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是篇有味道的文章:屎殼郎的事業不只是「吃屎」

這是篇有味道的文章:屎殼郎的事業不只是「吃屎」

出品|網易科學人

譯者|王五人

圖1:推糞球的屎殼郎

導語:

屎殼郎推著大糞球出現在非洲大草原上,這番圖景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但屎殼郎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方面。你知道有的屎殼郎還會捕食動物嗎?你知道屎殼郎對生態系統多重要嗎?你知道澳大利亞政府為了解決「糞便危機」,從全球引進屎殼郎嗎?雖然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但是時候了解這些小傢伙了!

事實真相:

從南美到南非,從英國到美國,屎殼郎無處不在。屎殼郎不僅僅是種類繁多,而且起著各種各樣的作用。它們能肥沃土地,消滅害蟲,甚至還能為減輕溫室效應做貢獻。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屎殼郎都吃糞球。

一.不只是吃屎

屎殼郎是古埃及的標誌之一,也用於裝飾廟宇、珠寶和文字。屎殼郎同神一般,區別在於神每天將太陽推到地平線上,而屎殼郎推的是大大的糞球。時至今日,人們對屎殼郎已經形成了刻板印象,在各種自然紀錄片中頻頻出鏡——一個黑黑壯壯的甲殼蟲,奮力推著臭味熏天的糞球。

但實際上屎殼郎的種類有很多,正如全球的鳥類一樣多樣。

埃及文化中的聖甲蟲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屎殼郎。古埃及木乃伊的胸口往往會放置一塊心形裝飾物,名為心形聖甲蟲,這塊聖甲蟲裝飾可以在死後的審判中保護死者。因為古埃及的人們認為屎殼郎具有幫助人完成生死交替的作用。這些聖甲蟲們把糞球推進洞里,而小聖甲蟲又從泥土中鑽出來,好似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環。

但不僅僅只有這一種聖甲蟲,屎殼郎體型有大有小,有的還配有繽紛色彩,或者觸角來抵禦對手。它們的居住地也迥然不同,有的居住在寒冷的草原,有的在熱帶雨林。在上千種屎殼郎中,其實只有一部分會真的推糞球,大多數的甲殼蟲並不吃糞球。

全球範圍內,屎殼郎種類萬千,不同種之間的差異千奇百怪。其中最令人驚嘆的是,有些甲殼蟲進化出非同尋常的方向。

圖片2:為糞球大戰的屎殼郎們

二.為了生存,換個行當

要知道,為了對得起屎殼郎的光榮稱號,這些小昆蟲們也是盡心竭力。為了爭奪糞球,它們還在大草原上掀起一番腥風血雨。還有些屎殼郎乾脆住在猴子的肛門處,一旦糞便掉落,屎殼郎就趕緊拿下,完美地詮釋了「先到先得」。但即便如此,在同一地區經常有150多種不同的屎殼郎。糞便有限,因此競爭激烈。所以難怪有些屎殼郎就改弦易轍,不以糞便為食。

不過即使屎殼郎換了口味,也仍然是一些腐肉、腐爛的水果和真菌,還有死掉的無脊椎動物。其他動物對此或許要掩鼻繞路,但屎殼郎似乎很樂意充當大自然的清道夫,做大自然的垃圾桶,將這些令人作嘔的碎屑和垃圾通通消滅掉。甚至有一種屎殼郎生活在巨型蝸牛背部,每天優哉游哉得享受著免費乘車,還吮吸蝸牛分泌的粘液。

三.徹底轉型,做個獵人

而最讓人驚嘆的是,有種屎殼郎完全拋棄了祖傳的家業,改作捕獵。

一直以來,捕食性屎殼郎都記載於科學文獻中。其中有一種巴西屎殼郎,能夠砍掉大螞蟻的頭並拋棄之,然後將螞蟻肥肥的腹部推進自家洞穴里,就像是推糞球一樣。

另外,有些屎殼郎還對千足蟲出同樣的招數。在秘魯,科學家發現一種學名為Deltochilum valgum的屎殼郎。科學家們對它們的行為進行了仔細的觀察後發現,砍頭無疑是屎殼郎最愛的進攻方式。

不過由於它們的祖先世代以糞為食,所以它們沒有其他肉食動物所有的銳利口器,這些屎殼郎只好臨時發揮。若想準確地砍下千足蟲的頭,屎殼郎們真是備了一整套裝備,比如說後肢的形狀,頭前部的「牙齒」,為了適應千足蟲身體部分而調節的頭部寬度。所以實際上,屎殼郎是慢慢地將千足蟲的身體撬開。

對於初上道的獵人屎殼郎而言,千足蟲這種隨處可見又行動緩慢的傢伙是最佳獵物。據科學家稱,從腐肉和死的無脊椎動物為食進化到捉活的生物,這種跨越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其他屎殼郎可能也有此轉變。有科學家在大西洋也發現了這種捕食千足蟲的屎殼郎。科學家們認為這種轉變是相當簡單的。

即使是成年的屎殼郎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食糞動物。它們以產生了糞便、細菌病毒的腸上皮細胞微小顆粒為食,也吃一小部分糞便。與此同時,無論是食腐屎殼郎還是捕食屎殼郎,都會吸食果汁和內臟,濾出營養物質,如同食用糞便一樣。

