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我想陪你好好睡

我想陪你好好睡






本文配圖選自電影《

克萊默夫婦

》,一對要離婚的夫妻在「同樣愛著孩子」的事情上達成了一致,是一個用愛來調和分歧的故事。




有了孩子之後,我常常去翻錢老師的個人空間。他的兒子木木已經十歲了,聰明可愛,虎頭虎腦。木木還有一個身份——錢老師的跟蹤研究對象。






錢老師是發展心理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大學時給我們上兒童心理學的課程。




他特別陽光,總是樂呵呵笑眯眯的,沒有其他事業正處於上升期的男人的焦慮和沉重。

我們大三那一年,是錢老師最忙的時候。工作上,準備博士畢業論文、上課、評副教授;生活上,兒子新生。




一般人在這種高強度的壓力之下,估計會暴躁不已。但錢老師從來都不。他說

「人總得在夾縫中生活,還是要保證生活質量的啊。」




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出生的第6個月,他就去了國外訪學,走了有近3個月。那麼大的孩子,正是認人的時候。我們幾個和他關係好的學生,常常通過網路調侃「你兒子肯定不認你這個爹了!」



錢老師信心滿滿:「絕不會!」我們還打了個小賭。







他回國那天,我們和師娘一起帶著孩子去機場接他。一路上,我們都向她表達「師娘辛苦了。」



錢老師不在的時間裡,師娘確實承擔了很多:白天上班

晚上帶孩子




實話說,當時的我們還沒成家,並不能完全理解師娘的不易。現在想來,她一個女人確實挺累的。



但是,師娘沒有一點的抱怨,反而說:「錢同學很好。他懂得心疼我也時刻把孩子放在心上,所以我也不覺得辛苦。」




我們聊起了那個賭約。師娘笑著說:「估計你們要輸了。」



等待錢老師的時間裡,9個月的木木一直在蹦噠個不停,很興奮的樣子,嘴裡還一直發著「爸爸、爸爸」的音。




師娘拿手機給他看錢老師照片,他的笑容立刻就大大地綻放了。




錢老師推著行李出來,依然是那麼神采飛揚的樣子。






木木乍一看到他,並不認識,直往師娘懷裡鑽。錢老師看見長高了很多的兒子,眼圈有點兒紅。



我們都笑著打哈哈:「錢老師,看來你要輸了。」




錢老師哈哈一笑,對著木木唱起來:「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




怎麼說呢?我們錢老師什麼都好,就是那副公鴨嗓特別難聽!這首《一分錢》跑調簡直要跑到美國去了!




我們幾個學生都盡量在忍著不笑——當然,沒有忍住。




神奇的是,唱到第三遍,木木居然嘴裡說著「爸爸爸爸」,就張開手要他抱!




錢老師的眼淚「唰」就涌了出來,把木木抱得緊緊的,親了又親。




那是我第一次覺得,

總是得體自信如錢老師,也有個很大的軟肋。




後來,錢老師告訴我們,從木木一出生,他就會應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來和他互動。比如說,按照精神分析學派弗洛伊德的理論,人性發展的第一個階段為

「口欲期」。這個階段的孩子,通過嘴巴來和世界建立聯繫,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缺乏安全感。錢老師把這些知識都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寫下來給師娘,並且制定了自己的早教方案。







尤其在感覺訓練上,他花了很多心思。1個月以內,他每晚回家都會給孩子做撫觸;2個月,陪他做「寶寶飛」的遊戲,為他做手指精細訓練,準備不同材質的東西摸孩子的手指;3個月碰鼻子、捉迷藏……




雖然可能每天都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相處時間,他一定會陪著孩子做這些小遊戲,並且根據木木的情況調整遊戲方案。




有一樣一直沒有變過的秘訣,就是唱歌哄他睡覺。有研究表明,

當孩子還在媽媽肚子里時,他就已經能感受到外界的聲音了。而且相對於媽媽,他還可能更喜歡父親較低沉的嗓音。




所以,師娘懷孕5個月開始,錢老師就每天唱《一分錢》給木木聽,一直到他出國的前一天晚上。

即使有加班應酬,他也會讓師娘放提前錄好的搖籃曲。




對感官系統不斷發育著的嬰兒而言,這些溫柔和陪伴,就是他

安全感

的來源。












師娘說,忙起來的時候,他們夫妻倆都可能好幾天見不上面。一開始,也有抱怨,但看著錢老師的專業和用心,她覺得很幸福。




「現在這個社會,人們壓力都太大了,然後就會忽略了身邊最親近的孩子老婆。但我家錢同學不這樣,雖然他很忙,但我知道他是牽掛著我們的,我和孩子都有安全感。」




如今,木木都已經9歲了,陽光開朗,又很獨立。




錢老師以木木為研究對象之一,做了一個兒童「分離焦慮」的課題,得出的結論是:

在嬰兒時期就得到充分陪伴和安全感的孩子,情緒更加穩定,分離焦慮更弱,獨立能力更強。




我對錢老師敬佩不已。雖然他陪伴孩子的時間也不長,但誰說他不是一個優秀的好爸爸呢?




