由於防滑紋PLx的握持手感也很不錯,如此細的手電筒也能很方便的使用。

前面說到這是一款筆型戰術手電筒。筆型手電筒的優勢在日常使用中能很好的體現出來。比如可以利用襯衣口袋來攜帶它而不用佔用你的褲子口袋了。

這使得PLx這種筆型手電筒的攜帶十分靈活,許多朋友都喜歡攜帶它,因為你穿什麼衣服都能帶著。

PLx的不鏽鋼背夾設計也類似L1,要想拆下先得拆尾蓋,不會在外面脫落和旋轉,十分可靠牢固。尾蓋上的防滑紋能很方便的將其抽出。

同理將手電筒放入衣物的肩部筆袋也很好用。許多醫生、教師或者研究工作者都喜歡在工作服上插幾支筆和一支筆型手電筒。

當然PLx可是一支戰術手電筒,所以無論是背夾的牢固性還是尾蓋側面的防滑紋,放置的穩定性和拿取的方便程度都要遠遠高於筆和普通筆型手電筒。

當然我喜歡在我的EDC包或者小背包的MOLLE中間夾一個PLx,幾乎不佔用一點地方,這點優勢是其他手電筒完全比不了的。

還可以跟筆等文具放在一起,PLx非常靈活。

Plx的發光組件非常小,一顆Cree XPE-B燈珠嵌在一個非常小的橘皮反光杯中,當然體積小了就要妥協一部分性能。

PLx的標稱亮度有90流明,這麼小的反光杯也沒辦法做出多麼好的投射光斑,於是乾脆做成了大泛光,PLx的光亮十分柔和,在許多工作中近距離查看照明和行走照明都是不錯的選擇。

5.11 Tactical TPT EDC(EDC)

TPT EDC是5.11好評率很高的一款EDC手電筒,它小巧的外形以及堅固輕便的外殼和優秀的工業設計以及低廉的價格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

5.11這個品牌給人的感覺就是沒什麼科技技術,畢竟他們連自己的工廠都沒有,只是賣設計的品牌。我最喜歡5.11的地方就在於他能用很普通的材料和工藝作出很多優秀的產品,同時價格也十分合理。今天介紹的幾款產品就是這樣的代表。

TPT EDC的尺寸更小,幾乎可以歸為迷你手電筒的範疇了,但是它的攜帶和使用方式也是比較貼近一款傳統戰術手電筒的。

TPT EDC有一個牢固好用的背夾,而它的長度又特別短,這意味著可以夾到任何敞開的口袋中。

你可以很輕鬆的將它帶在身上,無論什麼情況下。尤其適合小姐姐攜帶。

除此之外TPT的尾部還有個穿孔,可以穿入鑰匙串或者抽芯的傘繩,你可以掛在別的東西上來攜帶。

TPT EDC採用兩節AAA電池並列放置,跟Y300U很像。這就使得TPT的尺寸很小但是電壓依舊能達到3V。

TPT EDC的外殼是高強度塑料覆蓋一層橡膠材料,握持更加舒適,燈頭部分外殼則採用鋁合金。

最有意思的就是TPT EDC的開關設置在前方,也就是燈頭旁邊。這個開關位置非常好用,這是我很喜歡TPT EDC的一點。

這點上TPT EDC的理念和Surefire的Sidekick「死黨」鑰匙串手電筒就完全不一樣,相反Surefire完全將其設計成了純民用產品——USB充電、沒有背夾、普通的鑰匙串手電筒的開關位置。雖然在亮度上和科技上比較先進,但是幾乎沒有一點戰術元素。

你可以用大拇指或者食指來操作TPT EDC開關,這解決了大多數戰術手電筒只能使用冰錐握法的蛋疼情況。

這種開關方式挺適合日常生活中手中持有物品的環境下照亮前方,比如遛狗就挺好用的。

TPT EDC的亮度有91流明,同樣是柔和的大泛光,照個路什麼沒啥問題。

7款手電筒到這裡都介紹完了,各有長短特色,你是否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備份戰術手電筒?。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甲軍品資料網 的精彩文章:

Hill People Gear 山人基 CONNOR 背包 到手簡評
貼身「矯獸」—Helikon-Tex Raccoon mk2 浣熊2代背包
納拓NexTool奇夾多功能便攜 鑰匙扣水瓶夾
驚心動魄:前美國特種兵槍林彈雨中勇救兒童

TAG:戰甲軍品資料網 |

您可能感興趣

高性能遊戲本橫評 機械師T90 T6CP VS DELL G7
新視覺時代的對抗:六款55吋OLED電視橫評
新生代3D TLC快閃記憶體NVMe SSD橫評
WIFI控制 三款9公斤智能滾筒洗衣機橫評
橫評|7RⅢ、EOS 5DⅣ、D850和GH5簡評
JEET、JBL與小米藍牙耳機全面橫評,誰是音質NO.1
咆哮的高像素 5DSR、D850與A7R III大橫評
六款中端主流CPU橫評:AMD第三代銳龍5所向披靡
VR看電影哪家強?小米、VIVE、愛奇藝iQUT三款設備親身體驗大橫評
4款不到萬元的耳機橫評:拜雅T1HIFIMAN ANANDA傑士HP3國都ERA1
僅售9999元 3款市場主流OLED 55英寸電視橫評
好好挑塊電池——五款iPhone 7大容量電池橫評
真假?批次?容量?——閃迪最熱CZ73優盤橫評「32GB VS 64GB」
深度七項橫評:超頻三東海印象FRGB CPU散熱器
值得入手 NVIDIA GeForce RTX 2060深度橫評
年度旗艦誰更強?四款頂級RTX 2080Ti顯卡橫評(二):性能測試篇
誰是銳龍的最好搭檔:AMD處理器筆記本橫評
高性能512GB M.2 SSD橫評:誰才是千元內最強的M.2 SSD?
橫評|佳能5D、5D2、5D3、5D4(拍照篇)
史上最清晰橫評:全新BMW X3、賓士GLC、奧迪新Q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