而儘管有些屎殼郎改行做了獵人,但家族的主要營生仍然是糞便。無論是推著糞球,埋了糞球,還是住在裡面,這些屎殼郎們總是能找到糞便,畢竟它們從恐龍時期就這麼幹了。

圖3:居住在糞球內的屎殼郎卵

四.大自然的清道夫

更重要的是,雖然屎殼郎推的不是太陽,但它們仍然貢獻巨大。

屎殼郎對生態系統至關重要,其重要性堪比蜜蜂。不過因為它毫無魅力的生活方式,它的價值都被忽略了。

糞便是生活的基礎。如果沒有有效的分解系統,整個世界就很快衰敗成一灘污水。而屎殼郎就是分解系統。屎殼郎對糞便進行挖掘、深埋,破碎。屎殼郎還在糞中產卵,幼蟲以此為食,再將糞便埋得更深。糞便由此循環不息。

舉個例子,南非有1500萬頭牛,每頭牛每天拉下12坨便便。這樣每天就有5500噸糞便。如果不是屎殼郎,糞便洪流就會淹沒到我們的膝蓋、肩膀。

整個分解過程不僅快速有效,而且屎殼郎還將重要的營養物質還回土地,使得大地肥沃,牧場生機。

五.蟲害病的攔截者

英國本土僅有60種屎殼郎,而南非有800多種。屎殼郎提供的生態服務可幫助牧場每年節省約4億英鎊。在美國也是如此。而且屎殼郎不僅僅是提升土地肥力,它們還有助於分散種子,改善土壤結構,降低感染人畜的害蟲和寄生蟲的傳播。

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中,有研究人員發現屎殼郎能夠降低奶牛腸內寄生蟲的傳播。但不幸的是,給奶牛喂的抗蟲葯會隨糞便排除,最終會危害屎殼郎。這真實一個兩難的局面,餵給奶牛的抗蟲葯會殺死屎殼郎,而屎殼郎又能夠降低牧場的蟲病傳播。長久下去的話,情況只會更糟。

不過好在科學家們沒有忽視屎殼郎的巨大價值。一些先驅研究已經利用屎殼郎調整重大的生態變化。

圖4:正在吃牛糞的黃糞蠅

六.本土屎殼郎招架不了的便便,其他同仁上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上世紀60年代發生在澳大利亞的事情,當時澳大利亞面臨「糞便災難」。當地屎殼郎習慣了有袋類動物的干硬糞便,而對後來引進的牲畜的稀糊糊的便便無能為力。這就導致了農場滿是牲畜糞便,聲勢浩大的蒼蠅盤旋在其上。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CSRIO)成立了「澳大利亞屎殼郎項目」。20多年來,研究團隊從全球引進了53種屎殼郎。這些外來屎殼郎能夠處理這些稀釋的糞便,並減少了90%的蒼蠅。順便提一句,這些蒼蠅的減少,也挽救了整個國家的室外咖啡館行業。

類似的項目也在附近的國家,紐西蘭上演。不過,澳大利亞的CSIRO和其他科學家及紐西蘭的研究人員都沒有對屎殼郎的種群進行評估。屎殼郎幫助解決糞便難題,但糞便對該種群有何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七.減輕甲烷排放

還有研究人員發現,屎殼郎能夠減輕溫室氣體排放。而且屎殼郎的影響非同小可,每隻屎殼郎都能夠減40%的甲烷排放量。雖然屎殼郎是食腐動物,但屎殼郎推糞球的改造過程中,會引入氧氣,從而平衡多種微生物。而不耐氧氣的產甲烷菌則存活不了,因此甲烷的產量降低。生物的代謝過程中,有氧呼吸的最終產物是二氧化碳,無氧呼吸的最終產物是甲烷,而甲烷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多倍。

別看它們貌不起揚,又干著如此重口味的營生,但這些小小的生物起著大大的作用。也許你該記住了,屎殼郎不僅僅是在非洲大草原日復一日地推著糞球,它們就在你家門口維護生態平衡。我們應當與之和諧相處!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責任編輯:郭浩_NT562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兩個柯基不停的舔,網友:你的腳是有多臭
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狗和掃地機絕對是天敵!
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你還在為「宿便」煩惱嗎?
人生中最尷尬的一晚!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剛吃過飯的不要戳進來!
看了這篇文章,你就知道寶寶是不是缺鈣!
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人類的糞便那去了,未來或可包圍城市?
這篇談金庸的文章,讓人心裡不是滋味!
觸樂夜話:那篇文章不是軟文,但更重要的是……
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小心別人和你說話「進退兩難」!
甜蜜暴擊:孫澔搞笑「挖糞」,網友: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
不看這篇文章,不知道經常喝茶,竟然有這麼多好處
只有懂紫砂壺的人,才能看懂這篇文章!
寶寶生病了,便便會說話!小心,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
這還是一篇有毒的文章!
「雞的這幾個部位不能吃,你還不知道?」——這種文章你都信?
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腳臭怎麼辦?除臭小妙招教給你!
脾氣不好的媽媽,請認真讀完這篇文章,真的是這樣
你是否也在吃魚膠,都看看這篇文章,太有用了!
他是不是真的愛你,看完這篇文章就明白了
有文章稱:三伏天不能吃心血管藥物!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