一個家庭里,男人和女人的角色不同,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成長影響也是不一樣的。父親陪伴的孩子,會更膽大更獨立。錢老師的高質量陪伴,給木木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至今,木木依然非常喜歡爸爸

哼唱的

《一分錢》。







有社會學家說,典型的中國家庭還是

「母系家庭」,沉默而寬厚的爸爸,嘮叨而能幹的媽媽。大家對一個成年男人的評價體系,還是建立在外部職場上,爸爸必須是要打事業的,如果一個爸爸沒有自己的宏圖偉業,不能為這個家庭獨當一面,自己也會覺得在家裡的地位很低,戲稱自己是「三把手」。




總是女性在照顧孩子,爸爸們總在應酬,時不時出差,錯過了孩子發展的很多瞬間。




有的爸爸會覺得愧疚,但很多的爸爸會理直氣壯:「還不是為了這個家,為了你們能過上好日子?」




那天跟錢老師聊天,他說這種觀點也得改改了。




「我們的爺爺輩父輩外出打拚,因此錯過孩子的成長。那是因為當時的時代,整體社會財富不多,男性要出門爭得更多資源用於家庭發展。」




可如今這個時代,物質極大豐富,很多家庭都可以過上小康生活。所謂的打拚,有的時候也是因為攀比。




以前,

物質不豐富,嬰幼兒對爸爸的天生需求可能要讓步於物質;可現在,為什麼爸爸們還不能正視自己對於孩子除物質之外的重要性呢?







不同社會階段,人們的幸福指數是不同的。在北歐,已經有了爸爸育兒假制度。爸爸和媽媽,可以分別請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在家專職帶孩子。能深度陪伴孩子度過嬰幼兒期的父母,才能體會到一個生命成長的快樂。




父愛不一定要是那座沉默到有些沉重的大山,也可以是一陣輕快活潑的口哨,一首走調卻溫暖的搖籃曲。






有人說,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爸爸媽媽都愛我。




也有人說,孩子剛出生的那一兩年,是最考驗夫妻關係、家庭關係的階段。




新手父母非常不容易,最好能互相鼓勵互相借力,共同協商孩子的成長。




不少媽媽在熬夜帶娃的同時發現:嬰幼兒和大人一樣,睡眠特別重要。

擁有金質睡眠的孩子會情緒更穩定、食慾更好,而那些容易夜驚的孩子更缺乏安全感,也更容易暴躁和生病。




如何給孩子更好的?如果,爸爸和媽媽彼此陪伴,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理性又溫柔地解決育兒問題,共同研究好的嬰兒用品,共同學習好的育兒方式——這應該,就是最好的了吧?




培養孩子安全感的第一步,培養孩子穩定情緒的第一步,從給孩子

金質睡眠

開始。




比如,為他選擇整夜乾爽的幫寶適紙尿褲;比如,為他製作一首專屬搖籃曲,即使在不能親自陪伴的日子裡,也能讓孩子聽著熟悉的聲音安然入睡。







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點擊

閱讀原文

,製作一首專屬搖籃曲,讓孩子擁有金質睡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的精彩文章:

早婚VS晚婚,女人什麼時候結婚更容易收穫幸福?
這個驅蚊手環,氣味清新效果好,顏值還直逼大牌手鏈,簡直沒天理啦
王石退出江湖,專心做紅燒肉:99%的男人從來不愛這種好姑娘
格局太小的男人,撐不起婚姻
小S深夜痛哭,大S現在過得怎樣?翻翻她微博就知道了

TAG:靈魂有香氣的女子 |

您可能感興趣

我想讓你好好吃早餐
親愛的,我想你可以好好睡覺
我想和你,好好吃頓飯
「我想和你,好好吃頓飯」
我最怕你不好好睡覺
爸,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我還想你,還想好好愛你。」
「我想和你好好的」
我想同自己好好睏覺
我只想好好睡到自然醒
「我愛你,我想和你好好說話」
我想和你好好的…
喵:別打擾我,我只想好好睡覺!
我想好好說話的
只想好好「寵」你!
我最怕你不好好吃飯
爸媽,我想好好和你溝通
你愛我,就請你好好珍惜我
你們去裝逼吧,我只想好好紋個身!
我想和他好好說句話